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力 很清楚自己在什么地方 同时我 我 车,我,其实的,可以
英文一会给你北京现代化报告2007——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研究 项目代码 : KT0703 完成单位 : 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北京市统计局 研究人员 : 获奖情况 : 第一章 创新型城市理论 一、创新型城市的含义 课题组认为: “创新型城市”是指以创新为主要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城市,整个城市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水平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而且具备了维持不断创新的人才和投入的动力基础,为创新活动提供了可靠高效的创新保证环境。 简单地说,创新型城市就是一个城市的创新要取得一定的效果,要有足够的动力和良好的保障条件。 其中,创新效果是指知识和技术创新的直接效果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间接结果。 创新动力是指创新活动主要依靠人才和财力来推动,人才和财力是推动创新的两个车轮。 创新保障是指创新活动顺利、高效开展所需的硬条件和软环境。 二、创新型城市理论研究 “创新型城市”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提出来的,但作为 “创新型城市”理论的渊源,最早是在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创新”一词。在此之后,学术界对创新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大体形成了三个主要方向: (1)对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研究(始于1912年) (2)对 “创新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3)对“创新型城市”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 (一)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该方向又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熊彼特对创新的研究。 创新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首先提出。熊彼特认为创新包括五种情况:(1)采用了一种新产品,或者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2)采用了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了一个从未进入过的新的市场;(4)控制或“掠取”了新的生产原料和半成品的供给来源;(5)实现了一种新的工业组织形式。 第二阶段:熊彼特之后对创新的研究。 熊彼特之后对创新的研究可以分为两条线路:一条是对技术创新的研究;一条是对制度创新的研究。 (二)创新系统研究 对创新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向:国家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 1.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 国家创新系统(也称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弗里曼在1987年提出的。至今,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1)弗里曼。在人类历史上,技术领先国家从英国到德国、美国,再到日本,这种追赶、跨越,不仅是技术创新的结果,而且还有许多制度、组织的创新,从而是一种国家创新体系演变的结果。 (2)经合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指出: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知识在一国内部的循环流转。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是企业,是企业创新、获取外部知识的方式。外部知识的主要来源则是别的企业、公司或私有的研究机构、大学和中介组织。 2.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 区域创新系统概念最早由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1992)提出来的。相关研究主要体现以下五个方面: (1)区域创新系统环境研究 (2)区域创新系统组织结构研究 (3)区域创新系统空间结构研究 (4)区域创新系统功能研究 (5)区域创新过程研究 (三) “创新型城市” 理论 1.西方学者对创新型城市的研究 (1)兰德瑞的“创新型城市” 英国的查尔斯•兰德瑞提出:创新型城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高技能劳动力;激励、引导的规制;动态的思想家、创业者和实干家;独立人格的人;充分的智力基础设施;完善的内外通讯联系;企业家文化;创造性的火花冲突;动态和紧张的平衡能力。 (2)詹姆斯•西门的“创新型城市” 英国的牛津大学的詹姆斯•西门指出:知识经济下的城市竞争力的形成根本要靠创新。创新型城市的成功主要依靠两种核心“城市资产”:一是高质量的知识劳动者;二是便利的基础设施和通讯。 2.我国对创新型城市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城市创新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目前,我国对创新型城市的研究大都停留在个案的分析上,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研究。国内对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相关提法包括:学习型城市、智能型城市、高科技型城市等。 三、结 论 课题组认为: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目标就是取得理想的创新成果,即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成果,推动城市的发展,这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而创新型城市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创新人才和创新投入两大主要动力来推动,创新人才和创新投入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两个车轮;创新型城市目标高效顺利的实现需要有良好的创新硬环境和软环境作为保障。 第二章 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践 一、国内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 (一)上海: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 1.高校布局调整。重点推进“2+2+X”的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即以复旦为核心的“杨浦大学城”和以交大为核心的“闵行紫竹科学园区”南北两个高校集聚地建设,“松江大学园区”和“南汇科教园区”东西两个大学园区建设,以及若干个与产业联系密切的高校建设。 2.实施聚焦张江战略。继续实施聚焦张江战略,推进“一区六园”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 3.研究中心、实验室建设。抓紧建设一批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积极筹建若干国家级实验室 4.