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当好村干部【内容摘要】村干部工作是一项社会的系统工作,责任重,意义深远。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当好一名村干部,是值得广大基层工作者深思的话题。笔者认为,要做好这项工作,村干部必须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重新审视新农村建设中自身的不足,探寻良好的建设策略,才能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已的一份力量。【关 键 词】 新农村建设 历史使命 存在问题 建设策略党的十七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建设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项迫切任务提上了重要日程,并且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和要求,这二十个字具体描绘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为农村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的村干部,如何站在历史的高度,围绕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进一步明确职责和使命,努力提高领导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切实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性任务,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严峻课题。一、明确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历史使命。作为农村工作的“领头雁”和农民群众的主心骨,时代赋予了村新的历史使命,他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村干部要做农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首先是生产发展,只有生产发展了,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富裕了才能过上幸福生活。一些村之所以长期发展不起来,经济落后,就是因为这些村缺乏一个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带头人,缺少一个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好路子。村干部应该把握方向,紧紧围绕生产发展这个中心进行工作,以壮大经济、实现共同富裕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只有加快发展经济,为广大群众办实事、谋福利,做到既要有人办事,还要有钱办事,才能真正确立基层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村干部才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目前许多经济薄弱村,由于集体经济相对贫困,党支部缺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修路、阵地建设等社会公益事业无力去办,导致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村党组织作用弱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钝化,出现人心涣散,治安混乱,思想文化道德水准下降,宗教氛围不断浓厚的不良现象。实践证明,村干部以发展集体经济为根本,把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牢牢构筑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上,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加强农村党的建设,提高和巩固农村党组织核心领导地位的物质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党支部就可以为群众办许多实事,就会说话有人听,各项工作就会出现生机,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大有希望。村干部要立足村情,着眼长远,制订本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确定适合本村的主导产业。只要从群众想办的事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改起,从确定好的发展思路抓起,就能做到顺民心,聚民意,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二)村干部要做乡村发展的设计师。新农村建设体现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思想,是对农村经济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总规划,作为村干部,也应以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思考本村的发展规划,不能片面的追求经济发展,也不能摆花架子,搞形象工程,要以设计师的头脑,为新农村发展规划奠定基础。作为设计师,就应该懂得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懂得在描绘新农村美好蓝图时,应该先画哪一笔,怎样画好这一笔,避免走入新农村建设的误区。(三)村干部要做乡村惠民政策的宣传员。村干部在自身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的同时,要定期组织举办全民学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设农家课堂、召开村民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及时将各项惠民政策和致富信息送到群众手中。同时,要利用长期与群众在一起生活、掌握情况多的优势,倾听群众呼声,收集群众意愿,向群众做好宣传工作,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四)村干部要做乡村矛盾纠纷的调解员。随着改革的深入,当前基层的矛盾纠纷也逐渐凸现。村干部要加强对当前农村各项政策、法律法规的理解,着力提高处理矛盾、化解矛盾的能力。同时,要主动转变工作作风,对村内的矛盾纠纷进行排查,认真研究,做好群众工作,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调处在萌芽状态。(五)村干部要做乡村发展的实干者。推进新农村建设,最宝贵的精神是实干精神,最重要的行动是实干行动。一名村干部是一个乡村的代表和形象,能不能把群众带动起来发展经济,共同致富,建设乡村文化,关键看村干部有没有实干能力。作为“实干家”的村干部不仅要做脱贫致富的“领头雁”,还要做为农民群众办实事的带头人。