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1、修辞手法(1)、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点明所用修辞手法。(2)、明确答题方向。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句内容分析每一种修辞手法的具体作用。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1、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2、拟人: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3、排比——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4、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5、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6、设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注意和思考7、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达鲜明,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8、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中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附: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另一方面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表现力。2、表现手法类解题思路:(1)、确认所用表现手法。(2)、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如下文:1、象征: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2、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3、对比:使形象鲜明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对比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4、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持点,强化思想感情。有主次之分。5、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6、类比:以浅寓深,生动形象,通俗易懂。7、反语(反讽):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感情或者揭露批判。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3)、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二)表达方式类——一般针对段落或篇章中具体的表达方式命题解题思路:1、确认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2、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同3、确认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知识储备:运用描写手法总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肖像描写以形传神 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的性格特点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见,具体生动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明题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侧面(又叫间接)。议论文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作用: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增强说明力)、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注意表达的语言:记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描写了什么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议论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说明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三)行文段落类——针对文章中句段的作用命题解题思路:1、确认指定句段在行文中的位置。2、明确句段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具体赏析从三个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结构上的作用如:A、开头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B、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C、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睛;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四)形象物象分析1、人物形象的分析:首先,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每一神态、动作或语言的描写要与所表现出的优秀的品质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2、物象的分析: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1)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结构: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思考角度:A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B对内容的充实作用;C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D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五)人称表达类——可以针对某一人称的运用命题,也可以针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命题;或者针对称谓的变化命题。解题思路:1、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如: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真实可信;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可使作者的态度更鲜明,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显得客观冷静,便于叙事和议论。3、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六)其他:1、词语理解型:(1)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2)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3)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4)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理解词语的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即“六比较”:比较范围的大小、比较词义的轻重、比较搭配习惯、比较构成成分、比较词性功能、比较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2、句子理解型:一是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形象化的语句转化为概括性的直白的语言,二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释。3、筛选整合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是:(1)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2)文章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来写的,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求概括说明。答题方略:筛选整合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回答此类问题,要关注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感叹句、议论句等,尤其要关注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和段中的过渡句,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关键所在。整合的题型一般不宜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而应紧抓题干要求,将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组合、变换,使之成为全面、凝练、流畅、符合要求的答案。另外,要总揽全局,总体把握,防止因为答案要点不全而丢分。4、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描写出了……(2)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3)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5、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6、题目的作用以及好在哪里: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紧扣文章内容,简洁新颖。7、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虚实结合:关于散文的线索,明线和暗线。)8、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可结合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景中藏情〉此为散文中的描写,而在小说中的描写主要有衬托人物的心情,交代故事发生背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最后的景物描写一般都有象征意义,比如课文《药》之结尾。注意结合具体的题目。此外有渲染(烘托)气氛、衬托情感或主旨、表现人物品质、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揭示人物心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补充: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举例或列举:具体实在,易于被读者接受,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白描:文字简练,不加学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例](2006年高考湖北卷)本文主要运用于哪两种表现手法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情景?请结有关具体描写,简要分析其作用。[答案]白描(或细节描写)。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欢乐时写到了大孔雀、母鸡、老公羊、羊羔等,作者都只抓住对象的主要细部特征简笔勾勒,使羊群归家的群像得以简洁而传神的表现。(另一种表现手法是拟人)3、过渡和照应过渡和照应是在文章中体现事物发展的连贯性的一种结构手段。如果问过渡或照应的作用,可回答:使文章结构严密,气势贯通,前后呼应,条理分明,增强表达效果。高考散文阅读方法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散文曾多次出现,从长远看,文学作品的考查也当会以散文为主。因此,掌握一些散文的阅读技巧,对广大学生是有好处的。1、整体入手,理清文章脉络。材料丰富,思路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体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倾注其中的情。如《长城》(2000年)一文,从深秋晚景写起,引入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再从历史回到现实,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深化主旨,卒章显志,含蓄而又深沉。