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冻土介质的特殊性和土壤水分在其中运动的重要性,冻土中水分运动的研究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已经召开的七届国际多年冻土会议分别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美国公路研究部门及其他国家的类似组织已多次组织了有关专题会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开办过寒区水土问题讲习班等等。据不完全统计,除我国外,目前开展这类研究的主要有前苏联、美国、加拿大和瑞典等十多个国家。近20年来,各相关学科的研究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和研究目的出发,对冻融过程中土壤水、热迁移问题进行了多方位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1.冻土学研究概况
冻土学的研究包括冻土物理学、冻土化学、冻土力学、工程冻土学、冻土环境学等学科。土壤冻融过程中水、热迁移问题属于冻土物理学的研究范畴。冻土物理学为冻土学的基础研究内容,其研究范围包括:冻土的基本物理性质、结构、构造,土壤冻融过程中的水分迁移、成冰作用及冻胀,盐分迁移及盐胀。
冻土学较为系统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期。1890年俄国成立了冻土研究委员会,开始对冻土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进入20世纪后在苏联时代,冻土学研究发展较快(崔托维奇,1985;费里德曼,1982),研究内容涉及到冻土物理学、冻土力学、土壤水热改良、工程稳定性等。在美国、加拿大等国,从20世纪开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直接推动了冻土学的不断发展。
1963年举行的第一届国际冻土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rmafrost,简称ICOP),标志着冻土学的研究进入了新阶段。此后从1973年起每隔5年举行一次ICOP,以交流各国在冻土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在1983年举行的第四届ICOP上,由中、俄、美、加四国倡议成立了国际冻土协会(International Permafrost Association,简称IPA)。
我国的冻土学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已跻于国际先进行列。我国主要的研究单位有: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水利、公路、铁路、建筑等行业的设计、科研院所及相关的高等院校等。
中国于1982年成立了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并举办了全国冰川冻土学大会,交流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对推动冻土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地气界面间的水热交换研究
从能量平衡过程看,低层大气中所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基本上都是在下垫面(如土壤、植被、水面等)影响下形成的。不同的下垫面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在邻近下垫面的近地气层和土壤上层出现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过程,并对小气候的特点和形成规律产生重要影响。
下垫面由于吸收来自太阳的直接辐射和天空散射辐射(短波辐射)而升温,同时也因长波辐射而降温。短波辐射与长波有效辐射之差即为下垫面所获得的净辐射。白天,太阳短波辐射一般大于长波有效辐射,下垫面所获得的净辐射将通过向上的显热通量和向下的土壤热通量分别使近地层的空气、上层土壤增温;夜间下垫面净辐射为负,需要依赖近地层空气和土壤层来补充热量。因此近地层大气和土壤上层的温度状况受着下垫面的强烈影响。
下垫面是低层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源泉。当下垫面发生蒸散而将水汽输送到大气时,也要消耗大量的蒸发潜热。蒸发潜热也是下垫面热量平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垫面发生凝结现象时,会有相应的潜热释放。这种依赖于下垫面的水分循环过程对小气候的形成亦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地气层中的温度和湿度的垂直分布与热量、水分的收支状况有关,因此下垫面向上和向下的热量输送、水分输送也是决定近地气层、土壤上层气候特点的基本因素。地气界面间的水热交换作为冻融土壤水热迁移的上边界条件,对于采用数学物理方法研究土壤水热迁移规律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用于确定地气界面间水热交换通量的方法主要为微气象学方法,包括空气动力学法、能量平衡法、能量平衡-空气动力学法和涡度相关法等。这些方法在生产实际中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各有其优缺点。其中,能量平衡-空气动力学相结合的综合法考虑了下垫面和近地表大气的特性,具有很好的物理背景和依据,是了解地表水热交换动态变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基本方法,在土壤水热耦合迁移过程的研究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不考虑土壤水平方向热交换量的情况下,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出的下垫面的能量(热量)平衡方程为:
水分在季节性非饱和冻融土壤中的运动
式中,Rn为净辐射;G为土壤表面热通量;LE为土壤蒸发潜热通量;H为显热通量。
地表潜热通量LE、显热通量H与水热状况和近地表小气候有关,一般用阻抗模式来计算。Penman在1948年最早采用该方法研究潜在腾发,提出了著名的Penman公式。在潜在腾发的计算模式中,只考虑了大气边界层空气动力学阻抗ra。Monteith在1963年提出了表面蒸发阻抗rs的概念,为计算非饱和土壤水分蒸发开辟了新途径。
