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前言(1)■第一章政治类范文(2)近年政治类真题(范文)的考情分析(2)近年政治类真题(范文)的命题趋势特点(3)【范文1】 以人为本执政理念主题(4)坚持以人为本 构筑和谐之基(4)【范文2】 政治道德主题(5)正心诚意而后可为天下师(6)【范文3】 行政伦理主题(7)加强行政伦理建设 以其身正率其必从(8)【范文4】 执政能力主题(9)扬清风正气 塑恢弘器宇(10)【范文5】 领导干部阅读主题(12)领导干部要做全民阅读的模范(12)【范文6】 提高青年干部素质主题(14)提高青年干部素质 放飞新时代的雄鹰(14)【范文7】 政绩考核机制主题(16)扭转考核机制龙头 校正官员从政方向(16)【范文8】 问责制度建设主题(18)完善问责制度 构建责任政府(18)【范文9】 转变政府职能主题(20)免检制度理应废除 政府责任不容放弃(20)【范文10】 服务型政府主题(22)改进政府行政方式 打造服务型政府(22)【范文11】 诚信型政府主题(24)人以信立 政以诚兴(24)【范文12】 节约型政府主题(26)政府带头厉行节约 团结民众共克时艰(26)【范文13】 科学决策与市政建设主题(28)政府科学规划 统筹市政建设(28)【范文14】 政策制定与执行主题(29)从政策的法、理、情谈起(29)【范文15】 依法行政主题(31)斩断钓鱼之钩 严格依法行政(31)【范文16】 文明执法主题(33)文明执法要讲求“内外兼修”(33)【范文17】 规范执法主题(35)摒弃刑讯逼供 促进执法规范(35)【范文18】 处置突发事件主题(37)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 有效处置群体性事件(37)【范文19】 政府与媒体关系主题(39)政府要善于以媒体为镜(39)【范文20】 政府信息公开和网络舆论监督主题 (41)以网络舆论监督促反腐倡廉(41)第二章 经济类范文(43)近年经济类真题(范文)的考情分析(43)【范文1】 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发展主题(45)扬科学发展之帆 航持久发展之船(45)【范文2】 调整经济结构主题(47)以结构调整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47)【范文3】 优化产业结构主题(49)优化产业结构 抑制产能过剩(49)【范文4】 产业转移升级主题(50)让产业转移与升级双翼齐飞(51)【范文5】 新兴产业主题(52)明者因时而变 知者随事而制(53)【范文6】 绿色经济主题(54)构筑绿色经济发展新格局(55)【范文7】 经济、环境、文化协调发展主题(56)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环境和文化为代价(57)【范文8】 统筹区域发展主题(58)统筹区域发展 实现共同繁荣(59)【范文9】 发展县域经济主题(60)激活县域经济发展的细胞元(60)【范文10】 城乡一体化发展主题(62)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强健经济发展筋骨(62)【范文11】 农村经济发展主题(64)百计兴农活水源 稳粮增收促发展(64)【范文12】 土地经营权流转主题(66)让土地经营权流转成为农村发展活力的源泉(66)【范文13】 乡村旅游产业主题(68)打造乡村旅游亮点 促进农村经济繁荣(68)【范文14】 垄断行业改革主题(69)改革创新破垄断 释放活力促公平(70)【范文15】 治理潜规则主题(71)消除行业潜规则 政府应积极作为(72)【范文16】 企业社会责任主题(73)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提升产品质量安全(74)【范文17】 自主创新与中国创造主题(75)加强自主创新 让“中国创造”闪亮世界舞台(76)【范文18】 物联网产业主题(78)加强自主创新 助推物联网进入快车道(78)【范文19】 “走出去”战略主题(80)讲究策略走出去 海外并购开新天(80)【范文20】 抗旱减灾主题(82)发展资源水利 构建抗旱减灾长效机制(82)第三章 社会类范文(84)近年社会类真题(范文)的考情分析(84)【范文1】 法制与和谐社会主题(86)强化法律监督 促进社会和谐(86)【范文2】 社会公平主题(88)让和谐社会永沐公平正义的阳光(88)【范文3】 住房公平主题(89)先天下之‘优’而‘优’ 先天下之乐而乐(90)【范文4】 抑制高房价主题(91)强调控重保障 使居者有其屋(92)【范文5】 公租房主题(94)借力公租房 保障低收入者住有所居(94)【范文6】 统筹教育均衡发展主题(96)统筹教育均衡发展 逐步实现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96)【范文7】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主题(97)逐步推进流动人口子女“学有所教”(98)【范文8】 改善民生主题(99)解决民生历史欠帐正当时(100)【范文9】 大学生就业主题(101)在象牙塔和商海间连线 助大学生画出人生彩虹(102)【范文10】 大学生村官主题(104)历练与使命(104)【范文11】 新生代农民工主题(105)民工易老 城市难留(106)【范文12】 和谐劳资关系主题(107)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打造和谐劳资关系(108)【范文13】 职业病防治与劳动者权益保护主题(109)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110)【范文14】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主题(111)坚持以人为本 确保农民病有所医(111)【范文15】 农村社会保障主题(113)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113)【范文16】 社会养老主题(114)谈社会养老的政府责任(115)【范文17】 公共服务均等化主题(116)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社会发展助推器(116)【范文18】 