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若林 8月21日,北京奥运会跳水比赛进入到女子单人十米台项目的争夺,年仅16岁的江苏小将陈若琳凭借最后一跳的完美发挥,获得全场最高分分,最终以微弱优势获得金牌。这枚金牌也帮助中国队收复了失去八年的女子单人十米台金牌。陈若琳也延续了跳水队包揽8金的希望,中国跳水队已经连取7金。 小姑娘夺冠之后露出了天真无邪的笑容,而在16岁的陈若琳背后却是外婆、爸爸等众多亲人盼望祝福的眼睛,若琳的生父还在受着病痛的折磨...... 父母离异,外婆隔代抚养 1992年的一个冬天,陈若琳出生在江苏南通普通市民成勇金家,小若琳的降生,没有给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带来多少欢喜。在若琳前,成勇金夫妇还生了个儿子,一儿一女,两个小孩成天哭哭啼啼,着实让夫妻俩吃不消。 夜间睡觉,一家四口躺在一张床上。晚上若琳饿了会哭,床上有奶瓶,成勇金就迷迷糊糊中顺手将奶瓶朝她嘴巴里一塞,既喂奶又堵哭,再各睡各的。 小若琳3岁的时候,成勇金夫妇离异,生母带着哥哥去了国外。剩下体弱多病的小若琳一个人跟着父亲成勇金,外婆陈桂英十分心疼若琳,就将她带回自己的家,隔代亲自抚养,小若琳也就此跟外婆姓。 外公外婆陪伴练跳水 由于从小体质就不好,外婆陈桂英和外公唐诗就将小若琳送去南通市儿童业余体校学游泳。跳水教练高峰见陈若琳四肢修长,是个练跳水的好料子,就这样小若琳改练跳水。 由于体质弱,体能训练课一直困扰着小若琳。外公唐诗就每天早晨陪她到附近小学操场跑步。到周日,唐诗会骑着摩托车到老家看看,他就让陈若琳跟在后面跑,一个来回足有十公里! 这两招十分见效,坚持锻炼的陈若琳身体越来越棒,体弱没能阻止她走上跳水之路。 后来陈若琳离开了外婆外公从市体校进入省体校,外婆陈桂英一有时间就去南京看望小若琳,每一次的分别祖孙俩都依依不舍。 陈桂英依然记得一次离别的场景,“琳琳像往常一样为我送行,走到体校门口时,我不忍心和她告别 ,便回送一程。走了一段路后,她又折身送我。两小时内,我俩一直在一条小路上徘徊,眼泪掉个不停……” 训练勤奋的陈若琳没有辜负外公外婆的培养,2003年,若琳在全国少儿跳水比赛上独揽三金。2004年,年仅14岁的陈若琳就进入了国家跳水队,后来接连获得世界杯和世锦赛的跳台冠军,小若琳终于成才了。 生父重病缠身,隐瞒病情不让女儿担心 现在陈若琳已经过继给外婆陈桂英的儿子和媳妇,陈桂英就成了陈若琳的奶奶。奶奶陈桂英说:“老伴以及儿子、媳妇、女儿、女婿,现在各个都对若琳很好,给她买衣服送吃的。” 生父成勇金也一直挂念着亲生女儿,站在奥运冠军领奖台上的陈若琳,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父亲成勇金一直饱受疾病的折磨。 今年初,成勇金被确诊为急性肾衰竭、肾周炎。 病情很严重,不止一次被下了“病危通知书”。但是,为了不影响若琳比赛,他一直对若琳隐瞒着病情。每次父女俩通话时,他都会告诉若琳:“我很好。” 成勇金现在的妻子说,成勇金病重时,不止一次暗暗流泪,儿子和前妻身居国外,女儿若琳常年又在外比赛,成勇金担心会见不上两个孩子最后一面。 据成勇金现在的妻子介绍,成勇金已经转到上海一家医院治疗,目前病情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陈若琳目前还不知道父亲的病情,奥运会结束后,她应该就会去看望病重的父亲。 为拿冠军已一年没吃晚饭 在夺得双人十米台冠军后,奶奶陈桂英在电视机旁看到孙女夺冠,擦着眼泪说:“金牌有了!若琳一年没吃零食和晚饭,练得那么苦,总算有了回报。” 为了在北京奥运会上圆梦,陈若琳在近一年时间内都面临着减肥的痛苦。十米台项目对运动员入水的效果要求很高,因此体重大的运动员劣势很明显。陈若琳正值身体发育的高峰期,要想保持好身材和状态,就必须控制好体重,每天陈若琳都要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连一向不轻易表扬队员的周继红都说:“她是一个非常肯练的孩子,每天都练得最晚,这一点真不容易。” 为了更好地控制好体重,陈若琳对自己采取了近乎残忍的方法:不吃晚饭。“我已经一年多不吃零食和晚饭了。”陈若琳说,“晚上的时候,他们去吃饭,我就回房间看电视,饿得不行了就睡觉。” 不过,陈若琳却不以此为苦,她表示一定要实现在水立方的圆梦之举,“在拿了金牌后,我会好好地犒劳一下自己的!” 现在已经连夺两枚金牌的陈若琳可以回家让爷爷奶奶好好给她补一补了。