空气动力学阻抗ra取决于近地层空气的风速分布。当风速廓线近似于对数分布时,可近似认为这一层内的热量、水汽传输阻抗与动量传输阻抗ra相等,其值可根据大气紊流边界层理论计算。
受地气间温差所引起的浮力效应的影响,风速的对数廓线不再成立。此时,热量、水汽传输阻抗与动量传输阻抗不再相等,需要对其计算模式进行修正。Camillo和Gurney(1986)用大气稳定性修正因子表示这种影响,这两个修正因子与Monin-Obukhov长度有关;Acs等(1991)在土壤含水率和地表温度的耦合预报模型中采用该方法对大气稳定性进行了修正。
表面蒸发阻抗rs的确定比较困难,目前既无理论预测,又缺乏试验资料。林家鼎和孙菽芬(1983)认为,对于同一种土壤,蒸发阻抗变化主要与地表土壤含水率θ有关,而且与θ的某负次幂函数成比例,并根据实测数据给出了rs的经验表达式。Camillo和Gurney(1986)认为可将rs视为一个拟合参数,通过实测数据与模拟结果的比较来拟合rs,使计算和试验结果相吻合。据此,他们也提出了相应的rs与θ的经验关系。
在土壤水热迁移研究中,地表能量平衡方程(或与其他方程相结合)一般作为上边界条件来处理。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气象条件下,地表能量平衡方程中的各分量均为地表含水率、温度和温度梯度的函数。一般情况下,表土水分在短时间内可认为保持不变,因此能量平衡方程仅是地表温度及其梯度的函数,对此可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其中一种是将该方程视为地表温度的非线性隐式方程,通过方程求解得到地表温度;另外一种是通过潜热、显热计算地表热通量,将其作为热方程的第二类边界条件。
3.冻融土壤水分运动问题的实验研究
1)室内实验研究
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的研究最早始于法国的Darcy,1856年他根据饱和沙土的渗透试验,得出了渗流通量与水力梯度成正比的著名的达西定律。1931年Richards将这一规律应用于非饱和土壤水,认为非饱和土壤水分通量ql可表示为:
水分在季节性非饱和冻融土壤中的运动
式中,Ψ和Ψm分别为土壤的总土水势和基质势;K(Ψm)为土壤非饱和导水率。
在冻土的研究过程中,水分通量一般采用上述表达式,但冻土基质势目前还不易测定。假设土壤基质势与冻土未冻水含量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那么冻土中的水分通量亦可用未冻水含量θu的梯度来表示:
水分在季节性非饱和冻融土壤中的运动
式中,D(θu)为土壤水分扩散率。
20世纪80年代,美国陆地寒区研究与工程实验室(US Army Cold Regions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Laboratory,简称CRREL)进行了一系列室内试验,以探索冻土中水分迁移的机理。Nakano等(1982,1983,1984a,1984b,1984c)、Nakano和Tice(1987)对等温条件下的水分迁移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认为水分迁移通量取决于土壤总含水率(包括未冻水和冰)的梯度。
Konrad和Morgenstern(1981)进行了不同温度梯度下冻土中的水分迁移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得出了水分迁移通量与温度梯度ΔT成正比的结论,即:
水分在季节性非饱和冻融土壤中的运动
其中参数SP称为分凝势(Segreation Potential),它与具体的试验条件和土壤冻结速度、土壤含水率等因素有关。这一参数的复杂性使得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对土壤冻结特性、冻结条件下的水分迁移、成冰作用及冻胀、盐分迁移及盐胀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室内实验研究(Xu等,1985;徐学祖和邓友生,1991;徐学祖等,1995;Chen和Wang,1985,1991)。根据其研究结果,冻土中的水分迁移与冻结缘中的土水势梯度有关,而该梯度主要取决于土体的性质、边界条件、冻结速度和冻胀速度等因素。
根据上述试验研究结果,非饱和冻融土壤水分迁移的推动力主要包括土壤含水率梯度(土水势梯度)和温度梯度(Nakano,1991),二者既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以相互依赖。
到目前为止,对于冻土中水流问题的研究,多采用与土壤非饱和水流类似的方法,即引入土水势的概念(Hillel,1980;雷志栋等,1988),用能量观点进行。这样可以对土壤的冻结区、非冻结区进行统一分析,便于用数学、物理方法对冻土中水热耦合迁移问题进行统一研究。
2)室外试验研究
室外试验研究主要包括与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及土壤盐渍化改良有关的田间入渗试验、水热盐迁移试验和与工程建筑物冻胀防治等问题有关的现场试验。
冻融土壤的入渗特性的试验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Stoeckjer和 Wetzlllan(1960)认为冻融土壤的入渗特性与土壤冻结类型有关。把冻土分为水泥状冻结、多孔状冻结和粒状冻结三种类型。水泥状冻土多为细粒结构,土壤含水率较高,由许多复杂的薄冰透镜体组成,常为密实块状,类似于水泥地。粒状冻土颗粒粗,土壤含水率较低,冰晶在土粒周围聚集但彼此分离。多孔状冻土的特点介于以上二者之间。Sthecker和Weitzman(1960)曾用单环入渗仪测了三种类型冻土的入渗率,同质地土壤水泥状冻土入渗率极小,粒状冻土比未冻前入渗率更高。Boombny和Wang(1969)室内测定了不同初始含水率的土样在快速冻结条件下的渗透性,发现当土壤的饱和含水率和初始含水率之差小于 m3/m3时,冻土属于水泥状冻结,其渗透性可忽略。
大多数学者认为影响冻土入渗特性的主要因素是冻结时的含水率。Kane和Stein(1983)用双环入渗仪在美国Alaska季节性冻土中做了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入渗试验,结果表明季节性冻土中的入渗曲线类似于非冻土,土壤初始含水率愈高,入渗率愈小。Lee和Molnau(1982)经分析入渗试验结果发现,土壤的稳定入渗率与冻结期土壤含水率具有很强的负相关关系。
