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和炎黄杂志都是历史杂志,不存在停刊的情况。
春秋杂志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的,主要刊载历史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炎黄春秋杂志是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主要刊载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方面的文章和研究成果。
这两本杂志都是长期出版的学术期刊,至今仍在正常出版发行。
简单想了一下,我觉得大体而言,两个层面吧理性的满足:是否提供了价值(包括对既有经验教训的总结提炼,对未来趋势的前瞻性展望,对不为人知的幕后的还原,对看上去浮华或复杂事件的深入解读,对自认为正确价值观的倡导,对读者带来的智力挑战和心理满足,等等)感性的满足:是否提供了阅读快感(包括故事是否讲的好看,版式和图片的运用是否出彩,话题的设置是否适当考虑了受众,等等)所谓“华尔街日报体”的“DEE”结构法,即DESCRIPTION(描写)、EXPLANATION(解释)、 EVALUATION(评价)在杂志这一传播媒介形态上还没有过时吧。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杂志已经没了传统消息类新闻的时效性,了解新闻消息也无需看杂志,上网即可。我希望在杂志看到消息的纵深面——为什么会发生它所处的全维度环境是什么事情与环境中各因素的互动关系是什么如果是个案,它的特殊性是什么;如果是典型事情,它的普遍性是什么……杂志不但不能因为没了时效优势就放弃走入现场去拿一手信息,还要走得更深更广。我不觉得目前很多杂志将事情前后左右做个罗列、进行编辑就是深度,这种利用出版时差对二手信息的累加,不是深度,而是对读者的糊弄,多了就会令读者反感。 2、观点或评论。这几年看杂志,我越来越喜欢看评论栏目。杂志除了是所谓事实的载体,还一定是观点的载体。这些观点除了是理性和建设性(崔永元说批评也是建设性的)的,最重要的是要能代表这本杂志团队的价值观,也就是说新闻事实要尽量做到客观、中立,但观点要有立场,不能“中立”——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甚至是非不分。用这个选择项,我这几年放弃了不少杂志,我并不要求它的观点要与我一致,但它起码要让我觉得有些道理、值得看。还有就是版式,我喜欢给人进入感的杂志——让人能静心阅读它的内容,而不是花红柳绿地,只是翻一翻就放一边。这几年我一直坚持买的杂志是《炎黄春秋》,就版式而言,它几乎没有版式可言,最古旧的排版,但也最不会夺走内容和阅读感的版式。还有每期必买的《南方周末》,版式也简单,给内容和阅读以很大的空间。
203 浏览 4 回答
171 浏览 7 回答
91 浏览 4 回答
260 浏览 4 回答
172 浏览 2 回答
269 浏览 6 回答
286 浏览 6 回答
186 浏览 4 回答
303 浏览 5 回答
334 浏览 3 回答
224 浏览 3 回答
297 浏览 5 回答
306 浏览 4 回答
348 浏览 3 回答
209 浏览 5 回答
167 浏览 5 回答
344 浏览 6 回答
137 浏览 5 回答
152 浏览 6 回答
219 浏览 5 回答
92 浏览 3 回答
102 浏览 2 回答
228 浏览 3 回答
198 浏览 4 回答
293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