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点是整体观,辩证疗法,特点是针对个体进行独特治疗,副作用小,药物选择符合自然界的属性,也就是人工合成的成分少。你可以减少担心药物对你的身体其他机能的伤害。缺点,缺乏科学性,有些理论无法用科学的方法证明,门第之见,地区分切,用药规格不规范,治疗一般都需要长时间,并且配合饮食和情绪的调解等,也就是麻烦,对于某些新发疾病,尤其是流行病基本上疗效很小。中医很难培养人才,
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范文篇2 浅论新时期中西医结合 21世纪必将是中西医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也是全人类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的“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促进和实现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方向和远大目标,是我国医药卫生工作者及科技工作者共同承担的历史使命。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是:“综合运用中西医药理论与方法,以及中西医药学互相交叉渗透中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门学科,它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基础上,且在两者之间相互兼容、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后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应该是通过比较中西两种医学体系在医疗实践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认识手段和应对措施的异同,吸收各自的长处,逐步做到在理论体系上融会贯通,在临床实践中优势互补。现代科学可以帮助理解和阐明深奥复杂的中医理论,而中医药学对人体生命现象的独特认识和对疾病独到的治疗手段又能丰富和充实现代生命科学的内涵。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的特色和亮点,也是我们缩短与医学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以自己的特色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优势所在。 目前国外对“结合医学”的研究和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美国NIH1992年用于整个替代医学的研究经费仅200万美元,而近年仅哈佛大学麻省总院用于中医药的科研经费已超过1亿美元。广东等省政府都已明确将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列入全省重点工作之一。这些都为我们积极谋求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面对这样一个大好的时机,中西医结合工作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一、中西医结合的意义 1.疾病预防。如在传染病的预防当中,中医学在这方面办法不多,而西医学“疫苗”方法就很有效而且简单方便。 2.疾病诊断。中医在诊断上是笼统的、抽象的、理论性的,而西医在诊断上是具体的、准确的、实在的。如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医说是“中风”、“肝风内动”等所致,这的确不好理解,患者也不易接受。要明确诊断该病,就需要应用现代化设备,即西医检查手段,如CT、MRT或DSA。 3.疾病治疗。对某一种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思考,明确中医治疗疗效好还是西医治疗疗效好,然后应用疗效好的方法治疗,以尽量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患者负担。 4.疾病康复。许多疾病,西医只能采取加强营养、增强功能锻炼等措施,靠人体自身恢复,而中医可以采用针灸、理疗等康复措施,这时中、医康复治疗措施就是最好的。 二、理论互补发展 建国初期制定的“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及1954年以后中西团结合作的真正实现,是中西医结合迈出的第一步。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过程中,“西学中”人员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主体。后来随着中医院校正规教育的发展,通过进一步学习西医而由中医成长为中西医结合人才者逐渐增多。这类人才与“西学中”相比,虽有西医学基础不够坚实的缺陷,但在“系统学习,全面掌握”中医学方面,却又表现出一定的优势。确立现代科学方法为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是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的关键。现代科学方法当然包括现代医学方法。一般而言,生命科学不过是物理、化学、数学等非生命科学在生命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由于方法论的统一性,现代医学与不断发展的现代自然科学的高度亲和性,是传统医学所无法比拟的。 近两百年来,现代科学的进展带来西医的飞速发展。西医一直致力于从微观角度探讨生理、病理,从而带动新的疗法及药物的发明。在后基因组学时代,生物医学界认识到基因并不能决定一切,因此又有了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帮助人们了解从基因到蛋白再到组织和器官,直至人体这一复杂系统的运作方式。其治疗手段的发展可归结为以基因或某些分子为目标的靶向治疗、代表药物等。 因此,多数学者认为中医应当向西医学习,打开黑箱,探求脏腑经络阴阳的本质,各相当于西医的何种系统、器官、功能乃至分子,方药治疗不仅能表现为临床疗效,而且要从分子机理上进行实验验证,从而说明中医的某一理论是科学的,并且把这当作中西医结合的首要任务。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西医界一直在做上述努力,并取得不少的成果,如肾本质的研究、阴阳的物质基础、经络的实质等。 三、用西医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 具体而言,就是用队列研究、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规范中医的“辨证”。例如冠心病全都归于数种乃至一种证型,并以固定的方药施治,再以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判断疗效。