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媒体报道这个黑科技是“DNA-Y技术”。“DNA-Y技术”是通过Y染色体库进行分析得出调查结果。
这是警方利用DNA技术侦破的又一起大案。28年前,南京医学院的女大学生在上晚自习时被人杀害,警方动用大量警力,几乎翻遍整个南京城没能找出凶手。随着DNA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个偶然的线索让凶手再也无处遁形。当年作恶的青年,如今也为他人父。2021年6月10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凶手执行死刑。
现在南京医科大学,原来叫南京医学院。1992年3月20日晚,原南京医学院88级学生林伶(22岁),独自在教室晚自习后不见了。大学的管理比较松散,不用每天签到点名的。再说林伶那届学生也正面临毕业,正在准备毕业论文,不用按班按点地去上课。林伶失踪最初几天,并没有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还以为她有事逃课或者回老家了。在她接连几天不回寝室,也一反常态地不去晚自习后,老师和同学们才感到有些异常,与她家人确认情况后于3月24日向警方报了案。
女大学生无缘无故地失踪,这一信息也立马引起了南京警方的高度重视,迅速组织警力到学校展开调查。经过搜寻,办案人员在报案的当天下午,就在学校教学楼的窨井内找到了林伶的尸体。法医鉴定后给出初步结论,林伶在被打伤后受到侵犯,事后将其按入井中致其窒息身亡。也就是说,凶手将林伶投入井内时,林伶还活着。
女大学生在学校内被人侵犯后杀害,此案件一出就引起了南京各高校师生的恐慌,社会影响十分恶劣。南京警方动用了大量警力展开了调查,前后走访排查人员超过万人,甚至将符合条件的所有男教师、男职工都进行了DNA检测,也没确定犯罪嫌疑人。在调查中,南京警方还请来警界的画像专家,根据学校保安描述画出了犯罪嫌疑人的模拟画像,登在《扬子晩报》在报纸上悬赏缉拿。最后还是因为可利用线索不足,没有找出凶手,成为悬案。
林伶被害之后的每年3月24日,也就是警方发现林伶被害的日期,林伶的父母都不远千里赶到学校祭奠女儿,之后再到刑警队询问破案情况。林伶的父母,就这样坚持十几年来,先祭奠再去问警察,直到林伶的父亲郁结成疾,刚过60岁就与世长辞。林父是一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高级工程师,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临终前,他拉着妻子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凶手抓到了,把情况写下来,烧给我……”
案发之时,DNA技术已开始在刑事侦查中普遍运用。DNA技术虽厉害,也不是万能的,它需要有可对比的检材才能派上用场。当年办案民警从死者体内提取的凶手精斑,检出了嫌疑人的DNA,但当时的信息库里没有凶手的相关信息,也就无法比对出凶手。(现在不管是违法还是犯罪的,只要被抓到派出所都要按指印采血,其中一项就是采集当事人人的DNA。)
2020年2月21日,南京市警方在梳理积案时发现,沛县鸳楼人麻X侠的DNA数据与1992年女大学生被杀案的凶手数据高度吻合。警方从麻X侠的DNA判定,凶手不是麻X侠,但凶手与麻X侠有着较近的血缘关系。得到这个线索后,南京警方为之一振,迅速组织警力到麻X侠的老家进行排查,抽取了麻X侠亲属中符合当年作案年龄条件的11位男性的口腔拭子,经过连夜比对,都排除了!
难道DNA检测出错?南京警方再次赶赴沛县鸳楼,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摸排。据麻X侠家人讲,他们家庭里还一个叫麻X皊的族人,50多年前参军离开家乡后定居南京,已经有几十年没有联系过。南京警方对麻X皊调查发现,麻X皊有个儿子叫麻继钢,54岁,符合作案嫌疑人年龄。警方悄悄地提取了麻继钢的生物检票送到DNA实验室进行分型鉴定,结果与当年死者下体拭子DNA分型完全一致。2月23日7时,南京警方将麻继钢抓获后,此人当时就认了!