王鑫夺冠之前,几乎没有多少武汉人知道王鑫的名字,不过在黄石路辅义里一个巷子里,所有的街坊们都盯着王鑫。 在街坊邻居眼里,王鑫从小就爱动,小时候总爱在院子里跳橡皮筋,而且嘴巴特别甜,是个讨人喜欢的小姑娘。 老里弄瞬间沸腾 在汉口黄石路辅义里一个老里弄,穿过三道昏暗的过道,推开一个破旧的木门,就是王鑫的家。24平米的房子,中间隔了一层暗楼,上面住着王鑫一家三口,下面是客厅,摆着21寸的小彩电。24平米的房子,一个旧沙发和两个大衣柜就占去了1/3,剩余的空间里,里里外外都挤满了人。 “哪个是王鑫?”下午2时30分,中国队出场,但很多老邻居也认不出王鑫的样子,这孩子不到8岁就离开了家。“刚出场有点紧张!”第一跳前,母亲何蕙和父亲王明杰将手紧紧地攥在一起。 “扎实!好样的!”随着王鑫、陈若琳漂亮的入水,巨大的欢呼声在小屋中激荡。 从第一跳开始,王鑫、陈若琳一路领先,第五跳,又是一个漂亮的高难度入水,小屋沸腾了。“金牌进账了!”武汉市体校的体操教练喻传发大手一挥:“放鞭去!” 开始是练体操的 王鑫站在跳水冠军领奖台上时,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小姑娘是练体操出身的。 1998年5月,武汉市少儿体校的体操教练喻传发到北京路幼儿园选秀时,一眼相中了又瘦又小的王鑫。何蕙说:“我们对体操也不了解,但是看到王鑫体质不好,希望她练体操能把身体练壮一点。” 王鑫在少儿体校开始了自己的体操生涯。不过,她的体操之路走得并不顺利,常常受伤。2000年一次训练中,王鑫右臂严重骨折,何蕙心疼女儿,找到喻传发,要打退堂鼓。 喻传发不想浪费这么好的运动苗子,权衡再三,商量着让王鑫去练跳水,“反正都是转”。很快,喻传发安排王鑫进体校的跳水队训练,一个误打误撞,换回了一个奥运冠军。 父母夜市摆地摊 练跳水,对于何蕙这个下岗工人家庭来说,王鑫每个月的开销,是个不小的包袱。“市少儿体校是寄宿制,一个月只有几百块钱,但是去了清华之后,费用就翻了几番,每个月光学费就要1000多块。” 王鑫父母下岗后只能在夜市摆地摊,“还好王鑫从小就非常懂事,从来不会乱花钱。一般小姑娘伢都爱漂亮,但我们家王鑫,穿的都是旧衣裳,我们给她买她也不肯要。” 不止如此,小王鑫每次从少儿体校放假回家,都会跟着爸妈一起摆摊,帮这帮那,一副小当家的模样。 八年只回一次家 2000年,不足8岁的王鑫前往清华大学学习跳水,2003年,她被天津跳水队相中,正式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王鑫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此后只在2005年十运会后回过一次家。 对此,何蕙也感到很心酸,“没有办法,既然走上了这条路,就只能咬牙坚持到底了。还好,每年过年的时候,我和她爸爸都会去天津看她,给她带点武汉的特产。” 不敢去北京加油 虽然跟女儿一年几乎只有一次机会见面,但何蕙跟女儿的感情相当好,“我们每天会通电话,或者是发短信,她有什么心事都会跟我讲。”但母女之间从不谈比赛,“谈比赛可能会给王鑫带来压力,所以我们每次只拉家常。” 有意思的是,为了给女儿减压,创造良好的比赛环境,从王鑫开始练习跳水时起,何蕙和王明杰从没去外地现场看过女儿的比赛,“这么多年,我们就看过她一次比赛,那还是2006年在洪山体育馆举行的跳水比赛,毕竟是在武汉,亲戚朋友们都想去看看王鑫,所以就去了。” 这次北京奥运会,何蕙和王明杰也是不敢去北京为女儿加油,“我们怕给她压力,在家里看电视也蛮好。” 她拿金牌不奇怪 昨天吃过午饭,喻传发早早赶到王鑫的家里,等待跳水比赛的到来。“我一直看好王鑫,不管是练体操还是跳水,她都是好样的!” 喻传发告诉记者,王鑫从小就有灵气,而且特别能吃苦,练体操容易受伤,但她从来不掉一滴眼泪,“我印象最深的是她那次骨折,她妈妈看到后泪水流个不停,可王鑫反倒安慰妈妈不要紧。”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尽管最终王鑫改行跳水,但成功却是水到渠成的,“她有运动天赋,有上进心,不怕吃苦,付出当然有回报,所以她拿金牌,我一点也不奇怪。”