在这种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再来回答题目,就会洞若观火,游刃有余。2、了解背景,透视创作历程。作品是社会的折射,内容是背景的产物。有不少散文的创作,往往受环境的影响。因此,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是阅读鉴赏散文的一把钥匙。阅读《兽•人•鬼》(2000年春季),就必须认真阅读注释,分析背景材料。抗战胜利后,国统区人民掀起了反内战运动,国民党当局却大行不义,倒行逆施,制造了臭名昭著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先生十悲愤,坚决主张声援学生的爱国运动,对个别教授畏首畏尾,保全小我的做法极为不满,于是写了这篇文章。透视创作历程,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感情,再对照原文,试卷中的问题就不难找到答案。3、借助想象,体察作者情感。散文属于文学范畴,阅读散文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和作者情感发生强烈共鸣。读《长城》,如果能联想到余秋雨在《都江堰》一文中对“长城”的议论,能想象到长城上狼烟四起,民族斗争的惨烈,想象到中华民族的屈辱历程,就不难触摸到作者那颗希望中华民族走出封闭与落后,走向繁荣与强大的赤诚滚烫的心。4、辨识手法,找准突破口。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托物言志类散文也多次出现在高考试题中。如《报秋》(1998年,这是一篇章法严谨而又情文并茂的散文,深含着生活的哲理。作者通过玉馨花这个载体,提醒人们要多表惜光阴,抓住现在,抓住人生的每时每刻,有所作为,不能虚度年华。这就是“玉馨花精神”。抓住这个“精神”,也就等于找准了阅读的突破口。5、明确技巧,提高答题效率。阅读散文,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可以提高阅读效率,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常见有的:①比喻。如“兽”“鬼”各指什么(《兽•人•鬼》);②反衬。如《报秋》中用太阳花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③对比;如《青菜》(1993年)中,“高高翘起的狗尾巴草”,“自我炫耀的灯笼草”,“凌空悬挂的黄瓜”,与紧紧依靠大地,朴素沉着的青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④象征。如《门》(2001年)中的“门”;⑤排比。如“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报秋》),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到了强化作用;⑥变换人称。用“我”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用“你”便于抒情,便于对话,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用“它”或“她”只是写了不同人的感受。6、瞻前顾后,分析句段关系。阅读散文时还要瞻前顾后,注意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是的前后勾连。如《话说知音》(2002年),为什么说“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理清前四段之间的关系,第一段写自从有了关于知音的传说后,人们对知音的神往和渴求;第二、三、四段写了关于知音的传说在历代典籍中的记载。综合这两部分,就回答了以上问题。二者缺其一,都不是完整的回答。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阅读散文还需注意文体特点。叙事散文讲求以小见大,形与神的关系是重点,写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情与景的契合是关键;咏物散文托物言 ,尽可能体味象征手法。但有一点更重要,那就是,阅读鉴赏散文要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的心”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智慧去解读“作者心灵弹奏的乐章”。阅读一篇陌生散文注意以下要领:一、寻找“情物”“情物”在散文中用来表示理念、传达情感的人物、事物、景物、器物等等。这个“物”被注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后,就不再是普通的“物”了。《白杨礼赞》一文中,“白杨”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通过白杨,作者抒发了对华北抗日军民正直、质朴、团结、进取,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的赞美之情,可以说,找到了一篇文章的“情物”,也就基本领悟了作品的基调,掌握了整篇文章的精髓。二、探究“情缘”“情缘”就是情感的缘起。比如鲍昌的《长城》作者采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借“长城”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命运的关注之情。作者为什么如此关注中华民族的命运?我们只要沿着作者的写作思绪就不难找到答案。三个排比段,追昔抚今,含蓄地表达了对闭关锁国的否定,对中华民族未来的期望。三、体悟“情义”“情义”就是文本的意旨。一篇文学作品总要传达一点什么或表现一点什么,比如《报秋》一文,文章从始至终,无不紧扣标题“报秋”立意,文末“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委,领取生活罢”,由此便可以断定本文的意旨——时不待我。体会作品意旨要避免望文生义、避免主观臆断、避免无中生有、避免断章取义、避免以偏概全,避免节外生枝。四、品味“语言”散文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自然美”,实质上是强调散文语言的真情、真心、真语、不矫情,不做作。在散文阅读中,一要注意捕捉贮满作者感情的重要语句。对那些喜悦、或悲伤、或愤怒、或忧思、或景仰的句子要特别关注。如《荷塘月色》一文中,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把量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一丝”、“一带”、“一道”、“一二点”等等,也生动地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五、发现“技巧”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米洛斯的维纳斯》虚实相生的手法,《黄鹂》长短错落的句式,《荷塘月色》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内蒙访古》形联神系、浑然一体的结构,《胡同文化》不瘟不火、炉火纯青的文字,《琐忆》画龙点晴的议论,形散神聚的格局……如果在鉴赏散文能有这样的发现,说明对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就有一定的审美感悟了。考场现代文阅读步骤:一、揣摩题干,有备而读研读题干,看看命题人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在大脑里要形成“问题锁链”。二、品读题目,缘文驰想文章题目往往最先告诉人们作品要歌颂什么,反对什么,宣扬什么,控诉什么。三、浏览首句,略知梗概把各段的首句抽调出来进行整合性联读,就会发现作者写作的思路。四、默读全文,圈点勾画有两点提示:一是思考问题要瞻前顾后;一是准确圈定答题区域。五、深思熟虑,精确表达在表达时,一要整合筛选重要信息;二要剔除可有可无的字句;三要用词雅致精确。高考小小说的鉴赏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地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小说,人称之“螺狮壳里做道场”,又称之“精巧记叙文”,它截取生活长河里的一朵浪花,表现出生活的波涛汹涌。它要求习作者有一颗善感的心,一双善于捕捉生活瞬间的慧眼,以生动再现生活的笔墨,使此短文迸射出强劲的艺术张力。请欣赏下面的袖珍小说名篇《陨盗》(陶渊明)蔡裔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儿入室,裔附床一呼,二盗俱陨。小小说基本特征1:体裁特征 “小”“微”篇幅短小 情节单一 人物单纯2:主题特征 以小见大 以微显著短小中开掘深蕴 单一中追求精美 单纯中体现丰富鉴赏方法:一:把握故事情节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大致包括以下三种题型: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理清小说的结构;②寻找线索;③抓住场面。二:揣摩人物形象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三种题型:①指认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①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②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③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④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三:注意环境描写分析环境描写是全面理解小说的重要环节。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促使人物行动的指定场所和范围。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烘托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也要分析环境,要连带写景的部分一起分析。试题中常见的题型有三种: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③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像续写一段环境描写。面对这种题型,我们可从五方面进行思考: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⑤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四:挖掘作品主题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而小说的主题寓于小说中的题材和人物形象之中,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在高考阅读测试时,可能出现的题型是: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那么,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①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②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③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五:捕捉写作技巧质量上乘的作品,离不开精妙的写作技巧,这是因为写作技巧是作家驾驭文学语言,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及表达方式、修辞手段等,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时所表现出的熟练的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才能。欣赏小说语言,首先要细细咀嚼品味。在初读的基础上,以欣赏语言为目的慢慢读,细细品,向茅盾学习,“第一遍最好很快的把它读完,这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城的全景;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注意到各章各段的结构;第三遍就要细细的地读,这时要注意到它的炼句炼字”。其次要联系语境,想象情景,欣赏语言之美。优秀的小说描写人物语言总是高度个性化的,欣赏时要听其言,想其人,知其心,更要看作家是如何把握人物的身份与个性,借助什么样的场会让人物表现出来。欣赏小说语言,还要领悟小说的言外之意,欣赏其含蓄之美。小说是用形象说话,往往不把话说尽,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在写作技巧这一考点可能出现的题型主要有下面几种: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欲抑先扬、先抑后扬、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④明确各种描写(外貌、语言、心理、行动、细节、环境)的特点和作用;⑤结构方式(前后照应、创造悬念、埋下伏笔、总结上文、点题)