据麻继刚交代,1992年3月20日22时许,他到原南京医科大学校园内,发现林伶独自在南楼111教室自习,即上前搭讪,遭林伶拒绝后,遂持铁棍将林伶暴力胁迫至该教学楼天井南侧东面门厅外口处强行与林伶发生了性关系,期间因遭到林伶反抗,麻继钢用铁棍多次击打林伶头部。后因担心罪行败露,麻继钢将林伶拖至该天井北侧教学楼窗户下方一窨井处,将林伶头朝下投入窨井后盖上井盖,又将林伶的书包、书本、衣物等随身物品投入旁边另一窨井内。作案后,麻继钢因形迹可疑被校卫队队员盘查时逃离现场。同年3月24日,被害人林伶的尸体在窨井内被发现。经鉴定,被害人林伶系被他人用钝器击打头部致颅脑损伤合并溺水引起机械性窒息而死亡。
麻继刚,男,54岁,住南京市石鼓路,就职于南京市一家外企,从事司机工作。在同事和熟人眼中,麻继刚是和善的、忠厚的。在家庭上幸福美满,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和一个已经上大学的女儿。谁也没想到,此人竟然是28年前奸杀大学生的凶手。麻继刚被警方逮捕后,最不愿让他的女儿知道他强奸杀人的事实,据他供述,自从他有了女儿,心中便为他当初所犯下的罪行忏悔。
2020年10月14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该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宣判后,麻继钢提出上诉。2021年1月19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6月10日,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达的执行死刑命令,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已依法对故意杀人、强奸犯麻继钢执行死刑。
如果没有遭遇毒手,这位连续四年拿一等奖学金的大四女生,今天一定是名优秀医生!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婚闹行为应该取消。闹婚行径会随着社会进步而被慢慢地抛弃。不管对于社会风气还是对于两个人的婚姻,婚闹都是一种百害无一利的举动,应该受到法律的规管和约束。结婚对于相爱的两个人来说是十分幸福的事情,而婚礼对于新人来说是神圣而又美好的。但是如今在很多地方依然会存在结婚的一些恶习,不仅让参加婚礼的人尴尬,也会让新人觉得下不来台,甚至还有一些会影响到新人的父母。虽然婚礼是一个将亲朋好友积聚在一起的欢乐时刻,但是目的是见证新人的幸福美满,而非成为借机撒野的场合。闹婚”这一习俗是中国民间很早就有的,意在为新人的婚礼营造出热闹的氛围,同时也让新人们不为婚礼而紧张,尽可能早地进入状态。从传统民俗的角度来讲,这也是一种传统的婚俗,主要为开玩笑和庆祝的方式。虽然寓意是好的,尺度仍然需要把持。如今在很多地方依然会有“闹洞房”这一习俗,其中还包括对新娘新郎伴娘以及伴郎的不友好行为。通常会以恶作剧的形式还捉弄对方,初衷是为了给成婚的日子中增添一丝喜庆,但是行为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一直以来网络流传关于婚礼中的“流氓行为”数不胜数,不堪入目的视频也有很多,比如前段时间在微博被发出的视频中显示,一名男子蒙着眼睛对伴娘上下其手,还时不时引来周围旁观人群的阵阵欢呼,目的是要在伴娘身上找寻到某个藏着的东西,但是整个情景以及画面都不免显得有些恶俗。视频中的伴娘虽然碍于场合脸上挂笑却显得十分尴尬,为了好友的婚礼也在当时隐忍。由于参加婚礼的人群比较繁杂,不一定都拥有较高的素质或者有文明的意识,修养的差异会让他们觉得这种行为并不是不尊重人的体现,一些人们会以满足私欲或者寻求刺激在闹婚的过程中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而这样的情况通常会发生,对于新人以及前来帮忙的伴娘伴郎都会造成身体以及心理的巨大伤害。虽然营造氛围是好的,但是当过火便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很多新人甚至为了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尽可能小规模地举办婚礼,或者对于邀请人名单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斟酌。之前在网上流传还有一件关于“闹婚”的流血事件。由于新郎和伴郎在接亲时,都会遇到伴娘们的阻拦或者不给开门的情况,但是在这一场接亲的过程中,伴郎并不顾及门内女方亲属的安全与否,直接用铁锤将门砸破强行进入,但是门上的玻璃因为遭到重击飞往各个地方,门后挡着门的伴娘们便没有躲过这一劫,飞起的玻璃在伴娘的脸上以及身体上都留下痕迹并且血流不止。原本是一件较为喜庆令人快乐的事情,最终不得不以前往医院进行收尾。适度的玩笑是可行的,但是没有设限的行为绝不可取。婚闹很多时候难以拥有一个尺度衡量的标准,但是对于女方进行尊重是最起码的,并且不可以因为参加婚礼而造成任何心理或者身体的伤害。另外也有一些网友表示如果借婚闹对他人进行伤害和侮辱的应该入刑并且需要有明文规定,很多人的自觉性仍旧需要法律的制约。关于婚闹的新闻以及案件在网络数不胜数,现在人们但凡提起婚闹第一反应都是负面的新闻,并且这一行为已经给社会和婚礼造成诸多不良影响,而且一些人在没有参加过婚礼的时候看到这类新闻不免会产生效仿的想法,尤其是一些年少无知的人并没有对错的判断能力,或许只觉得刺激和有趣便可以成为他们产生这一行为的原因。一些人可能会说很多为当地的婚俗,每家结婚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以及“闹洞房”,甚至认为这是老祖宗的规矩。但是从古至今,中国的传统习俗有多种多样,有句话叫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社会发展至今不可能沿袭了所有的传统习俗包括恶习,所以希望在一些地区今后的婚礼发展进程中可以留下一些良好的传统习俗,对于侮辱人或者有可能对对方造成伤害的所谓习俗应彻底杜绝,以免酿成大祸,喜事变丧事是不会有人愿意看到的。对于参加婚礼的女性来说,要对婚闹中的陋习坚决说不并且在需要的时候进行依法维权,任何事情都是有底线的,违背文明的婚闹早就该退出历史舞台。祝新人幸福快乐
2020年1月9日,居住在美国堪萨斯州莱文沃思市的78岁女性洛弗尔·布朗去世。当时,她的死亡证明上写的是,布朗死于中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一直到2021年9月,美国《圣何塞水星报》报道称,布朗的医生已悄悄修改其死亡证明,在死因一栏中添加了“新冠肺炎”字样。
由此,洛弗尔·布朗被列为美国首例新冠死亡病例,这比此前认定的2020年2月6日首例死亡病例提前了近一个月。
关于新冠病毒及其早期传播,目前仍有许多疑问未解。但对于美国而言,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过去2年多的时间里,它一直是确诊病例、死亡病例高居全球首位的国家。
而这个国家即将迎来一个令人惊心的悲剧“里程碑”——新冠死亡数超过100万例。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美东时间5月11日,美国累计新冠死亡数达到万例,按照目前日增300余例的速度,预计很快将突破100万例。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在5月4日就已突破100万死亡病例大关。
100万美国人死亡意味着什么?