运动员王鑫, 12岁的湖北籍运动员王鑫2001年进入清华大学跳水队进行试训。其后,王鑫转投天津跳水队。在2006年的全国青年跳水锦标赛上,王鑫凭借高难度的动作一举赢得女子十米跳台冠军,并成功入选国家队,师从教练赵文进。光线传媒艺人统筹王鑫, 人称光线老王,北京光线传媒艺人统筹,《最佳现场》栏目导演。负责光线传媒《最佳现场》《影视风云榜》《娱乐现场》《音乐风云榜》等栏目的统筹与艺人邀约工作。 编辑本段1.奥运会冠军:王鑫 姓名: 王鑫 性别: 女 人物 出生日期: 1992年8月11日 出生地: 湖北省武汉市 身高:米 (最新数据) 体重:28公斤 项目:跳水 注册单位: 天津跳水队 教练: 赵文进 现通讯地址:北京市崇文区天坛东路50号天坛公寓或体育馆路2号 邮编:100061 奥运会报名项目: 跳水[女子10米跳台单双人] 最好成绩: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冠军(搭档陈若琳)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单人10米跳台季军 2009年世锦赛女双10米跳台冠军(搭档陈若琳) 编辑本段基本简介 王鑫出自湖北武汉的一个贫困家庭,那时候她还叫王若雪。后来进入清华大学跳水队,跳水女皇伏明霞的教练于芬认为,“若”与“弱”同音, 于是,她变成了现在的王鑫。三个金字的鑫,寄托着她对于这个小女孩多得金牌的希望。这个希望现在正在实现。 王鑫10岁时练习体操,两年后转为跳水。她还记得,自己以前很怕水,小时候和爸妈一起去游泳池,根本不敢下去,只会守着台阶,在池边玩 。 王鑫说:“刚练跳水,我依然怕水,教练就在我腰这里绑了一根绳子系起来,看我迟迟不敢下去,她就把我推下去,然后我拼命向岸边划啊划。这样挣扎了5天,我学会了游泳。” 对于收入不足千元的家庭来说,供孩子训练的沉重负担一直让 她的父母喘不过来气。这情形直到她进入天津队后才有所转变 ,因为她随后不久就迈进了国家队大门。 虽然还是个孩子,但王鑫的不屈不挠、柔中带刚的性格让她总是像个“小大人”。 相同的动作,每天上百次的翻腾,无数次的重复,在这样的过程中,王鑫一点一点长大,在这样的成长过程中,王鑫慢慢地走得越来越高,最终,这个爱笑的姑娘站在了奥运会金牌领奖台上,让世界记住了她的笑容。 编辑本段职业生涯 陈若琳/王鑫在罗马世锦赛问鼎女子双人10米跳台,完成了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的 该项目大满贯,续写了双人不败的传奇纪录,陈若琳职业生涯25次参加双人国际赛事从未失手,王鑫连续16次角逐双人全部折桂,而自从2007年4月两个人走到一起,也已经保持了27个月不败金身。 陈若琳/王鑫2007年4月开始联袂出战,从来没有输过一场比赛,08世界杯、08奥运会、09世锦赛这样的重大赛事自不必说,各类大奖赛、系列赛也都是难求一败,彻底统治了女子双人10米台赛场。在当今女子跳水领域,还没有哪对组合可以保持百分之百胜率,就连跳板项目的郭晶晶/吴敏霞在双人比赛也做不到这一点。 编辑本段个人履历 1998年——2000年武汉市业余体操队,教练喻传发。 2000年在武汉市业余跳水队、教练是王翠娣。 2003年天津市跳水队、教练是谭良德、李清。 2006年国家跳水队教练是赵文进。 编辑本段主要成绩 在全国青年冠军赛中获得女子十米台单人冠军。 世界青年锦标赛获得女子十米台亚军。 2006年多哈亚运会女子10米台冠军。 2007年世界锦标赛女子10米台冠军。 2008年世界杯赛女子10米台亚军,女子10米台双人冠军(搭挡陈若琳)。 2008年好运北京跳水世界杯女子双人十米台冠军(搭档陈若琳)。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双人十米跳台冠军(搭档陈若琳)。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单人十米跳台季军。 2009年世锦赛女双10米跳台冠军(搭档陈若琳)。 2009年东亚运动会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冠军(搭档汪皓)。 编辑本段历史成绩及得分 排名 比赛项目 年份 比赛地点 成绩 世界锦标赛 1 10米跳台 2007 澳大利亚墨尔本 2 10米跳台 2009 意大利罗马 (搭档陈若琳。