语文教育即我国的母语教育,语文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中之重,新课标实施以来,小学语文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下是本文整理的 310个"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范例", 为大家展现语文教育研究热点。 小学语文论文题目范例一: 1、浅论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2、探究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3、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分析 4、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 5、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6、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几个误区 7、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应用浅探 8、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9、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0、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成长式评价的研究 11、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12、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应注意小升初语文内容的衔接问题 1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14、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 15、关于"包容教育"的理性思考 16、探究制约学校教科研发展的因素 17、对合作学习热的"冷"思考 18、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的几种方法 19、新课程理念下作业与课堂教学的和谐统一 20、谈"对话式"课堂教学 21、数学学习也要"听说读写" 22、《苏北农村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研究报告 23、"留守孩儿"教育策略和实践研究 24、"元认知理论"下优化小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研究 25、谈对话教学的现状要素及其理想定位 26、关于小学骨干教师心理问题的分析 27、城区学生与农村学生的对比研究 28、传统教师评价的负面影响 29、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研究 30、词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31、大学生选择教育类专业的心理相关研究 32、大众媒体对小学生的影响分析 33、当代儿童对儿童文学的期待与要求 34、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 35、东西方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研究 36、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37、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38、儿童课外文学阅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39、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地位及意义 40、改革开放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多元现象研究 41、改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42、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43、关于文学欣赏的研究 44、合格教师基本标准的探究 45、缓解教师心理问题的措施途径的研究 46、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47、家庭对于小学生的才艺与兴趣活动的支出调查研究 48、教师职业生活规律的相关研究 49、教师智慧发展内涵与策略的思考 50、教师自我教育的途径与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论文题目范例二: 51、教学组织形式:小班化教学研究 52、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的知识储备研究 53、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的专业思想形成研究 54、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角色转变过渡的相关研究 55、教育实习后的专业认同变化研究 56、课程改革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关系的研究 57、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58、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59、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60、浅谈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61、"小先生制"--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62、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6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64、关注"幼小衔接" 提高小学语文起始年段教学实效 65、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66、 小组合作学习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67、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浅谈 68、 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69、 "微"中见大:让微课成就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70、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71、 多措并举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72、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 73、 浅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74、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 75、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探析 76、 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77、 运用微课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 78、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79、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80、 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81、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方略 82、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 83、课改背景下的"好课"标准的研究 84、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 85、家庭教育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 86、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问题的研究 87、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 88、论优秀班风的建设 89、某一位儿童作家或某一类儿童文学作品的研究 90、农村教师发展动因与城市教师发展动因的比较研究 91、培养创新型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92、拼音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地位研究 93、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思路办学模式的研究 94、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难点及对策的研究 95、青春期教育研究 96、少年儿童社会化问题的研究 97、社会环境与教师发展关系的思考 98、识字教学的人文教育研究 99、试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 100、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小学语文论文题目范例三: 101、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02、儿童课外文学阅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103、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地位及意义 104、改革开放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多元现象研究 105、改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106、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107、关于文学欣赏的研究 108、合格教师基本标准的探究 109、缓解教师心理问题的措施途径的研究 110、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111、试论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112、试论小学生的合作学习 113、小学生常见的拼音错误调查分析 114、小学生出走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115、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116、小学生错别字情况调查及对策分析 117、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小学阶段的美育 118、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教学策略探析 119、强化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 120、小学语文教学要让"小插图"发挥"大作用" 121、探讨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2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 123、解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 124、浅论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多元评价模式的研究 125、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126、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 127、浅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128、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低年级"有趣有效"教学方法探索 129、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30、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创新探讨 131、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探讨 132、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为例 133、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情境体验的有效运用 134、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策略剖析 135、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136、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探究 137、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和策略 