这个数字是波士顿人口的倍;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倍;是越南战争中美军死亡人数的倍;比美国六个最小的州或华盛顿特区的人口还要多。早在2020年,美国联邦机构数据就显示,新冠疫情成为美国第三大“杀手”,仅次于心脏病和癌症。
而在这100万死亡病例的背后,是成百上千万破碎的家庭。美国社会学家研究显示,每一个因为新冠死去的人背后,平均有9个近亲。这也就意味着,在美国100万新冠死亡的背后,还有900万人深受影响。
当地时间2021年9月21日,美国华盛顿,华盛顿国家广场上竖起60多万面白色小旗帜,每一面旗帜代表一名因新冠疫情而不幸去世的人。图/IC photo
死亡的100万人
71岁的道格·兰布雷希特是一名退休医生。2020年初,当新冠疫情肆虐华盛顿州之时,他因为摔伤正在西雅图附近的一家养老院中休养。
当年3月1日,兰布雷希特因感染新冠死亡,成为美国早期因新冠死亡的“典型病例”之一。
据美联社报道,从人口统计学角度来看,白人老年男性群体是美国受新冠疫情冲击最大的一个群体。数据分析显示,在美国近100万新冠死亡病例中,超过70万为65岁以上老年人。在除了85岁以上年龄组外的其他所有年龄组中(10岁为一组),男性死亡比例都要高于女性。在所有死亡病例中,白人群体占比65%,远高于其他少数族裔群体。
白人群体的新冠死亡数高于其他少数族裔并不令人意外,因为白人的人口基数要远高于其他族裔。事实上,若是从人均数来看,印度裔、太平洋岛屿住民以及非裔群体的新冠人均死亡率要高于白人群体。
老年人的死亡率虽然较高,年轻人也未能逃过。据统计,疫情暴发以来,大约24万年龄在18岁至64岁的美国人死去。美国保险公司OneAmerica首席执行官斯科特·戴维森去年12月指出,美国处于工作年龄的群体经历了有史以来最高的死亡率,比疫情前上升了40%。
从社会经济学层面来看,结果也并不令人意外。低收入群体的新冠死亡率远高于高收入群体,乡村地区的死亡率高于城市地区。
美国卫生新闻网statnews指出,虽然疫情暴发之初,美国纽约等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感染率高、死亡人数多,但随着疫情持续,乡村地区的人均死亡数逐渐超过城市地区。从2020年12月起,美国乡村地区人均新冠死亡率就高于城市地区,此后这一差距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未参加保险人口比例高的地区,贫困人口比例高、社会脆弱性指数高的地区,人均新冠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美国布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专家马克·卢里(Mark Lurie)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冠疫情暴露了全球范围内的不平等,也暴露了美国国内的不平等问题。“尤为令人担心的是,这种不平等难以得到解决,由此导致在下一次大流行到来之时,有色人种、穷人受到的伤害仍然是最大的”。
当地时间2022年2月4日,美国洛杉矶,民众接种新冠疫苗。图/IC photo
除此之外,值得关注的是,未接种新冠疫苗群体的死亡率远高于接种新冠疫苗的群体。Statnews分析指出,在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潮中,未接种疫苗群体的死亡率达到高峰,为10万人中26人死亡。而对于已接种两剂疫苗的群体,这一数字为10万人中2人死亡。对于接种了加强针的群体,这一数字更低。
《华盛顿邮报》指出,研究显示,未接种疫苗群体感染新冠后死亡的可能性,是完成疫苗接种和接种了加强针群体的倍。
背后的900万人
美东时间5月9日晚6点,美国华盛顿大教堂以1000次鸣钟,表达对该国因感染新冠而死亡的100万人的哀悼。
自疫情暴发以来,美国死亡人数每增加10万,华盛顿大教堂就会准备一次鸣钟哀悼活动,一声钟响代表1000人。而这将是华盛顿大教堂最后一次为新冠逝者鸣钟,其在声明中称。
然而,可以预见的是,美国的新冠死亡数不会停留在100万。
“突破100万的新冠死亡数无疑是历史性的,但实际上,真实的死亡人数可能被大大低估了。”卢里对新京报表示。
长期以来,卫生专家一直警告称,受多方因素影响,许多国家报告的新冠死亡数很可能会远高于实际的死亡数。
世卫组织5月5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仅在2020年和2021年的疫情头两年,全球因新冠疫情死去的人数(超额死亡,包括直接感染新冠死亡的人数以及因为疫情影响而死亡的人数)接近1500万,几乎是该时期内官方报告死亡数的3倍。
从超额死亡数来看,印度居于首位,其2020年和2021年的超额死亡数为470万。紧随其后,则是俄罗斯、印尼、美国。
据世卫组织报告,美国2020年和2021年的超额死亡数超过93万。这意味着,美国大约有15%的死亡病例未纳入官方统计之中。
当地时间2022年5月3日,美国纽约市,民众接受新冠病毒检测。图/IC photo
100万的新冠死亡数彰显了疫情对美国人民最直接、最惨痛的冲击,但在它的背后,还有更多的人受到不可磨灭的影响。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社会学家经过研究得出,平均而言,每一位新冠死亡病例的背后,有着9位近亲——其中不包括远亲、密友、同事、邻居等。这也就意味着,有900多万美国人因为新冠失去了自己的挚爱。
“每一位死去的人都触动着数百人的心。”黛安娜·奥多内斯对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称,每一个因为新冠死去的人背后,都有呈指数级增长的人“心里出现一个洞”。
黛安娜的丈夫胡安·奥多内斯2020年4月因为感染新冠去世,年仅40岁。当时,距离他们的女儿米娅的5岁生日还有5天。
而小米娅则成为美国数十万因为新冠疫情失去一位或两位父母的儿童之一。据统计,在美国,预计有超过24万儿童因为疫情失去了监护人,其中接近20万失去一位或者两位父母。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人口研究所主任内沙·布莱克对“科学美国人”网站(Scientific American)称,“我们将看到这场新冠大流行给我们的社会,给几代人带来的涟漪影响”。
据报道,现年7岁的小米娅在父亲去世后出现了焦虑、过度悲伤、睡眠不佳等种种问题。她的母亲黛安娜曾无数次地祈祷,“我多么希望他还在”。
当地时间2021年1月19日,美国华盛顿,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夫妇和副总统哈里斯夫妇来到林肯纪念堂前,悼念在新冠疫情中逝世的美国人。图/IC photo