校园安全与社会暴力事件主题(118)理性面对校园暴力 促进社会和谐进步(118)【范文19】 交通安全主题(120)加强交通安全建设 促进和谐社会发展(120)【范文20】 安全监管主题(122)政府重监管 保驾护发展(122)第四章 文化类范文(124)近年文化类真题(范文)的考情分析(124)【范文1】 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126)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旗帜(126)【范文2】 青年价值观与社会责任主题(128)勇担重任 让青春在眉头闪光(128)【范文3】 干部精神状态主题(130)守望精神高地(130)【范文4】 廉政文化主题(132)让廉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132)【范文5】 提高国民素质主题(134)道之以德 律之以规(134)【范文6】 新闻职业道德主题(136)加强新闻工作者自律 做好公众灵魂的工程师(136)【范文7】 整顿低俗文化现象主题(138)整治低俗文化 共建社会主流价值(138)【范文8】 文化软实力主题(140)坚持科学发展观 增加文化软实力(140)【范文9】 文化体制改革主题(142)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提高国家文化竞争力(142)【范文10】 文化产业创新主题(144)借一股自主创新的劲风 打造文化产业强国(144)【范文11】 文化创意产业主题(146)以创意为突破口 提升文化产业价值链(146)【范文12】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主题(148)传节日精髓 续民族血脉(148)【范文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题(150)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让传统文化星耀历史长河(150)【范文14】 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主题(151)以正确的政绩观看待名人故里之争(152)【范文15】 阅读文化经典主题(153)阅读经典 传承文明(154)【范文16】 红色文化旅游主题(155)发展“三位一体”的红色旅游 让革命遗产再放异彩(155)【范文17】 互联网健康发展主题(157)绿色上网 利国利民(157)【范文18】 手机文化主题(159)让手机文化多一些健康的因子(159)【范文19】 知识产权保护主题(161)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挺起中国创造脊梁(161)【范文20】 对外文化交流主题(163)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163)第五章 生态环境类范文(165)近年生态环境类真题(范文)的考情分析(165)【范文1】 生态环境与协调发展主题(166)科学统筹规划 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166)【范文2】 应对气候变化主题(167)后天的拷问(168)【范文3】 海洋开发与保护主题(170)硬币的两面(170)【范文4】 水价调整主题(171)水的价格(172)【范文5】 水资源节约与保护主题(173)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 解决缺水问题(174)【范文6】 低碳社会主题(175)建设低碳社会 实现可持续发展(175)【范文7】 海洋低碳经济主题(177)大力发展海洋低碳经济(177)【范文8】 节能环保产业主题(179)加快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步伐(179)【范文9】 新能源发电主题(181)发展清洁能源 优化电源结构(181)【范文10】 西部生态环境主题(183)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183)【范文11】 农村生态环境主题(184)构筑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环境基础(185)【范文12】 小城镇生态环境主题(186)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中的生态保护(187)【范文13】 生态城市主题(188)打造生态城市 把握健康发展方向(189)【范文14】 生态示范区主题(190)创建良好生态示范区(190)【范文15】 生态旅游主题(192)科学发展生态旅游(192)【范文16】 现代林业与森林保护主题(194)保护森林资源 大力发展现代林业(194)【范文17】 防治沙尘暴主题(196)重视生态 科学治沙(196)【范文18】 治理光污染主题(198)树立节能观 根治光污染(198)【范文19】 治理建筑垃圾主题(200)减量化 资源化 让建筑垃圾“消失”(200)【范文20】 生物多样性主题(201)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 构建人与自然的共同家园(202)■第六章 写作题未来发展趋势——公文应用文(205)公文、应用文将成为未来写作题的发展主流(205)【范文1】 通知(206)关于贯彻两会精神、做好本省2009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6)【范文2】 请示(207)关于设立专款安置非正常外来流动人员的请示(207)【范文3】 答复(208)对某学报C主编意见的答复(209)【范文4】 情况报告(210)关于兰州牛肉面限价事件的情况报告(210)【范文5】 情况综述(211)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情况综述(211)【范文6】 情况通报(213)关于“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的情况通报(213)【范文7】 调查报告(215)某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215)【范文8】 