创新支持体系建设。推进以五个公共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支持体系建设。( 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科技创业投融资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 5.国际化人才战略。推进了“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 在CEPA框架下实施“引进千名香港专才”计划,建设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 (二)天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 1.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2.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3.建立以高新技术支柱产业为标志的产业结构。 4.把市场和社会需求作为技术创新的导向。 5.建设有利于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科技服务体系。 6.建设有利于科技资源共享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三)深圳:打造“四大高地”,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 1.产业高地。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持续高速增长,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超过45%。 2.企业高地。基本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这集中体现为“四个90%”,即全市90%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企业。 3.自主知识产权高地。全市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均列第3位;国际专利申请量已跃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 4.人才高地。全市拥有61万专业技术人员,人才总量接近100万,形成了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宽容失败、追求成功的创新文化氛围。 (四)西安:建设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创新型城市 1.“两区两基地” “三园三中心”的创新格局 基本形成了以西安高新区、西安经开区为主体、以阎良航空产业基地和韦曲航天产业基地为两翼的“两区两基地”创新区域和产业构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大、西工大三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西安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西安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西安光电子专业孵化器三个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 2.突出一个重大专项,明确三个重点,启动四大创新工程 一个重大专项,即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三个重点导向,即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军民技术融合、科技创新联动;四大创新工程,即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科技成果转化工程、新农村建设促进工程、科技平台建设工程 3.整合军工科技资源,探索和实现西安科技产业的新突破 探索军民融合的创新机制和产业化模式,推进军民两用技术产业示范园建设,整合军工科技资源优势,抓好对西安区域经济具有显著影响的军民融合技术项目的培育和推广。 二、 国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 (一)纽约:大力发展生产者服务业,打造世界第一金融中心 积极建立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教育体制,同时依托“世界第一金融中心”之优势,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管理咨询等对人力资本及知识资本要求极高的生产者服务业,通过知识来提高产业附加值。 有针对性地为各产业培养专业人才。纽约市几十所高等院校纷纷筹建与知识经济衔接的新专业,为企业界培养业内精英。 重视科技,利用联邦资金,纽约在市区开辟出“高科技产业研究园区”, 联合众多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的科研力量,大力研发高端科技产品。目前纽约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生产者服务业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主导产业。 (二)硅谷:十条经验 (1)良好的游戏规则,包括法律、法规、体制和管理。 (2)知识密集与新的创意能够得到广泛交流。 (3)流动的高质量的劳动力。硅谷是吸引人才的磁石,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不断地涌向硅谷。 (4)成功的风险投资运行机制。 (5)以结果为导向的精英体制,才华与能力主宰硅谷的一切。 (6)鼓励冒险和容忍失败的良好氛围。 (7)开放的创业环境。 (8)产、学、研互动。 (9)企业、政府与非盈利机构的合作。 (10)高质量的生活,吸引各地人才来此创业(11)专业化的创业服务机构,融资、律师、猎头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咨询顾问等。 (三)日本东京:创新型城市政策 东京从2000年起,对高新技术企业采取多种减免税收政策;对信息产业增加25%的科研税务贷款、设立软件研发免税储备金、意外损失储备金制度,免征技术开发资产税7%;建立了振兴地方技术的特别贷款制度,高新技术企业可使用低息长期贷款,贷款年限可长达25年,利息优惠10%。 专门成立了小企业金融公库,对高新技术小企业发放年息仅的特别贷款。此外,政府在选择支持项目时,倾向日本原来薄弱的基础性原创领域;国家资助高校研究者“共同”开发的成果,个人可得专利收入 50-80%;政府还鼓励产业界与高校建立“共同研究中心”,由科技厅专款补贴。设立供高科技小企业上市的OTC股票交易市场,为众多高科技小企业迅速扩张提供了资金支持。 (四)英国伦敦:创意产业和传统金融服务业并举 伦敦成功借助于创意产业而实现了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创意产业每年为伦敦市带来近210亿英镑的产值以及40万个就业岗位,仅排在金融服务业之后,成为带动伦敦市经济发展、提升伦敦城市竞争力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伦敦市政府特别关注企业创新在构建创新型城市中所起的作用,特别是重点扶持中小型企业。为此,伦敦市构建“知识天使”网络,将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和创新服务的理念提供给中小企业。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知识天使”会鼓励企业创新者参加或形成网络, 并协助他们申请创新基金。伦敦大力开展“青年展望项目”和“教学公司项目”,以鼓励青年在创建创新型城市中发挥作用。 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建立起学校-产业-研究所之间的有效创新平台和运行机制。 通过大力发展和提高城市创新品牌,并向各种机构宣传、沟通城市创新战略目标和愿景,来提升市民创新者意识,营造创新文化。 三、国内外创新型城市的实践总结 1.