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钟主要从事气固流态化方面的研究,将多相流基本原理与散料力学结合,建立了两相流理论以及垂直和倾斜移动床气固流动模型,可较准确预测气、固流率,气体压力和颗粒间接触应力的分布提出V型阀与L型阀排料动力学模型和设计方法发明了V型移动床排料阀、气控气球式高压加料器等。用自制微观摄像探头,得到快速床内瞬态聚团和稀密两相结构的照片,证实了聚团的存在,发现当纳米和超细颗粒形成低密度、小尺寸聚团时,可实现散式流态化。发现加入流化床中的铁磁性颗粒可形成“链状物”,能有效破坏气泡、沟流和聚团,实现散式流态化。 李洪钟研究方向为工业多相流反应器结构与流动行为的量化预测理论和优化调控方法; 多相流结构与传递和反应的相互关系;多相反应与传递过程强化的理论与方法;流化床反应器模拟与放大规律的研究等。承担科技部973计划过程节能重大项目及与云南多家企业的合作项目。 李洪钟在流态化理论研究和工业应用方面获得多项创新性成果。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信息:1991年至2005年期间,李洪钟共培养12名学生获得博士学位,4名学生获得硕士学位,基本情况如下 :【张会刚】 学位类别:博士 ;授予学位日期 2005年12月28日; 授予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学位论文: 磷灰石类生物材料的合成与调控【陈恒志】 学位类别:博士 ;授予学位日期 2004年10月30日; 授予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学位论文:高密度下行床形成机理及流动特性【邱欧】 学位类别:博士 ;授予学位日期 2004年07月01日; 授予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学位论文:流体粘度对液固流态化非均匀性的影响【童华】 学位类别:博士 ;授予学位日期 2004年06月28日; 授予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学位论文: 超细及粘性颗粒在锥形床及循环流化床中的流态化【张广积】 学位类别:博士 ;授予学位日期 2002年11月26日; 授予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学位论文:镍黄铁矿生物浸出机理和动力学的研究【王其祥】 学位类别:博士 ;授予学位日期 2001年10月01日; 授予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学位论文:超细金属磁性记录粉体表面性质研究【刘勤】 学位类别:硕士 ;授予学位日期 2000年06月01日; 授予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学位论文:添加内构件对粘性颗粒流化质量的改善【吕雪松】 学位类别:博士 ;授予学位日期 1999年12月01日; 授予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学位论文:横向旋转磁场作用下液固流态化和粘性颗粒气固流态化的研究【周涛】 学位类别:博士 ;授予学位日期 1998年12月01日; 授予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学位论文:粘性颗粒聚团流态化实验与理论研究【景山】 学位类别:博士 ;授予学位日期 1997年07月01日; 授予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学位论文:在负压差移动床立管漏头阀中A类物料流动和架拱特性研究【赵昱】 学位类别:硕士 ;授予学位日期 1997年07月01日; 授予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学位论文:径向旋转磁场流态化研究【洪若瑜】 学位类别:博士 ;授予学位日期 1996年11月01日; 授予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学位论文:内循环和外循环流化床中超细粉流态化的研究【王兆霖】 学位类别:博士 ;授予学位日期 1995年08月01日; 授予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学位论文:细颗粒的流态化及添加颗粒的作用【刘得金】 学位类别:博士 ;授予学位日期 1994年08月01日; 授予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学位论文:超临界流体流态化【朱庆山】 学位类别:硕士 ;授予学位日期 1994年01月01日; 授予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学位论文:磁场作用下C类物料流化质量的改善【华彬】 学位类别:硕士 ;授予学位日期 1991年04月01日; 授予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学位论文:快速流化床进料段径向空隙率分布的改善及加速段特性研究 李洪钟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撰写并出版中英文专著4部和6章;获授权发明专利22项和实用新型专利12项,正在申请的发明专利12项。与郭慕孙院士共同主编我国首部“流态化手册”(316万字)2008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选为“三个一百”工程原创图书,2011年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专著 时间书名作者出版社《过程工程:物质·能源·智慧》李洪钟编著科学出版社2008《流态化手册》郭慕孙,李洪钟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气固流态化的散式化》李洪钟,郭慕孙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非流态化气固两相流 理论及应用》李洪钟,郭慕孙著北京大学出版社期刊论文 时间论文名称作者期刊名称2014基于聚团-力平衡修正模型的粘性颗粒流动特性的CFD模拟李洪钟,朱庆山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第1期)2013化学工程中的结构问题李洪钟工程研究(第1期)2013回眸与展望流态化科学与技术李洪钟,郭慕孙化工学报(第1期)2012《低碳经济的工程科学原理》读后感言李洪钟化工学报(第11期)2008流态化技术与计算机模拟李洪钟计算机与应用化学(第9期)2008浅论过程工程的科学基础李洪钟过程工程学报(第4期)2006聚焦结构、界面与多尺度问题,开辟化学工程的新里程李洪钟过程工程学报(第6期)1993立管移动床中架拱现象的力学分析李洪钟过程工程学报(第4期)1983锥形移动床溢流管的研究及其流体动力学分析李洪钟应用化学杂志(第00期)1993立管移动床中架拱现象的力学分析李洪钟化工冶金(第1-4期)1983垂直气力稀相输送压降计算中几个问题的讨论李洪钟化学工程(第1期)1977垂直气力稀相输送过程中适宜气速计算方法之探讨李洪钟化学工程(第6期)1978垂直气力稀相输送过程中压力降计算方法的探讨李洪钟化学工程(第3期)1990非流态化流体—颗粒流李洪钟高校化学工程学报(第4期)1982锥形移动床溢流管的研究及其流体动力学分析李洪钟,郭慕孙过程工程学报(第1期)1982论反胶海绵拍的先进性李洪钟,阮国璧中国体育科技(第23期)1990两相流中固体散料对器壁压力的测量李洪钟,郭慕孙化工冶金(第2期)1994气控气球式高压粉料连续加料技术郭慕孙,李洪钟化工冶金(第2期)1990快速流化床中两相结构的微观显示李洪钟,夏亚洪.化工冶金(第1期)1991颗粒多相反应李洪钟,李静海,等中国科学院院刊(第1-4期)1990气凝胶粉在V型阀循环流化床中的流动行为李洪钟,.过程工程学报(第1期)1990快速流化床中两相结构的微观显示李洪钟,夏亚沈,等过程工程学报(第1期)1993被动应力状态下非流态化颗粒流通过孔口的流率李洪钟,柳华,孙敦明化工学报(第6期)1990气凝胶粉在V型阀循环流化床中的流动行为李洪钟,Grace,JR.化工冶金(第1期)1994气控气球式高压粉料连续加料技术李洪钟,郭慕孙,等过程工程学报(第2期)1994气控气球式高压料连续加料技术李洪钟,郭慕孙,等化工冶金(第1-4期)1992非流态化气固流通过斜管与孔口的动力李洪钟,杨守朴,等化工学报(第1-6期)1991倾斜压差移动床中的气固流动李洪钟,杨守朴,等化学工程(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