多数学者认为这种以病统证,及于方药的治疗及评价体系,有助于中医证的客观化及疗效的可重复性。 这种方法将中医辨“证”的特点纳入到了西医诊“病”的体系之中,简化了中医的思维,易于掌握,方便西医运用中成药,例如治疗心衰用参麦针,治疗发热用清开灵,等等,但同时也失去了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优势。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环节是证。通过患者的表现,归纳出属于何证,便可制定相应的法、方、药,如药证相符,即可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即需进一步思考辨证、用药是否正确。成功治疗一例患者后,以后遇到类似的患者就会考虑以相同的理法方药略作调整加以应用,同一类证可以用同一类方,《伤寒论》即为代表,这就是中医疗效的可重复性。 中西医结合可以理解为把中医学理论和西医学理论相联系,各取其优势,做到优势互补,然后应用到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实现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目的;为了推广中医药,证明中医药的疗效,对中药进行有效成分研究,即中药的西药化研究,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1]沈自尹.从肾本质研究到证本质研究的思考与实践――中西医结合研究推动了更高层次的中医与西医互补.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4(4):47. [2]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学基础[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猜你喜欢: 1. 中西医结合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2. 大学生医学论文范文 3. 本科医学毕业论文范本 4. 大学医学论文范文
中医和西医是2种不同体系的医疗方式和教育方法。 首先说西医,西医是标准化治疗,遇到什么情况怎么治疗用什么器械和药物,编成一本书,学校里传授治疗方法,医生相当于操作员,西医是靠实验室研究来获得技术进步,临床的医生一般只管怎么应用好器械和药品,并向上反馈问题。这样医学好处是医生可以速成,因为医生不管病怎么样,只要照这规定的方法来治就行了,治不好不是医生错,按法责任理归于是实验室或者当代医疗水平问题不够。西医体系不能只看到医院里的那些医生,西医体系还包括大量实验室里的研究员,甚至是非医学界的研究人员。这个体系是个很强大能获得广泛资源支持,很能赚钱,没治好也能容易推卸转移医疗责任的体系。 再说中医,中医是个整体观很强的医疗体系,中医师傅不是几年学校教育就能速成的,中医传统是师徒传承,可见培养难度之大。中医医疗方式是根据具体病情结合天气,季节,人体其他部分,病人个人习惯和特点,药物特点等进行综合治疗的方式,是个真正把人当人进行治疗的医学。但由于人构造很复杂,导致中医理论也很复杂,中医师傅很难培养,庸医较多,而且一般中医药发展依赖一个个医师本人的努力,如果出了事责任也不好转移,简单说不是一个适应市场化的医疗体系。 如果要用比喻来进行比较,西医可以看成现代化军队,武器研发和后勤依赖社会和市场和研究室,西医医生相当于士兵,几年培训出来,对于士兵个人的要求就是面对任务时只管操作好武器就行了,西医水平依赖整个社会科技水平和系统观;中医可以看成修真者,水平提升,天道认识,武器打造全依赖个人努力和培养,对于修真者个人要求较多,一但出师面对任务时威力很强大,但问题是出师不容易,一万个人里也许就若干人能成能算真正出师。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先问一个问题,生活中,凡是涉及建立救护的,有几个病人是中药救好的。如果要说中药的优势,可能就在于有些西医无法应对的疾病,中药还可以产生一点效果,要问为什么有效,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人能够回答。中药从组方,到怎么发挥药理作用,有什么不良反应,这些通通是尚不明确,所以要问中药比西药有什么优势,我觉得应该是更加神秘莫测,西药有规定的剂量,特定的给药方式,明确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这些中药都没办法回答。
中医的优势在于养生中医和西医比较就很明显,中医起效慢,但副作用少,不同的人.不同的病开不同的药.论证而治.西医起效快,副作用一大堆.治的快,复发的也快.中医的最大局限在于两个字.利益而不是说什么中医难学,阴阳,天地,五行理论什么的不好解说.什么中医要经验啊...利益驱动着一切...最简单的比喻莫过于中医号脉就能听胎儿心率.而西医还要弄堆仪器.
中医和西医各有其优缺点,主要区别在于其理论和治疗方法。中医的优点包括:1.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讲究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不同病人可以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可以满足个体化的需求。2. 中医讲究预防和调节,能够在疾病出现前就进行干预,从而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3. 中医的治疗方法不仅仅是针对症状进行治疗,而是从整体上调节人体的平衡,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而中医的缺点包括:1. 中医理论比较抽象,难以量化,缺乏科学性。2. 传统中医药对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缺乏严谨的科学研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3. 中医的治疗周期比较长,需要长期配合治疗,而且治疗效果不如西医显著。西医的优点包括:1. 西医理论科学,确诊和治疗方法较为明确,且有大量的临床实践支持。2. 西医的治疗效果快,对急重症有很好的救治效果。3. 西医技术发达,医疗设备先进,能够对许多疾病进行精准治疗。西医的缺点包括:1. 西医过于注重病症治疗,缺少对整体健康的关注。2. 西医对于慢性病和慢性疼痛的治疗效果不如中医。3. 西医治疗费用高昂,对于贫困人口来说经济压力大。
118 浏览 4 回答
310 浏览 6 回答
85 浏览 4 回答
267 浏览 4 回答
146 浏览 3 回答
123 浏览 3 回答
89 浏览 3 回答
339 浏览 4 回答
332 浏览 4 回答
329 浏览 3 回答
100 浏览 7 回答
328 浏览 6 回答
190 浏览 4 回答
264 浏览 2 回答
201 浏览 5 回答
256 浏览 3 回答
144 浏览 2 回答
341 浏览 4 回答
360 浏览 3 回答
140 浏览 3 回答
232 浏览 6 回答
160 浏览 3 回答
137 浏览 3 回答
316 浏览 4 回答
189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