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2.建设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 3.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体系 4.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 5.重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6.重视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第三章 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 一、现有的相关评价体系回顾 1.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中衡量各国科技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序号 具体指标 序号 具体指标 1 R&D支出 12 科技论文 2 人均R&D支出 13 学校科学教育状况 3 R&D支出占GDP比重 14 青年对科技的兴趣 4 企业R&D支出 15 诺贝尔奖 5 企业人均R&D支出 16 人均诺贝尔奖 6 全国R&D总人数 17 授予国民专利件数 7 全国每千人中R&D人员数 18 授予国民专利件数增长率 8 企业R&D总人数 19 国民在国外获取专利件数 9 企业每千人中R&D人员数 20 专利和版权保护 10 基础研究 21 有效的专利数 11 理工学士学位 22 专利生产率2.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杜辉提出的评价创新型城市的指标体系 (1)区域技术对外依存度),权重20%; (2)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权重20%; (3)发明专利占全社会专利申请量的比重,权重15%; (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权重15%; (5)研发投人(R&D)经费占GDP的比重,权重15%; (6)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权重15%。 3.美国理佛罗里达教授提出的评价城市创新程度的指标体系指标 具体指标 创造性劳动力排名 专业人才占就业人口比重 高科技排名 高科技产出的比重 创新排名 人均专利数 多样化排名 当地同性恋家庭数4.科技部提出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标准 科技进步环境 科技人力资源 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人/万人) 500 平均受教育年限(年/人) 12 科研物质条件 每名R&D活动人员新增仪器设备费(万元/人) 8 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新增固定资产占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比重(%) 3 科技意识 万名就业人员专利申请量(项/万人) 100 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与全社会平均工资比例系数(%) 200 万人吸纳技术成果金额(万元/万人) 200 科技活动投入 科技活动人力投入 万人R&D科学家和工程师数(人/万人) 10 企业R&D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社会R&D科学家和工程师比重(%) 70 科技活动财力投入 R&D经费支出与GDP比例(%) 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 5 企业R&D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 6 企业消化吸收经费与技术引进经费比例(以技术引进为100) 300 科技活动产出 科技活动产出水平 万名R&D活动人员科技论文数(篇/万人) 5000 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项数(项) 5 万名就业人员发明专利授权量(项/万人) 3 技术成果市 场 化 万人技术成果成交额(万元/万人) 200 万名R&D活动人员向国外转让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万美元/万人) 500 高新技术产业化 高新技术产 业 化水 平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30 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 40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 40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性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 100 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 高技术产业就业人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14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 50 高技术产业增长占经济增长份额(%) 20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收入利税率(%) 50 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就业人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8 亿元投资新增GDP(亿元/亿元) 综合能耗产出率(元/千克标准煤) 42 环境改善 空气质量指数(%) 100 环境污染治理指数(%) 100 社会生活信 息 化 百户居民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台/百户) 100 万人国际互联网络用户数(户/万人) 2500 百人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数(户/百人) 675.国家统计局提出的创新型国家指标体系领域 指数 监测指标 2020年目标值 创新资源领域 100 1.经济活动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人数所占比重(%) 2.20-29岁人口中新毕业的理工科学生所占比重(%) 3.20-24岁人口中受过中等教育人数所占比重(%) 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 3000 知识创新领域 100 1.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 2.中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R&D经费支出所占比重(%) 3.基础研究支出占R&D经费支出的比重(%) 15 4.信息通讯产业投资占GDP的比重(%) 技术创新领域 100 1.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 2.创新费用投入强度(%) 3.企业研发经费中对大学和科研机构支出所占比重(%) 4.享受政府创新资助的企业所占比重(%) 创新水平领域 100 1.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件) 2.百万人口工业设计授权数(件) 3.百万人口商标注册数(件) 4.国际科技论文引用率(次/篇) 8 创新影响领域 100 1.高技术产品出口占世界市场的份额(%) 16 2.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 35 3.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 20 4.