138、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趣味教学模式初探 139、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书法教育 140、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用型"课堂教学策略 141、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刍议 14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整合分析 143、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144、小学语文课堂应用小组合作模式的探究 145、谈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策略的实践应用 146、小学语文课堂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 147、小学高年级语文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策略 148、浅议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教学策略 149、试析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点 150、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论文题目范例四: 151、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52、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对策分析 15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154、略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策略李祥 155、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56、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157、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丁光忠学周刊-- 158、搞好语文教学 彰显语文魅力--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探讨和分析 159、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妙用游戏朱 160、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 161、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情感陶冶策略研究 16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措施探究 16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164、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研究 165、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166、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研讨 167、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路及意义探究 168、刍议小学语文课堂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 169、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训练的策略微探 170、试论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措施 171、小学语文课堂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 172、试析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点 173、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研究 174、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75、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176、浅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策略 177、略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策略 178、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79、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180、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81、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情感陶冶策略研究 18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措施探究 18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184、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研究 185、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186、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研讨 187、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路及意义探究 188、论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预习的重要性 189、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思考 190、大数据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学之变 19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分析与建构 192、小学语文教育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19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94、论如何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 195、优化小学语文作业,提升小学语文质量 196、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讨 197、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198、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199、小学语文教材中对学生人文性进行培养的分析 200、关于写作策略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状况的分析 201、浅议如何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 小学语文论文题目范例五: 202、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03、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策略研究 204、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205、小学语文深度学习教学案例分析 206、自主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207、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208、新教育形势下小学语文新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 209、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探索 210、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211、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策略 212、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13、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探讨 214、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策略剖析 215、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216、课本剧编演让小学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217、浅谈如何构建智慧的小学语文课堂 218、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策略 219、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构建 220、谈如何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221、基于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222、关注学科特点 培养核心素养--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应凸显学科特色 223、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24、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析 225、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6、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27、小学语文课堂即时评价优化策略 228、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29、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路径 230、谈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 231、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32、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表演性朗读的运用 23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234、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35、略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 236、让小学语文课堂童心飞扬的策略 237、浅析小学语文优质教学的有效途径 238、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239、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困境及突破策略探析 240、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241、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 242、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243、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244、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 245、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 246、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 247、浅谈如何构建智慧的小学语文课堂 248、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策略研究 249、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分析 250、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 小学语文论文题目范例六: 25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52、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读写绘有效结合 