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fthjyt76680-]k
英语论文写作与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 由于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旨在探索如何在英语论文写作教学中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创新思维;英语论文写作教学;启发式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对英语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等多种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难题等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语言技能训练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两者不可偏废。0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英语论文写作课的课堂教学,尝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通过英语论文写作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英语论文写作课是我校英语专业四年级第一学期所开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等基本的科研能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薄弱这一点在学生毕业论文中已反映出来。有些学生的论文只是信息的陈述和堆砌,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或不能用所学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判断,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创新意识淡漠等。为了对英语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根据英语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项目计划,笔者在2003级英语专业4个班115名学生中进行了创新能力调查。调查分3个步骤进行:(1)创新能力自测表的调查;(2)创新思维问卷调查;(3)个别访谈。创新能力自测表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年级约70%的学生创新能力一般,应加强培训。约10%的学生创新能力较差,亟须加强培养。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教师进一步了解了学生在创新思维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困难和障碍以及学生对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强烈需求。[1]
二、英语论文写作课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模式的尝试和探讨
在创新能力调查的基础上,笔者在2003级全年级4个班(商英和法外两个专业各2个班)中分别将商英2班、法外1班作为试点班,商英1班和法外2班作为普通班,从改革教学模式、创建民主的学习氛围、改进测试方法等方面入手,在试点班尝试创新思维培养模式。笔者试图突破/接受)复制思维0方式去记忆和思考的传统的教育模式,结合英语论文写作这门课的特点,采用开放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新的教育观。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建构。使学生的主体性在创新思维培养模式中得到充分体现。
(一)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发散和收敛思维
学生们都具有潜在的发散和收敛思维能力,只是学生 的发散和收敛思维可能处于潜意识或休眠状态,需要外界 的刺激去激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 教学,如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绘图法(mapping)、大胆 设想法、最佳设计等方法,刺激学生的发散和收敛思维。 高年级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应该是发散和收敛思维的学 习过程,是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是在/求异)求 同)求异0多次循环过程中完成的。在英语论文写作课的 教学中,教师始终贯穿启发式教学法。选题是论文写作的 一个首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发散和收敛思维的有利时 机。教师不应给学生条条框框的'限制,而应帮助他们扩展 视野,拓宽思路,让他们遵循发散)收敛的思维方式,依托 发散思维所获得的奇思妙想,通过收敛思维,从而获得最 佳选题。例如,对海明威的研究一直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力,有学生想做一些这方面的研究,但在选题上存在一定困 难。通过探讨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诸多感兴趣的 选题,如Analysis Farewell to Arms,The Lan- guage Styles ofErnest Hemingway,On the Lost Generation in The SunAlso Rises,Analysis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The Religious Influence on ErnestHemingway等。接 下来,笔者要求学生去做一些相关的文献阅读。结果发现 这些选题已有较多的研究论文,但海明威对基督教所持的 矛盾态度以及基督教对其作品的影响可做进一步的研究。 通过梳理和筛选,最后确定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m- ingway and Christianity是一个好的选题,值得深入的研究。 通过启发学生的发散和收敛思维,帮助他们选定了一些有 创意的选题。对这些选题他们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On the Application of Euphemism in Business English, A Pragmatic Perspective ofEuphemism,Sex and Psycho-distortion in Catch- 22,AStudy ofCultural Factors in the Translation ofBrandNames 等。也有学生运用逆向思维法,如选题The Customer Lan- guage:ACritical Factorfor Successful Business就是运用了换位 思考,从研究商家的促销语言,转为从消费者的角度研究 顾客的语言,以促成商品交易的顺利进行。立论也是论文 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立论可以是作者的新观点,也可以 是作者在前期的资料收集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用批判的 眼光看待已有的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提出 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不同的观点。在这阶段,教师通过唤醒 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引导学生从惯性思维中解脱 出来,去大胆追求发散思维给他们带来的创新意念。