高技术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 创新型国家总指数 100二、创新型城市评价的定位及体系结构 1.创新型城市评价定位 课题组对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是对某一个城市在某一时点所达到的创新水平的一种状态评价,而不评价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过程,这也是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出发点。 2.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结构 通过对创新型城市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课题组认为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应从创新效果、创新动力和创新保障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创新效果是指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的效果。创新型城市要在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两个方面取得相应的成果 ——创新动力主要是指创新人才和创新投入。创新型城市的创新活动主要依靠人才和投入来推动。 ——创新保障包括创新硬条件和软环境。创新型城市的创新活动要高效、顺畅的进行,必须要有良好的环境为保障。
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研究一、创新型城市的含义课题组认为:“创新型城市”是指以创新为主要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城市,整个城市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水平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而且具备了维持不断创新的人才和投入的动力基础,为创新活动提供了可靠高效的创新保证环境。简单地说,创新型城市就是一个城市的创新要取得一定的效果,要有足够的动力和良好的保障条件。其中,创新效果是指知识和技术创新的直接效果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间接结果。创新动力是指创新活动主要依靠人才和财力来推动,人才和财力是推动创新的两个车轮。创新保障是指创新活动顺利、高效开展所需的硬条件和软环境。二、创新型城市理论研究“创新型城市”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提出来的,但作为 “创新型城市”理论的渊源,最早是在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创新”一词。在此之后,学术界对创新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大体形成了三个主要方向:(1)对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研究(始于1912年)(2)对 “创新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3)对“创新型城市”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一)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该方向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熊彼特对创新的研究。创新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首先提出。熊彼特认为创新包括五种情况:(1)采用了一种新产品,或者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2)采用了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了一个从未进入过的新的市场;(4)控制或“掠取”了新的生产原料和半成品的供给来源;(5)实现了一种新的工业组织形式。第二阶段:熊彼特之后对创新的研究。熊彼特之后对创新的研究可以分为两条线路:一条是对技术创新的研究;一条是对制度创新的研究。(二)创新系统研究对创新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向:国家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1.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国家创新系统(也称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弗里曼在1987年提出的。至今,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1)弗里曼。在人类历史上,技术领先国家从英国到德国、美国,再到日本,这种追赶、跨越,不仅是技术创新的结果,而且还有许多制度、组织的创新,从而是一种国家创新体系演变的结果。(2)经合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指出: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知识在一国内部的循环流转。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是企业,是企业创新、获取外部知识的方式。外部知识的主要来源则是别的企业、公司或私有的研究机构、大学和中介组织。2.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区域创新系统概念最早由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1992)提出来的。相关研究主要体现以下五个方面:(1)区域创新系统环境研究(2)区域创新系统组织结构研究(3)区域创新系统空间结构研究(4)区域创新系统功能研究(5)区域创新过程研究(三) “创新型城市” 理论1.西方学者对创新型城市的研究(1)兰德瑞的“创新型城市”英国的查尔斯•兰德瑞提出:创新型城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高技能劳动力;激励、引导的规制;动态的思想家、创业者和实干家;独立人格的人;充分的智力基础设施;完善的内外通讯联系;企业家文化;创造性的火花冲突;动态和紧张的平衡能力。(2)詹姆斯•西门的“创新型城市”英国的牛津大学的詹姆斯•西门指出:知识经济下的城市竞争力的形成根本要靠创新。创新型城市的成功主要依靠两种核心“城市资产”:一是高质量的知识劳动者;二是便利的基础设施和通讯。2.我国对创新型城市的研究国内学者对城市创新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目前,我国对创新型城市的研究大都停留在个案的分析上,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研究。国内对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相关提法包括:学习型城市、智能型城市、高科技型城市等。三、结 论课题组认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目标就是取得理想的创新成果,即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成果,推动城市的发展,这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而创新型城市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创新人才和创新投入两大主要动力来推动,创新人才和创新投入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两个车轮;创新型城市目标高效顺利的实现需要有良好的创新硬环境和软环境作为保障。