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的艺术哲学表现于鲁迅在散文诗创作上,坚持着一种共生、互补、融化、创造的美学观。《野草》是鲁迅在融化中西文化之长基础上的一种独具匠心的创造。 《野草》里的象征艺术主要有四种类型: (一)借助于一些奇突的象征性形象的创造来完成,如《复仇》中全身裸露和看客永远对峙的青年男女,《颓败线的颤动》中垂老的女人,《这样的战士》中坚执投枪的战士,都不是写实的,而有着怪诞、变形、夸张的特点。 (二)借助于眼前自然景观的象征性描绘,如《秋夜》中枣树、花草、小青虫与星空的对立。《雪》中江南和朔方雪景的对衬,《好的故事》中那倒映在清澈河水中的山阴路上的美景,这些瑰丽的自然景观都是工笔结合着写意法绘出,带有象征寓意色彩。 (三)借助于幻境,特别是梦境的象征性描写,《野草》中有七篇是专写梦境的,如《影的告别》、《死火》、《狗的驳诘》、《 失掉的好地狱 》、《 墓碣文 》、《颓败线的颤动》、《死后》,造境的奇诡、怪诞前无古人,有一种阴森神秘的气氛。如果纵观《野草》,从某种意义上说,鲁迅是从《秋夜》入梦,至末篇《一觉》清醒,做了一个很长的“秋夜梦”。 (四)借助于象征性的寓言故事的创造,如《立论》、《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等,这些寓言幽默泼辣,意味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