(二)讨论式教学法
高年级学生都已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对事物有自己 的观点和看法。英语论文写作课通过在课堂上开展讨论 不仅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也有助于打开学生思 路,活跃思维。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习的引 导者。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与分析,以辨别事物的真伪,同 时有利于学生养成勤于动脑,善于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 题的习惯。例如,在学习论文的三大要素:论点、论据、论 证时,结合英语语言学习,笔者给出3个选题供学生讨论: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How to teach English reading (translation;writing))))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student,Language test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要求学生提出论点、拟定论据、进行论证。在课堂讨论中,要使学生的思维充分活跃起来,教师要善于引发和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设想,鼓励他们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实践了立论要准、论点要新、内涵要深的3个立论原则。在确定立论的基础上,通过发散和收敛思维,拟订了论据和进行论证的步骤,讨论的结果是每个小组都交出了一份完整的论文提纲。随后,在全班的讨论中,通过对比,学生很容易发现各组论文提纲的长处和不足之处,再通过小组讨论加以修订和完善,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如何立论、如何寻找论据、如何进行论证等撰写论文的主要方法。经常布置一些带有典型性和普遍性问题的思考题让学生思考钻研,通过组织积极的课堂讨论,来创造条件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三)开放式教学法
开放式教学法是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首先,在本课程教材的使用上教师不拘泥于一本课本,而是给出参考书目,并将每本书的编排特点和主要内容一一向学生介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在论文选题过程中,教师给出参考选题,但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的研究领域,自定选题。特别鼓励学生选择有创意的选题。并就相关研究领域给出参考书目供学生参考。同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进行相关的阅读和资料收集。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前人的观点,从前人的研究成果中获得启示和灵感。在学生对论文选题有了初步意向后,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6篇相关的文章和专著,并撰写读书笔记,对相关的研究成果做出评述,使学生不仅了解了最新的研究动态,而且锻炼了他们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也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做了资料收集和准备。教师对学生的创新亮点要给予高度评价和鼓励。这是他们创新思维的成果,是他们个性中最宝贵的创新火花。开放式教学法能为学生的发散思维或/头脑风暴0创造条件,提供所需的时间和空间。
(四)发现式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改变以书本为中心的结论性教学为启发引导式的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发现式教学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给大学生思维的方法。如有意识地分析前人如何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前人如何用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创造新概念、新思路等,使大学生把学知识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去探索新的知识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发现式教学法旨在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以致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如何写摘要部分时,教师要求学生带着批判的眼光自己找材料,或就自己所写的学年论文摘要进行分析,发现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写出个人评述。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在每个成员所作的分析的基础上,小组进行评议,指出个人评述是否分析到位和欠缺之处,给出书面的小组评议。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使学习印象深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对摘要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教师进而要求学生大胆尝试对摘要进行改写。由于学生对摘要已经有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95%以上的学生都能准确地针对问题进行改写,改写得十分到位。在学习如何写前言部分,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选一篇学术文章,就文章的前言部分进行分析评论,指出好在什么地方,不足之处在哪里。在探讨中学习。通过发现式教学法,学生们能很好地掌握论文摘要和前言部分的写作方法,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改革考试方式,将创新思维作为测评的重要指标
英语论文写作课的测试应着重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写作技能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鉴于这门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笔者对考试方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将创新思维作为测评的一项重要指标。期末考试采取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和口头陈述相结合的形式,使之较全面地考察学生收集处理相关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英语写作能力。毕业论文设计包括:论文题目的拟定、研究目的、选题的意义和创新性、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论文大纲及主要内容、参考文献等6项主要内容。对学生成绩的评定,笔者引入了激励机制。对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维、大胆提出不同观点、勇于创新的学生给予奖励分,与内容平平的论文拉开档次。同时,进行口头陈述及答辩,要求学生针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相关问题或提出的改进意见,阐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由此一来,每个学生加深了对毕业论文所进行的研究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方向,知道如何完善毕业论文的框架结构,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考试方法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过去的被动应试变为主动的应战,使学生有一个自我发现、自主学习、自由探究的空间,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肯定。