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尊重群众意愿,倾听群众呼声,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才不辜负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期望,才能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二,我国目前农村村干部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村干部队伍状况及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情况总体上是好的,绝大多数村干部认真履行职责,带头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默默奉献,勤奋工作,积极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发家致富,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实践者。但通过调研也反映出,村干部队伍自身建设及客观条件和工作环境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影响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一)部分村干部队伍结构不优。一些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年轻党员忙于个人赚钱致富,不愿担任村干部。致使少数地方村干部新老交替有青黄不接的现象,村干部队伍结构方面有搭配不优的问题。(二)村干部素质不够。少数村干部特别是年轻村干部,对新时期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特点认识不够。很少从政治上观察农村形势,关注农业现状,考虑农民问题;有的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缺乏明辨能力;有的群众观点淡薄,对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看得较;(三)少数村干部工作作风不实;(四)村干部工资待遇不高;(五)村干部激励机制不优;(六)新农村建设资金不足;三、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探寻新农村建设策略;(一)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提升村干部执政能力;(二)抓好建章立制工作,不断提高村干部管理水平;(三)精心指导村级换届,切实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四)深力;有的群众观点淡薄,对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看得较重.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另外,少数年龄偏大的村干部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荏一定程度上存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有的安于现状,进取意识不够强:有的凭经验办事,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往往小富即安:有的在困准面前缺乏勇气,时常不求进取;有的缺乏对事物本质及其特殊性的分析能力,工作中往往“一刀切“;有的法律意识不强.习惯于用老办法、土政策管理村务。(三)少数村干部工作作风不实。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方法不够好,以自我为中心,搞“一言堂”:二是实干精神不够强,虽有工作热情,但落实功夫不足,不能“一杆子插到底”:三是自我要求不够严.处事待人不能“一碗水端平”,让群众信服,甚至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四是政治立场不够稳,明辨是非能力不强,有的甚至参与地方宗派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四)村干部工资待遇不高。近年村干部待遇虽有所提高,但与经济发展速度和村干部工作任务相比还是偏低。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村干部“官位”不大,工作量却不少。由于农民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村干部在工作中难免会吃亏受气,甚至会松劲泄气。同时在村级集体收入逐渐萎缩的情况下,造成工作经费难保障、公益事业难开展的“两难”局面,影响了干群关系,制约了村干部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五)村干部激励机制不优。现行的选拔用人机制制约了优秀村主要干部的提拔使用,村干部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致使村干部工作处于“应付、被动”状态,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热情不高,干劲不足。(六)新农村建设资金不足。建设新农村,既要扶持群众发展生产,又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一味依靠政府投资显然不可能;绝大多数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维持正常运转已很勉强,甚至有部分村还有较为沉重的债务无法化解,也不可能有大量资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村干部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难题。三、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探寻新农村建设策略。(一)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提升村干部执政能力。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村干部,农村社会的稳定离不开村干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村干部,他们的作用发挥好坏直接影响着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能否得到落实,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能否得到保障。通过建立和完善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村干部工作职能的转变,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组织管理、教育引导和服务协调功能,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引导农民走向共同富裕;充分发挥和调动群众的主体作用,并带领群众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针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贫困村、后进村、重点管理村的不同情况,对不同类型村的干部进行分类管理,强化分类指导,抓好村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建设。