土壤质地对入渗特性也有很大影响。瑞典农作土壤的质地主要为重粘土,其入渗率变化在~ mm/min之间(Kapotov,1972;Engelmark,1987)。低入渗率主要是由于土壤质地粘重和高含冰量导致的低渗透性造成的,而高含冰量除了受冻结期高土壤含水率的影响外,还受冻融期融雪水入渗、重新冻结的影响;高入渗率则是粘土冻结后形成宏观垂直裂隙的结果(Thunholm和Lundin,1989)。
Zuzel和Pikul(1987)用模拟降雨装置测定了茬地、冬小麦田和犁地在深秋冻结之前、冬季冻结期和春季消融期的入渗率。同质地土壤犁地入渗率最大,冬小麦田入渗率最小。比较冻前、融后的土壤入渗率,结果并无太大变化,说明不同耕作措施条件下的土壤并不因为冻结过程而改变其入渗特性。Pikel,Zuzel和Wilkins(1991,1992)做了土壤冻结期已耕地和未耕地在两个不同冻层厚度下的入渗试验。当冻土深度为 m(小于耕作深度)时,已耕地土壤入渗率大于未耕地;当冻土深度大于 m时,已耕地和未耕地土壤入渗率相差很小。
在冻土分布区,地面冻结、土壤入渗能力降低是融雪产生地表径流、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Kalyuzhnyi,1980;Zuzel和Pikul,1987)。美国Alaska地区地表径流量占融雪水总量的25%~47%(Kane和Stein,1987),而在Oregon北部地区地表径流量占融雪水总量的4l%~49%(Zuze,1982)。为了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入渗,许多学者研究了不同土地管理措施下的土壤入渗规律,为当地优化水土保持措施提供了依据。
近年来,我国季节性冻土分布区有关部门、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者,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对冻土中水分、盐分迁移及水工建筑物冻胀防治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野外现场试验及应用研究,取得了一批有意义的研究成果。朱强(1988)、Zhu(1993)研究了季节性冻土区的冻胀问题;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所(1987)、Wang(1993)、赵东辉(1997)对冻结过程中土壤水分、盐分迁移进行了试验研究;张转放等(1992)研究了北京地区土壤在两种灌溉定额下的冻后聚墒特点;郭素珍(1996)对内蒙古河套灌区秋浇时间对水盐运移和农业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太原理工大学樊贵盛和郑秀清等(1997,1999,2000)、郑秀清等(2000,2001)、邢述彦(2002)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从冬春灌溉用水管理的角度出发,研究了田间冻融条件下土壤的入渗特性;黄兴法等(1993)在山东禹成对冬春季节土壤水分、温度、盐分的变化过程进行了观测,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尚松浩等(1997)对北京地区越冬期土壤水热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
4.冻融土壤水分运动问题的理论研究
对于土壤中水流和热流问题的研究,在早期是相互独立进行的,二者分别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并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对求解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对于土壤非饱和流问题,将达西定律与水流连续方程相结合即可得到土壤水分非稳定运动的基本方程(Richards方程)
水分在季节性非饱和冻融土壤中的运动
式中,θ、t分别为土壤含水率、时间;其他符号同前。
土壤热流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将Fourier导热定律应用于土水系统,由能量守衡原理可得到土壤中热流的基本方程:
水分在季节性非饱和冻融土壤中的运动
式中,T、C、λ分别为土壤温度、体积热容量和导热率。
1957年Philip和de Vries开创了土壤水热耦合研究之先河。他们基于多孔介质中液态水粘性流动及热平衡原理,提出了水热耦合迁移模型(Philip和de Vries,1957;de Vries,1958)
水分在季节性非饱和冻融土壤中的运动
水分在季节性非饱和冻融土壤中的运动
式中,q、ql、qv、qh分别为土壤中的总水分通量、液态水通量、水汽通量和热流通量;Dθ、DT分别为水分、温度梯度所引起的水分迁移的扩散率;ρl、Cl分别为液态水的密度和热容量;Dθv为水分相变时的扩散率;L为参考温度T0时的相变潜热。
以上模型考虑了温度梯度对水分运动的影响,水的相变及水分对温度的影响。
在Philip-de Vries模型的基础上,人们对土壤水热耦合问题进行了更广泛深入的研究。Kay和Groenvelt(1974)在水分运动方程中,以土壤含水率θ和温度T为独立变量,将含水率梯度作为土壤水分运动的驱动力,该项研究没有反映出土壤水分运动的物理本质,并且只适用于均质各向同性的土壤系统。Milly(1982)在此基础上,采用了以土壤基质势和温度为变量的土壤水、热耦合方程,使之能够适用于非均质土壤,并用有限元法模拟了等温、非等温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动。de Vries(1987)对此前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Chung和Horton(1987)研究了地表有部分作物覆盖条件下土壤水热迁移。蔡树英、张瑜芳(1991)用该模型计算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土壤水分的蒸发过程。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中水热迁移的研究是土壤水热迁移问题的引深,目前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Camillo等,1983;Van de Griend和Van Boxel,1989;康绍忠,1994;吴擎龙等,1996;李家春和欧阳冰,1996)。