三、创新思维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与分析
通过在2003级商英2班、法外1班两个试点班英语论文写作课的教学中进行创新思维培养模式的尝试和探讨,学生普遍增强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锻炼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设计的第3部分是由学生阐述自己论文的意义和创新点,这是学生写好论文的前提和动力。
笔者对期末考试进行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测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用一道自由发挥的题目(占20分),主要测试学生的创新能力,如选题的新颖性、观察事物的角度、能否发现问题、对问题是否有独到的见解等。这一题商英2班和法外1班两个试点班学生的平均得分是和;而商英1班、法外2班两个对照班的平均得分是和。更重要的是,试点班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从毕业论文的结果上也体现出来,在全年级评出的24篇校级优秀毕业论文中,两个试点班被评为校级优秀论文的有14篇,占总数的。特别是陶蓉同学的论文On Creative-thinking Development in College English-major Teach-ing 从一个学生的角度论述了英语专业教学应如何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尽管这个题目写起来难度较大,但作为指导教师,笔者给予了及时的鼓励和指导,坚定了她挑战自我,为本系的英语教学改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的决心。她进行了大量的相关阅读和资料收集整理,并在同学中进行访谈,征求大家的看法和意见,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论文的选题;并和笔者进行了多次讨论,就论文的研究重点和篇章结构交换意见,拟订了论文提纲。在论文中,她首先阐述了发展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必要性、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就我系英语专业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作为个案进行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较深入地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改进意见。论文充分展示了作者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该生的论文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被推荐参加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的评选活动,并荣获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三等奖。试点班还另有5位学生也获得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三等奖,6位学生获得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提名奖。学期末,笔者在2003级全体学生中又进行了一次英语写作活动创新思维方法问卷调查。根据创新思维的新颖性、灵活性、多样性及不确定性等特征,设计了30道题(总分为90分),了解学生在英语论文写作过程中是否有意识地运用了创新思维方法。要求学生在4个选项中选择:不用;有时用,有时不用;常常用;将使用。为了使调查结果更直观,也便于统计,给4个选项分别赋值:/不用0为0;/将使用0为1;/有时用,有时不用0为2;/常常用0为3。在对试点班和对照班的得分进行统计后,运用统计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检测到两组样本在接受传统教学法和试行创新思维培养模式上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学期初,对2003级英语专业4个班115名学生进行的创新能力自测表的调查结果显示,根据商英(1)、(2)班创新能力自测得分平均分和法外(1)、(2)班平均得分统计出的P值分别为和,都大于,这说明在实验开始前,试点班和对照班学生创新能力大体相当。而学期末的英语写作活动创新思维方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商英试点班(2)班和对照班(1)班,法外试点班(1)和对照班(2)班得分统计出的P值分别为和,都小于,表明试点班和对照班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在试行创新思维培养模式后,试点班学生的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在英语写作活动中能主动运用创新思维方法。说明创新思维培养模式对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认识和把握创新思维所具有的内在规律,并掌握一些具体的开发创新思维的方法,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师在每次教学活动中都应注意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可根据课程的特点、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和发现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比较与筛选、分析与概括、归纳与演绎,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笔者在英语论文写作课堂所尝试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式对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学生的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并能运用创新思维方法将所学的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但该模式还不够成熟,存在着不断完善的空间。总之,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育机构、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和认真研究,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张萍.英语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调查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增刊).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舒建国.论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意识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师,2004,(3).