讲话稿(216)让保护“非遗”的火炬在掌心传递(217)【范文9】 演讲稿(219)加强社会救助 促进社会和谐(219)【范文10】 发言提纲(221)关于一个真实“中国制造”的发言提纲(221)【范文11】 新闻发布稿(222)关于“三鹿”牌受污染奶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情况的新闻发布稿(222)【范文12】 公开信(224)致广大网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225)【范文13】 倡议书(226)关于拒绝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倡议(227)【范文14】 建议信(228)关于保证贫困学生就读大学问题的建议信(229)【范文15】 责任书(230)××乡(镇)2009年环保目标责任书(231)【范文16】 规划(233)某县“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233)【范文17】 计划(234)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工作计划(235)【范文18】 总结(237)关于全国防治禽流感疫情工作情况的总结(237)【范文19】 意见(239)关于落实温总理批示、建设节约型机关的意见(240)【范文20】 会议纪要(241)关于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会议纪要(241)第七章 申论文章写作备战策略(243)第一节 文章立意(243)第二节 文章拟题(245)第三节 文章结构(247)第四节 文章写作(249)第五节 文章论证(251)第六节 文章语言(252)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253)中公教育·2011年独家权威公务员笔试课程介绍(255)中公教育·中公远程教育简介(257)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强大图书体系(258)
#申论大作文# 伟大事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探月工程鼓舞人们在奋力奔跑和接续奋斗中成就梦想,为春和景明的气象增添了奋斗底色。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别开生面的事业格局,曙光已现的复兴前景,召唤我们高挂云帆、御风而行。(引言+解释+点题,开头不是我们应该怎么做,而是形势召唤我们怎么做)在奋斗中成就伟业,以梦想导引航程。没有目标的生活,犹如没有罗盘的航行; 没有梦想的生命,犹如没有色彩的春天。“梦想是激发活力的源泉”,它曾支撑人浴血奋战,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它曾引领白手起家改造山河, 建设出一个崭新的中国;它也曾掀开改革开放大幕,谱写出一曲国富民强的奋斗赞歌。 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决策实施探月工程,圆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飞天揽月之梦。” 在建成 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只要我们心怀梦想、 不懈追求,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分论点一,首句用比喻比较形象)在奋斗中成就伟业,靠创新决胜未来。新故相推,日生不滞,这是自然规律写照; 日新之谓盛德,不日新者必日退,这是 社会 规律使然。核心技术催生核心竞争力,新 兴需求造就新兴业态,创新的杠杆,总能撬起出乎意料的奇迹。从“一曲星梦东方红”, 到“嫦娥奔月创奇迹”,惊世成就充分说明,“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赋予更大改革 自主权。” 历史 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追梦人的脚步永远向前,改革者 的精神维新不已。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革故鼎新、别开生面,紧紧扭住创新这个“牛 鼻子”,我们就能用好 历史 机遇期、掌握发展主动权。(分论点二)在奋斗中成就伟业,我用实干描绘盛景。大江奔流永无止境,大浪淘沙沉者为金, 大道至简实干为先。行行重行行,不怕万里遥, 社会 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 者的时代。面对执行力不强的问题,我们勇于揭丑亮短、戳中要害;旗帜 鲜明为秉公用权的干部撑腰鼓劲的坚定决心和态度,释放出就是实干者、担当者的坚强后盾的强烈信号。民族复兴行进至关键一程,需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不以事艰而无为,只因任重而奋行。以必成之心,入艰难之境,创未有之业,无限荣 光将由此续写。(分论点)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当此奋发有为的新时代, 我们更加懂得梦想的价值、创新的重要、实干的意义。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都心怀 梦想、勇于创新、奋勇拼搏,我们的事业将所向披靡,前途将不可限量。(计 空格 1132 字)(全篇小词较硬,建议背诵)
申论是近十年来国家及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所采用的一种新型题型。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申论写作教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申论写作水平、适应社会对申论写作的人才的需求。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申论公文写作的格式 范文 ,仅供参考。