获得冠军) 大奖赛 1 双人10米跳台 2008 中国公开赛 1 双人10米跳台 2008 加拿大杯 1 10米跳台 2007 美国跳水大奖赛 1 双人10米跳台 2007 美国跳水大奖赛 1 双人10米跳台 2007 国际跳水赛 1 双人10米跳台 2007 中国公开赛 1 双人10米跳台 2007 加拿大杯 2 10米跳台 2008 中国公开赛 2 10米跳台 2007 国际跳水赛 2 10米跳台 2007 加拿大杯 2 10米跳台 2007 中国公开赛 3 10米跳台 2008 加拿大杯 世界系列赛 1 双人10米跳台 2008 中国南京 1 双人10米跳台 2008 墨西哥蒂华纳 1 双人10米跳台 2007 中国南京 1 双人10米跳台 2007 墨西哥城 1 双人10米跳台 2007 英国谢菲尔德 2 10米跳台 2008 英国谢菲尔德 2 10米跳台 2008 墨西哥蒂华纳 2 10米跳台 2007 中国南京 2 10米跳台 2007 墨西哥城 2 10米跳台 2007 英国谢菲尔德 4 10米跳台 2008 中国南京 世界杯 1 双人10米跳台 2008 中国北京 2 10米跳台 2008 中国北京 3 2008北京奥运会单人10米跳台 编辑本段2.光线传媒人力资源部副总监 王鑫 人称光线老王,与华谊、橙天、海润、慈文、小马奔腾、鑫宝源、华策、唐德等影视制作公司,以及各大经纪公司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年邀请艺人数百人参与节目录制。并成功策划《国剧盛典——回响30年》电视剧表彰大会,《集结号》群星会、《三国演义》大聚会、《李米的猜想》群星会等节目。 2009年,调任该公司人力资源部人事主管,从事电视事业部人事工作。 2010年,任人力资源部副总监 个人经历: 1999年~2003年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习 2003年~2004年 济南电视台《泉城夜话》栏目编导 2004年~2006年 济南影视频道《有一说一》栏目编导、策划 2006年~2007年 北京光线传媒《明星记者会》导演 2007年~ 2009年6月北京光线传媒艺人统筹、《最佳现场》导演 2009年6月~2010年7月 北京光线传媒人力资源部人事主管 2010年7月至今 光线传媒人力资源部副总监 编辑本段3.陕西电视台调频广播主持人 名:来风 真实姓名:王鑫 生日:1983-07-10 学历西北大学05级 现主持宿舍飙歌会、都市狂欢夜
教子育兵模范军属杨进群 陆汉江 王兴会 本报特约记者 钟友国 本报记者 徐生 1月5日,在湖北省召开的双拥工作会议上,枣阳市七方镇中心小学教师杨进群,讲述了他3年来坚持与在新疆军区某边防团服役的儿子杨春阳及部队官兵鸿雁传情,利用书信配合部队励兵育子的感人故事,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反响。湖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杨进群“教子育兵模范军属”荣誉称号。 教 子报国殷殷情 2001年12月初,杨春阳和襄樊市120多名青年入伍来到新疆军区某边防团服役。29日,杨进群收到独生子杨春阳从西北寄回的第一封信,信里,杨春阳流露出怕苦怕累甚至想打退堂鼓的念头。杨进群心疼地掉下了眼泪,但他转念一想:国无防不安,边疆总要有人守卫,孩子吃点苦也是一笔难得的人生财富。当晚,他就给儿子写了回信,给杨春阳推荐了一篇叫《血泪流淌在军营》的文章,文章讲述了一支迎宾军事表演部队的故事。鲜花、掌声、勋章的背后,他们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春阳,虽然你们不是对外表演部队,但同是军人,同是为了祖国的荣誉和利益,我想你在训练中多少也会受过同样的苦累。如果我亲眼看到你身上的伤痕,我会落泪,但心里是欣慰的。我和你妈妈相信你一定能战胜困难,做一名坚强勇敢的边防战士!”在信的末尾,杨进群还赋诗一首:“泪水流淌在军营,苦练为当合格兵。明日一定无困难,将是鲜花和掌声。”从此,他坚持每周给儿子写一封家书。除了部队正常的政治教育,杨春阳又多了父亲这个人生道路上的“领航员”。 接着,杨进群又寄去了“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和“大石拦路,勇者视为前进的阶梯,弱者视为前进的障碍”等100多条名言警句。杨春阳看了父亲的信,再也没有出现畏难情绪,苦练过硬本领的信心变强了,劲头更足了。新兵训练期间,他就受到嘉奖。2002年5月,杨春阳当上了副班长。但由于管理经验不足,他分内工作常出差错,连队党支部决定“暂停其副班长职务”。尽管连队干部做了大量思想工作,杨春阳仍然情绪低落。杨进群的信给了儿子信心和动力:“勿需感叹生活的艰辛和无奈,人生征途免不了沟沟坎坎;勿需苛求一帆风顺,通向崇高目标的道路充满艰难曲折,挫折失败是令人痛苦的,但它却孕育着希望和成功。