(二)抓好建章立制工作,不断提高村干部管理水平。按照村干部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在坚持和完善村“两委”工作规则、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作为村干部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坚持“小学教”活动制度。每年年初在全县村干部中开展一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重大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规范村干部任免报告制度。村党组织书记由县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共同管理,对村党组织书记的调整,必须事先报告县委组织部,经同意批复后方可任免。完善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制度。每个村保持有3-5名后备干部。村后备干部人选一般按照村“两委”的任期每三年调整一次,也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调整;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村“两委”每年年底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村党组织书记每半年要与村干部集中开展一次谈心活动;坚持村干部离任审计制度。村主要干部在其任期届满、离职或免去职务时,要进行审计。经审计有违纪行为的,视其性质和情节给予严肃处理,违法的移送司法机关进行查处。建立读书日制度。每月28日为全县村干部读书日,由乡镇干部到所包的村组织村组干部集体学习;每月5日为村党组织书记读书日,以乡镇为单位组织集中学习。如遇抗旱、防汛抢险等特殊情况可由乡镇作适当调整。同时对村干部学习和执行党纪政纪条规情况进行考核,以考促学。注重针对一个时期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及时开展专题教育,强化村干部廉洁从政意识,不断提高村干部规范化管理的水平,逐步探索新时期村干部教育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促进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三)精心指导村级换届,切实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选准一个人,带活一个村;选准一班人,致富一方老百姓。村级换届选举是选好干部配强班子的有利契机,因地制宜制定提名候选人硬性条件和不宜提名为候选人的辅佐条款,是搞好换届选举的一个重要手段。从提名候选人到正式候选人的确定,自始至终都要坚持以硬性条件为基准,辅助以对不宜提名为候选人的有关条款逐一审查,诸如:计划生育、违法违纪、伦理道德、损公肥私、拉帮结派、宗族势力、滋事生非、威胁要挟、行贿受贿、物品利诱等等。凡是违反辅佐条款之一的均不得提名为初步候选人,更不能确定为正式候选人。真正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建议组织县人大、纪检、组织、民政、计生、公安、司法等部门联合现场办公,对照候选人的条件,采用流水作业的形式对各村上报的候选人进行仔细的资格甄别,每个部门签署审核意见后反馈给基层,真正把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创业能力强、能够带领群众建设好新农村的优秀人员选进村“两委”班子,不断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有效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同时建立后备干部选拨、培养机制,采取群众举荐与村干部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选拔、储备一批作风正、能力强的后备干部,为村级换届准备充裕的人才资源,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四)深化“素质提升”工程,不断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鼓励和引导村干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好做法和新经验,使村干部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符合新需要、迈上新台阶。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引导村干部增强对群众的感情和对工作的激情。对村干部进行学历教育和技术培训,逐步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把村干部推向新农村建设的大潮,让他们在改革、开放、发展中提高本领、增长才干。通过大力实施以“提升文化层次、提升创业技能、提升服务本领”为内容的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和以“增加总量、提高能力、改善结构”为目标的“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结合培育新型农民,着力从思想政治、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等方面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力度,继续培育和造就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懂经营会管理、辐射能力强的村干部示范户。同时结合“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通过鼓励和支持村干部参加学历教育、公开选聘村干部等方式,切实提升村干部队伍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组织保障。(五)健全完善激励保障机制,不断营造村干部工作的良好氛围。认真研究制定全县村干部补贴统筹发放实施办法,探索建立和完善包括项目扶持、考核奖惩、典型宣传、社会荣誉、政治待遇等多种形式的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村干部奖勤罚懒的考核机制,完善与农村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考核评比办法,减少程序,硬化措施,并综合运用考核结果,发挥考核对村干部的激励作用。对表现突出的村干部进行及时奖励,不但从物资上重奖,精神和政治上也要予以相应的配套,注重从优秀的农村致富能手党员干部中特别是“五个好”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对村干部录用为国家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在时间、程序、条件等方面进行明确,建立长效机制,成为村干部的动力和吸引优秀年轻干部的一种有效手段,让村干部在政治上能够不断追求进步。