冻融条件下的土壤水热迁移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物理过程,对该问题的研究30多年来已取得重要的进展。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科技工作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数学模型,这些模型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在Philip和de Vries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谓机理模型(Harlan,1973)。在该模型中忽略了土壤中冰与水的相互作用,认为冻土中的未冻含水率仅与土壤负温有关,与总含水率无关,并与负温处于动平衡状态。土壤未冻含水率与负温的关系(亦称为土壤冻结特性曲线)需根据试验来确定,目前这类模型的应用较多。Harlan(1973)、Taylor和Luthin(1978)、O’neillomd and Miller(1985)等对土壤冻结条件下的水热迁移进行了数值模拟,Jame和Norum(1980)用本质上近似于Hanlan的模型模拟了水平土柱冻结状态下的温度、含水率、含冰率的动态变化,并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Fukuda和Nakagawa(1985),Flerchinger和Saxton(1989),Lundin(1990)采用机理模型模拟了冻土系统中的水热迁移,在模型中考虑了地气间的显热交换,但没有考虑潜热交换和地表蒸发。在冬季地气间潜热通量虽然小于显热通量,但二者为同一量级,忽略蒸发潜热必然会对计算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二类模型是应用不可逆过程热力学原理描述土壤水热通量,称为热力学模型(Kay和Groenevelt,1974;Groenevelt和Kay,1974;Kung和Steenhuis,1986)。这一模型与机理模型在土壤未冻区一致,其区别仅在于冻结区。模型中考虑了在温度梯度及水(包括固、液、气三相)势梯度作用下的水、汽、热迁移。模型假定冻土中冰和水处于平衡状态,其化学势相等,并假定冰压力为0,忽略重力影响,利用Clapeyron方程,可得到:
水分在季节性非饱和冻融土壤中的运动
式中:pw为水压力;Hf、vl分别为水的结冰潜热和比容;T为土壤温度。
根据这一关系,土壤水势梯度可用温度梯度表示,因此在冻结区的未知量只有温度T,水、汽、热通量均为温度及温度梯度的函数。将这些通量关系与质量、能量守衡原理相结合即可得到冻土中水热耦合迁移的热力学模型。这一模型与机理模型相比,不需要确定未冻含水率与负温的关系。但在模型的推导过程中引入了Clapeyron方程,一般认为该类模型只适用于土壤冻结温度附近的一个有限温度范围,对于较低负温下该模型的适用性尚未得到试验验证。
Kung和Steenhuis(1986)用热力学模型模拟了土柱一端突然降到负温时的土壤冻结过程,其结果与实验规律相一致。计算结果表明,水汽迁移量比液态水迁移量小两个数量级,而对流传热量比传导热量也小两个量级。因此,忽略土壤冻结过程中的水汽迁移,对流传热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较小。
Shen和Ladanyi(1987)在冻土水、热耦合模型中加入了土体应力场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水热迁移和土体变形,并分别用有限差分法、有限单元法模拟了饱和土壤的冻结过程,其温度剖面、土体冻胀量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
国内对冻土水热耦合迁移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杨诗秀(1988)采用机理模型模拟了水平、垂直土柱的冻结过程,并定性地分析了土壤初始含水率对土壤冻胀量的影响。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1989)对冻结过程中土壤水分、温度、应力场问题进行了研究。叶伯生和陈肖柏(1990)、胡和平(1990)在水热迁移的机理模型中,引入Clapeyron方程研究冻土中水热迁移问题,这种处理方法不仅存在上述Clapeyron方程的适用性问题,而且还存在该方程与土壤冻结特性曲线之间的相容性问题。李述训和程国栋(1995)对室内土壤冻结、融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雷志栋等(1998,1999)模拟了冻结条件下土壤的水热耦合迁移规律,但未考虑气态水迁移及热的对流迁移。郑秀清(2001)采用包括气态水迁移和热对流迁移的水热耦合数值模拟模型,模拟了天然条件下土壤的季节性冻融过程以及其中的水热迁移规律,取得较好的结果。
土壤盐分对土壤冻结状况及其水分迁移有很大影响,正如Cary等(1979)所指出的,当土壤溶液中的盐分在冻结缘积累时,冻结锋面处的渗透压梯度对水分迁移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即使土壤的含盐量非常低,渗透势和盐分迁移对土壤水热迁移也有很大影响。美国农业部农业工程研究服务中心Flerchinger及Saxton(1989)建立了积雪-残茬-土壤系统中水热迁移的数值模拟模型,考虑了盐分对水热迁移的影响。练国平和曾德超(1988)首次在国内建立了冻土水热盐运动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黄兴法等(1993)对冻结期土壤水热盐运动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综合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关于冻土水分入渗、迁移问题的研究进展,冻融土壤水分运动问题在理论、计算方法以及室内外试验方面均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对其运动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由于课题本身的复杂性、测试仪器设备的限制以及研究的滞后性,大多数研究都是模拟室内的土壤冻融过程。由于这类模拟试验土柱的边界条件比较简单,与自然条件下的冻结过程差异较大,因此很难应用于生产实际。有关自然条件下冻融土壤系统的水分运动规律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土壤水分入渗和迁移方面,存在下列问题亟待解决:
(1)对田间冻土入渗普遍规律的研究缺乏综合性和系统性。尽管国内外对田间冻土入渗试验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但由于研究目的不同、考虑因素单一,其研究多以冰川和积雪地区的区域水资源评价或预测为目的。
