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杂志中文版怎么考虑在中国的定位,就是在中国要给谁看,能不能保证赚钱。首先它是美国《财富》的一个快餐连锁店的性质,就是这个品牌大家都知道,然后到中国来开分号。美国《财富》是一个什么概念?是一份以美国为主,但是也涉及全球的刊物,世界上主要的财经杂志规模大致都相当。它的定位是什么?它的定位就是报道美国最大的一千家企业管理人员,其中有90%多是上市公司。还有马上可以成为这一千多家大企业方方面面,企业、管理、人物,这是它最基本的定位。它现在内容里面比较有名的东西都是围绕这个来产生的,比如说美国500强、全球500强,最受赞赏的公司,最佳CEO都是在这里面产生的。而中国要来做品牌的话,我们要找在中国的定位。首先作为一个品牌的延伸要发挥它的优势,就是我们要去了解美国500强、世界500强,这一千家大企业里面在中国有多少,这个数字其实已经相当可观了,差不多有一半的公司在各个地方投资。这些企业就是我们报道的对象,这些企业的员工就是我们的读者对象。我们要确定一个我们在中国要报道的一些企业,比如说我们会选择在中国的500家,就要了解中国企业到底是什么样的规模,比如说500家一年规模差不多有20亿,这20亿销售收入的企业就是我们报道的,20亿企业的员工的中高级经理人我们要找到他们,向他们赠送我们的杂志。中国还有一个特殊的情况,我们要关注马上会成为中国500强,中国一千强的企业,比如说软件企业,比如说用友拥有三亿到五亿的规模,每年有50%的增长率,我们要关注他们。我们也要把这些企业给挖掘出来。不一定要把目光局限在现有的这些大企业上。这方面的教训很深刻。如果一个企业不关注未来的客户或者是读者很容易失败的,这一点很多杂志都有这样的经验,包括我们杂志也有。在90年代以后出现了金融性的企业增长非常快,90年代以后互联网增长的也很快,总是觉得如果过多地报道它会影响杂志的定位,影响现代的读者,现代的广告商会觉得你竟报道小企业,结果等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90年代初的时候发行量超过一百万份,大概93年、94年的时候,五年之中一下跌了一半,差不多只有40万份。后来发现不对了,就重新再做调整,再做定位。就是要赶上互联网。事实证明现在很多大企业都是当年的小企业。这是我们定位的两个依据,一个是美国的定位是什么,我们是不是能挪过来。另外是结合中国企业的特点。还有一个定位的依据就是一个杂志总的来讲是靠广告来生存的,甚至全部的收入要取决于广告,这一点在财经杂志上是比较突出的。既然杂志是靠广告生存的,杂志的定位也要关注那些能付得起广告费的行业和企业。这一点也很重要,因为它是你生存的基础。我们看看国内做的好的杂志基本上都是背靠着一个很好的行业,比如说最赚钱的时尚类的刊物后面有很大的广告商,钱包、手表、珠宝等等。还有一类赚钱的杂志就是IT。IT杂志做得好是因为它背后的行业是一个好的行业。因为高档杂志的定位就是广告,行业不好就拿不出预算了,拿不出预算再好的杂志也不能生存。比如说来了,《时代周刊》就很毛,因为《时代周刊》是一个全球化的刊物,很大一块是娱乐、文化、旅游,世界各地的酒店、航空公司、旅游风景地、吃喝玩乐这些介绍,有的大家就不去旅游了。但是杂志在这一段时间内就无可救药,就只能压缩来渡过这段时间,等这个行业复苏了才会有扩张的机会。所以国外高档的、好的杂志如果平时关心一下,就看它是不是厚?如果是厚的话,肯定这个行业很好,这个杂志很赚钱。如果薄的就说明不是很好。还有重要的一定定位有时是会重新定位的,可能有人有些误区,认为一旦定位了就不改了。其实是应该做改变的,行业的变化是快的,客户的变化也是快的,所以对你来说你永远要去做好重新定位的准备。如何定位,如何找到这个定位有很多方法,通过反馈、到市场上购买数据库等等,总之你要不断了解你的客户和读者这两方面,他们变了你就要变化了。我再举一些例子看一看这几份杂志的定位是怎么可以变化的。比如说在美国《财富》杂志英文版有给美国人看的英文版,给欧洲人看的英文版,给亚洲人看的英文版,都是不同的,这里面有相同的地方,但是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说美国人看企业,就关心美国的大企业。世界上的大企业他不是特关心,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他看杂志是获得一种信息、娱乐,不是从中很严肃地学到一些东西。所以报道美国企业的杂志都很厚的。美国的企业就觉得我要让我的同行、我周围的人知道我在美国企业的地位,至于它在世界上怎么样对他来讲这是第二位的。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也是这样的,而我们中文版的介绍不会介绍美国500强企业,但是对中国读者来讲我们就会关心世界500强的企业。世界500强跟美国500强其实有一些是一样的企业,我们就会把工夫花在世界500强的企业上,不会花在美国500强企业上。还有在美国服务业很发达,而制造业相对来讲萎缩,所以《财富》大部分是反应信息业、金融业、IT业,这些已经优秀的行业。在我们中国读者当中,如果我们照办美国《财富》的内容,就会失去我们的读者。他会觉得你这个企业天天介绍是美国的不是我们这个行当的东西,他觉得得不到足够的信息,也学不到管理,怎么办?就要我们中文版在这方面要作出调整。就是我们要给他补充一些制造业。因为我们中国的企业一半以上来自制造业,我们就要给他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