25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精读策略分析 254、个性化角度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初探 255、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256、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57、古诗文教学情境创建杨晓丽 258、儿童文学作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59、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写作能力 260、语文阅读与写作整合的研究现状及有效策略 261、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262、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策略 263、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化方法与价值 264、论基于教学反思角度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策略 265、关于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 266、小学语文教学中减负的策略 267、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268、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69、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应用探讨 270、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271、谈如何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272、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73、基于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274、基于模块化模式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275、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研究 276、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语文要素"的教学实施 277、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几点认识 278、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279、小学语文高年段提问策略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280、以生为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 281、实现"活动型"写作教学--微探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新策略 282、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283、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原则和策略研究 284、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85、小学语文作文个性化教学方法研究 286、阅读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探讨 287、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问题分析 288、新课程实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89、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法 290、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导入与价值探寻 291、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巧妙渗透分析 292、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 29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有效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探究 294、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95、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296、谈如何让创新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绽放 297、巧用提问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298、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299、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书香味儿呈现策略探析 300、关于以五步教学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考 301、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02、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习惯 303、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304、小学语文高年级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305、新教材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指导 306、探析大数据时代的小学语文智慧教学策略 307、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 308、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309、基于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培养的研究 310、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以上就是"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的全部内容,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可点击下列相关推荐。
答:怎样理解句子含义:含义深刻的句子一般有这样几类:1、含义深刻的句子,深沉储蓄有哲理;2、言约意丰的句子,读后让人回味不已;3、表现中心的句子,画龙点睛,揭示本质。理解这些句子可以用下面几种方法。一般来说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可分以下四步:1、分析句子的字面意思。2、分析重点词语,从句子的内容出发,理解词语在特定环境中的特殊意思和感情色彩,为理解句意打基础。3、分析句子的层次,领会语言内部的逻辑关系。有些句子逻辑关系比较复杂,还需要分层次,弄清前后几个句子的内在联系。4、分析句子表达的意图,一要联系篇章或段落的整体,二要从结构内容实际出发。文章标题:1、概括文章中心思想;2、引起读者注意 加点词:此类题一般有固定的答题套路(1)动词生动表现人物或事物的特点;或传神刻画了……事物……的情状,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或性格 (一)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1、修辞手法(1)、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点明所用修辞手法。(2)、明确答题方向。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句内容分析每一种修辞手法的具体作用。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1、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2、拟人: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3、排比——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4、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5、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6、设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注意和思考7、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达鲜明,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8、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中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附: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另一方面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表现力。2、表现手法类解题思路:(1)、确认所用表现手法。(2)、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如下文:1、象征: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2、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3、对比:使形象鲜明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对比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4、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持点,强化思想感情。有主次之分。5、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6、类比:以浅寓深,生动形象,通俗易懂。7、反语(反讽):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感情或者揭露批判。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3)、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二)表达方式类——一般针对段落或篇章中具体的表达方式命题解题思路:1、确认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2、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同3、确认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知识储备:运用描写手法总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肖像描写以形传神 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的性格特点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见,具体生动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明题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侧面(又叫间接)。议论文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作用: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增强说明力)、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注意表达的语言:记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描写了什么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议论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说明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三)行文段落类——针对文章中句段的作用命题解题思路:1、确认指定句段在行文中的位置。