(2)对冻融土壤水分入渗的主导影响因素的研究和认识很不够。如研究者对土壤温度对冻结土壤入渗能力影响的认识等。
(3)冻结土壤水分入渗模型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纵然就目前的研究手段而言,研究出较好的描述田间冻土水分入渗理论模型存在很大困难,但提出有关冻土入渗的经验模型还是有可能的。但截止到目前,对冻结土壤水分入渗模型的研究甚少。
(4)结合生产实际对自然条件下整个越冬期长时间的土壤冻融过程中水热迁移问题的研究还很缺乏,尤其是对冻融土壤水分保持特性及不同地表条件下越冬期土壤水分的保持特性的研究。
(5)冻融条件下土壤水分迁移的理论还不够完善,对其内部客观物理机制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快速、有效的数值计算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结合生产实际对天然条件下土壤冻融过程中水热迁移问题的研究成果相对薄弱。
1 论文路基冻害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路基冻害路基冻害是寒冷地区,铁路线路上分布很广和常见的病害。它与寒冷的气候有关,冻结线能达到相当深度;又涉及到土的特性,因为有的土类对冰冻作用很敏感。根据纬度和海拔高度的不同也可以将冻土划分为几类。由地面向下,每年冬季冻结到一定深度,当夏季来临时这一冻结深度又全部融化的土层叫做季节性冻土。如果该土层冬季冻结后,在二、三年的夏季内,才能完全融化的叫做隔年冻土;当土层的冻结状态持续在二年或三年以上,夏季内也不能完全融化的称为多年冻土。我国的多年冻土多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北部、青藏高原及西部高山等地区。在东北冬季长、夏季短,有茂密的森林,为多年冻土的存在提供了条件;而在青藏高原和西部高山则主要是受当地海拔高度的控制,具明显的垂直分带。在湿土冻结过程中,路基土体中的水分及因冻结向冻结峰面迁移来的水分冻结而引起体积膨胀,使得路基基床土体胀起,通常对这种胀起的现象称之为冻结膨胀(简称冻胀)。我们管内大部分线路都铺设在多年冻土地带之上,路基冻害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形式为:在冬季路基土体冻结时,除路基(纵、横断面)在短距离地段内产生不均匀冻胀或路基发生冻结裂缝外,还存在着冰椎、冻胀丘、路基融沉及路基边坡滑坍等一些独特的表现形式。冻害发生发展时期,一般从每年10月中旬起至次年7月中旬止全部回落完。对铁路线路影响很大。为确保行车安全,每年都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以处理路基冻害。根据历年调查统计报告,管内现有冻害207处,其中冻害高度50mm~300mm的冻害6处、50mm以下的冻害198处,冰椎3处。冬季线路冻胀凸起,冰椎则流水成冰,冰水漫及线路,影响行车,为了预防冻害事故的发生,在冬季需派人看守观察和组织刨冰,每年仅用于刨冰的工数就达5000多工日。夏季路基融沉病害情况严重,在管内就有200多处严重下沉地段。有的地段融沉很快,几天就得抬道一次,全年累计下沉达200~300mm,情况严重的,如潮乌线8km,在1972年曾发生过5小时内,路基连续融沉达,造成机车颠覆事故。每年用于路基融沉抬道的砂石料数量达3万多立方米,使用的劳力有2万多工日。由此可见,路基冻害的存在,不仅增加了维修劳力,影响了正常维修,加大了维修成本,而且使得线路质量下降,直接影响着行车安全。因此,严寒地区铁路,做好冻害的防治工作。包括“春融乱道”的防治,是线路养护维修的一项重要工作。第二节 路基冻害防治措施的应用随着冻土区域工程规模的日益扩大,人们对路基冻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重点的研究工作。多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在路基病害防治研究中,经过不懈努力,积累了一些观测和试验研究资料,并总结出大量的防治经验,为路基冻害整治措施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依据。如在近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铁道部根据东北地区冻土实验资料,对大兴安岭地区多年冻土分布的基本特征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情况进行了比较和论证,并在青藏高原的路基设计、工程施工以及病害防治中进行了借鉴,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随着科技高速的发展,新的建筑材料,新的技术层出不穷,在路基病害防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全面提高路基冻害的整治和预防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二章 路基土体的冻胀规律冻胀是一个物理力学过程,土冻结是由于水热动力变化而产生的应力应变状态。冻胀时能够引起铁路线路变形而形成冻害。当已冻胀的土融化时,由于融土的透水性和压缩性提高而使其承载力显著下降,当水分过饱和时又会产生路基基床翻浆冒泥。因此对冻胀发展变化规律的研究就极其重要。第一节 土的冻胀所谓土的冻胀是指含水湿土或非岩质土土壤由于水结晶并生成冰层、冰透镜体、多晶体冰晶等形状的冰侵入体,导致它的内部体积增大而言。作者: .* 2005-11-5 10:11 回复此发言--------------------------------------------------------------------------------2 论文这种土体积的增大是由两部分水分结晶所形成:一是土体中冻结前所含的水分结晶,体积膨胀9%;另一部分则是由于负温度下降,造成液相水迁移,起义水量及其本身结冰的体积膨胀,为迁移水量体积的倍。土体冻结前原有含水量所形成的体积膨胀,是有限的。能造成较大的体积膨胀是冻结过程中的水分迁移量及其结冰体积的膨胀。一、土冻胀的必要和基本条件土在冻结过程中不是都能产生冻胀的,产生冻胀是有条件的。如果条件充分则其冻胀量大,反之则其冻胀量小或不冻胀。因此土的冻胀,一般应当具有土、水、温及力四个条件。即: 严寒的气温; 对冻胀敏感的土; 土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 一定的压力。具备这四个条件并不一定都会产生冻胀,但产生冻胀却必须有这四个必要条件。