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给你以下内容作参考《美国西进运动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与借鉴》:美国西部与中国西部的自然条件、发展历程尽管很不相同,然而,在没有西部大开发就没有现代化这一点上,两国则完全是相同的。如何借鉴美国西进运动的经验去选择我国西部开发的路径?如何制定科学的战略措施去促进我国的西部大开发?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要健全和完善西部的市场运行机制。美国的西部开发本来是移民们为了发财和自由而兴起的拓荒运动,毫无利他主义可言,但它产生的后果是完成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空前壮举。现在我们在西部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实施大开发,要使外来投资者能够取得合理的回报,真正做到“政府搭台,市场主体唱戏”,必须要健全和完善西部的市场运行机制。首先,要加快西部商品与要素市场体系的培育、市场规则的完善和市场秩序的建立,形成西部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大市场。各省市之间应撤除相互的市场壁垒,引入竞争机制,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推动要素的跨地区流动和跨区域的资产重组;同时,西部地区也应进一步加强西部与东部的交流、合作和对外开放,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经济技术协作,以适应国内外大市场的新态势和西部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要培育多种西部开发主体。实施西部开发的主体应是民间企业,而不是政府,这就要求西部开发中把形成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中心,培育具有竞争力和富有活力的现代企业;而且,要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投资,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发展。要实行多种所有制、多种经济成分的市场主体,从而促进西部的开发。第三,要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由于历史与自然的原因,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所以对外贸易发展的规模和总体水平与东部有相当大的差距。但西部也有自身的比较优势,在西部大开发中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发展优势产业,培育和形成新的外经贸增长点,扩大出口,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其边境线长、临国多(西部同14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达1万公里)的特点,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第四,要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外资。除了依靠政府逐步加大对西部的投资,还必须通过制定适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吸引包括国外投资者在内的各类投资主体到西部地区投资。2.要创立良好的西部宏观经济政策环境。 从美国西部大开发中联邦政府的作用可见,政府对经济适度干预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在我国西部开发中,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第一,要建立较为完善的法规体系。西部开发战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使这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的成就,必须建立体现西部开发特征的土地资源法、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产业投资法、利用外资法、区域发展法等相配套的法律体系,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明确界定政府协调地区利益的方式和方法,使政府的区域经济协调具有权威性和稳定性。第二,要进行制度创新。中央政府要转变职能和调控经济的方式和手段,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制订各种投资诱导政策,如外资政策、吸引人才政策、技改政策、资产重组政策等,扶持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主导产业的选择,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政策法规保证。特别是要加大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通过财政贴息、投资补贴、组建政策性西部开发金融机构、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发行中长期建设债券等,来调动各阶层投资者的积极性。3.要强化西部经济竞争优势,优化西部经济结构。西部六省一市三区占全国面积的2/3,人口占全国的1/4,钢铁、煤炭和有色金属资源储量极其丰富。西部的开发虽然离不开国家的宏观支持,但最终还是取决于西部自身的发展。因此,西部开发要把提高经济竞争能力放在首位。首先,要实现从资源导向型战略向市场导向型战略的转变。长期以来,西部一些地区的主要工业是围绕其丰富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形成了一大批典型的、以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这种典型的资源导向型发展战略,虽然在工业化初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其加工增殖低、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大等局限性就显现出来,而且,一旦地区资源消耗殆尽就会导致资源性产业的衰退。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西部大开发,不仅仅要重视西部的资源优势的强化,更应改变过去那种对资源高度依赖的状况,从资源导向型战略向市场导向型战略转变,强化资源、资本、人才、技术、管理、市场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企业竞争优势。其次,要形成良好的产业结构。良好的产业结构是一国或一地区具有经济竞争力的关键。西部在大开发过程中,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自然资源加工程度和附加价值,向增殖链的下游产业发展;同时,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新的产业带和产业群。最后,要形成合理的生产力布局。我国西部地区辽阔,要振兴经济不可能总体推进,应相对突出重点,形成合理的生产力布局。特别是要形成能带动整个经济的若干经济增长中心,采取点轴、点面的发展模式,重点发展沿江、沿线、沿边地区,从而带动广大西部的经济发展。4.要大力发展西部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开发西部的人力资源。科技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是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科技落后是导致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慢的重要原因,也是制约西部大发展的关键环节。中国应借鉴美国西部开发的经验,要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开发的道路,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提高西部劳动力资源的质量。首先,以西部现有的科研机构为中心,根据西部开发的现实需要,有计划地吸引东中部一些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到西部地区安家落户,加大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大力发展西部基础教育和应用技术研究,重视技术的开发和创新研究。全国性高等院校应扩大在西部地区的招生规模并减半收取学费,支持西部人才的培养。其次,制定西部大开发的科研规划,增加科研立项,确立重点科研课题,组织科研攻关队伍,争取早出科研成果;同时,要加强科技的普及工作,建立和培育西部技术交易市场,特别是要借鉴美国高新科技园区的经验,利用目前西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科研和学科优势,运用风险投资机制,建立科技研究和开发园区,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普及率和科技贡献率,让科研学术机构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一支主力军。第三,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共同负责,通过增加收入、提供较为优厚的住房条件、改进工作和生活环境等多种措施,稳定西部人才,防止“孔雀东南飞”的出现;同时,要吸引东部乃至境外人才到西部地区参加大开发。第四,建立选拔(聘任)、鼓励、监督企业经营者的一套机制,培养造就现代企业家队伍,以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带动西部地区企业家队伍的成长。5.大力发展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注重以交通运输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美国西进运动中的一条重要经验。我国西部地区由于长期投资不足和地理环境的复杂等原因,交通运输业的落后日益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成为西部地区投资环境不良、产业开发条件欠佳的首要因素。因此,西部大开发必须要大力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一,要搞好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根据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地理条件差异较大的特点,坚持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运输并举的发展方针,并且要相互联通,形成布局合理的交通网络;同时,又要根据建设周期、建设难度、投资规模、地理条件、经济效益、运输需求等因素的不同,优先发展公路和管道运输,适时发展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第二,要加大政府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政府应承担公共产品供给的职责,通过安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持西部的开发。但西部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综合工程,仅靠政府的投资还是不够的,所以政府还应给予优惠政策,即通过政策创新,引进东部资本和外资进入西部,充分利用外部的资金、技术、人才,发展西部的交通运输业,为西部大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6.加强西部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美国在西进运动中,走的是一条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由于美国西进运动早期是在自发状态中进行的,过度的森林砍伐和草原垦殖,使流域内的植被和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给西部地区农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工业化初期,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他们纷纷上马污染严重且无治污措施的工业项目,使西部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从而迫使美国不得不花几十年的时间和巨额的投资进行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其教训是深刻的。我国西部地区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是两大河流的发源地及其中上游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它的生态环境如何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因此,我们在西部开发中应吸取美国的教训,搞好生态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首先,要树立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环境保护不仅事关全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西部开发自身的需要,因此,要加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学习与普及。其次,要加强西部生态资源的保护,加强水土植被的保护,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切实推行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的政策,围绕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改善,开发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和生态牧业。第三,要在西部工业发展中,尽量上一些无污染的项目,污染严重的项目坚决不上,对有污染的项目,必须具备治污条件,做到达标排放,使西部大开发的过程成为生态和环境治理的过程。第四,应加大对西部生态工程的投资力度。生态环境属于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各级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同时,应配合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把生态建设作为高附加值、高层次产业的一部分,与其将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这样生态建设才能取得较高的收益和效果。总之,在我国西部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环境保护,走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