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物质的密度”这节内容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从知识角度说,密度的概念是物理学中一个基本概念,也是常用的物理量,是以后学习压强、浮力等力学知识的基础。从过程和方法角度说,密度概念的建立通过运用数据分析和比值来定义物理的方法,是一种很重要的科学方法。如何进行本节课教学,本人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和看法,欢迎同行批评指正。
(1)探究的物理问题不明确,猜想与假设过于盲目
一个科学探究过程必然要围绕一个明确的物理问题展开。
①虽然教材中指出探究性物理问题,但缺乏明显的探究方向,给形成探究假设与制定研究方案带来了一定困难。
②教材中也指出是探究性的物理问题,但学生完全可能凭生活经验想到颜色、气味、味道等来识别,学生会想到可以用质量、体积,甚至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识别物质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物质的识别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可以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识别物质?由物质的识别猜想到利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作为识别的依据,这种猜想的根据是什么?学生怎么可能想到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识别呢?这种猜想显得盲目。
③关于教材中的问题,学生猜想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或相同物质)的质量是否相同的根据是什么?这会使学生的猜想陷入一种无根据的幻想中。这与课程标准关于科学探究能力目标中的猜想与假设的基本要求相违背,也与课程解读猜想与假设的说明部分意思相违背。
(2)通过实验,学生无法理解密度是什么
教材试图通过实验测量的比值来发现同种物质的比值一般是恒定数值,说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从而定义密度,得出公式=。如果你问学生,密度是什么?他们肯定会告诉你:密度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如果你再问,密度是不是由决定?他们会告诉你:是。如果你解释“密度是由物质本身决定的,是一种特性,与质量m、体积V无关”,学生根本不理解。
为了解决以上两个问题,使学生能理解什么是密度,也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我提出了以下教学设想:
一、引入
1、我用数码相机在惠州市区拍下了人拥挤和人稀疏的地方的现场情况,在课堂上放映,引导学生得出人的分布有疏密程度的不同,引入人口密度,提出人口密度是用来说明人口分布的密集程度。从研究人口密度重要性说明有必要对密度进行研究,从而引入密度。
2、从“物质有多有少如何分布”引入物质密度,提出物质的密度就是用来说明质量分布的密集程度。学生对密度的意义就有了理解,从而清楚知道密度是为了说明质量分布的疏密程度,这一点学生很容易理解。
二、通过讨论,加强学生对密度意义的理解通过提问:不同物质密度一样吗?引导学生分成三个小问题来研究:
1、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如何比较密度
学生很容易想到要比较质量。通过天平测量体积相同的两种透明液体的质量的实验演示,学生发现质量有大有小,通过对密度意义的理解,分析并得出结论:体积相同时,质量较大是因为该物质质量分布较密,密度较大;反之,密度较小。
2、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如何比较密度
学生很容易想到比较体积,同时引导学生先根据密度的意义进行猜想与假设,再通过用测量质量相同的两种透明液体的体积这一演示实验进行探究。
3、如果质量与体积都不同呢
引导学生比较单位体积的质量来判断密度大小,提出比值法,让学生明确可以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研究密度大小,从而把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同时也为制定比较密度的计划和实验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与假设
在分析研究不同物质的密度情况下,很容易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相同物质的.密度会一样吗?从而引出了物质探究的课题。
通过播放石墨原子的六边形排列结构短片,引导学生发现石墨这种结构是固定的,从而使学生猜想到石墨的质量分布疏密程度也可能是固定的,最终猜想到同种物质的密度可能相同。这一猜想过程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的理解,同时使学生的猜想有一定根据,避免了猜想的盲目性。
采用这样的教学设计,很容易让学生理解:
①物质的密度是用来说明物质质量分布的密集程度。
②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是由物质本身分布的疏密程度决定,与体积、质量无关。
③让学生意识到:是一种研究方法,是人们通过宏观世界来认识微观世界的一种研究方法,是计算式,不是决定式。与此同时,让学生真正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主动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