直起你的腰,迈出你的步子,成功会再次投向你的怀抱……”在父亲的鼓励下,杨春阳很快走出困惑,并以过硬的军事素质被推荐到教导队集训,又当上了副班长。 考军校是许多战士梦寐以求的愿望。2003年4月,杨春阳满怀信心报名参加军校招生考试,结果因入伍时地方工作人员填写疏忽,造成档案材料一处纠正后的涂改而被取消考试资格。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杨春阳的心一下冷到了冰点。就在儿子将要破罐子破摔的时候,杨进群的来信给了杨春阳无穷的力量:“儿啊,活得有理想、有目标很重要,但也要量力而行。一旦既定的愿望和目标达不到的时候,就要学会放弃。成才之路千万条,只要能报效祖国,爸爸妈妈就为你感到骄傲!”杨进群又接连给儿子写了3封信,用大量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和道理启发诱导儿子,不能因一时的挫折而放弃对崇高目标的追求。 家书抵万金。杨进群先后给儿子写了280多封书信,这一封封爱国爱军的家书,帮助杨春阳校正人生坐标,经受住了几个重要关头的考验。在全团同年入伍的战士中,杨春阳第一个受嘉奖、第一个当班长、第一个入党、第一个被评为“优秀四会教练员”。2003年12月,杨春阳作为优秀班长骨干被选取为士官。去年12月,杨春阳又因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了三等功。 爱心温暖众兵心 儿子的成长进步,使杨进群深深体会到,书信在部队思想教育中具有补充作用,它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激励效应。“杨春阳遇到的困惑难题,也正是其他战士面临的人生考验。年轻战士在成长进步的关键时刻多么需要有亲情的感化、激励和疏导啊!”于是,杨进群主动与儿子身边战友开展书信来往,与部队形成共教共育合力。 杨进群像关爱儿子一样关爱着其他战士。他经常用“春阳及四班全体战友”、“六班的青年朋友们”、“三班的军人朋友”、“新战友们”这样的称呼,与战士们进行书信交流,话理想,谈人生。3年来,杨进群给战士们写信240多封,80多名战士给他回过信。战士们在人生道路上遇到曲折和困惑都愿意向他倾诉,杨春阳所在连队因此专门聘请他为“编外指导员”,所在团领导把杨进群的书信作为培育四有新人的“士兵教材”。 2002年6月,杨进群得知儿子所在班因军事比武失利闹不团结,立即给他们写信:“失败未必非豪杰,跌倒爬起从头来,失败教训要总结,不信成功花不开。”并循循善诱:“战友们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不同,脾气性格迥异,但戍边报国目标一致。团结就是战斗力!年轻朋友们请想一想,如果你们全班、全排、全连乃至全团、全边防的战友都像篱笆一样牢牢地扎在一起,那将是一道多么雄伟壮观的边关长城啊!”深情博大的父爱,像一盏明灯,廓清了年轻战士的思想迷雾,重铸了一个钢铁集体。 2004年8月16日下午,在某边防团会议室里,杨进群励子为国戍边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长达3个小时的报告,杨进群赢得了数十次雷鸣般的掌声。 新疆军区边防某团的领导告诉记者,3年多来,在杨进群的书信激励下,120名襄樊籍战士中有96人当上先进或立功受奖,16名战士考上军校、30多名战士被选取为士官。去年12月,杨春阳所在连队被兰州军区和新疆军区评为“基层建设标兵连”,荣立集体二等功。 国防连着你我他 杨进群认为,国防是全民的国防。回首历史烟云,展望当今世界,杨进群深深体会到“国防”二字的千钧重量。这也使他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教子育兵仅靠部队和某一个家长来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动员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军属共同来做,实现部队、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 去年1月15日,杨进群给儿子所在连队的新战友的父母写了一封书信。在信中,他以自己的亲身体会鼓励家长们“变担心为操心”,用望子成才、励兵成才的精神与动力,与大家携起手来,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 去年3月,杨进群还向全市军民发出了《履行义务尽职责,一片爱心献国防》的倡议书。