2、明确句段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具体赏析从三个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结构上的作用如:A、开头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B、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C、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睛;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四)形象物象分析1、人物形象的分析:首先,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每一神态、动作或语言的描写要与所表现出的优秀的品质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2、物象的分析: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1)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结构: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思考角度:A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B对内容的充实作用;C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D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五)人称表达类——可以针对某一人称的运用命题,也可以针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命题;或者针对称谓的变化命题。解题思路:1、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如: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真实可信;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可使作者的态度更鲜明,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显得客观冷静,便于叙事和议论。3、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六)其他:1、词语理解型:(1)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2)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3)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4)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理解词语的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即“六比较”:比较范围的大小、比较词义的轻重、比较搭配习惯、比较构成成分、比较词性功能、比较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2、句子理解型:一是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形象化的语句转化为概括性的直白的语言,二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释。3、筛选整合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是:(1)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2)文章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来写的,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求概括说明。答题方略:筛选整合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回答此类问题,要关注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感叹句、议论句等,尤其要关注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和段中的过渡句,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关键所在。整合的题型一般不宜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而应紧抓题干要求,将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组合、变换,使之成为全面、凝练、流畅、符合要求的答案。另外,要总揽全局,总体把握,防止因为答案要点不全而丢分。4、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描写出了……(2)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3)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5、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6、题目的作用以及好在哪里: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紧扣文章内容,简洁新颖。7、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虚实结合:关于散文的线索,明线和暗线。)8、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可结合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景中藏情〉此为散文中的描写,而在小说中的描写主要有衬托人物的心情,交代故事发生背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最后的景物描写一般都有象征意义,比如课文《药》之结尾。注意结合具体的题目。此外有渲染(烘托)气氛、衬托情感或主旨、表现人物品质、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揭示人物心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补充: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举例或列举:具体实在,易于被读者接受,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白描:文字简练,不加学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例](2006年高考湖北卷)本文主要运用于哪两种表现手法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情景?请结有关具体描写,简要分析其作用。[答案]白描(或细节描写)。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欢乐时写到了大孔雀、母鸡、老公羊、羊羔等,作者都只抓住对象的主要细部特征简笔勾勒,使羊群归家的群像得以简洁而传神的表现。(另一种表现手法是拟人)3、过渡和照应过渡和照应是在文章中体现事物发展的连贯性的一种结构手段。如果问过渡或照应的作用,可回答:使文章结构严密,气势贯通,前后呼应,条理分明,增强表达效果。高考散文阅读方法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散文曾多次出现,从长远看,文学作品的考查也当会以散文为主。因此,掌握一些散文的阅读技巧,对广大学生是有好处的。1、整体入手,理清文章脉络。材料丰富,思路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体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倾注其中的情。如《长城》(2000年)一文,从深秋晚景写起,引入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再从历史回到现实,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深化主旨,卒章显志,含蓄而又深沉。在这种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再来回答题目,就会洞若观火,游刃有余。2、了解背景,透视创作历程。作品是社会的折射,内容是背景的产物。有不少散文的创作,往往受环境的影响。因此,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是阅读鉴赏散文的一把钥匙。阅读《兽•人•鬼》(2000年春季),就必须认真阅读注释,分析背景材料。抗战胜利后,国统区人民掀起了反内战运动,国民党当局却大行不义,倒行逆施,制造了臭名昭著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先生十悲愤,坚决主张声援学生的爱国运动,对个别教授畏首畏尾,保全小我的做法极为不满,于是写了这篇文章。透视创作历程,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感情,再对照原文,试卷中的问题就不难找到答案。3、借助想象,体察作者情感。散文属于文学范畴,阅读散文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和作者情感发生强烈共鸣。读《长城》,如果能联想到余秋雨在《都江堰》一文中对“长城”的议论,能想象到长城上狼烟四起,民族斗争的惨烈,想象到中华民族的屈辱历程,就不难触摸到作者那颗希望中华民族走出封闭与落后,走向繁荣与强大的赤诚滚烫的心。4、辨识手法,找准突破口。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托物言志类散文也多次出现在高考试题中。如《报秋》(1998年,这是一篇章法严谨而又情文并茂的散文,深含着生活的哲理。作者通过玉馨花这个载体,提醒人们要多表惜光阴,抓住现在,抓住人生的每时每刻,有所作为,不能虚度年华。这就是“玉馨花精神”。抓住这个“精神”,也就等于找准了阅读的突破口。5、明确技巧,提高答题效率。阅读散文,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可以提高阅读效率,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常见有的:①比喻。如“兽”“鬼”各指什么(《兽•人•鬼》);②反衬。如《报秋》中用太阳花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③对比;如《青菜》(1993年)中,“高高翘起的狗尾巴草”,“自我炫耀的灯笼草”,“凌空悬挂的黄瓜”,与紧紧依靠大地,朴素沉着的青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④象征。如《门》(2001年)中的“门”;⑤排比。如“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报秋》),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到了强化作用;⑥变换人称。用“我”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用“你”便于抒情,便于对话,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用“它”或“她”只是写了不同人的感受。6、瞻前顾后,分析句段关系。阅读散文时还要瞻前顾后,注意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是的前后勾连。如《话说知音》(2002年),为什么说“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理清前四段之间的关系,第一段写自从有了关于知音的传说后,人们对知音的神往和渴求;第二、三、四段写了关于知音的传说在历代典籍中的记载。综合这两部分,就回答了以上问题。二者缺其一,都不是完整的回答。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阅读散文还需注意文体特点。叙事散文讲求以小见大,形与神的关系是重点,写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情与景的契合是关键;咏物散文托物言 ,尽可能体味象征手法。但有一点更重要,那就是,阅读鉴赏散文要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的心”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智慧去解读“作者心灵弹奏的乐章”。阅读一篇陌生散文注意以下要领:一、寻找“情物”“情物”在散文中用来表示理念、传达情感的人物、事物、景物、器物等等。这个“物”被注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后,就不再是普通的“物”了。《白杨礼赞》一文中,“白杨”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通过白杨,作者抒发了对华北抗日军民正直、质朴、团结、进取,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的赞美之情,可以说,找到了一篇文章的“情物”,也就基本领悟了作品的基调,掌握了整篇文章的精髓。二、探究“情缘”“情缘”就是情感的缘起。比如鲍昌的《长城》作者采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借“长城”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命运的关注之情。作者为什么如此关注中华民族的命运?我们只要沿着作者的写作思绪就不难找到答案。三个排比段,追昔抚今,含蓄地表达了对闭关锁国的否定,对中华民族未来的期望。三、体悟“情义”“情义”就是文本的意旨。