同时注意树立一批先进典型,采取编发简报、拍摄专题片、举办专题报告会的形式,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中的先进村干部事迹,营造村干部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良好氛围,建立和完善村干部在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激励保障机制。(六)改进农村工作思路,不断推进村级工作的创新。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创新机制、丰富载体、夯实基础、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结合新农村建设不断改进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流动党员“双向带动”活动内容;实施“一村一品”,发挥村干部的主导作用,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注意培育农村经纪人,并调动“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一个农村的工作,其实就是整个社会工作的缩影,繁重;【参考文献】;1、田筑平姚思勤.把科学发展观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2、刘宇翔,王征兵,陈冲;村干部在农村经济管理中;3、王进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的提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4、陶纪坤论农村社会保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5、朱峰、朱美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村干部队农村建设理事会”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同时通过鼓励、引导村干部领办发展项目、专业协会、合作社和村级劳务公司,不断丰富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一个农村的工作,其实就是整个社会工作的缩影,繁重而意义深远。我们村干部要充分发挥自已的聪明才智,扎实工作,锐意进取,有所作为,用我们的智慧和双手描绘我国广袤农村的宏伟蓝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已的一份力量。【参考文献】1、田筑平 姚思勤.把科学发展观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刘宇翔,王征兵,陈冲;村干部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3、王进 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的提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06期;4、陶纪坤 论农村社会保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经济纵横,2006年03期;5、朱峰、朱美玲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村干部队伍素质的思考,新疆职业技术教育;2008;6、姜道奎 当前我国农村干部素质的现状及提升途径[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09。
樟塘镇党委宣传委员 曾国清 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换届之后,如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实现“魅力东山,幸福家园”奋斗目标,村干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如何做合格村干部,为东山添光彩。本人结合工作实践,从三个方面,谈一点个人的想法。 第一方面:要清楚“我是谁”,增强信心和决心 什么是村干部?我认为具备三个条件:首先,村干部本身就是一个农民,不是公务员,这就决定了村干部在工作的同时,不能专职工作,还要从事农业生产。其次,村干部是由全村党员、群众选出来的,这就决定了村干部必须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要为全村的党员、群众负责,成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领导者和带头人。第三,村干部是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者和实施者,担负着组织和领导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这就决定了村干部必须服从上级党委政府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村干部具有上述的特点,由此在工作中呈现“四性”:一、重要性 村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担负着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任,是党在农村实施核心领导的关键群体,这种特殊的重要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实践证明,一个村工作搞得好不好,各项事业发展得快不快,与我们村干部的素质高低有直接关系。首先,村干部是村级组织的“核心”。村干部要想带领群众致富,需要努力研究和探索如何处理和解决党内外的各类矛盾,最主要的是要把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的要求传达、贯彻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合力,责任大,担子重。其次,村干部是各项工作的实施者。在村里,村干部既领导经济工作,又领导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抓党的建设,还要抓其他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大到党的方针政策,小到夫妻吵架,每一项工作都与村干部有关,每一项任务都要靠村干部消化解决。再次,村干部是党员群众的“主心骨”。一个村就是一个小社会,领导这个小社会的核心是村干部。由于村干部在村级组织中的主导地位,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程度,主要取决于干部,因而广大农民群众形象地称干部为“主心骨”。有了坚强的“主心骨”,村干部才会有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群众才能齐心协力跟着村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艰巨性 村干部的工作是很重要的,同时,由于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农村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加之农村村干部、村委会所处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村干部的工作又是很艰巨的。从党员自身看,思想观念发生改变。