×× 局开展 “ 争先创优 ” 活动工作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提高人事部门自身建设水平,根据全市人事系统“争先创优”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我局将坚持以党的精神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工作争先、服务争先、业绩争先”为目标,以培养“学习优、作风优、素质优”人事干部队伍为重点,扎实有效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开创人事工作新局面,为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事人才保证。
此活动的最终目标为:1.把局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立场坚定、工作作风务实、坚持民主集中制、廉洁勤政、有凝聚力、战斗力的领导集体和学习好、团结好、作风好、纪律好、政绩好的领导班子。2.建设一支政治可靠、素质优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进取心强的人事干部队伍。3.各项人事人才工作任务按时全面完成。重点工作有创新、出 经验 、 出成果; 单项工作有特色, 每年至少要有 1~2项人事人才工作在市或省有影响、有位次。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局将从“抓学习,强素质;抓管理,树形象;抓创新,创佳绩”着手去做。同时为了保证活动效果,我局也会加强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活动效果。将“争先创优”活动作为一项长期的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二)建立激励机制,增强争创动力。以“工作争先、服务争先、业绩争先”为目标,以培养“学习优、作风优、素质优”干部队伍为重点,建立激励机制。
(三)加强舆论引导,注重培养典型。加强对争创活动的宣传,引导全体干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更新思想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树立本局的学习典范。
汇报材料
通过最新山西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山西中公 教育 整理了山西省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公务员考试申论中的贯彻执行类题目历来是广大考生成“公”路上的拦路虎,因为贯彻执行类题类目庞杂,涵盖范围广,体裁不限,导致考生复习难度加大。在此,中公教育专家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常见文种给出示范,供考生积累和参考,本文为汇报材料。
关于 ×× 区 安全生产 工作的汇报材料
首先对省政府安全生产督查组到我区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简要汇报一下××区的安全生产情况。
××区是××市的中心城区,辖区总面积 62 平方公里,管辖 9 个街道、32 个社区、19 个行政村,总人口近 万人。××区是××市的商贸中心,也是全市的政治、经济、 文化 中心。截止目前,全区安全生产工作形势持续稳定,未发生重伤以上安全事故,连续五年被市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具体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网络体系。一是区委、区政府将安全生产任务栏入重要议事日程; 二是建立县级干部负责联系安全生产工作制度, 严格部门安全职责,形成合力;三是强化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四是完善监管队伍,实行网络化管理。
二、落实责任,加强监管,杜绝安全隐患。一是加大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二是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监管;三是积极创新监管工作机制;四是强化监管手段;五是领导带头,强化监督检查。
三、加大整改力度,严格责任追究。一是我区采取条块结合、拉网式排查的办法;二是实行了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
四、积极创建安全社区,强化 安全教育 工作。一是明确创建目标;二是完善统一制度;三是强化宣传教育。
五、强化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组织开展了“安全进社区” “青年安全志愿者”“法律法规咨询” “ 安全知识 讲座”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持了持续稳定,按照目标要求取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责任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二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三是全民安全素质有了新的提高。
今年来,我区安全生产工作在省、市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目前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如一些企业对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生产执法环境有待改善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区将认真落实省、市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促进我区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以上汇报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