[4]朱宝荣等.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作为学生,在每次上课前,都要对要学的课文提前预习。
首先在音标的帮助下试着拼读单词,也可以借助配套磁带反复听,对比一下,把握不准的要标出来,注意上课老师的发音,还要记一下单词的汉语意思和词性。借助课文的注释或辅导材料,预习一遍课文,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师讲课时注意听这些地方。
总之,预习的目的是熟悉要学的内容,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带着问题听课,做到有的放矢。 认真听课,积极配合 课堂是老师与学生一起学习、掌握、运用知识的主要场所。
作为起主导作用的老师一方引导学生搞好课堂教学是很必要的,但也需要学习者的积极配合。上课要专心听讲、作好笔记、认真操练、积极思考。
预习时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没有讲到的,要向老师提出,把问题搞清楚,老师讲授的问题,先注意听,下课后整理一下笔记,反复思考一下这些问题,抓住老师所讲的重点,难点和考点。总之,上课时要做到耳听、眼观、嘴动、脑想,调动起多个感官来。
完成作业,找出问题 学完每一课,要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做作业时一定不要看参考书上题的答案,做完后再对答案,对于作业中所出现的不明白的问题,应该记下来,等下次上课时提出来。
做作业是英语学习的很重要的环节,它是消化知识和巩固知识的过程,一定要认真完成规定的作业,笔头作业要动一动笔,口头作业要动一动嘴,提高听力要练一练耳,课文在听和读的基础上,最好背诵某些精彩段落。总之,要做大量的练习,英语是练出来的, 一定不要偷懒。
及时复习,巩固知识 学会了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会逐渐遗忘,但学语言有遗忘现象是正常的。更不必因为有遗忘现象而影响自己学好英语的信心与决心。
问题在于怎样来减轻遗忘的程度。善于类比,总结知识,把新学的知识同过去学的有关的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和联系。
建立错误档案记录,加深印象,以避免再反同样错误。我们大部分知识和技能是靠重复获得的,及时复习对于记忆非常必要,学英语就是要坚持天天不断的练,不断地重复基本句型,常用词汇和基本语法等。
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同遗忘做斗争的过程。 总而言之,只要你能做到下定决心学,注意学习方法,把课前预习,认真听课,完成作业,及时复习这些环节作好了,你一定能够学好英语。
外国语学院英语论文格式规范(附样例) A Contrastive Study be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题目:二号,黑体,加粗,居中,除了英语小词外,其他单词首字母都要大写;另外:除了题目外,论文中所有英文的字体均采用“Times New Roman”)外国语学院 2001级英语教育1030120011XX XXX 指导老师:XXX(学院、专业、学号、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小四号宋体字,加粗),依次排印在论文题目下,上空二行,居中)【Abstract】 This paper centers on the different expressions of ……(英文摘要:上空二行;题目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置于粗体方括号【】内,顶格放置;随后的内容与前面的粗体方括号【】之间空一格,不用其他任何标点符号;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不加粗;单倍行距.)【Key Words】 idiom; parison; English; Chinese (英文关键词:题目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两个单词的首字母要大写,置于粗体方括号【】内,顶格放置;随后的内容与前面的粗体方括号【】之间空一格,不用任何其他标点符号,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不加粗,除了专有名词外,其他单词的首字母不大写,各单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分号之后空一格;最后一个关键词之后不用任何标点符号;单倍行距.)1. Introduction (顶格,除了第一个单词及专有名词外,其他单词首字母都不要大写;标题最后不用任何标点符号,上空两行)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 So, this essay is trying to focus on the differences be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doms in terms of their essential meaning, customary usage and typical expression (Chang Liang, 1993:44; Li Guangling, 1999). (段落第一行缩进4个英文字符;夹注的标注法:出现在夹注中的作者必须与文后的参考文献形成一一对应关系;注意一个或多个作者间的标点符号,时间、页码等的标注法;另外,汉语参考文献的作者要以拼音形式出现,不能出现汉语姓氏;夹注出现在标点符号之前)2. The similarities beeen English idioms and Chinese idioms In English, …. And it can be clearly seen in the below examples: (1) I don't know.我不知道. (2) I am not a poet. 我不是诗人. (正文中的例子以(1),(2)…为序号排列,直至最后一个例子;而①, ②…则为脚注或尾注的上标序号)…3. The differences beeen English idioms and Chines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idioms(正文章节序号编制:章的编号:1. ,2., 3.,…;节的编号:…,…;小节的编号为:, ….小节以下层次,采用希腊数字加括号为序,如(i),(ii)…;之后再采用字母加括号,如(a), (b),…;每章题目左顶格,小四号字,加粗;每节(及小节以下)题目左顶格,小四号字,不加粗但要斜体;所有章节的题目都单独一行,最后不加任何标点符号) …. In conclusion, ….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idioms …. Feng (1998) found some problems as shown in the following examples (注意此句中夹注的另一种写法): (9) We never know the worth of water till the well is dry. (10) People take no thought of the value of time until they lose it. …. The *** ysis of the differences be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i) …. ….(ii) …. …. 4.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References) (小四号,加粗,后面不加任何标点符号)Sanved, ed. The Oxford book of American literary anecdotes[C]. New York: OUP, 1981.常亮,“关于英语的偏离否定”[J] .《外国语文》,1993,4:44.冯树健,“否定之否定新说”[J] .《英语辅导》,1998,6:11.李光陵,“不完全否定浅析” [J] .《大学英语》,2000,30:30.(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中所有文献的排列顺序:尾注:按照编号顺序.夹注:英文文献----网络文献----汉语文献,各个文献的先后以作者的姓氏字母或拼音为序,不用单独加序号或编号;每个参考文献的第二行起必须缩进4个英文字符;倍行距;另外,与文中的夹注一一对应;不同类型的参考文献写法请参照写作指南中附件2的内容)(以下内容单独一页)汉英习语的对比研究(题目:二号,黑体,加粗,居中)【摘 要】 汉英的习语问题是个既简单有复杂…… …… ……(中文摘要:上空二行;题目采用黑体五号字,加粗,置于粗体方括号【】内,缩进2个汉字字符,方括号中的“摘要”两个字之间空一格;随后的内容与前面的粗体方括号【】之间空一格,不用其他任何标点符号,采用楷体五号字,不加粗,单倍行距; 第二行起要顶格;字数约400字,约8-10行;)【关键词】 习语;对比;英语;汉语(中文关键词:题目采用黑体五号字,加粗,置于粗体方括号【】内,缩进2个汉字字符;随后的内容与前面的粗体方括号【】之间空一格,不用其他任何标点符号,采用楷体五号字,不加粗,单倍行距;各单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分号之后不空格;最后一个关键词之后不用任何标点符号;单倍行距)一、\x09基本格式:论文只能打印在每页纸的一面上,不得打印在。