以前党员是“越穷越光荣”,现在是“越富越先进”。在新形势下,党员富不了,甚至比群众都穷,就没有群众威信,党员先进性更无从谈起。从干部自身看,工作作风亟需转变。以前是计划经济,现在是市场经济。行政命令不通了,干部说话不灵了,群众也听烦了、不愿意听了,干部干好工作必须转变和改进旧的工作方式、工作方法,由“管理型”转向“服务型”。从发展方面看,资金成为难题。“费”改“税”,农民负担减轻,集体收入也随之降低,村级很难正常运转,如日常开支、干部工资及其它各项服务资金等都很难保障,发展更是难上加难。我接触的一些支部书记、主任,为了解决村民问题,有的为了搞好项目建设甚至自己垫支资金,这一方面是有强烈责任心的体现,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村集体经济的窘境。从换届方面看,干部更难当了。支部换届“两推一选”,村委换届“村民直选”,当干部由“少数人”说了算变成由“多数人”说了算,村干部只有公开公正、民主公道、廉洁从政,只有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群众才会相信你、支持你,才会跟着你走。从工作方面看,基层更难干了。农村党员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基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又直接面向群众,工作压力很大,也很难开展,一些人“有田有地不找你,有吃有穿不靠你,不批不斗不怕你,不理不睬气死你,有了问题老缠你,解决不了就骂你”,给村干部开展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同时也助长了农村无政府主义思想。这5个方面,是当前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也是农村党员干部面临的形势。三、局限性 由于村干部主观方面的因素,造成本身工作存在局限性。一是政治理论素养普遍较差。普遍对政治理论学习不感兴趣,不读书,不看报。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导致政策水平低,领导能力差,对我国在农村的现行政策产生怀疑或动摇。二是宗旨观念谈化。揣着私心当“干部”,不是为了党的事业当干部,由于有些政策不顺,群众出现逆反心理,造成干群关系比较紧张。三是精神状态不佳。认为村干部和国家干部不一样,往上没啥奔头,对上别挨批评,对下过得去就行了;有的工作不敢碰硬,遇到难题就回头,见硬就弯,孩哭抱给娘,上下推卸责任;有的工作敷衍塞责,缺少主见,因循守旧,工作停滞不前。四是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对党的方针政策不积极认真贯彻,只顾本位,不顾大局,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组织纪律性不强,甚至个人凌驾组织之上,搞家长作风,对组织决议不执行,我行我素。这些问题,尽管它存在于少数村干部身上,但它严重地腐蚀了村级干部的思想。 四、有利性 在分析和认识村干部工作重要性、艰巨性、局限性的同时,还应看到当前农村工作的一些有利方面。从大的方面讲,各级政府对农村工作逐步加强,政治形势稳定;农村税费改革深层推进,从取消农业税到“以工哺农”的“两补一贴”的政策落实,极大地缓解了我们村干部的工作压力。这里有两个数据:从2000年开始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全国农民减负总额达1600亿元。从2004年开始“两补一贴”以来,全国农民补贴总额达1323亿元。一增一减,将近3000亿元;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大,干群矛盾有了进一步缓和,群众对干部的敌对恐惧情绪,逐步转化;农村工作环境得到改善,村干部的待遇有了明显改善。从小的方面讲: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镇区位优势凸显,西铜公路、疏港路、高速路的建设,庄园、马里兰、中信等重点项目的落户,为我镇创造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我镇已成为东山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形成了“政治空前稳定,经济超速发展,基础跳跃前行”的工作格局,这种格局的建立,有利于我镇各级组织,尤其是村干部工作的开展;经过这几年的勤俭治镇,我镇镇、村两级债务包袱已开始慢慢化解,极大地缓解了我镇村干部的债务压力,加上继续加强的国家惠农政策,将在更大程度上加快我镇各项事业发展;同时,各极党委、政府对村级干部建设给予了更大的关注,我镇村干部的待遇将得到进一步落实。 分析矛盾和问题,有利于我们面对困难,增加压力;认识有利的方面,可以使我们树立信心,开拓进取。各位身负重大的责任,身肩重要的使命,都应该更进一步坚定干好工作的信心,下定干好工作的决心,面对困难,自加压力,无私奉献,造福乡里。 第二方面:要明白“我该如何做人”,找准位置和目标 当村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现在,大家成了今后一段时期内带领本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排头兵和领头雁,一定要找准位置和目标,要做有理论、有肚量、有魄力、有远见的人。 一、有理论的人 在基层讲理论,不求有什么大的、高深的理论,但是至少就是在做群众工作时能够说出个一二三来。如何成为一个有理论的人?一是要吃透政策。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都要通过村一级来宣传、贯彻执行。基层干部作为各级政策的宣传者、执行者,要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党情和我们的镇情。什么样的政策、理论、精神都要知道些,比如说,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我们福建五大战役内容“重点项目建设战役、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城市建设战役、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民生工程战役”等一些基本的东西都要清楚。要准确理解,严格把握政策的意图、政策的精神、政策的目标和政策的原则,避免对政策的一知半解、对政策的理解偏差、对政策的随意修改,同时要学会研究和分析政策,做到胸中有数,为用活、用好政策提供基础。特别是在涉及土地问题、农民负担、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经济合同等群众关注的问题上,一定要严格遵章守法,按规矩办事,决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贪小失大。二要坐下来写。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拿得起“笔杆”,就是会写。新形势下,我们不但要会写计划、策划,还要会写总结、论文,不但要会写心得、随笔,还要会写博客、网评。当然,这些对你们的要求是有点高了,但是,大家的脑子可能还没有好能记得见过的事、听过的话,至少每个人要有一支笔、一本笔记本,平时会议的时候,入户的时候,群众反映的事,上级布置的一些任务,分管的工作、计生拖欠的对象等大家记一记。只有平时多读、多写、多练,工作时才能及时应对,不会一问三不知。三是要能说会道。一个人肚里有货,却不会说话,就好比茶壶里的饺子,有嘴倒不出来。基层干部肩负着组织、引导、激励群众的重任,时时刻刻都需要语言的沟通,更要做到能说会道,说做俱佳,说得让群众入耳、入脑、入心。