实践证明:当已冻和未冻水总体的增量超过了该土体原来无孔隙水的孔隙体积时,才是土冻胀的基本条件。如果无孔隙水的孔隙体积大于或等于结冰水的增量,便不能产生土的冻胀。由此可见,适合于冻胀的土,虽然冻前含水量尚未达到冻胀起始含水量的程度,但在负温条件下未冻结区的水分向冻结区迁移通畅,在一定时间后,迁移水分本身及其冰晶的体积增量能超过无孔隙水的孔隙体积。这时就具备了冻胀的充分条件,冻胀可在短期发生,甚至较大。二、冻胀机理及影响因素1、冻胀机理土冻结时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下部土体的水分向冻结峰面转移的现象,即水分迁移,并析出冰层造成冻胀。解释水分迁移的学说很多,目前普遍认为起主要作用的是“薄膜水迁移机理”。物理学认为,由于土颗粒的电分子引力作用及水分子的双极构造,当水和土颗粒接触时,会在土颗粒表面形成一薄膜水层,最里层的水分子吸附力最大,为强结合水,水分子不能自由活动也不冻结;而外围的水层为弱结合水,可以在水分子力作用下运动和在负温下冻结。一般在土中,由于土颗粒间距离很小,甚至互相接触,可以形成公共水化膜,这时它们的弱结合水层便会在土颗粒和水分子引力作用下达到相对的平衡状态。当上部土体发生冻结时,由于形成冰晶,就从靠近冻结峰面的土颗粒外围的水化膜中夺走一部分水,以恢复平衡,所以在冻结过程中,增长着的冰晶不断地从邻近的水化膜中多走水分,而相邻的厚膜中的水分子又不断地向薄膜补充。这样,不断地依次传递就形成了冻结时下部土体的水分向冻结峰面的迁移。这个机理还解释了:土中水的冰点一般低于0℃,有一个相转换区;冻土中仍存在一部分未冻水及在一个相当的负温范围内始终发生着冻结现象等的原因。2、影响土冻胀的基本因素土冻结过程中的水分迁移是一极其复杂的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影响水分迁移量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即土、水、温和力。2.1土质条件对冻胀的影响冻胀的一个重要物理指标是土的分散性,即表示矿物成分形状,粒度成分及结构特性的土的离散性强度。根据土颗粒同水相互作用的主动性,土具有不同的冻结变形能力。通过大量的现场观测得知:一般情况下,颗粒粒径大于组成得碎石、砾石、砂类土,无冻胀性或冻胀很小;颗粒粒径小于组成得粘性土有较大的冻胀性;特别是粉、粘粒含量大于15%、容重较小的粉质土冻胀性最强烈。另外土的密实度对冻胀有着一定影响,在同一含水量下,干容重不同,冻胀系数可相差很大。其变化规律,在相同条件下,冻胀系数随含水量的增大而增大。水分对冻胀的影响在土冻结过程中,水分这一内在因素是影响冻胀的很主要因素。土中有水分是造成冻胀的必要条件,但含水的土不一定都会有冻胀。只有在土的含水量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数值后,才发生冻胀,在有地下水补给时,就会发生强烈的冻胀,因此,含水量的变化直接左右着土的冻胀强度。温度对冻胀的影响温度是冻胀的四大要素之一。温度特征,在土冻胀过程可由温度间隔(梯度)来表示,温度变幅的极端值,即冻胀过程的起始温度及冻胀停止温度。实践证明,这个温度变化幅度相当大,它取决于土的分散性、骨架特性、土的水理和物理化学性质。所谓温度对冻胀的影响,主要是指环境温度对路基土体冻胀的影响作用。其作用有:一是土层内的冷却速度(冻结速率)与冻胀的关系。冻结速率直接影响冻胀率,冻结速率快时冻胀率小,但也不是冻结速率越慢则冻胀量越大。而是对某一种特定条件的土,都有一个最适宜的冻结速率,在这个冻结速率下的冻胀量最大;二是在整个相转换区内各种土温(包括温度梯度)与冻胀的关系。当土层温度处于相转换区,且冻结速率较小时,土中水分迁移的条件最充分,可以形成较大的冻胀。作者: .* 2005-11-5 10:11 回复此发言--------------------------------------------------------------------------------3 论文外部荷载对冻胀的影响外部荷载对冻胀具有压抑或防止的作用。因为在荷载作用下土被压密,使土的起始温度降低、初始含水量减少,且水分迁移过程也受到抑制。这是强夯法能防止冻害的基本原因。第二节 冻结深度的调查及计算方法1、冻结深度的调查可靠的方法是实地勘测,观测的仪器有冻土仪、地温仪及直接挖验观测。由于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及存在的滞后现象,冻结深度是一个变化值。测试及挖验一定要注明时间,表示当时的冻结深度值。最大冻结深度出现在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后,并随冻结深度每增加1m,滞后近一个月,一般在三、四月份。2、冻结深度的计算《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J7-74)中的冻结深度计算公式是:Z=√∑Tm+(m)式中 Z—冻结深度(m)∑Tm—低于0℃的月平均气温的累计值(取多年平均值),以正号代入。这是斯蒂芬公式的简化形式,使用时根据地区土质的类型,对式中的三个常数进行修正,以获得更好的精度。第三章 严寒地区路基冻害的分类及成因在冬季,路基道床的冰冻,由于局部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在短距离内产生不均匀的冻胀,这种不均匀的冻胀就会导致线路的不平顺或轨向不良。因冻胀的差异而使冻害的表现形式也不相同,具体分类情况如下:第一节 路基冻害的分类不均匀冻胀所形成的局部差异,从线路纵断面上区分,其外部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⑴、冻峰:路基道床在较短距离内的冻胀高度,较大于相邻两地段的均匀冻胀高度,所产生的冻害。(图1)⑵、冻谷:路基道床在较短距离内的冻胀高度,较小于相邻两地段的均匀冻胀高度,所形成的冻害。(图2)⑶、冻阶:路基道床的两相邻地段,其均匀冻胀高度不同,在两不同冻胀高度的交换点处所形成的冻害。(图3)在横断面上,往往由于两股钢轨下道床的脏污程度不同或因道碴陷槽的贮水量的不同,发生冻胀的差异,也会产生交错冻害或单侧冻害。图1 图3夏季轨面线图2 冬季轨面线从构造上,冻害还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⑴道床冻害:主要是道床不洁、脏污严重。约占冻害的50%左右。其时间特点是冬初(10月中旬)即开始冻胀,而在冬季上半期(11月上旬)后即基本稳定。⑵表层冻害:是指产生在路基基床土体的临界冻结深度的上半部分即基床表层的冻害,其深度一般是从路基基床面向下至范围内。表层冻害的冻胀高度一般为30~50mm,很少有50mm以上。其时间特点是大多在冬季上半期(11月-12月中旬)即能发展到顶点,而解冻时(4月中旬-5月中旬)又首先回落。