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师范学院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建校最早、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是黑龙江省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师范学校;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中等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教育理论研究中心。学院创建于1958年8月,经历了东北农学院嫩江分院、北安师范专科学校、宁安师范专科学校和牡丹江师范学院四个发展阶段。1995年9月,学校迁入牡丹江市办学。2001年10月,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5年9月,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现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万平方米,绿化用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有高等师范教育、基因工程、渤海文化等5个研究所。图书馆藏书100万余册,电子中外文学术期刊万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7200多万元。现有教职工1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00余人,正、副教授174人,讲师12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7人,硕士127人。学院主办的《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国内外公开发行。学院现有中文、政法、外语、计算机、生物、物理、化学、数学、教育、管理、体育、艺术、历史13个系;有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英语、俄语、音乐学、美术学、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物理学、体育教育、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17个师范本科专业;有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生物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舞蹈学、音乐学、社会体育、市场营销、信息与计算科学、园林、法学、旅游管理、日语、英语、俄语18个非师范本科专业。学院现有在校本、专科学生15000人,成人教育在籍学生5283人,受地方政府委托举办的培训班学员1500人。建校以来,共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3万余名毕业生,在毕业生质量反馈调查中,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的满意率在90%以上,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几年位于全省省属高校前列。毕业生中考取博士、硕士研究生600余名。在学科建设方面,根据全面建设、突出重点的原则,对凝聚态物理学、动物学、文艺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训练等几个学科进行了重点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在,文艺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凝聚态物理、体育教育训练学五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现有化学和思想政治教育2个省级重点专业;有现当代文学、动物学、有机化学、文艺理论、体操、数学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7门省级重点课程;有文学理论、法学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门省级精品课程。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加强实验室的管理,规范了实验室的建设工作。现在,生物科学专业基础实验室、物理学基础实验室、化学基础实验室被黑龙江省教育厅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基础实验室评估合格单位。科研工作方面,在保证科研成果数量、争取高层次、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同时,学院加强校际、校企之间的合作研究,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科研工作成果显著。近五年来,学院共承担了科研项目171项,出版著作、教材157部,发表论文4256篇。学院较为突出的科研成果有:修朋月教授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吴永富教授的影视文学研究、周兴华教授的文学批评学研究、高志忠教授的刘禹锡研究、杨春文教授的森林鼠害研究、彭鸿雁博士的凝聚态物理研究、陈广慧博士的量子化学研究、栾振昌教授的教育技术课程教学现代化研究。在合作办学方面,学院先后同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和阿德雷德大学、英国西敏斯特大学和布鲁内尔大学开展联合办学。从1996年起,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先后已有俄罗斯、格鲁吉亚、韩国、日本等国的学生来校学习进修。目前,办学规模正在逐步扩大。学院还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访问,对外交流与合作活动也在日益增多。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培养人才为根本目的,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开展了形式各样的“文明创建”活动。2000年,学院荣获黑龙江省文明单位光荣称号。 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学院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学科门类齐全、专业结构合理、教学质量较高、科研实力较强、管理规范、校风优良、设施完备、环境优美、具有一定学科优势和鲜明办学特色的以师范学院为主的综合性本科院校,成为支撑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院领导 党委书记、院长:修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