他在倡议书中激情地写道:“国防连着你我他,安宁维系千万家。建议每一户军属、每一个公民都拿出一份精力,献出一份爱心,用实际行动来关心和鼓励战士们安心服役,帮助他们成长成才。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心和力量,我们军队打赢能力就会进一步提高,我们国防力量就会进一步增强,我们国家就会更加安定团结、繁荣昌盛!” 杨进群不辞辛劳,利用节假日、国防教育日和每年征兵期间,主动到各地作报告和宣传国防知识。仅去年征兵和今年新兵训练期间,他就先后到驻军某教导大队、湖北省军区教导大队和各市县民兵集训队,为适龄青年、新入伍战士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作爱国育兵报告20余场次,听众达数万人。杨进群的爱国拥军情结,深深地感动了一大批相识和不相识的人。仅襄樊地区就有1000多人受其影响,给襄樊籍战士们写去了书信,鼓励战士们在部队建功立业,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争光。 为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杨进群开通了“同为国防献爱心”热线电话,设立了电子邮箱,在襄樊市“汉江网”上开设了“杨进群教子育兵网页”。热线电话在双休日和节假日全天为军属和部队官兵提供服务,电子信箱和网页专门同军属交流教子育兵经验,动员大家用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激励亲人爱军报国。杨进群还发起成立了“军属互助会”,制作“军属名片”,明确需要做的工作和联系方式,以利于互帮互助解难题,确保子女安心服役。同时约法三章:不准通过关系把在边防服役的子女往内地调,不准把在艰苦地区服役的子女往富裕地区调,不准把在偏僻地方服役的子女往大中城市调,一切以国防建设为重,以部队需要为第一需要。 杨进群教子育兵的先进事迹,在枣阳、襄樊乃至湖北全省引起了强烈反响。从去年8月开始,襄樊市党政军专门成立慰问团,开展“赴边关、走军营、亲切慰问子弟兵”活动,把亲人和家乡人民的关爱、嘱托及时送到每一位襄樊籍官兵的心坎上。市委宣传部制作下发了“爱国拥军模范杨进群”事迹光碟,拍摄录制了“亲人寄语”、“军营传真”互动光碟。湖北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举办了“教子育兵模范军属杨进群”先进事迹报告会,并作出向杨进群学习的决定。目前,一股爱国拥军的热潮正在荆楚大地蓬勃兴起。 短评 可贵的国防意识 杨进群以书信为载体,以帮助青年战士安心服役、成长成才为主要内容,先后给儿子及其他官兵写信520多封,寄报刊文摘资料370多件,配合部队培养高素质军人,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是千千万万军属中的优秀代表。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他强烈的国防意识催人奋进。 国防意识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杨进群强烈的国防意识体现在对党、对国家、对军队的无比热爱上,体现在对国防建设的深情关注上,体现在对儿子和部队官兵的真挚感情上。杨进群这个典型的涌现,无疑对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杨进群可贵的国防意识,在于他牢固树立了“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的思想,把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为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学习他以国家利益为重,响应祖国号召,送子戍边的爱国情怀;学习他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积极配合部队做好青年官兵思想政治工作,育兵成才的模范行为;学习他正确处理个人、家庭和国家利益,不遗余力动员社会力量巩固国防的优秀品质。只要我们都像杨进群那样尽到一份力量,献出一份爱心,全民的国防意识就会进一步增强。 (来源:解放军报第1版 发布时间: 2005-01-21 06:24) 参考资料:
陈若林 8月21日,北京奥运会跳水比赛进入到女子单人十米台项目的争夺,年仅16岁的江苏小将陈若琳凭借最后一跳的完美发挥,获得全场最高分分,最终以微弱优势获得金牌。这枚金牌也帮助中国队收复了失去八年的女子单人十米台金牌。陈若琳也延续了跳水队包揽8金的希望,中国跳水队已经连取7金。 小姑娘夺冠之后露出了天真无邪的笑容,而在16岁的陈若琳背后却是外婆、爸爸等众多亲人盼望祝福的眼睛,若琳的生父还在受着病痛的折磨...... 父母离异,外婆隔代抚养 1992年的一个冬天,陈若琳出生在江苏南通普通市民成勇金家,小若琳的降生,没有给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带来多少欢喜。在若琳前,成勇金夫妇还生了个儿子,一儿一女,两个小孩成天哭哭啼啼,着实让夫妻俩吃不消。 夜间睡觉,一家四口躺在一张床上。晚上若琳饿了会哭,床上有奶瓶,成勇金就迷迷糊糊中顺手将奶瓶朝她嘴巴里一塞,既喂奶又堵哭,再各睡各的。 小若琳3岁的时候,成勇金夫妇离异,生母带着哥哥去了国外。剩下体弱多病的小若琳一个人跟着父亲成勇金,外婆陈桂英十分心疼若琳,就将她带回自己的家,隔代亲自抚养,小若琳也就此跟外婆姓。 外公外婆陪伴练跳水 由于从小体质就不好,外婆陈桂英和外公唐诗就将小若琳送去南通市儿童业余体校学游泳。跳水教练高峰见陈若琳四肢修长,是个练跳水的好料子,就这样小若琳改练跳水。 由于体质弱,体能训练课一直困扰着小若琳。外公唐诗就每天早晨陪她到附近小学操场跑步。到周日,唐诗会骑着摩托车到老家看看,他就让陈若琳跟在后面跑,一个来回足有十公里! 这两招十分见效,坚持锻炼的陈若琳身体越来越棒,体弱没能阻止她走上跳水之路。 后来陈若琳离开了外婆外公从市体校进入省体校,外婆陈桂英一有时间就去南京看望小若琳,每一次的分别祖孙俩都依依不舍。 陈桂英依然记得一次离别的场景,“琳琳像往常一样为我送行,走到体校门口时,我不忍心和她告别 ,便回送一程。走了一段路后,她又折身送我。两小时内,我俩一直在一条小路上徘徊,眼泪掉个不停……” 训练勤奋的陈若琳没有辜负外公外婆的培养,2003年,若琳在全国少儿跳水比赛上独揽三金。2004年,年仅14岁的陈若琳就进入了国家跳水队,后来接连获得世界杯和世锦赛的跳台冠军,小若琳终于成才了。 生父重病缠身,隐瞒病情不让女儿担心 现在陈若琳已经过继给外婆陈桂英的儿子和媳妇,陈桂英就成了陈若琳的奶奶。奶奶陈桂英说:“老伴以及儿子、媳妇、女儿、女婿,现在各个都对若琳很好,给她买衣服送吃的。” 生父成勇金也一直挂念着亲生女儿,站在奥运冠军领奖台上的陈若琳,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父亲成勇金一直饱受疾病的折磨。 今年初,成勇金被确诊为急性肾衰竭、肾周炎。 病情很严重,不止一次被下了“病危通知书”。但是,为了不影响若琳比赛,他一直对若琳隐瞒着病情。每次父女俩通话时,他都会告诉若琳:“我很好。” 成勇金现在的妻子说,成勇金病重时,不止一次暗暗流泪,儿子和前妻身居国外,女儿若琳常年又在外比赛,成勇金担心会见不上两个孩子最后一面。 据成勇金现在的妻子介绍,成勇金已经转到上海一家医院治疗,目前病情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陈若琳目前还不知道父亲的病情,奥运会结束后,她应该就会去看望病重的父亲。 为拿冠军已一年没吃晚饭 在夺得双人十米台冠军后,奶奶陈桂英在电视机旁看到孙女夺冠,擦着眼泪说:“金牌有了!若琳一年没吃零食和晚饭,练得那么苦,总算有了回报。” 为了在北京奥运会上圆梦,陈若琳在近一年时间内都面临着减肥的痛苦。十米台项目对运动员入水的效果要求很高,因此体重大的运动员劣势很明显。陈若琳正值身体发育的高峰期,要想保持好身材和状态,就必须控制好体重,每天陈若琳都要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连一向不轻易表扬队员的周继红都说:“她是一个非常肯练的孩子,每天都练得最晚,这一点真不容易。” 为了更好地控制好体重,陈若琳对自己采取了近乎残忍的方法:不吃晚饭。“我已经一年多不吃零食和晚饭了。”陈若琳说,“晚上的时候,他们去吃饭,我就回房间看电视,饿得不行了就睡觉。” 不过,陈若琳却不以此为苦,她表示一定要实现在水立方的圆梦之举,“在拿了金牌后,我会好好地犒劳一下自己的!” 现在已经连夺两枚金牌的陈若琳可以回家让爷爷奶奶好好给她补一补了。 