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后的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 一、对外贸易结构的衡量 我国自2001年加入WTO之后,对外开放的进程进一步加快,经常项目已经实现了完全可自由兑换。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们采用贸易特化系数来测量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贸易特化系数是用以论证产品周期理论的一种方法,系数的变化反映了产品在周期中由进口阶段、进口替代阶段、出口扩张阶段、成熟阶段到逆进口阶段的进程。一种产品的贸易特化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TSCi=(Xi-Mi)/(Xi+Mi) TSCi表示i产品的贸易特化系数,Xi、Mi分别表示i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因此,贸易特化系数表示的是i产品的纯出口比率。贸易特化系数介于-1和1之间,从-1到1的上升运动反映了从净进口到净出口的变化过程,从1 到-1的下降运动反映了从净出口到净进口的变化过程。一般来说,某种产品的贸易特化系数越接近1,说明出口额远远超过进口额,该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越强;反之,如果贸易特化系数越接近于-1,则说明进口额远远大于出口额,该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越弱(潘红宇,2006)。 二、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及其分析 从表2的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资源密集型商品2005年第三季度至2006年第四季度的贸易特定化系数来看,除动植物油、脂及蜡外,其他资源密集型商品的贸易特定化系数基本上呈现出一种总体减小,偶尔小幅反弹的趋势,其中饮料及烟类、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的贸易特定化系数分别由2005年第三季度的和 下降到2006年第四季度的和;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的贸易特定化系数则呈现出曲折下降的情况,每一季度的贸易特定化系数都与前一季度的变化方向相反,但是2006年第四季度的仍较2005年第三季度有了明显的减少(王亚星,2007)。动植物油、脂及蜡的表现特殊,其贸易特定化系数不降反略微上升。2006年第二季度成为各类资源密集型商品的一个拐点,这是因为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在2006 年第二季度的升幅减小,在5月15日突破了1:8的心理防线之后,6月初又反弹至与之间,汇率的反弹导致对人民币升值幅度的预期减小所致。从整个过程来看,人民币升值对四类资源密集型商品的影响有所不同,但其中三类资源密集型商品贸易特定化系数的减少表明了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大部分资源密集型商品的净出口减少,从而有利于保护国内自然资源,利用国际市场上的资源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劳动密集型商品的贸易特定化系数呈现出一种平稳上升的趋势,其中食品及活动物、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和杂项制品的贸易特定化系数分别由2005年第三季度的、、分别增加到2006年第四季度的、、,劳动密集型商品的贸易特定化系数的平稳增加说明了人民币的升值并没有像有些人所担心的那样不利于我国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相反,促进了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这是因为虽然人民币的升值降低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是相比东南亚其他竞争对手的同类商品来说,我国的劳动密集型商品目前在国际市场上仍然维持较强的比较竞争优势,因此,人民币的升值暂时还没有影响到我国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Mekinnon and Ronald,2004)。 (3)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的贸易特定化系数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整体快速上升的态势,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的贸易特定化系数分别由2005年第三季度的一和增加至2006年第四季度的和,增幅分别达到17%和33%。但是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在2006年第二季度,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的贸易特定化系数较2006年第一季度明显增大,而在2006年第三季度则又出现正常的回归, 2006年第二季度同样成为一个拐点。考察同期人民币汇率的表现,人民币汇率在与之间浮动,稳步升值,这表明了人民币的小幅稳步升值,促进了附加值较大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的净出口,使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强。 上述的分析反映出人民币汇率适度稳步升值有利于我国大部分资源密集型商品净出口的减少,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净出口的增加,人民币汇率升值对资源密集型商品的影响比较复杂,但是对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的影响尤为明显。长期以来,我国出口一直走低价竟销的恶性竞争路子,在进出口商品的价格暂时稳定的条件下,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产品的外币价上升,进口产品的本币价下降(尹祖宁,2006),从而抑制那些低附加值、低效益的产品出口,而那些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品则因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包括质量和技术方面的优势,价格的上升并不会影响这些产品的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人民币的升值会激励这些产品的生产者进一步从产品的质量和技术设计方面进一步提高其竞争力,因此,这些产品净出口增加,贸易特定化系数不降反升。同时,人民币升值会降低先进设备的进口成本,从而有利于促进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换代。但是,如果升值过快,超过了我国经济的消化能力,则有可能造成我国的出口竞争力下降的负面影响。日元升值过快、幅度过大所造成的一系列后续负面影响值得我们深思。而人民币的稳步、适度升值则有利于我国贸易结构的优化(魏巍贤,2006)。在 2006年第二季度,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特定化系数显著下降,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的贸易特定化系数显著上升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