实施纲要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 节选 )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为人民服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蔚然成风,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应当引起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
我国在公民道德建设中,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要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而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 其它 社会形态道德的显着标志。为此,大力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社会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课堂;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各有侧重、各有特点,是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当然,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各级党政机关开展的创先争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 、 “送温暖” 、 “志愿者” 、“手拉手” 、 “幸福工程” 、 “春蕾计划” 、 “扶残助残”等公益活动,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对公民道德建设有着深刻的影响。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胡锦涛同志也曾说过:判断党和政府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是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答应不答应。然而在制度设计中,还存着忽视群众意见、漠视群众利益、无视群众力量等突出问题,致使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受到一定影响。因此,要保障制度科学有效,必须要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
要集民智,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岁月里,一直注重听取群众意见、汇集众人智慧,使各项制度设计充分吸纳了各界群众的智慧与意见,确保了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然而当下,以限塑令为代表,个别部门在制度设计过程中,缺少必要的调查研究,忽视了群众的意见和智慧,导致制度脱离实际,难以执行。所以,我们要引以为戒,鼓励公众参与制度设计,发表不同意见,才能保障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要惠民利,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把尊重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视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度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而能否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是关系到制度是否科学有效的关键。然而,在计划生育罚款提成等制度设计过程中,部门本位主义思想依然浓厚,出现了“好事人人管,坏事没人管;有好处就管,没好处就算”等权力越位与缺位并存的现象,背离了制度设计的初衷。
要用民力,发动依靠群众力量。有首歌唱得好: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共产党力量的源泉。在制度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制度自身的合理性,更要考虑到制度的可执行性。须知,执行是制度科学性和有效性最集中的体现,是制度设计的生命线,而制度的顺利实施与有效执行,则离不开群众的鼎力支持。当前食品安全工作领域的“媒体依赖症”,虽然暴露出主管部门的监管缺失,但同样说明了食品安全工作离不开公众特别是媒体的参与配合。这就是群众的力量,是制度生命力的保障,也是提高制度设计科学有效性的重要力量。
群众路线是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保障和增强制度设计科学有效性的基石。只要我们在制度设计中,能做到集民智、惠民利、用民力,就能形成政民互动、干群互动、上下互动的大好局面,最大限度地获得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最大限度地增强制度设计的生命力!(959字)
点评:
古人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可见,财富公平分配是人们亘古以来的理想与追求,而公平则是财富分配的生命线!然而,在社会财富总量持续快速增加的同时,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却日益扩大,基尼系数已经突破国际黄色警戒线,成为群众最关注、反响最强烈、矛盾最突出、影响最深远的社会难题。为国家长治久安计,必须调整分配格局,保护收入分配的生命线!
