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关注时政,每天都看新闻联播的话,那么在过去一年你一定会时常听到“国家出台政策帮助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一类的话。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很长时间了,在材料生产加工甚至创新等方面都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外贸金额不断刷新,甚至金融危机都没能阻挡中国的经济飞速增长。但毕竟这种利用有限资源获得利益的方法不是长久之计,所以为了中国未来的经济和国民的文化程度,国家开始注重起文化,并已经将其作为产业发展。那么,我国现在的文化产业究竟是怎样的呢?先从最简单最近的春节联欢晚会说起吧。春晚举办了30年,每年的除夕夜都会为中国人送上最丰盛的“文化大餐”,可以说春晚聚集了国内最优秀的文化形式,文化内容和艺术家。但近几年的春晚却被不断抱怨,且每况愈下,观众抱怨没有创新,笑点乏味。似乎春晚已经远离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今年的龙年春晚虽说没有植入广告,没有大合唱,但其总体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就说语言类节目,诸如小品、相声,这本应该是中国的特色,今年却仅仅有7个节目,相较于去年14个整整减少了一半。龙年春晚的导演说“小品、相声在国内已经没有市场了。”这句话乍看之下觉得匪夷所思,但仔细想想也是事实。小品、相声本来就是在庸俗的文化之上所建立的,它的任务不仅仅是让观众一笑了之,而是要在这笑话中讽刺现实的种种,在笑声后要让观众思考。但现在呢?内容匮乏,缺乏创新,都是些没营养的笑点,观众看完是笑了,但他们在笑什么?谁也不知道。就算是春晚这样的舞台,搬上来的也仅仅是绕来绕去的那么几个内容而已,小品、相声已丧失了原有的功能,其目的也不过是让观众在除夕夜多笑几声。毕竟,让观众笑总比让观众哭好吧。再加上网络的普及,表演出很多段子都不免有抄袭之嫌。该说广大网民的想象力强还是众多文化工作者的创新能力匮乏呢?应该是后者更多一些吧。如此一来,语言类节目确实已经不能迎合现在观众的胃口,而且其本身也在偏离原有的宗旨。这样的作品到底有什么可看之处呢?还不如到网上去搜帖子的好。再说说为文化产业做出巨大贡献的电影市场。2011年的电影市场票房破130亿,总计国产片200余部,引进电影50部左右。但我相信那130亿中至少有一半是属于引进的50部的。年底很多电视频道,报纸,网络媒体都在盘点2011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种种。除了CCTV那中规中矩的点评之外,其他媒体都不约而同的批判去年的国产电影。题材无创新,剧情太烂,技术不到家都是国产电影获得差评的原因。请着大牌明星,用着3D技术拍摄,耗费上亿制作又有什么用?剧情上不去,其他一切都是浮云。但无奈有着明星、导演的名气和天花乱坠的宣传撑腰,这些剧情简直就是在敷衍观众的片子也能赚的盆满钵满。其实应该是大多数人花了钱,看了片子之后在大呼“上当”吧。因为中国的市场太大,谁也不愿放过。为了赚取最大利润请了明星胡导一气的不在少数,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这句话仿佛就在各大导演和演员身上上演着。没有用心去写剧本,没有用心去导,没有用心去演,中国的电影怎么可能能打败强大的好莱坞呢?2011年票房前三甲很遗憾没有中国影片的身影,到国际电影节上的中国影片也不过是展映。看过一个数据说国产影片90%都是处于亏损状态,我不懂了,既然已经有了亏损,为什么导演,编剧还是没有任何改观?大家还是乐此不疲的上演“我导烂片,观众买单”如此对观众不负责任的事情。难道非要等你被观众唾骂才可以?不过,我想那时导演已经卷完钱去夏威夷安享晚年去了。国产影片急需矫正观念,走上正轨。以上举的两个例子不过是文化产业中的一两个,不过,这也不是个例。其实,早在文化被作为产业受国家关注以来,文化就已经开始扭曲。不为什么,因为在中国这个大多数人都是利益至上的价值观的国家,只要一涉及金钱,人们就会不择手段去获得。再加上国家的不断扶持,这些人更是为所欲为。以前是工业,食品,制造,现在又多了一项文化。这些东西都已不是纯粹的了,人们已近很难再找到真正的艺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大国,没有真正的文化可以支撑,难道这不可悲吗?有一个笑话说的很好,说有人问德国总理撒切尔“中国的电视机大量销售到德国,我们该怎么办?”撒切尔一笑说“那没什么,要是有一天中国的电视节目大量输到德国,我们再来讨论怎么办。”这个笑话已经充分说明了当今中国文化的扭曲程度。我们再不端正我们的价值观,再不注重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终将会遭受外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