与传统多色流式实验一样,质谱流式同样需要「烧脑」考虑配色(panel design),在实验前「步步精心」,正所谓一步错,步步错,策划周全的实验方案是获得有效数据的关键。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揭秘质谱流式,文末更有CyTOF / Luminex 多重检测技术交流会,现场体会质谱流式的魅力。
了解更多质谱流式原理,请查看:质谱流式,一个富二代的自白
特色同位素标记
质谱流式相对于传统流式技术的主要差异在于使用金属元素及其同位素作为抗体标签,目前用作标签的主要有稀土元素、惰性元素、后过渡金属和卤素,这些元素在细胞内含量少,不会引起高背景,也不会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目前用作质谱流式标签的主要同位素如下图所示:
通过这些标签标记的抗体,可以检测细胞相关生物标志物的表达及修饰、细胞活性、细胞功能及细胞周期等。
相较传统流式而言,质谱流式技术中相邻通道的干扰已经降低了很多,然而溢漏现象依然存在,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导致:
①.同位素纯度不够(Impurities)。
②. M ± 1,是指相邻通道的溢漏,被称为丰度灵敏度(Abundance Sensitivity),简单说就是质量为M的峰的拖尾,在M + 1和M – 1质量上的信号干扰。
③. M + 16,是指同位素氧化导致的干扰(Oxidation)。如轻镧系元素(139~160 AMU)因为氧化物的形成,导致了对重镧系元素(155~176 AMU)通道产生干扰,目前通过实验体系的优化,最容易氧化的镧系元素同位素的干扰降低到以下。89Y,102Pd,104Pd,105Pd,106Pd,108Pd,110Pd,113In,115In,和209Bi同位素不会产生氧化干扰,也不会对轻、重镧系元素产生氧化干扰。
(A)质谱流式技术干扰信号源示意图[1]
Chevrier S 等使用单染微球计算出通道间溢漏的矩阵,可作为通道选择的参考,如图B 所示:
(B)基于单染微珠计算的溢漏矩阵。对角线上的值是1。默认情况下,溢漏只计算潜在受影响的通道,包括M ± 1,对应已知同位素纯度,M + 16。小格中的数字表示行中的元素溢漏到列中通道的百分比。最后一列中的数字表示在相应通道中接收到的溢漏信号总量。
Panel Design 基本策略
同传统流式一样,针对不同表达丰度的标志物,也遵循「强弱搭配」原则,即表达丰度高的标志物选择较低或中等灵敏度的同位素标签;表达丰度低的标志物选择高灵敏度的同位素标签。
表达丰度低或未知的抗原:
表达丰度高的抗原:
此外,还可以遵循以下规则:
①. 互斥抗原(如CD4 和CD8)可以安排在有干扰的通道。
②.共表达抗原(如CD3和CD4)安排在互不干扰的通道。如果无法避免,可以安排下级(如CD4)影响上级通道(如CD3)。
③.设置完善的对照。除实验必需对照外,可以设置Mass-minus-one (MMO) controls,类似传统流式的FMO(荧光减一对照),以此判断通道的干扰。
④.区分单细胞群和活细胞群。质谱流式仪无FSC / SSC参数来区分细胞,因此常使用铱(iridium)或铑(rhodium)的同位素作为核酸嵌入剂,根据DNA含量来识别整体细胞群、区分粘连体和碎片。化学治疗剂顺铂(铂)能够和有损伤的细胞膜共价结合,常被用来区分死活细胞。
技术大咖面对面
由Bio-Techne 主办的「2019 CyTOF / Luminex 多重检测技术交流会」将在深圳举行,邀请您与质谱流式及Luminex 多重检测技术专家面对面,探讨其技术原理、实验设计及最新应用。
一、讲师风采
二、日程安排
三、时间地点
四、报名咨询
文章来源:Bio-Techne 图片来源:Bio-Techne、站酷海洛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Image byGerd Altmannfrom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