一要言之有物,让群众听得进。要摸实情,讲实话,做到有的放矢,掷地有声。二要“土洋”结合,让群众听得懂。多用贴近群众、朴实生动的语言去“翻译”上级政策,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三要观点新颖,让群众听得深。要多些思考,多些分析,帮助群众理解工作的思路和举措,让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总之,有理没理也都要能说出些什么来。有时候,不讲理也是一种理论。那就看你怎么去说了。二、有肚量的人“宰相肚里能撑船”。村干部整天面对群众,什么样的人都有,会惹事的人要容,不懂事的人也要容;离我们近的人要容,离我们远的人也要容。有的人没有度量,对提意见的人没有虚心接受,反而伺机报复,这是小人。比如汉代的公孙弘,年轻时家里非常贫穷,后来虽然贵为丞相,生活装的俭朴,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普通棉被。大臣汲黯看不下去,向汉武帝参了一本,批评公孙弘表里不一沽名钓誉,目的是为了取俭朴清廉的美名。公孙弘因此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一天,汉武帝得到了一匹宝马后,写了一首《天马歌》。被汲黯碰到了,批评汉武帝说,历代君王写歌都是为了国计民生,你得了一匹马就写这个东西,有失君威。公孙弘一看机会来了,乘机就说汲黯居心不良,对皇上不恭敬,应该灭九族,想置汲黯于死地。只可惜汉武帝也算一代明君,所以没有采纳公孙弘的说法,才使得公孙弘的奸计没有得逞。无独有偶。宋朝的王旦当宰相时曾经推荐过一个人为宰相,这个人就是寇准。寇准虽然是受了王旦的提携之恩,但好像并不领情,多次在皇帝面前说王旦的缺点,而王旦却专门夸赞寇准的长处。这样一来,连皇帝也看不下去了,对王旦说:“你虽然夸赞寇准的优点,可是他经常说你的坏话。”王旦笑着说:“本来应该这样。我在宰相的位子上时间很久了,在处理政事时失误一定很多。寇准对您不隐瞒我的缺点,愈发显示出他的忠诚,这就是我器重他的原因。”王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并没有因为寇准说他的坏话就利用职务之便对他进行打击报复,而是更加喜爱他,觉得自己真正是为国家找到了栋梁之材。两个宰相,同样面对批评,却表现了他们不同的肚量,公孙弘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王旦却明里暗里都欢喜。如此一比,两个人做人品质的高下,立见分晓。所谓大浪淘沙,历史最终都会给每个人一个公正的审判。三、有魄力的人“魄力”就是一个人处理和对待问题时,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忽略不重要细节对整体的影响而做出正确的决定或选择,关键是他能够显示自我才干,自我思维,自我特点。一要有选准发展思路之“识”。魄力就是敢于想,敢于做,勇于负责。东山要建设“国际旅游海岛”,以前谁有想到,但因为有了这个目标,我们去规划,一步一步去做,从“生态旅游岛”到“魅力东山、幸福家园”,也才有了我们今天东山面貌的改变。新的三年,大家要静下心来,谋划好今后三年的工作目标,要立足农村优势,找准起飞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做好各村的规划建设。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有条件、有优势,关键还有我们这些要做事的人。前几天,樟塘村叫我帮他们写三年的工作规划,大家坐下来谈一下,就有8个项目。所谓“爱拼才会赢,敢唱就会红”。你不去想、不敢想,怎么规划?你不规划,怎么做,怎么改变面貌?要切实克服好事不敢要,坏事不敢接,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了的不良思想。整天混日子,做老好人的村干部是做不成什么事的,也是立不住脚的。二要有开拓创新之“胆”。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环境下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甚至必须要冒一定的风险。必须敢于走新路、出新招、办新事,不能在别人后面死跟,不敢“超车”。南山村建成的综合大楼就是村两委开拓创新的结果,如果没有远见卓识,下很大的决心,如果前怕狼、后怕虎,大楼是盖不起来的。大家都知道,华西村被誉为“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现有固定资产70多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一万美元。华西村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发展,关键是有一个好的领头人,老村党支部书记吴仁宝。他是一个非常有魄力、有胆识的人,敢于解放思想,敢于率先尝试,从而带领华西村老百姓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三要有驾驭工作之“能”。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领导干部要学会弹钢琴。一个称职的“村官”,不仅能够做到独挡一面,而且还应该有过硬的协调配合能力,能够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使之分工合作,各负其责,有效地调动两委班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整体合力,这也是“打铁先得自身硬”的一个重要环节。四、有远见的人 就是有远大的眼光,高明的见识。一要跳出樟塘看樟塘。体现在我们村干部身上就是跳出自身、和自己村子这个小圈子来看待问题。少看自己的利益,多想村民的利益。少看自家村子的局部利益,多看整体的大局利益。村民的利益保证了,我们村的利益也就保证了,自然地,我们村干部也是属于这个村子,相应的利益也会得到。二要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品牌。在其位谋其政。作为村干部,本身要做好五项工作:一是不折不扣落实政策,二是顾全大局完成任务,三是解决好各类矛盾、保持稳定,四是难中求进求发展,五是抓好队伍自身建设。在保证工作任务完成的同时,要有品牌意识。思想要解放、观念要更新,要摒弃“小乡镇无先进”的思想,要有争创一流的意识,要注重培育典型,深入开展“一村一品树典型,一地一亮点”活动。比如樟塘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湖村宣传思想工作、南埔村党建工作、港西村旧村改造、前马村家园整理、古港综治工作、南山村和后马村双创双带、湖尾村农家乐旅游等基层工作特色品牌,实现每个个村的工作有亮点、有品牌,每个村能够代表樟塘镇去接受上级的检查。 第三方面:要知道“我该怎样做事”,提高水平和能力 古人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作为村干部,要做到明大事、懂全局。一、做到政治坚定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对干部的最根本要求。村干部要做到政治坚定,主要应做到三点:一是牢固确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作为带领群众致富的村干部,应当高度重视和加强政治修养,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经受住各种考验,真正做到在关键时刻,在突发事件面前,在各种政治风浪中,在重大的政治原则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带领党员群众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奋进。