英文论文的详细格式: 一、标题 一篇较长的英语论文(如英语毕业论文)一般都需要标题页,其书写格式如下:第一行标题与打印纸顶端的距离约为打印纸全长的三分之一,与下行(通常为by,居中)的距离则为5cm,第三、第四行分别为作者姓名及日期(均居中)。
如果该篇英语论文是学生针对某门课程而写,则在作者姓名与日期之间还需分别打上教师学衔及其姓名(如:Dr./)及本门课程的编号或名称(如:English 734或British Novel)。打印时,如无特殊要求,每一行均需double space,即隔行打印,行距约为(论文其他部分行距同此)。
二、提纲 英语论文提纲页包括论题句及提纲本身,其规范格式如下:先在第一行(与打印纸顶端的距离仍为左右)的始端打上 Thesis 一词及冒号,空一格后再打论题句,回行时左边须与论题句的第一个字母上下对齐。 主要纲目以大写罗马数字标出,次要纲目则依次用大写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和小写英文字母标出。
各数字或字母后均为一句点,空出一格后再打该项内容的第一个字母;处于同一等级的纲目,其上下行左边必须对齐。 需要注意的是,同等重要的纲目必须是两个以上,即:有Ⅰ应有Ⅱ,有A应有B,以此类推。
如果英文论文提纲较长,需两页纸,则第二页须在右上角用小写罗马数字标出页码,即ii(第一页无需标页码)。 三、摘要 1、英文摘要是应用符合英文语法的文字语言,提供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的短文。
(内容基本与中文摘要相同,但不用完全逐句对应)。 2、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自成一页(1页即可),放在中文摘要页之后。
3、英文字体与行间距: 统一使用“西文字体”中的“Times New Roman”,倍行间距。 4、英文题目: 使用三号字加粗。
5、英文摘要: “Absract”顶格,使用四号字,并加粗。 英文摘要具体内容使用四号字。
6、英文关键词: “Key Words”顶格,使用四号字并加粗。 四、正文 有标题页和提纲页的英语论文,其正文第一页的规范格式为:论文标题居中,其位置距打印纸顶端约5cm,距正文第一行约。
段首字母须缩进五格,即从第六格打起。 正文第一页不必标页码(但应计算其页数),自第二页起,必须在每页的右上角(即空出第一行,在其后部)打上论文作者的姓,空一格后再用阿拉伯数字标出页码;阿拉伯数字(或其最后一位)应为该行的最后一个空格。
在打印正文时尚需注意标点符号的打印格式,即:句末号(句号、问号及感叹号)后应空两格,其他标点符号后则空一格。 五、文中引述 正确引用作品原文或专家、学者的论述是写好英语论文的重要环节;既要注意引述与论文的有机统一,即其逻辑性,又要注意引述格式 (即英语论文参考文献)的规范性。
引述别人的观点,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间接引用。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论文作者必须注明所引文字的作者和出处。
美国学术界通行的做法是在引文后以圆括弧形式注明引文作者及出处。 六、文献目录 论文作者在正文之后必须提供论文中全部引文的详细出版情况,即文献目录页。
美国高校一般称此页为 Works Cited, 其格式须注意下列几点: 目录页应与正文分开,另页打印,置于正文之后。 目录页应视为英语论文的一页,按论文页码的顺序在其右上角标明论文作者的姓和页码;如果条目较多,不止一页,则第一页不必标出作者姓和页码(但必须计算页数),其余各页仍按顺序标明作者姓和页码。
标题Works Cited与打印纸顶端的距离约为,与第一条目中第一行的距离仍为;各条目之间及各行之间的距离亦为,不必留出更多空白。 各条目内容顺序分别为作者姓、名、作品名、出版社名称、出版地、出版年份及起止页码等;各条目应严格按各作者姓的首字母顺序排列,但不要给各条目编码,也不必将书条与杂志、期刊等条目分列。
各条目第一行需顶格打印,回行时均需缩进五格,以将该条目与其他条目区分开来。 英语论文摘要又称文摘,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需阅读全文,就可获得重要的信息。 摘要通常置于文题之后,文章之首。
在论文发表后,论文摘要常被文献检索系统所收集。英语论文摘要一般为200-300单词,并有与英文摘要表达观点一致的中文摘要与之对应。