第二章 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践一、国内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一)上海: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1.高校布局调整。重点推进“2+2+X”的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即以复旦为核心的“杨浦大学城”和以交大为核心的“闵行紫竹科学园区”南北两个高校集聚地建设,“松江大学园区”和“南汇科教园区”东西两个大学园区建设,以及若干个与产业联系密切的高校建设。2.实施聚焦张江战略。继续实施聚焦张江战略,推进“一区六园”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3.研究中心、实验室建设。抓紧建设一批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积极筹建若干国家级实验室4.创新支持体系建设。推进以五个公共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支持体系建设。( 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科技创业投融资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5.国际化人才战略。推进了“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 在CEPA框架下实施“引进千名香港专才”计划,建设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二)天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1.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2.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3.建立以高新技术支柱产业为标志的产业结构。4.把市场和社会需求作为技术创新的导向。5.建设有利于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科技服务体系。6.建设有利于科技资源共享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三)深圳:打造“四大高地”,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1.产业高地。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持续高速增长,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超过45%。2.企业高地。基本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这集中体现为“四个90%”,即全市90%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企业。3.自主知识产权高地。全市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均列第3位;国际专利申请量已跃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4.人才高地。全市拥有61万专业技术人员,人才总量接近100万,形成了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宽容失败、追求成功的创新文化氛围。(四)西安:建设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创新型城市1.“两区两基地” “三园三中心”的创新格局基本形成了以西安高新区、西安经开区为主体、以阎良航空产业基地和韦曲航天产业基地为两翼的“两区两基地”创新区域和产业构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大、西工大三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西安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西安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西安光电子专业孵化器三个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2.突出一个重大专项,明确三个重点,启动四大创新工程一个重大专项,即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三个重点导向,即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军民技术融合、科技创新联动;四大创新工程,即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科技成果转化工程、新农村建设促进工程、科技平台建设工程3.整合军工科技资源,探索和实现西安科技产业的新突破探索军民融合的创新机制和产业化模式,推进军民两用技术产业示范园建设,整合军工科技资源优势,抓好对西安区域经济具有显著影响的军民融合技术项目的培育和推广。二、 国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一)纽约:大力发展生产者服务业,打造世界第一金融中心积极建立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教育体制,同时依托“世界第一金融中心”之优势,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管理咨询等对人力资本及知识资本要求极高的生产者服务业,通过知识来提高产业附加值。有针对性地为各产业培养专业人才。纽约市几十所高等院校纷纷筹建与知识经济衔接的新专业,为企业界培养业内精英。重视科技,利用联邦资金,纽约在市区开辟出“高科技产业研究园区”, 联合众多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的科研力量,大力研发高端科技产品。目前纽约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生产者服务业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主导产业。(二)硅谷:十条经验(1)良好的游戏规则,包括法律、法规、体制和管理。(2)知识密集与新的创意能够得到广泛交流。(3)流动的高质量的劳动力。硅谷是吸引人才的磁石,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不断地涌向硅谷。(4)成功的风险投资运行机制。(5)以结果为导向的精英体制,才华与能力主宰硅谷的一切。(6)鼓励冒险和容忍失败的良好氛围。(7)开放的创业环境。(8)产、学、研互动。(9)企业、政府与非盈利机构的合作。(10)高质量的生活,吸引各地人才来此创业(11)专业化的创业服务机构,融资、律师、猎头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咨询顾问等。(三)日本东京:创新型城市政策东京从2000年起,对高新技术企业采取多种减免税收政策;对信息产业增加25%的科研税务贷款、设立软件研发免税储备金、意外损失储备金制度,免征技术开发资产税7%;建立了振兴地方技术的特别贷款制度,高新技术企业可使用低息长期贷款,贷款年限可长达25年,利息优惠10%。专门成立了小企业金融公库,对高新技术小企业发放年息仅的特别贷款。此外,政府在选择支持项目时,倾向日本原来薄弱的基础性原创领域;国家资助高校研究者“共同”开发的成果,个人可得专利收入 50-80%;政府还鼓励产业界与高校建立“共同研究中心”,由科技厅专款补贴。设立供高科技小企业上市的OTC股票交易市场,为众多高科技小企业迅速扩张提供了资金支持。(四)英国伦敦:创意产业和传统金融服务业并举伦敦成功借助于创意产业而实现了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创意产业每年为伦敦市带来近210亿英镑的产值以及40万个就业岗位,仅排在金融服务业之后,成为带动伦敦市经济发展、提升伦敦城市竞争力的第二大支柱产业。伦敦市政府特别关注企业创新在构建创新型城市中所起的作用,特别是重点扶持中小型企业。