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题组就是一个导师和学生或者多个导师和多个学生就某个或几个研究项目或研究课题展开的合作研究团体,关注课题组,明确自己的研究兴趣所在,在考研时,就能确定明确的报考方向和目标,在复试时,和复试导师有共同语言,复试通过的概率就高一点。课题组是接受知识和传授知识同时存在的地方。研究生阶段与之前其他阶段的学习的最大的区别在于,研究生需要思考和实践如何创新知识。刚进入课题组的新同学以接受知识为主,这些知识部分来源于实验室的各位老师,更多的则是来源于朝夕相处的师兄师姐。随着你在课题组渐渐长大,你对研究领域有了更多的了解,对研究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开始对某个小方向尝试探索,此时,你是课题组内对某个小方向最熟悉的人。这个时候,你开始向其他成员,包括各位老师,传授你所掌握的知识。一个人不可能掌握所有方向的研究动态,还好,课题组有你我多个成员,彼此接受知识,也将知识传授给彼此。分享,提高了我们知识更新与积累的效率,也为创新知识打下了基础。课题组是错误和正确相互较量的地方。做研究常常不是为了验证某个想法的正确,而是尽量排除某些想法的错误,做研究本质上就是一个不断排除错误、逼近正确的过程。生命活动是一个持续变化的动态过程,因此,对一个生命现象的观察往往需要施加特定条件来实现。正是因为施加了这个条件,对现象发生的机制解释就需要谨慎又谨慎。每一次组会都是一场小型学术研讨会,讲演者会报告自己观察到的新现象,并设计实验尝试揭示现象背后的机理。组内每一位成员都会分析产生这个现象的条件是否合适(尽量排除假象),然后思考并判断演讲者的实验设计以及所获得的实验数据能否支持他对现象的解释。若有不同意见,则当面向讲演者提出来,讲演者也会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做出回应。如此,课题研究的每个关键环节都会在组内被反复讨论,一步一步,让研究结论慢慢逼近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