扩展资料: 发表论文作用: 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不同的人发表论文的作用也不同: 1、评职称(晋升职称):研究生 毕业需要;教师 、医护人员 、科研院所的人员、企业员工 等 晋升高一级的职称时,发表期刊论文是作为一项必须的参考指标。 2、申报基金、课题 :教育、科技、卫生系统 每年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它各种基金项目、各种研究课题时,发表论文 是作为 基金或课题 完成的一种研究成果的结论性展示。
3、世界性基础领域的研究,比如在医学、数学、物理、化学、生。
学术堂告诉你,一般第一次写英文论文时会比较麻烦,但只要熟悉英文论文的写作流程后,后面就比较快了。
第一步,大量阅读英文学术论文质变引起量变。当时,一个博士师兄给了我一篇Nature论文。
我十分感兴趣,读完这篇之后一口气顺藤摸瓜读了很多相关文章。一个月内,我每天打印两到三篇文章带在身上以便去自习时仔细研读,并做好笔记。
一个月下来,几十页的笔记积淀下来。于是,当我产生想法把这写成一篇论文的时候,原材料就有了。
第二步,大概框架搭建(金字塔原理)先把论文的骨架搭建起来,而不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当时我有了几十页的笔记,虽然都是有用的信息,但是杂乱无章。
于是我尝试运用金字塔原理(金字塔原理 (豆瓣)。金字塔原理是由明托大师发明的一种思维写作方式。
其中心思想如下:每一层次的思想观点必须是低一层次思想的概括每一组的思想观点必须在逻辑上属于同一范畴每一组思想观点必须符合逻辑顺序遵照这一思想,我先确定我论文的主题。然后寻找几个支持主题的论点,636f7079e79fa5e98193363再在论点下提供分论点。
后来PhD的Academic Writing课程上称之为Bullet Points。第三步,填充数据文献,资料将各种资料填充入分论点部分。
很多时候我会从别人的文章直接copy段落,以后再做修改以避免抄袭嫌疑(此时记下文献来源)。这步之后,你的文章毛坯子已经有了。
第四步,理顺段落关系,语句修改也就是承上启下的句子。大致就是些口水话。
推荐的方法就是从别人的文章里摘抄漂亮实用的句式和词语。这部分需要长期的文献阅读和留心积累。
本科时,老师经常给我讲我们学校某院士年轻时经常把别人论文里的句式抄成小字条,随身带着,不时翻看,等到他写文章时,先用中文写好,翻译成英文时,直接套进那些记下的固定句式里。PS: 为了避免抄袭,paraphrase之后请记得写好reference。
举一些语句方面的例子吧。1. 少用主动语态,多用被动语态。
2. 同一段落时态注意一致,多为过去时。3. 一个句子不要以阿拉伯数字开头。
4. 不管你是几个人,最好用we, 而不是. 句子与句子之间,多用连接词承前启后(however, therefore, additionally, moreover, furthermore, )6. 用一些高级词汇。important太不大气了,significant稍微好点,高手都用essential,pivotal。
能用due to,就别用because之类的。widely used 就不如ubiquitously used帅气。
About/around跟approximately比起来也相形见绌。当然词汇不是越高级越好,注意上下文的语境,合适最重要。
恩,英语论文格式及写作规范语言和内容是评判一篇英语论文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但是,写作格式规范与否亦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衡量标准。
因此,规范英语论文的格式,使之与国际学术惯例接轨,对我们从事英语教学,英语论文写作,促进国际学术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英语论文写作规范随学科不同而各有所异,本文拟就人文类学科英语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概述美国教育界、学术界通行的人文类英语论文写作规范,以供读者参考、仿效。
一、英语论文的标题一篇较长的英语论文(如英语毕业论文)一般都需要标题页,其书写格式如下:第一行标题与打印纸顶端的距离约为打印纸全长的三分之一,与下行(通常为by,居中)的距离则为5cm,第三、第四行分别为作者姓名及日期(均居中)。如果该篇英语论文是学生针对某门课程而写,则在作者姓名与日期之间还需分别打上教师学衔及其姓名(如:Dr./)及本门课程的编号或名称(如:English 734或British Novel)。
打印时,如无特殊要求,每一行均需double space,即隔行打印,行距约为(论文其他部分行距同此)。就学生而言,如果英语论文篇幅较短,亦可不做标题页(及提纲页),而将标题页的内容打在正文第一页的左上方。
第一行为作者姓名,与打印纸顶端距离约为,以下各行依次为教师学衔和姓、课程编号(或名称)及日期;各行左边上下对齐,并留出左右的页边空白(下同)。接下来便是论文标题及正文(日期与标题之间及标题与正文第一行之间只需隔行打印,不必留出更多空白)。