一篇文学作品总要传达一点什么或表现一点什么,比如《报秋》一文,文章从始至终,无不紧扣标题“报秋”立意,文末“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委,领取生活罢”,由此便可以断定本文的意旨——时不待我。体会作品意旨要避免望文生义、避免主观臆断、避免无中生有、避免断章取义、避免以偏概全,避免节外生枝。四、品味“语言”散文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自然美”,实质上是强调散文语言的真情、真心、真语、不矫情,不做作。在散文阅读中,一要注意捕捉贮满作者感情的重要语句。对那些喜悦、或悲伤、或愤怒、或忧思、或景仰的句子要特别关注。如《荷塘月色》一文中,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把量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一丝”、“一带”、“一道”、“一二点”等等,也生动地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五、发现“技巧”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米洛斯的维纳斯》虚实相生的手法,《黄鹂》长短错落的句式,《荷塘月色》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内蒙访古》形联神系、浑然一体的结构,《胡同文化》不瘟不火、炉火纯青的文字,《琐忆》画龙点晴的议论,形散神聚的格局……如果在鉴赏散文能有这样的发现,说明对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就有一定的审美感悟了。考场现代文阅读步骤:一、揣摩题干,有备而读研读题干,看看命题人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在大脑里要形成“问题锁链”。二、品读题目,缘文驰想文章题目往往最先告诉人们作品要歌颂什么,反对什么,宣扬什么,控诉什么。三、浏览首句,略知梗概把各段的首句抽调出来进行整合性联读,就会发现作者写作的思路。四、默读全文,圈点勾画有两点提示:一是思考问题要瞻前顾后;一是准确圈定答题区域。五、深思熟虑,精确表达在表达时,一要整合筛选重要信息;二要剔除可有可无的字句;三要用词雅致精确。高考小小说的鉴赏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地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小说,人称之“螺狮壳里做道场”,又称之“精巧记叙文”,它截取生活长河里的一朵浪花,表现出生活的波涛汹涌。它要求习作者有一颗善感的心,一双善于捕捉生活瞬间的慧眼,以生动再现生活的笔墨,使此短文迸射出强劲的艺术张力。请欣赏下面的袖珍小说名篇《陨盗》(陶渊明)蔡裔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儿入室,裔附床一呼,二盗俱陨。小小说基本特征1:体裁特征 “小”“微”篇幅短小 情节单一 人物单纯2:主题特征 以小见大 以微显著短小中开掘深蕴 单一中追求精美 单纯中体现丰富鉴赏方法:一:把握故事情节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大致包括以下三种题型: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理清小说的结构;②寻找线索;③抓住场面。二:揣摩人物形象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三种题型:①指认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①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②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③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④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三:注意环境描写分析环境描写是全面理解小说的重要环节。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促使人物行动的指定场所和范围。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烘托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也要分析环境,要连带写景的部分一起分析。试题中常见的题型有三种: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③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像续写一段环境描写。面对这种题型,我们可从五方面进行思考: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⑤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四:挖掘作品主题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而小说的主题寓于小说中的题材和人物形象之中,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在高考阅读测试时,可能出现的题型是: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那么,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①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②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③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五:捕捉写作技巧质量上乘的作品,离不开精妙的写作技巧,这是因为写作技巧是作家驾驭文学语言,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及表达方式、修辞手段等,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时所表现出的熟练的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才能。欣赏小说语言,首先要细细咀嚼品味。在初读的基础上,以欣赏语言为目的慢慢读,细细品,向茅盾学习,“第一遍最好很快的把它读完,这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城的全景;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注意到各章各段的结构;第三遍就要细细的地读,这时要注意到它的炼句炼字”。其次要联系语境,想象情景,欣赏语言之美。优秀的小说描写人物语言总是高度个性化的,欣赏时要听其言,想其人,知其心,更要看作家是如何把握人物的身份与个性,借助什么样的场会让人物表现出来。欣赏小说语言,还要领悟小说的言外之意,欣赏其含蓄之美。小说是用形象说话,往往不把话说尽,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在写作技巧这一考点可能出现的题型主要有下面几种: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欲抑先扬、先抑后扬、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④明确各种描写(外貌、语言、心理、行动、细节、环境)的特点和作用;⑤结构方式(前后照应、创造悬念、埋下伏笔、总结上文、点题)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 作文 ,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阅读为话题的作文题目,方便大家学习。
阅读为话题的作文题目1
曾经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什么样的孩子看什么样的书,就有什么样的未来。”书,是浩瀚的宇宙;书,是漫天的星辰;书,是苍茫的大海。
书里的知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阅读,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看什么样的书,可能就会有什么样的梦想。
记得小时候,我想要成为一位美食家。小孩子总是特别馋,看到什么样的东西都想塞进嘴里。那时候,妈妈有很多关于美食的书籍。我喜欢看那些书,虽然看不懂文字,但看到那些栩栩如生的美食,我就萌生了要当美食家的念头。
小学四年级左右吧,我想要成为一位老师。有一段时间,我在当老师的姑姑家住。姑姑是语文老师,自然也会有很多书。那时候,我已经会认很多字了,也很喜欢看书。姑姑房间里的书大部分都是如何成为一位好老师。我不知怎的,这类书也喜欢看。姑姑会经常和我聊当老师的趣事。 教师节 的时候,会经常有学生来看姑姑。姑姑说,虽然当老师很辛苦,但是能看到那么多学生茁壮成长,很值得。我很羡慕姑姑,因此想要成为一名老师。
上了初中,我想要成为一位作家。我会去看很多小说,很多的 故事 。每次的语文书发下来,我总是会饶有兴趣地去看课文,去体会字里行间的感情。我开始喜欢上用文字来表达情绪。我喜欢写 日记 ,把高兴的不高兴的都写下来,向自己发泄发泄。偶尔,我也会写写一个个小故事,想象自己就是主角。阅读时,我可以抛开生活,只活在想象里。这样,也可以给自己降压。
阅读和梦想到底有什么关系?我想说,阅读成就梦想。
我的梦想是成为作家,自然离不开阅读。每个星期,我都会读上一两本名著或者小说。阅读的时候,我仿佛就进入了书的世界,和主人公生活在一起,去经历他们的点点滴滴。这大概就是我喜欢阅读的原因吧。我的梦想和阅读离不开,阅读也和我的梦想离不开。
阅读真的可以成就梦想。它让我们的梦想插上翅膀,让我们有更大的动力,成就我们心中最渴望的梦。
阅读为话题的作文题目2
阅读,丰富我们的生命;交流,激起思维跳动的旋律,让生命绽放出更美的篇章!
周三,我们班举行了“阅读交流”课——孩子们分享交流自己暑期读书的感悟。希望给暑期的读书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这是我们班的刘宇洁,别看她个子小,读的书可真不少,他给我们分享的是《一个雪球》的故事,最后,她还告诉同学们: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之后,不敢承认,我们要想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做个有担当有责任的少年!
这位女生,是这一学期刚转过来的,。她叫葛宇婷,一位文静可爱的女生。她给我们分享交流的是《鲁宾逊漂流记》,书中一个个惊险有趣的故事令她着迷,同时她也渴望自己可以有一场惊险刺激的冒险!
她,叫邓淑媛,暑假他在妈妈的推荐下读的是《再见了,拖拉》。她说因为自己平时做事情很慢,所以妈妈才让他来读这本书,并且在读完这本书之后,他还和妈妈一起制定了新学期的 学习计划 ,决心要和“拖拉”说再见。相信通过她的分享也给给四一班的其他孩子一点启发。
孩子们兴致勃勃的听着,用心的记着……
还有她——付静怡,也是一个爱读书的女孩,同时她的爸爸妈妈也非常关注她的学习,经常和她一起看书,提醒孩子在博客上发表博文,记录成长的足迹。她的分享也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谢浚阳,我们班的大个子女生,喜欢看书,喜欢写博,喜欢大胆的展现自己。他向大家分享的是《豌豆笑传》他说这是他在平时紧张学习之后,最爱读的一本书,可以让自己放松,可以让自己开怀大笑。
书,真是一种具有神奇魔力的读物,能带给孩子们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不同深度的需求,充盈孩子们的世界,提高孩子们的素养,润物无声的提升孩子们的精神 文化 ,相信,有数的陪伴,他们一定会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阅读为话题的作文题目3
说起阅读,想必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吧。有人喜欢阅读,也有人不喜欢阅读,而我就是喜欢阅读中的人的其中一个。
阅读可以使人快乐,阅读可以让人变得有信心,阅读可以让你学到很多知识。当我阅读时,我会走进里面的世界,去感受,去找寻知识,去理解意境。
阅读的 方法 有很多种,现在我来给大家简单的说一些吧。第一安排合适的时间,阅读规定在什么时候,多长时间。第二如果遇到了什么不懂的 句子 或词语,及时做好记号,最后再去网上搜索。第三找一些你觉得写得好的词语、句子摘抄到本子上面,这样的话可以方便以后自己写作文。第四认真的去看并理解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整篇课文所表达的意思,就像走进书中的世界一样。
在书中,我最敬佩的一个人物便是邓稼先。邓稼先是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他为中国成功研制了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邓稼先在战场上始终战斗,艰苦卓绝;在对待自己的工作中,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祖国而言,邓稼先是一个无私奉献、忠厚老实、有胆有识、身先士卒的伟大科学家。在课文中,他的战友为他写过这样一句话: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书中像邓稼先这样的人物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说了。阅读,可以让你身心舒畅;阅读,可以温暖你的心田;阅读,还可以是你的心灵鸡汤。我常常沉浸在书中的世界,无法自拔,等到别人叫醒我,我才回过神来。
如果没有书,就不会有你们现在大脑的知识;没有书,你们就不会知道那些 名人 名言 ;没有书,你们更不知道为什么而去读书。书是我们大家的朋友,它就像一盏指明灯,照亮前方,指引着我们向前!