为此,伦敦市构建“知识天使”网络,将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和创新服务的理念提供给中小企业。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知识天使”会鼓励企业创新者参加或形成网络, 并协助他们申请创新基金。伦敦大力开展“青年展望项目”和“教学公司项目”,以鼓励青年在创建创新型城市中发挥作用。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建立起学校-产业-研究所之间的有效创新平台和运行机制。通过大力发展和提高城市创新品牌,并向各种机构宣传、沟通城市创新战略目标和愿景,来提升市民创新者意识,营造创新文化。三、国内外创新型城市的实践总结1.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2.建设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3.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体系4.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5.重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6.重视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重要学习环节,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而且还是对学生的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一、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组成A.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B.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C.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包括:封面、中外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包括关键词)、目录、正文、谢辞、参考文献、附录);D.译文及原文复印件;E.图纸、软盘等。二、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填写及有关资料的装订毕业设计(论文)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毕业设计(论文)封面、稿纸(在教务处网上下载用,学校统一纸面格式,使用A4打印纸)。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按要求认真填写,字体要工整,卷面要整洁,手写一律用黑或蓝黑墨水;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签字,经院长(系主任)签字后发出。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要按顺序装订:封面、中外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包括关键词)、目录、正文、谢辞、参考文献、附录装订在一起,然后与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译文及原文复印件(订在一起)、工程图纸(按国家标准折叠装订)、软盘等一起放入填写好的资料袋内交指导教师查收,经审阅评定后归档。三、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标题标题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标题字数要适当,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2.论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论文摘要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中文摘要在300字左右,外文摘要以250个左右实词为宜,关键词一般以3~5个为妥。设计总说明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中文字数要在1500~2000字以内,外文字数以1000个左右实词为宜,关键词一般以5个左右为妥。3.目录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附录也应依次列入目录。4.正文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正文包括绪论、正文主体与结论,其内容分别如下:绪论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要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说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文字量上要比摘要多。正文主体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等。学生根据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性质,一般仅涉及上述一部分内容。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对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5.谢辞谢辞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和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6.参考文献与附录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可向读者提供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一般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宜过多,但应列入主要的文献可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在2篇以上。附录是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程序等;如果文章中引用的符号较多时,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一般附录的篇幅不宜过大,若附录篇幅超过正文,会让人产生头轻脚重的感觉。四、毕业设计(论文)要求我校毕业设计(论文)大致有设计类、理论研究类(理科)、实验研究类、计算机软件设计类、经济、管理及文科类、综合类等,具体要求如下:1.设计类(包括机械、建筑、土建工程等):学生必须独立绘制完成一定数量的图纸,工程图除了用计算机绘图外必须要有1~2张(2号以上含2号图)是手工绘图;一份15000字以上的设计说明书(包括计算书、调研报告);参考文献不低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要在2篇以上。2.理论研究类(理科):对该类课题工科学生一般不提倡,各院系要慎重选题,除非题目确实有实际意义。该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字数要在20000字以上;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进行建模、仿真和设计计算等;参考文献不低于15篇,其中外文文献要在4篇以上。3.实验研究类: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实验,取得足够的实验数据,实验要有探索性,而不是简单重复已有的工作;要完成15000字以上的论文,其包括文献综述,实验部分的讨论与结论等内容;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包括2篇以上外文文献。4.