⑶根底冻害:是指产生在路基基床土体的临界冻结深度的下半部分,即路基基床面以下为冻结所形成的冻害。冻胀较大,一般约在50mm-100mm左右以上,大小主要与地下水位的高低有关。其时间特点:一般根底冻害产生的时间较晚,在冬期的后半期(12月中旬以后)产生,直到冬季末甚至更晚才能停止达到稳定。另外,在多年冻土地区,还会产生一些特殊的病害:如路基融沉、冰椎(管内较典型的有朝中282km冰椎、冷不路12km冰椎)等。第二节 冻害成因一、道床冻害道床冻害冻起高度一般在25mm以内。近年来,由于运量的增加和列车速度的提高,道床污染板结日趋严重,导致了道床冻害的数量逐年增多。1、产生成因主要是道床污染引起的排水不良造成冻害。⑴、道碴本身的质量问题引起的道床污染。由于我们管内道碴多以石灰岩为主,含少量的风化石。按照《铁路碎石道碴》要求,石灰岩各项技术指标均达不到Ⅰ级道碴标准。石灰岩属碳酸盐类,抗冲击、抗压碎等性能差,易碎粉尘遇水溶解形成胶汁,影响排水,导致冻害。⑵、列车运输引起的道床污染。一是列车动载频繁冲击振动,使道碴相互磨擦,产生碎石粉末。二是由于列车上的散装货物,如砂子、煤炭等货物散落而污染道床。三是高坡大岭地段较多,列车制动减速,由于机车撒砂和闸瓦粉屑落入道床,加速了道床板结等病害的产生。作者: .* 2005-11-5 10:11 回复此发言--------------------------------------------------------------------------------4 论文⑶、路基翻浆冒泥引起的道床污染。翻浆冒泥使道床中石碴粉末增多,路基上的污水与石碴粉末接触化合成一种胶汁,把脏物和石碴粘结在一起,造成排水不良,道床板结。⑷、因早期设计标准低及日常维修更换枕木等原因,导致道床厚度不足,在列车荷载的作用下形成道碴囊。由于以上等原因,从而使道床中形成了不透水层或道碴囊,秋季降雨时,雨水流入道床,并滞留在其中。当气温下降时道床冻结,又因含泥量过多,部分道碴孔隙被填充,为冻结时水分的重分布提供了条件。当路基土体冻结时,在道碴囊中抽吸水分,大量聚水成冰,当超过了道碴孔隙的容量时,就产生道床表面冻胀臌起。又因线路上水沟和水囊等存水量的不同,以及线路朝向的不同,使冰冻速率和深度及吸入的水量也不等,因而引起冻胀高差,最后表现为短距离内的冻胀高度不等而形成冻害。二、表层冻害表层冻害,主要是指产生在路基基床土体的临界冻结深度的上半部分的冻害。是寒冷地区比较常见的冻害形式,冻起高度一般较小,表现为“早起早落”型。一、形成原因1、路基基床面不平整,易积水1.1路基基床面土的压实不均匀(固结的不均匀);1. 2路基基床面表层与道碴接触处被浸湿,承载力降低;1.3路基基床表层,冬季冻结时水分向上迁移,在春季时引起了土结构的变化;1.4道床厚度不足;1.5路基受列车冲击与振动的影响,使得具有适当含水量的粉性土发生触变性的液化;由于以上原因,造成路基基床面积水,水分渗入基床表层,土层含水量增大,超过了起始冻胀含水量,同时在表层中水结冰,体积膨胀时,水分又向冻结峰面补给,使水分比冻前增加较大,形成冻害。2、路基土体的表层为非均质由于路堤土质来源不同,且在填筑时,土层厚薄和夯填密实度也不同;路堑土体虽然是自然形成的,但土的覆盖堆积厚度及层次是不完全相同的。在冻期,经水分迁移、聚积时,由于这些土质、结构、层次等条件的不同,其聚流量也不尽相同。产生的冻胀量也不等,从而形成冻害。3、地表水或地下水对路基土体的不均匀浸湿3.1路基基床面不平整,积水不等形成的冻害:当路基基床面形成道碴陷槽或道碴囊时,秋季降雨,水分掺入土中,其中水本身冻结时冻胀量并不大,而是这部分水,在冻结期间向冻结峰面迁移积聚。由于道碴所形成的基床面不平整,因而各部分抽吸的水分多少不等,冻胀量不同,形成了冻害。3.2路基两侧积水形成冻害:如果路基两侧积水量相等,土质均匀,冬季冻胀量很大,不一定形成冻害。若土质均匀,但两侧积水的水位及深度范围不同时,由于其对路基体浸湿的不同,冻结时其冻胀量也将不同,因而形成冻害。3.3上层潜水和裂隙形成的冻害:上层潜水和裂隙形成的冻害,常常发生在路堑与路堤相接的地方(即零断面或稍向路堑内部)。上层潜水是指大气降水或地表水下渗,沿山坡隔水层所发生的汇流,经路堑边坡流出,沿侧沟形成径流,其流量随降水的多少面异。雨水多时,可直渗道床,使路基表层土经常处于饱和状态。这种冻害多发生在山区,如图所示。裂隙水是沿构造裂隙渗流汇集到岩层破碎带。因此水量比较集中,并夹带着一些碎屑,从路堑边坡溢出,形成不均匀浸湿而产生冻害,如图所示。3.4侧沟积水形成的冻害:在路堑地段因侧沟积水造成的冻害是比较常见的事。由于地表水冲刷边坡,侧沟淤积,积水浸湿了路基基床。尤其是粉质土中的路堑,当侧沟排水不良时,侧沟附近的土会被不均匀浸湿。特别是秋季降雨时节,侧沟附近的粉质土或粉质砂粘土的湿度能达到液限,冬季形成严重的冻害。5、气温影响及路基土体导热不均匀形成的冻害气温随着地形、土质、日照及植被的不同其热交换不同,同时对土中的速率影响也不同。在土冻结时,由于表层土温及冻结速率的不同因而其水分迁移的聚流量和冻胀量便不同,产生冻害。综上所述,在表层冻害中关键是地表水,再加上寒冷的气温和土的敏感性,即只有当土、水、温等条件本身出现了差异,才能形成冻害。作者: .* 2005-11-5 10:11 回复此发言--------------------------------------------------------------------------------5 论文三、深层冻害深层冻害是指路基冻害产生在路基基床土体的临界冻结深度的下半部分。在此部位所产生的冻害大多是因地下水的作用结果。因为若无地下水,虽然土质有所差异,但因冻结进程线下移过程中,路基土体的原有水分因冰冻重新分布,已经向上迁移了,下部显现脱水现象,所以已无多少冻胀了。因深层冻害多产生在地下水充足,补给条件好的情况下,所以冻害高度较大,表现为“晚起晚落”型。深层冻害表现的程度主要与地下水位的高低有关。且危害较大。例如滨洲线513km和牙林线岩山站91km冻害均属于这种类型。由于水分供应充足,冬期时水分迁移的聚流量很大。冻害高度达200mm左右,对行车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危害,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维持行车。第四章 路基冻害的防治第一节 路基冻害的防治原则在冻害的防治工作中,我们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预防和防治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做好预防工作。经常采取的措施有:1、经常保持道床清洁,防止泥土杂物混入道床,及时清除边坡土垄。2、保持路肩和边坡平整,无裂纹、无坑洼积水。3、完善地表排水系统,保持各种地面排水设备状态良好通畅,排除堑顶、堤脚及附近积水。4、定期检查、疏通各种地下排水设备,做到不积水、不堵塞,降低地下水位。5、结合线路大中修工程,有计划地进行更换或改良不均匀土质。