要调整一次分配格局,提高工资收入水平。一次分配,是资方与劳方之间进行的财富分配。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就业岗位有限,劳动力市场总体上处于并将长期处于资方市场,由此决定了资方在财富分配方面拥有更大的话语权、更强的姿态和更加主动的地位。这导致群众工资收入水平增长缓慢,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所以,调整一次分配格局,就需要建立并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和自然增长机制,持续提高群众工资收入水平。
要调整二次分配格局,发挥税收杠杆作用。二次分配,是政府通过税收形式,和公众之间进行的财富分配。当前,我国税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税收负担偏重,甚至不少地方还在征收“过头税”,存在寅吃卯粮的问题,侵害了群众的合法收入;二是税收转化成财政后,投入在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的资金数量较少,未能转化成人民群众的福祉,也间接影响了群众增收。故此,调整二次分配格局,需要改革税制、减轻税负并加大税收在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调节收入差距的杠杆作用。
要调整三次分配格局,发展公益慈善事业。三次分配,是社会公众以公益慈善等形式,将部分财富无偿捐赠给困难群体的财富分配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积极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的社会氛围。在我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公众对企业家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的期望值很高,而自身投身公益慈善活动的积极性偏低。同时,受郭美美事件的影响,公益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大幅度下降,也在客观上打击了公众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积极性,削弱了财富公平分配的自主性。可见,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需要增强公众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的自觉意识,提高公益慈善组织的服务水平与工作透明度。
古人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又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调整收入分配格式,正是要行天下大道、损余补缺。通过提高工资收入水平、发挥税收杠杆作用、发展公益慈善事业,促进财富在社会各阶层之间进行合理流动,才能缩小贫富差距、避免两极分化,守住公平这条生命线!
——破解养老难题须强化政府责任
《中庸》说:“仁者,亲亲为大”,意思是孝顺父母是仁爱的第一要义,让老年人安度晚年也是仁政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随着我国老龄化迅猛发展,不少老年人却面临着“养老真空”难题,传统的子女养老模式难以为继,政府公共养老服务发展缓慢,社会机构养老问题重重。谁能破解养老难题?
总体来看,必须强化政府责任。当前,养老难题已经大大突破了传统家庭的边界,特别是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421”甚至“8421”家庭大量出现,一对夫妻要赡养四位甚至八位老人,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实际上,养老难题已经变成了社会公共问题,向全体老人提供养老公共服务,政府责无旁贷,必须下大力气、下苦功夫!
要在舆论引导上下功夫。在某种程度上,对老年人的关爱程度,可以反映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年轻人或忘却了孝顺父母的祖训,或忙于事业无暇顾及老人,反映出传统美德的淡漠和缺位,已逐渐演化成社会公德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在舆论引导上下功夫,加强“尊敬老人、关心老人、爱护老人”传统美德教育,为破解养老难题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要在财力保障上下功夫。当前,我国养老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覆盖面比较狭窄,保障水平不高,难以满足老龄化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构成了当前养老难题的主要矛盾。故此,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养老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因地制宜,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加快养老院等公共养老设施建设速度;一手抓养老社会化,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支持民办养老事业的发展。
要在优化管理上下功夫。由于我国养老服务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供不应求的现象,导致不少民办养老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混乱、服务很差、条件简陋、收费昂贵等诸多问题,导致养老服务质量低下,群众意见很大。所以,我们还必须在优化管理上下功夫,在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上提出更加具体、严格、科学的标准,提高准入门槛,严厉打击非法养老机构,尊重和保障老年人各项权益。
151 浏览 4 回答
308 浏览 3 回答
109 浏览 4 回答
358 浏览 3 回答
138 浏览 3 回答
86 浏览 3 回答
172 浏览 3 回答
310 浏览 3 回答
325 浏览 8 回答
258 浏览 6 回答
106 浏览 3 回答
357 浏览 3 回答
288 浏览 3 回答
145 浏览 4 回答
216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