百万人死亡的背后
2020年4月,当新冠疫情重创美国大城小镇之时,白宫方面预测,最好的情况下,至少会有10万至24万美国人死于新冠病毒。
一个多月后,美国新冠死亡数就突破10万。当年11月10日,美国新冠死亡数超过24万。2021年2月,这一数据突破50万。
美国的新冠死亡总数远高于世界上其他国家。总死亡数位列第二的巴西,其新冠死亡数为66万。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的新冠死亡率远高于其他主要的工业化国家。过去两年,美国经历了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8年大流感双重打击以来,最快速的预期寿命下降。
作为最发达国家之一,美国的新冠死亡数为何高居全球首位?
Statnews报道称,美国100万的新冠死亡数背后,一方面是科学成就拯救了许多生命,另一方面则是系统性的失败导致许多人不幸逝去。
美国独立新闻网站“揭露真相”(Truth out)则直接指出,层出不穷的研究都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那就是,美国许许多多的新冠死亡,原本是可以通过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避免的。然而,疫情被政治化导致许多人无辜死去。
“美国新冠死亡数远高于世界上其他国家,背后的原因有很多。”卢里对新京报表示,一方面,疫情暴发之初,美国反应迟缓,导致新冠检测延迟推出;另一方面,前总统特朗普政府将疫情这一公共卫生问题政治化,加剧了美国国内在疫情上的分歧,否定了有效的公共卫生举措,导致疫情加剧。
新冠疫情暴发初期,是美国新冠病死率最高的一个时期。据Statnews报道,2020年4月初,作为美国疫情“震中”的纽约市经历了美国整个疫情期间最高的一周病死率。当时的最高值为一周内10万人中63人死亡。
在此之后,随着对新冠病毒认识的提高、治疗方案的出炉以至新冠疫苗的面世,美国新冠病死率逐渐下降。然而,疫情暴发之初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的许多言论和做法,让美国陷入了巨大的分裂之中。
当时,特朗普多次弱化新冠疫情的严重性,称这只是个“流感”;他还曾发出向新冠感染患者体内注射消毒液以消灭病毒的言论,引发舆论哗然;他本人一度拒绝佩戴口罩,甚至嘲笑当时的大选对手、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佩戴口罩的行为;他还否认专家的观点,曾多次抨击美国顶级传染病专家福奇。
2020年10月,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娅双双感染新冠。11月,特朗普在当年的总统选举中败给了拜登。
当地时间2020年10月5日,美国马里兰州贝塞斯达,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离开沃尔特·里德国家军事医疗中心。此前,他因感染新冠在此接受治疗。图/IC photo
“特朗普及其共和党政府的许多举措让美国在抗击疫情上存在明显的不足:对科学和专家观点的不信任、对他人健康的漠视、对疫苗的怀疑以及总是假装疫情已经结束。”卢里说道。
《柳叶刀》去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若是美国在疫情暴发前有一套更好的医疗卫生体系,或是疫情暴发后没有经历如此多的误导,大约40%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拜登上台之后,立即宣布强制口罩令,同时推动新冠疫苗接种行动。然而,随着德尔塔、奥密克戎等新变异株的出现,美国出现多波感染潮。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超过一半的新冠死亡病例都发生在拜登政府期间。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全球健康传染病研究中心流行病学家埃德温·迈克尔(Edwin Michael)对新京报表示,从社会治理、党派政治、公众对政府抗疫举措缺乏信任到社会收入、生活水平、医疗条件不平等等,是导致美国新冠死亡人数较高的主要原因。
迈克尔尤其关注疫苗接种和新冠感染及死亡的影响。他表示,美国疫苗接种率相对滞后,也是美国死亡人数不断攀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截至5月10日,美国完成疫苗接种的人口比例为66%。其中各州疫苗接种率也存在较大差异,如阿拉巴马州仅达到51%,而波多黎各为83%。
卢里称,“100万的死亡数对我们来说应该是一个警醒,它告诉我们注意公共卫生的重要性,以及一个国家拒绝切实应对疫情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
长远的担忧
“如此多的人(因为新冠疫情)死去,这一事实骇人听闻。”华盛顿大学健康与评估指标研究所所长克里斯托弗·莫里对NBC称,然而,“这还远未结束”。
当地时间5月6日,美国白宫方面警告称,到今年秋冬,美国新冠感染人数或将超过1亿例。截至5月10日,美国累计新冠确诊数为8200万。
据CNN报道,拜登政府官员称,由于奥密克戎及其亚型毒株的蔓延,今年秋冬可能会有多达1亿美国人感染新冠,由此可能导致住院和死亡人数激增。报道称,白宫方面发布这一预测主要是为了推动国会尽快批准紧急新冠拨款。此前,拜登政府提出增加225亿美元新冠救助金,将用于新冠检测、治疗和疫苗方面。
当地时间2022年1月13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拜登就新冠疫情最新情况发表公开讲话。图/IC photo
事实上,在经历了今年1月的奥密克戎感染高峰后,美国疫情于2月、3月得到缓和。然而,随着奥密克戎亚型毒株等的流行,美国疫情又出现了缓慢上升的趋势。
《纽约时报》统计数据显示,美国近期日均新增感染超过7万例,比两周前上升了52%,是一个多月前的两倍有余。
“美国多地感染病例再次上涨是在预期之中的,”迈克尔称,“唯一略有点意外的是其增长延迟了一些,同时各州可能会因为此前感染情况和疫苗接种率的不同,面临不同的局面”。
迈克尔指出,研究显示,通过感染获得的自然免疫力似乎比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更强大持久,这可能是美国整体上新一波激增延迟的一个原因。
在疫情出现反弹趋势的同时,拜登政府今年4月宣布,解除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客必须佩戴口罩的强制要求,引发广泛争议。