6、入冬前,做好各项排水设备防寒工作,保持其状态良好,不冻结,无损坏。在冻害发生后,做好路基冻害调查分析是防治工作的开始,调查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冻害的防治效果,是整治好冻害的关键。现场调查的内容主要有冻害发生的部位、形状、长度、冻起高度、起落时间及其发展过程;另一方面通过钻探、挖探等方法,观察土层的土质种类、厚度、冻土结构、水文地质等情况。通过这些调查资料分析冻害产生原因和变化规律,来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从而达到整治冻害的目的。另外采取防治冻害措施时,必须首先考虑排水、疏干路基,然后考虑其它措施相配合。因为水不仅是产生冻害的原因,并且还会降低路基强度而引起其它路基病害。采取防治措施时,还要做到因地制宜,尽量就地取材。第二节 路基冻害的防治措施整治冻害必须贯彻和遵循二个原则:一是消除不均匀冻胀。主要是指消除路基病害地段与相邻地段的冻胀差值,或使这一差值在规定距离内逐步消失,使线路达到合乎要求的标准。二是强调综合整治的整体效果。各种整治冻害措施的目的、作用和效果不尽相同,各有针对性和适用范围。因此要根据冻害的具体情况分析研究不同措施的互相搭配,注重它们的整体效果,以争取达到根除冻害的目的。根据路基冻害的产生原因,列表说明冻害的防治措施。冻害种类 冻害产生原因 应采取的防治措施 整治目标道床冻害 排水不良 加强基床排水的疏通,平整路肩、基床面 增加道床渗透能力,疏通排水道床不洁 清筛(破底清筛)或更换碎石道床表层冻害 因水造成的冻害:侧沟或排水沟淤塞,基床面不平整,无排水设备路基坡脚积水 深挖或扩大侧沟,加强清理侧沟保持排水系统畅通;削减路肩或用渗水土填垫路肩;高抬道;清理平整基床面,加强基床排水,砂垫层,矽化加固; 防止地表、排水设施积水裂隙水 做好地表及边坡排水,尤其是排水系统 保持排水畅通地下水的表层滞水、潜水 做好地表及边坡排水,尤其是排水系统;加深侧沟;设砂垫层或隔水层 疏导排水、防止下渗地下水补给充分 隔水层,矽化加固,砂垫层 降低地下水地表水对路基土体的不均匀浸湿 矽化加固,砂垫层或设隔水层;消除不均匀浸湿因素 清除不均匀冻胀,减少冻结深度道碴陷槽积水 换土;排水后用隔水材料封闭基床面;设横盲沟、边坡渗沟或塑料管斜孔排水 消除积水因土质造成的冻害:土质不同 换土、铲除不均匀土质、砂垫层、矽化加固、炉渣垫层、注盐、隔水层、聚苯乙烯保温板 清除不均匀冻胀,减少冻结深度作者: .* 2005-11-5 10:11 回复此发言--------------------------------------------------------------------------------6 论文土层厚薄不等 换同样土 清除不等厚度导热不均匀 炉渣盖被炉渣垫层,聚苯乙烯保温板,塔头保温 清除不均匀冻胀,减少冻结深度深层冻害 地下水流向路基 截水渗沟,引水渗够,排水槽等 加强地表排水拦截排出潜水路基土体有浅层地下水 明沟,排水槽,引水渗沟等 拦截、排出地下水路基土体有深层地下水 设引水渗沟,必要时设保温层等 降低地下水位路基基底有泉眼 设涵洞引排土质不良 部分换土或土质改良 消除不均匀冻胀以上列表简要说明了路基冻害的整治措施及整治目标,下面我们将要对在实践中经常应用的几种方法进行全面介绍:总结多年在对基床冻害采取的整治措施,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大类:1、排水及隔水:其目的在于排除地表水或降低疏导地下水及隔断下层水以消除或减少路基土体的冻胀。2、换土和改土:其目的是换除路基土体中的不均匀土质,或改良土的性质,以消除和减少路基土体的冻胀。3、保温隔热:其目的使冻胀性土脱离冻结层或部分脱离冻结层,从而减少和消除路基土体的冻胀。(一)、减少土体含水量1、排水措施水对土体的浸湿、饱和和冲蚀作用是促使路基病害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保持路基经常处于干燥、坚固和稳定状态,应做好地表和地下排水工作。并且排水设备应具有抗冻、防冻的能力,不被冻融破坏,能发挥正常排水作用。2、隔水措施是指用各种材料制成的隔水层,使地下水不能透过,或隔断毛细水的补给,阻止冻结时的水分迁移作用,以减少或消除冻胀。这些材料有:粘土、耐寒塑料薄膜、土工纤维防渗布、聚氯乙烯板及氯丁橡胶板等。另外,用改性土如乳化沥青,或灌浆、矽化加固等方法。(二)、更换土质换土是最普遍、采取最多的一种整治冻害的措施。在国外,北美各国和西德都把换土作为主要的整治冻害措施,前苏联和北欧各国、日本也把换土作为重要的措施之一。通过换土主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将冻胀土换以部分不冻胀土,以便减少冻胀值;二是将冻胀性较弱的土(或不冻胀土)换以冻胀性较强的土,以便消灭冻谷或单侧冻起等;三是改换土中的冻胀土层,或冻胀土质的不均匀条件,以消除冻害条件。换土在基床冻害整治的过程中是有条件的,经调查分析认定基床冻害产生冻害的原因为基床土体中土质条件时(是土质不均匀、或是土层厚薄层次不等),才采取更换土质的措施。如果基床冻害是水的原因,(即地表水或地下水的不均匀渗入或浸湿),不是土的原因,则应采用排水措施,而不应当采用换土措施。所以,在整治冻害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症下药”必要时应与排水措施相结合,不然这项措施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因而采取措施之前的调查分析即细致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在更换土质的措施中,有两种情况:一是更换冻胀土;另一种是更换不冻胀土。这两种情况不仅起作用不同,而且条件要求也是不一样的。1、换填冻胀土(1)、作用此项措施的应用范围较小。因为只有在冻胀土的长距离地段内由于局部非冻胀土所形成的冻害,而将局部非冻胀土换以同样的冻胀土(如图1),以解决病害地段的冻谷。此外,由于不均匀而造成的冻害中,在凹陷的一侧换以冻胀土,使凹陷处多冻胀一些,这也是防止基床冻害的一种方法。(2)适用范围这项措施适用于因土质非均匀而发生的局部冻害(冻谷),或局部土层厚薄不同,或因水的局部不均匀浸湿而发生的冻害。2、换填不冻胀土(1)、作用一般
286 浏览 6 回答
321 浏览 7 回答
177 浏览 2 回答
96 浏览 4 回答
239 浏览 3 回答
139 浏览 2 回答
352 浏览 6 回答
237 浏览 3 回答
270 浏览 3 回答
185 浏览 2 回答
282 浏览 4 回答
101 浏览 3 回答
154 浏览 4 回答
349 浏览 5 回答
86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