比如,这次的钓鱼岛问题,我们讲理性爱国,作为干部就要带头去宣传。不要把我们等同于一般群众,群众对有些政策不理解,喊娘骂党,村干部也是人云亦云,这就是政治不坚定的表现。二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带领群众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深刻理解和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集中表现,也是衡量干部是否合格的最重要的标志。村干部要做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模范,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造福于人民的观点,组织和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三是具有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时期,村干部担负的任务十分繁重。要完成这些任务,村干部必须具备强烈的改革开放意识,解放思想,勇于改革,敢于创新。二、做到关系良好 农村工作要面对好多重关系,一定要积极认真应对,处理好这些关系。一是处理好自己与群众的关系。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是检验我们农村干部是否合格的最终标准。如果一个村干部不为村民利益着想,不为群众解决急事、难事、大事,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干群关系就会紧张,甚至恶化。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切实转变作风,同群众打成一片。在群众越是有困难的时候,干部越要迎难而上,始终站在群众的前列,忘我工作,用自己的表率作用感召群众,带领群众共同战胜困难。二是处理好村干部之间的关系。支部书记或村主任要积极支持每个村干部大胆地完成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当村干部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支部书记或村主任要主动关心,具体帮助,协助解决;当村干部在工作中发生摩擦时,要从大局出发,增强团结,有意见和不同看法的同志,交换看法,消除隔阂。要有包容之心,遇到重大问题,及时与其他村干部商量,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只有这样才能集思广益,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三是处理好上下级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坚持原则,坚持对上负责,不能借口本村情况特殊,抵制上级精神,搞本位主义和小团体主义。其次,方法上要有灵活性和创造性,坚持对下负责。不能机械地执行上级指示精神,照本宣科,应付汇报,而不考虑本村的实际情况,不研究贯彻执行的具体措施。当上情和下情发生矛盾时,如上级组织的决定不符合本村的实际,要敢于实事求是地向上级反映。这也就是说,要善于抓两头,一方面要同上级组织保持一致,一方面要同群众保持一致。如果不同群众保持一致,你的工作就没办法开展;如果不同上级组织保持一致,你的工作就会偏离方向。三、做到作风扎实 村干部要做到作风扎实,必须抓住四个环节:一是搞好调查研究。尽管村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经常和群众打交道,工作经验比较丰富,能力比较强,但绝不能忽视经常加强对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要注意破除“不调查也了解得八九不离十”的思想,切忌主观性和片面性,不能偏听偏信。同时,要对调查了解到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弄清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所在,分析自身存在的优势和潜力,提出正确的对策,并逐步加以完善和发展。二是做到业务精通。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应尽快提高以下决策能力:一是具有战略头脑,善于深谋远虑,运筹全局,遇到事情能够迅速拿出主意,点子多。二是处理问题善于作决断,能够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判断事物的本质,从多种主意中选出最佳方案。三是不为一时一事的得失所困惑,善于排除干扰,控制局势,使其向着有利于党的事业的方向发展。三是坚持公道正派。在发展自己时,不要损害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利益。用人要公正,办事要公察,行事要公道,主持公道,申张正义。只有这样,才能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团结一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两个文明建设搞好,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村干部。四是保持清正廉洁。“公生明,廉生威”,村干部只有公正才能清明,只有廉洁才能有威信。我们不能否认和抹杀村干部取得既得利益的权利,领导者同样是人,同样要食人间烟火,但是,职、权、责是对等的,你有多大的职务,就能行使多大的权利,也要承担多大的责任,同样,人民群众对我们村干部的要求也就更高,职权和监督也是成正比的。为政勤勉,要克己奉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总之,只有时时处处为人表率,做出样子,才能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才能赢得党员和群众的信任,取得真正的威信。
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篇2 浅析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完善对基层行政管理的积极作用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学生“村官”从无到有,再到快速发展,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发展过程。四川省选派大学毕业生到村工作始于1999年,当时主要是各地自行挑选部分大学生到村工作。2005年,四川省正式启动“一村一居一大学生”计划,并主要结合“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和“社工人才百人”计划,选派部分大学生到村(社区)工作。 一、大学生“村官”制度的现状 大学生“村官”是指由政府部门正式发文、筛选的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的工作者。然而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大学生“村官”思想不稳定。大学生“村官”虽人在农村,但心系城市,没有做好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思想准备。第二,大学生“村官”流失严重。