卢里指出,美国疫情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很多人都觉得他们“已经摆脱了新冠病毒”,然而实际上,新冠疫情显然并未结束。
“口罩摘了下来,聚会重新开始,毫不意外,感染开始上升。”卢里称,不仅如此,美国仍有许多人未接种疫苗,这导致疫情更容易传播,且更有可能发生变异,因此美国极有可能迎来新一波的感染潮。“然而,重新实施口罩令等举措将非常困难——即使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美国疫情已经被政治化”。
当地时间2022年4月18日,美国费城地铁。图/IC photo
事实上,对于许多美国卫生专家而言,新冠疫情暴露出的对政府和专家的不信任,是他们的共同担忧。
迈克尔称,新冠大流行持续两年有余,美国出现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公众对政府和专家建议的不信任。这一方面是因为新冠疫情不断变化的复杂性导致许多预测没有完全证实,另一方面是因为缺乏与公众的直接、公开交流。
此外,疫情下的封锁等社会限制举措让许多民众的工作、生活受到极大影响,由此导致执政精英和普通民众之间的信任破裂也引发担忧。
卢里也表示,疫情暴露出的对科学和专业知识的不信任可能产生难以想象的危害,它引发的长期影响令人担忧。“而最令人担忧的是,当新冠大流行最终结束时,我们却没能吸取教训,对下一次大流行仍然毫无准备”。
对于道格的儿子内森·兰布雷希而言,他最担心的是,随着死亡数字越来越大,人们会越来越不在乎。“对于那些不认识这些死者、没有遭受过相同伤害的人,我只希望他们不要把一切抛诸脑后,而是要重视起来。”
记者 | 谢莲
编辑 | 张磊
往期 • 精选
菲律宾将迎来新总统,对华政策预计强调务实、平衡
文在寅执政的最后一天
南京警方发布通报称,28年前发生在南医大的女生遇害案件告破,犯罪嫌疑人落网。就侦破详情进行通报,并向公众公布了“28年前南医大奸杀案”犯罪嫌疑人抓捕现场视频。
由一名女警察开房门。打开嫌犯麻某钢的家门时,他还在卧室,穿着睡衣。但面对突如其来的警察,脸部平静,没有任何挣扎。
助侦破案件的黑科技,就是“DNA-Y技术”。目前,这项黑科技,在刑事案件中的作用逐年升高,特别是针对一些陈年旧案,其关键作用尤其明显。
不管在哪里,人身安全是第一,晚上少走偏僻的道路,尤其是女生。大学里很多人都买电动车、自行车,一定要注意安全,谨防交通事故,还有现在送外卖的很多,要注意观察路况,外卖小哥有的速度很快。
自己的人身安全问题,大学里人员复杂,校外人员也可以随意进出学校,特别是晚上,学校大了,女生不要独自一个人呆在人少的地方。我妈妈给我讲过一件真实发生的事,她上大学时,有天晚上在教室自习,很晚了,人都走了,当她发现教室里只剩她和另一个男生时,这个男生突然走向前门把门关了,于是我妈立马跑出了教室,不管那个男生是出于什么原因关门,女生在这种情况下都应该提高自己的警惕。
财产安全。刚开学很多同学都会携带大量的现金,而且生活费也比较多,所以我们在寝室也好,出去逛街也罢,一定要注意财产安全,身上不要带大量的现金,现在一些网络支付特别方便,可以选择用微信、支付宝或者刷银行卡等方式支付,便捷安全。
夜间避免独自出入,尽量结伴而行。出门告知身边朋友或室友自己的行踪,万一有紧急情况发生,有人发现并及时施救。
一定要和舍友处好关系,这不仅是未来的人脉,更是生命的保障。舍友欺凌、投毒事件有多起发生,一些网友也会分享他们的不堪遭遇,更有一个段子“感谢舍友四年不杀之恩”,等等。这些案例要我们一定和舍友关系融洽,保住生命。
刚进入校园有很多人肯定回去问学长学姐关于学校一些东西,但是千万要记住学长学姐的话不能全信。每一所学校都有很多无良学长学姐,他们乘着新生刚来学校不知道情况来新生们。
吉林省2021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公告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关于2021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考务相关事项的通知》(教试中心函[2020]115号)和《吉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实施方案(试行)》 (吉教师字[2014]28号)文件精神,现将我省2021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报考条件
1.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户籍(包含居住证)在吉林省或吉林省内全日制普通院校在读的中国公民,在吉林省学习、工作和生活并持有有效证件的港澳台居民(有效证件为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报考人员应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合格学历:
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
报考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
报考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报考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符合以上学历条件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三年级及以上本科学生、在校最后一学年的专科及以下学历学生(以下简称全日制普通高校在读学生),可凭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
4.被撤销教师资格的,五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曾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二、报名方式及操作步骤
报名分为考生网上信息输入、网上资格初审、网上缴费三个阶段。
(一)网上信息输入
第一步:登录
考生在2021年1月14日8:00- 1月17日15:00,登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
第二步:注册
考生需首先进行注册。进行注册时要求考生填写姓名、选择证件类型、填写证件号码等信息。在完成注册后,按照流程填写个人信息、上传电子照片。
照片要求:(1)本人近6个月以内的免冠、正面、彩色、白底证件照,照片中显示考生头部和肩的上部,不允许戴帽子、头巾、发带、墨镜,照片不得进行美颜、使用特效,不得使用翻拍照片。