读好书,好读书。读书,是为了对祖国做贡献,为了做祖国的人才,正如高尔基所说的一句话“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
阅读为话题的作文题目4
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们生活在一个无忧无虑的时代,读书时不需要“囊萤映雪”,也不需要“凿壁偷光”。因此,我们应从好书中汲取精华,丢弃糟粕,为祖国的大好河山尽其所能。
书在我人生的字典里是个不可忽视的词语,它带给我一段五彩缤纷的时光。正值童年时光的我学会了几个拼音字母就迫不及待地翻开注音图画书。我一边看着彩图,一边拼着拼音,艰难地“啃”下了这本书。虽然对书中的内容只是一知半解,但我还是乐不思蜀,为“挖”到人生第一桶金而感到自豪。稍大些时,我开始不满足图画书,把目光“钉”向 童话故事 ,准备“更上一层楼”了。
很快,故事那曲折的情节、惊心动魄的事件和完美的结局让我神魂颠倒。但“耸立”在鼻子上的“视保屏”也随之而来。到了三、四年级时,童话书带给我的营养已日渐减少。于是,我又选择了更高级的“滋补品”。一排《作文100分》取代了故事书往日的地位。我如饥似渴地品尝着一颗颗“鲜果”,作文成绩也日渐优异。但这趟读书“旅程”并非一帆风顺,我捡了作文,丢了语文基本字词和宝贵的视力,真是亏惨了。
爸妈得知情况后“晴转阵雨”,我只好心无旁骛地拼命赶语文成绩。但今天的事明天无论多么早去做终究是晚了一步。我语文基本功赶上了,作文又掉下了。我再次重操旧业,并合理安排时间来学习语文、数学。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又喝了一次“蜜水”。不知不觉中,我又虚度了一年光阴,作文书的作用也微乎其微。《智慧背囊》弥补了我心灵的空缺,让我再一次受益匪浅,也再次让我力量倍增。
是啊!没有书的家是一潭没有鱼的死水。失去了精神食粮,便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书籍深奥的世界正等待人们来领悟。热爱学习的你,请抛弃世俗的欲望,只身来到书的王国里。
阅读为话题的作文题目5
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我们阅读过不少书籍。阅读能使我们的旅途少一份寂寞,多一分快乐;少一分忧愁,多一分激情,它能使我们孤单的心灵找到一处归宿,寄托我们的“酸甜苦辣”,它也能使我们脑海满载知识,丰富生活,故人生需要阅读。
人生需要阅读,它犹如东方缓升的启明星,启蒙我们愚昧的思想。在民国时期,中国的处境相当艰难,多少受封建思想毒害的中国同胞被受欺凌,多少中华儿女在愚昧无知思想中挣扎。当他阅读了鲁迅笔下的《狂人日记》、《呐喊》等著作时,他们最终从阅读中觉醒,他们成功挣脱,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救国革命先导,最终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阅读能使人的思想得到净化滤去腐朽落后的思想,启蒙着我们,引领着我们,激发了我们,故阅读在人生中必不可少。
人生需要阅读,它犹如一位无私的老师,赋予我们无穷的知识,引领我们走向成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马克思从小就喜欢阅读。在英国时,他每日都会到英国国家图书馆阅读书籍,他每天就和书籍相伴,从阅读中不断吸允无穷的知识,从阅读中寻找走向社会主义成功的道路,最终《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使多少无产阶级走向革命的成功。如果马克思不是如此孜孜不倦的阅读、吸收知识,他能完成这么伟大的著作吗?可见,人生需要阅读。
人生需要阅读,它犹如“百味瓶”,使我们品味到生活的“酸甜苦辣”,丰富了我们的情感生活。阅读过《红楼梦》,你是否领悟到林黛玉多愁善感的一面?阅读过《三国演义》,你是否领悟到关羽忠义的一面?又云:读《陈情表》不流泪者为不孝,读《出师表》不流泪者为不忠,这一切都是在阅读中所感悟,在阅读中触动你的情感,在阅读中渗透如你的心灵,丰富你的情感。
人生中缺少阅读将是可怕的,那我们将会变得孤陋寡闻,会流失情感,更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枯燥无味,因此,人生需要阅读。
阅读为话题的作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以阅读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 阅读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 以阅读的乐趣作文为话题作文5篇
★ 以阅读为话题的700字作文
★ 以阅读为话题的作文500字
★ 关于阅读的话题600字作文
★ 以阅读为话题的作文700字
★ 以阅读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 关于阅读的作文
★ 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500字8篇
191 浏览 4 回答
355 浏览 5 回答
281 浏览 4 回答
149 浏览 2 回答
352 浏览 4 回答
357 浏览 6 回答
195 浏览 3 回答
287 浏览 5 回答
308 浏览 7 回答
304 浏览 3 回答
116 浏览 4 回答
273 浏览 4 回答
304 浏览 3 回答
338 浏览 6 回答
264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