大学生“村官”一般服务完两年就离开农村。截至2007年,四川省大学生“村官”的流失率高达70%以上,特别是条件艰苦的民族地区几乎留不住人才。第三,大学生“村官”实践能力不足。很多大学生村官从事的大多是文秘工作,与农民的接触甚少,缺乏处理农村事务的实践经验。第四,农村社会对大学生“村官”的认同感不足。农民对于大学生“村官”是否有能力替自己办事持怀疑态度。 二、基于大学生“村官”制度现状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上述不可忽视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一)大学生“村官”的选聘机制不健全 目前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主要看考试,只要笔试,面试通过就可以了,这样就使得很多把“村官”视为人生跳板的大学生混入该队伍,而他们进入这个队伍后,就忙着复习考公务员或研究生,没有把精力放在推动基层民主行政的进程上。而那些真正想服务农村的大学生可能因为考试分数不够而被拒之门外。当前大学生“村官”的选聘机制无法识别虚情假意者和真情奉献者,使得大学生“村官”队伍鱼目混杂,这也是导致大学生“村官”队伍思想不稳的原因之一。 (二)大学生“村官”的待遇水平不高 现在,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并不高,比如,四川省规定选聘到村任职的大学生干部,研究生每月补助1500元,本科生每月补助1100元,专科生每月补助900元(民族地区每月分别增加200元)。这样的补助实际上是比较少的,尤其是在目前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时期就显得更少了。很多大学毕业生是冲着考公务员或研究生可以加分的政策去的,借助村官这一跳板,考取功名。 (三)大学生“村官”的培训体系未形成 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初出茅庐,阅历甚浅。很多地方在大学生“村官”上任前组织集体培训,此后在工作过程中就没有定期的培训,只有岗前培训,没有岗中培训,对于工作过程中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这样会造成大学生村官被“放养”,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和培训,更别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对于基层民主行政的作用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大学生“村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提高基层行政管 理民主化的人才资源。因此要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以促进农村基层民主行政的 发展。 (一)完善大学生“村官”选聘机制,有助于优化基层行政 管理的人才队伍 我们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完善大学生“村官”的选聘机制。可以在选聘中通过延长服务农村年限,签订服务 合同等方式来区分滥竽充数者和真情实意者,以此来净化大学生“村官”队伍。选聘思想坚定的大学生,有 助于优化基层行政管理的人才队伍,使农村干部的结构更加年轻化。通过大学生“村官”的创新才能,影响农村干部的思维,共同致力于提高基层的行政管理水平。 (二)完善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有助于留住基层农村的行政管理人才 完善激励机制,对于大学生村官队伍的稳定有着重要意义。麦格雷戈曾提出X理论和Y理论,认为人既是理性的 经济人,也是复杂的 社会人,要使人的价值效用最大化,就必须同时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为此,首先要改善大学生“村官”的经济待遇。如果大学生“村官”的待遇跟当地公务员的待遇一样,那么就能留住广大人才。其次,要明确大学生“村官”的 政治待遇。如四川遂宁市就从大学生村官中采取直选方式产生村支部书记,使村级党 组织班子更加年轻化、专业化和知识化。此外该市还将通过从大学生“村官”中定向公选副科级领导干部、公开考录乡镇公务员、事业人员等多种方式留住人才。 (三)完善大学生“村官”培训机制,有助于解决基层农村干群对立矛盾 地方政府要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岗前培训和岗中培训。如可以开展人大相关知识的培训,大学生“村官”一方面可以把培训的相关知识传达给广大农民,使农民了解国家的最新政策。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也可以用自己所学影响农村干部的陈旧观点,提高农村干部对政策的领悟力与执行力。同时,农民权利意识的提升,反过来又会制约农村干部权力的过大,使村干部把村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进而有助于解决农村干群对立的矛盾。 (四)完善大学生“村官”与村民的良性互动交流机制,有助于推动农村民主制度建设 大学生“村官”要对事关基层选举 工作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让群众“零距离”接触人大制度。此外,还可以采取每周随机到村民家中谈心的形式,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只有形成村官与村民间的良性互动交流机制,才能共同推进农村民主制度建设。具体而言,第一,对于推动农村民主管理水平而言。大学生“村官”可以通过知识影响农村干部的固有办事作风,提升其民主管理的意识。第二,对于推动农村民主决策水平而言。大学生村官通过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使村民积极参与农村决策,保证村级民主决策符合村民利益。第三,对于推动农村民主监督水平而言。大学生“村官”可以通过完善村务公开的机制,让村民获得更快速真实的村务信息,同时加强村民对村务的监督力度,促进基层民主行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庆.公共行政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人学版社,1998. [3]张晓梅.中国农村入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M].中国 农业出版社,2005. [4]许文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5][美]戴维.罗森布洛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1. 农村行政毕业论文 2. 村级行政管理论文 3. 乡镇行政管理论文 4. 关于农村行政管理论文 5.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范文 6. 有关基层行政管理论文
133 浏览 4 回答
170 浏览 3 回答
140 浏览 3 回答
101 浏览 4 回答
291 浏览 5 回答
354 浏览 6 回答
153 浏览 3 回答
101 浏览 3 回答
161 浏览 3 回答
218 浏览 5 回答
102 浏览 6 回答
96 浏览 3 回答
331 浏览 4 回答
169 浏览 3 回答
249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