二、英语论文提纲英语论文提纲页包括论题句及提纲本身,其规范格式如下:先在第一行(与打印纸顶端的距离仍为左右)的始端打上 Thesis 一词及冒号,空一格后再打论题句,回行时左边须与论题句的第一个字母上下对齐。主要纲目以大写罗马数字标出,次要纲目则依次用大写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和小写英文字母标出。
各数字或字母后均为一句点,空出一格后再打该项内容的第一个字母;处于同一等级的纲目,其上下行左边必须对齐。需要注意的是,同等重要的纲目必须是两个以上,即:有Ⅰ应有Ⅱ,有A应有B,以此类推。
如果英文论文提纲较长,需两页纸,则第二页须在右上角用小写罗马数字标出页码,即ii(第一页无需标页码)。三、英语论文正文有标题页和提纲页的英语论文,其正文第一页的规范格式为:论文标题居中,其位置距打印纸顶端约5cm,距正文第一行约。
段首字母须缩进五格,即从第六格打起。正文第一页不必标页码(但应计算其页数),自第二页起,必须在每页的右上角(即空出第一行,在其后部)打上论文作者的姓,空一格后再用阿拉伯数字标出页码;阿拉伯数字(或其最后一位)应为该行的最后一个空格。
在打印正文时尚需注意标点符号的打印格式,即:句末号(句号、问号及感叹号)后应空两格,其他标点符号后则空一格。四、英语论文的文中引述正确引用作品原文或专家、学者的论述是写好英语论文的重要环节;既要注意引述与论文的有机统一,即其逻辑性,又要注意引述格式 (即英语论文参考文献)的规范性。
引述别人的观点,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间接引用。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论文作者必须注明所引文字的作者和出处。
目前美国学术界通行的做法是在引文后以圆括弧形式注明引文作者及出处。现针对文中引述的不同情况,将部分规范格式分述如下。
1.若引文不足三行,则可将引文有机地融合在论文中。如:The divorce of Arnold's personal desire from his inheritance results in “the familiar picture of Victorian man alone in an alien universe”(Roper9). 这里,圆括弧中的Roper为引文作者的姓(不必注出全名);阿拉伯数字为引文出处的页码(不要写成);作者姓与页码之间需空一格,但不需任何标点符号;句号应置于第二个圆括弧后。
2.被引述的文字如果超过三行,则应将引文与论文文字分开,如下例所示:Whitman has proved himself an eminent democratic representative and precursor, and his “Democratic Vistas” is an admirable and characteristic diatribe. And if one is sorry that in it Whitman is unable to conceive theextreme crises of society, one is certain that no society would be tolerable whoses citizens could not find refreshment in its buoyant democratic ideali *** .(Chase 165) 这里的格式有两点要加以注意。一是引文各行距英语论文的左边第一个字母十个空格,即应从第十一格打起;二是引文不需加引号,末尾的句号应标在最后一个词后。
3.如需在引文中插注,对某些词语加以解释,则要使用方括号(不可用圆括弧)。如: points out that“he [Charles Darw in] has been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debate beeen evolutionary theory and biblical creationi *** ”(9).值得注意的是,本例中引文作者的姓已出现在引导句中,故圆括弧中只需注明引文出处的页码即可。
4.如果拟引用的文字中有与论文无关的词语需要删除,则需用省略号。如果省略号出现在引文中则用三个点,如出现在引文末,则用四个点,最。
260 浏览 3 回答
163 浏览 6 回答
357 浏览 2 回答
319 浏览 4 回答
263 浏览 3 回答
193 浏览 3 回答
212 浏览 3 回答
181 浏览 3 回答
82 浏览 5 回答
104 浏览 4 回答
283 浏览 3 回答
233 浏览 4 回答
270 浏览 4 回答
256 浏览 6 回答
132 浏览 2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