(2)照片文件不大于200K,格式为jpg/jpeg(如照片过大,建议使用图画、 Photoshop、 ACDsee等工具,将照片进行剪裁压缩)
(3)照片将用于准考证及考试合格证明,请考生上传照片时慎重选用。考生如上传照片不符合要求,将不能通过审核。
第三步:选择考区及考试科目
考生根据本人户籍所在地(包含居住证)选择相应考区, 港澳台居民考生选择在其居住所在地考区,根据报考类别选择相应考试科目,全日制普通高校在读学生须在学校所在地区报考。具体考试地点以考生下载的准考证上地址为准。
(二)网上资格初审
网上资格初审时间为2021年1月14日-1月18日17:00。网上资格初审由各市(州)考试机构在网上进行(长春市除外),考试机构主要负责审核考生照片是否符合要求,考生的信息填写是否基本符合要求。选择长春市考区且身份证号前四位非2201的考生,需要考生本人持长春市户口簿或居住证原件到长春市各区招生考试服务中心进行现场确认(特殊提醒:需要现场确认的考生,须出示本人“吉祥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如果二者状态异常,即非绿色或“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中“到达或途径”地区显示考生去过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或体温监测高于℃,考生须出具3天之内有检测资质机构做的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方可进入长春市各区招生考试服务中心进行现场确认,考生要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并与其他人员保持1米以上距离。确认审核时可摘下口罩);长春市内高校在读学生和身份证号前四位为2201的考生选择长春市考区不需要现场确认;户籍(包含居住证)为公主岭市的考生报考时仍要选择公主岭考区,不需要现场确认。
考生应对所填写内容及上传照片的真实性、有效性、规范性负责,对是否符合报考条件等负责,如由此造成的不能参加考试、认证等遗留问题,由考生负责。考生信息经网上资格初审通过后才能缴费。
(三)网上缴费
根据《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吉林省财政厅关于教师资格考试收费标准的批复》(吉发改价调联[2019]667号)文件,我省中小学教师资格笔试考试收费标准为70元/科.人。考生在网上资格初审通过后,于2021年1月19日24时前登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完成网上缴费,逾期未缴费者视为放弃考试。
(四)打印准考证
考生按要求办理完报名审核并缴费后,可在网上查询报名是否成功,发现报名未成功的请及时与报名确认点联系。报名成功的考生于2021年3月8日-3月13日在网上下载并打印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准考证,按准考证上的要求到指定地点参加考试。
(五)特别提示
1.根据2020年8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师函〔2020〕5号),请相关考生密切关注。符合条件的教育类研究生、公费师范生可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能力考核,也可自愿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申请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
2.考生须本人通过教师资格考试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名,并对本人所填报的个人信息和报考信息准确性负责。禁止培训机构或学校团体替代考生报名,如有违反而造成信息有误,责任由考生本人承担。
3.所有考生(含以前参加过国家统考笔试的考生)报名前需要重新进行注册、填报个人信息和上传个人照片,重新注册操作不影响考生已获得的笔试和面试成绩。
4.考生如忘记密码可通过报名系统提示操作,报名系统将把新的密码通过短信发送到考生报名时所填报的手机上。手机短信为考生重新获取密码的重要途径,在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期间,请考生不要更换手机号码。
5.考生需按准考证上的要求到指定地点参加考试。
6.按照我省过渡政策,自2015年起,原省考成绩及合格证不再适用,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必须参加国家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及面试全部项目。
三、考试方式
我省2021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使用纸笔考试方式。
四、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
考试日期为2021年3月13日(周六),各科目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初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笔试科目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等15个学科。
高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笔试科目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个学科。
申请中职文化课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高级中学教师各科笔试。
申请中职专业课及中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高级中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育知识与能力”两科笔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纳入面试环节考查。
特别提示: 音、体、美专业考生的笔试公共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代目: 201、202、301、302 )实行单独编码(相应科目代码:201A、202A、301A、302A),考试内容暂与原科目相同。