计算机软件类: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个软件或较大软件中的一个模块,要有足够的工作量;要写出10000字以上的软件说明书和论文;毕业设计(论文)中如涉及到有关电路方面的内容时,必须完成调试工作,要有完整的测试结果和给出各种参数指标;当涉及到有关计算机软件方面的内容时,要进行计算机演示程序运行和给出运行结果。5.经济、管理及文科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撰写一篇20000字以上的有一定水平的专题论文(外国语专业论文篇幅为5000个词以上。);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包括1-2篇外文文献。6.综合类:综合类毕业设计(论文)要求至少包括以上三类内容,如有工程设计内容时,在图纸工作量上可酌情减少,完成10000字以上的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包括2篇以上外文文献。每位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要求:(1)翻译2万外文印刷字符或译出5000汉字以上的有关技术资料或专业文献(外语专业学生翻译6000~8000字符的专业外文文献或写出10000字符的外文文献的中文读书报告),内容要尽量结合课题(译文连同原文单独装订成册)。(2)使用计算机进行绘图,或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或进行文献检索、论文编辑等。绘图是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毕业设计中学生应用计算机绘图,但作为绘图基本训练可要求一定量的墨线和铅笔线图。毕业设计图纸应符合制图标准,学生应参照教务处2004年3月印制的《毕业设计制图规范》进行绘图。五、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细则1.书写毕业设计(论文)要用学校规定的文稿纸书写或打印(手写时必须用黑或蓝墨水),文稿纸背面不得书写正文和图表,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写到文稿纸边框以外,文稿纸不得随意接长或截短。汉字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2.标点符号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3.名词、名称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达尔文、马克思等)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4.量和单位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5.数字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但在叙述不很大的数目时,一般不用阿拉伯数字,如"他发现两颗小行星"、"三力作用于一点",不宜写成"他发现2颗小行星"、"3力作用于1点"。大约的数字可以用中文数字,也可以用阿拉伯数字,如"约一百五十人",也可写成"约150人"。6.标题层次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等,第三级为""、""、""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书写。第一级标题居中书写;第二级标题序数顶格书写,后空一格接写标题,末尾不加标点;第三级和第四级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后空一格书写标题。第四级以下单独占行的标题顺序采用.…和.两层,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后空一格写标题。正文中对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⑴、⑵、⑶…单独序号,对分项中的小项采用①、②、③…的序号或数字加半括号,括号后不再加其他标点。7.注释毕业设计(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或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而不可行中注(夹在正文中的注)。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8.公式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9.表格每个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放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10.插图毕业设计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粗细要合适,图面要整洁美观。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11.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要按国家标准GB7714-87规定。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自然编号,一般序码宜用方括号括起,不用园括号括起。
Cities have always been the crucible of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and the hubs of wealth creation. But today they face enormous challenges. Over half the world's population already lives in cities and the proportion is set to grow rapidly. Compounded by infrastruct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problems, dramatic changes are taking place. If cities are to flourish, there has to be a paradigm shift in the way they are managed, to draw fully on the talents and creativity of their own residents - businesses, city authorities and the citizens themselves. This text is a call for imaginative action in the development and running of urban life and a clear and detailed toolkit of methods by which our cities can be revived and revitalized. Presenting case studies and examples of urban innovation and regeneration from around the world, it analyzes teh crucial steps and disciplines involved. It shows how to think, plan and act creatively in addressing urban issues, and how to apply the methods described in any city. 文献网上不会有全文的,都是要买书的。您还是到书店看看吧,或者网上购物
333 浏览 4 回答
127 浏览 3 回答
141 浏览 5 回答
177 浏览 3 回答
129 浏览 5 回答
296 浏览 3 回答
270 浏览 4 回答
92 浏览 5 回答
143 浏览 7 回答
305 浏览 7 回答
85 浏览 4 回答
346 浏览 2 回答
277 浏览 4 回答
170 浏览 3 回答
168 浏览 6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