实行单独编码后,音、体、美专业考生在笔试报名时应选报单独编码的公共科目。取得科目201A、202A合格的考生,面试仅限于参加小学类别音、体、美专业科目;取得科目301A、302A合格的考生,面试仅限于参加初中、高中、中职文化课类别音、体、美专业科目。考生已获得科目201、202、 301、302合格成绩,可相应替代科目201A、202A、301A、 302A合格成绩;考生已获得科目201A、202A、301A、302A 合格成绩不可替代科目201、202、301、302合格成绩。
根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科的通知》(教师司函[2017]41号)文件要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初中、高中、中职文化课类别面试增设“心理健康教育”“日语”“俄语”学科, 以上三个新增学科的笔试科目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结合面试一并考核;小学类别面试增设“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 ”学科。请有意报考上述学科教师资格证的考生在笔试报考时选择相应的公共科目(201、202或301、302)报考
五、疫情防控须知
为切实保障广大考生及涉考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考生须严格遵守以下防疫要求:
(一)严格执行考生本人现居地政府的各项防疫规定。考生要按照现居地政府要求,执行现居地政府关于出行、隔离、检测等各项防疫措施,不得违反相关规定。
(二)严格执行考生本人考区所在地政府的各项防疫规定。考生要随时关注考区所在地政府关于出行、隔离、检测等各项防疫规定,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并严格执行。
(三)来自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考生要提前报告,并为执行现居地和考区所在地政府的防疫规定预留出充分时间。考生本人要提前了解当地政府的相关防疫规定,为执行相关规定预留出充分的时间。
(四)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从考前第14天开始,所有考生需通过微信吉事办下载“吉祥码”(具体下载说明附后)。所有考生还需填写《吉林省2021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考生健康监测卡》。
(五)考生需自备口罩,所有考生进入考点时除需要出示“身份证、准考证以外,还需要通过手机出示“吉祥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和本人填报的《吉林省2021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考生健康监测卡》,进入考场后需提交《吉林省2021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疫情防控与诚信考试考生承诺书》(附后,请考生自行下载打印),并主动接受入场检查。考生应主动接受体温测量,体温低于℃方可直接进入考点。考生进入考点、考场时不得因为佩戴口罩影响身份识别。低风险地区的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考生可以自主决定是否继续佩戴;非低风险地区、备用隔离考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进入考点后,考生需关闭手机,手机由考点统一管理。考生参加第一科考试进入考场时将《吉林省2021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疫情防控与诚信考试考生承诺书》交给监考员。考生入场和散场时要按考务人员的指令有序进入和离开,不得拥挤,保持人员间距1米以上。
考试疫情防控措施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适时调整,请考生持续密切关注吉林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和面试考区所在地政府、教育部门发布的相关信息,及时了解相关政策信息。
六、其他说明
(一)考生在笔试成绩公布后,可通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查询本人的考试成绩,2021年上半年笔试成绩查询开放日期:2021年4月15日。考生如对本人的考试成绩有异议,考生可在成绩公布10日内(含周六、周日)(具体查卷时间由考试机构确定),向当地市(州)、县(区)招考服务中心(考试院)提出复核申请,逾期不再受理。复核范围为漏登分、错累分,漏评阅试题试卷,查卷必须符合规定,凡涉及评阅宽严尺度问题的一律不予复查。复查结果由考试机构提供查询。考生须注明申请人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需复核科目、成绩、联系电话等信息。
国家确定笔试成绩合格线,笔试成绩合格考生由户籍所在地(包含居住证)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资格审查和面试, 港澳台居民由其居住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资格审查和面试。
(二)笔试单科成绩有效期为2年。笔试各科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面试。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自行登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站()下载、打印PDF版本考试合格证明。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3年。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是考生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
(三)2021年上半年面试报名时间:4月15-18日,面试日期:2021年5月15-16日,面试具体公告信息请于笔试成绩公布后登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
(四)有关考试标准及大纲等方面信息请登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查阅。
(五)有关教师资格考试改革的相关政策规定,请登录吉林省教育信息网查询《吉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吉林省教育考试院
2021年1月8日
关于2021上半年吉林教师资格证笔试报名通知的具体内容,小编就分享到这里了,打算报考的各位考生,请大家务必记好时间,按时完成考试报名!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
“婚闹”可以取消!文明热闹可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结婚是人生一大乐事!适当的热闹一下是可以的。也是调节气氛,非常欢乐的一件事情。
但是现在有些地方,过分的“婚闹”现象已经是非常令人难受的事情了。好多地方的“婚闹”已经成为了闹剧了,好多地方的婚闹人趁着闹的方便,竟然敢占新娘子的便宜,甚至能把新娘给闹哭了,有些地方对新娘子非常无理的乱闹,不仅是不讲规矩,甚至是对着新娘浑身乱摸。这些都是非常无理的“婚闹”了,这些绝对是需要取消的。否则,这些已经成为一些人结婚时的阴影了。
婚闹在汉朝时期就已经兴起。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民间一直演变出各式各样的婚闹形式。随着网上对婚闹的不断曝光,人们发现婚闹早已经变成了某些人释放私欲的一种形式。在婚礼现场伴郎们时常对新娘、伴娘存在着猥亵现象。他们以为的民风习俗实际上就是一种赤裸裸的猥亵行为。更有甚者还在婚闹的现场误伤性命,这在当今的法制社会是无法想象的。
结婚时,适当的热闹一下,可以调节结婚的气氛,也是让借还更热闹一下,更加欢乐一些,更加欢笑一下。也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注意限度,一定要注意分寸,这才能给新郎新娘一个美好的结婚记忆,也是一个美好的结婚回忆。
这样的热闹是可以的,但是绝不可以不加以克制的乱闹。结婚时,一般亲朋好友在一起,让新郎新娘说一些认识的经历,回忆下经历过的事情,回忆下双方的感情发展历程等,也都是很让人激动和高兴地事情。也可以起哄让两位唱个歌,跳个舞等等。这些可以说都是文闹,这样热闹一下,非常能够调节气氛,而且都不会感觉特别尴尬。
综上所述,对于不怀好意的婚闹,一定要抵制。如果是很有分寸的热闹的话是可以的,不仅可以衬托出结婚的热闹气氛,也能让现场更加热闹一些,但是一定要注意分寸适度。
法律分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般每年的七月至八月出结果。法律依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发布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21年度课题指南》 十一、为避免一题多报、交叉申请和重复立项,确保申请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课题研究,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作如下限定:(1)课题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请;课题组成员同年度最多参与两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在研国家级项目的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2)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不能申请新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证书标注日期在2021年3月15日之前的,或在3月15日前已向我办提交结项材料的,可以申请本年度项目。后者具体日期以各地社科管理部门寄出结项材料时间或在国家社科基金科研创新服务管理平台中审核提交的时间为准)。(3)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同年度不能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课题组成员也不能作为负责人以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选题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申请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的负责人不能申请同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不得通过变换责任单位回避前述(1)—(4)条款规定,不得将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申报材料以不同申请人的名义提出申请。(6)凡在内容上与在研或已结项的各级各类项目有较大关联的,须在《申请书》中详细说明所申请项目与已承担项目的联系和区别,否则视为重复申请;不得以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同一成果申请多家基金项目结项。(7)凡以博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须在《申请书》中注明所申请项目与学位论文(出站报告)的联系和区别,申请鉴定结项时须提交学位论文(出站报告)原件。(8)不得以已出版的内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凡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名义发表阶段性成果或最终成果,不得同时标注多家基金项目资助字样。回答于2022-01-21姚慧溶资质认证执业年限 6认证:北京京师(昆明)律师事务所擅长:公司事务 合同纠纷 经济纠纷拨打电话在线提问
160 浏览 3 回答
269 浏览 10 回答
157 浏览 4 回答
131 浏览 3 回答
299 浏览 5 回答
291 浏览 4 回答
296 浏览 2 回答
354 浏览 3 回答
266 浏览 8 回答
333 浏览 3 回答
201 浏览 3 回答
122 浏览 3 回答
154 浏览 6 回答
255 浏览 6 回答
235 浏览 6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