王鑫 夺冠之前,几乎没有多少武汉人知道王鑫的名字,不过在黄石路辅义里一个巷子里,所有的街坊们都盯着王鑫。 在街坊邻居眼里,王鑫从小就爱动,小时候总爱在院子里跳橡皮筋,而且嘴巴特别甜,是个讨人喜欢的小姑娘。 老里弄瞬间沸腾 在汉口黄石路辅义里一个老里弄,穿过三道昏暗的过道,推开一个破旧的木门,就是王鑫的家。24平米的房子,中间隔了一层暗楼,上面住着王鑫一家三口,下面是客厅,摆着21寸的小彩电。24平米的房子,一个旧沙发和两个大衣柜就占去了1/3,剩余的空间里,里里外外都挤满了人。 “哪个是王鑫?”下午2时30分,中国队出场,但很多老邻居也认不出王鑫的样子,这孩子不到8岁就离开了家。“刚出场有点紧张!”第一跳前,母亲何蕙和父亲王明杰将手紧紧地攥在一起。 “扎实!好样的!”随着王鑫、陈若琳漂亮的入水,巨大的欢呼声在小屋中激荡。 从第一跳开始,王鑫、陈若琳一路领先,第五跳,又是一个漂亮的高难度入水,小屋沸腾了。“金牌进账了!”武汉市体校的体操教练喻传发大手一挥:“放鞭去!” 开始是练体操的 王鑫站在跳水冠军领奖台上时,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小姑娘是练体操出身的。 1998年5月,武汉市少儿体校的体操教练喻传发到北京路幼儿园选秀时,一眼相中了又瘦又小的王鑫。何蕙说:“我们对体操也不了解,但是看到王鑫体质不好,希望她练体操能把身体练壮一点。” 王鑫在少儿体校开始了自己的体操生涯。不过,她的体操之路走得并不顺利,常常受伤。2000年一次训练中,王鑫右臂严重骨折,何蕙心疼女儿,找到喻传发,要打退堂鼓。 喻传发不想浪费这么好的运动苗子,权衡再三,商量着让王鑫去练跳水,“反正都是转”。很快,喻传发安排王鑫进体校的跳水队训练,一个误打误撞,换回了一个奥运冠军。 父母夜市摆地摊 练跳水,对于何蕙这个下岗工人家庭来说,王鑫每个月的开销,是个不小的包袱。“市少儿体校是寄宿制,一个月只有几百块钱,但是去了清华之后,费用就翻了几番,每个月光学费就要1000多块。” 王鑫父母下岗后只能在夜市摆地摊,“还好王鑫从小就非常懂事,从来不会乱花钱。一般小姑娘伢都爱漂亮,但我们家王鑫,穿的都是旧衣裳,我们给她买她也不肯要。” 不止如此,小王鑫每次从少儿体校放假回家,都会跟着爸妈一起摆摊,帮这帮那,一副小当家的模样。 八年只回一次家 2000年,不足8岁的王鑫前往清华大学学习跳水,2003年,她被天津跳水队相中,正式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王鑫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此后只在2005年十运会后回过一次家。 对此,何蕙也感到很心酸,“没有办法,既然走上了这条路,就只能咬牙坚持到底了。还好,每年过年的时候,我和她爸爸都会去天津看她,给她带点武汉的特产。” 不敢去北京加油 虽然跟女儿一年几乎只有一次机会见面,但何蕙跟女儿的感情相当好,“我们每天会通电话,或者是发短信,她有什么心事都会跟我讲。”但母女之间从不谈比赛,“谈比赛可能会给王鑫带来压力,所以我们每次只拉家常。” 有意思的是,为了给女儿减压,创造良好的比赛环境,从王鑫开始练习跳水时起,何蕙和王明杰从没去外地现场看过女儿的比赛,“这么多年,我们就看过她一次比赛,那还是2006年在洪山体育馆举行的跳水比赛,毕竟是在武汉,亲戚朋友们都想去看看王鑫,所以就去了。” 这次北京奥运会,何蕙和王明杰也是不敢去北京为女儿加油,“我们怕给她压力,在家里看电视也蛮好。” 她拿金牌不奇怪 昨天吃过午饭,喻传发早早赶到王鑫的家里,等待跳水比赛的到来。“我一直看好王鑫,不管是练体操还是跳水,她都是好样的!” 喻传发告诉记者,王鑫从小就有灵气,而且特别能吃苦,练体操容易受伤,但她从来不掉一滴眼泪,“我印象最深的是她那次骨折,她妈妈看到后泪水流个不停,可王鑫反倒安慰妈妈不要紧。”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尽管最终王鑫改行跳水,但成功却是水到渠成的,“她有运动天赋,有上进心,不怕吃苦,付出当然有回报,所以她拿金牌,我一点也不奇怪。” 姓名:陈若琳 性别:女 生日: 籍贯:江苏南通 项目:跳水 爱好:看书看电视 姓名:王鑫性别:女生日: 籍贯:湖北武汉 项目:跳水 爱好:看电视
王鑫小档案 生日:血型:O型小名:王紫枫外号:公子籍贯:湖南.邵阳民族:汉族 星座:射手座 专业:泡妞学历:广州农民大学秘籍:甜美阳光可爱 身高:168cm 性格:开朗、内向的双重性格 ;FANS的名称:公子盒饭格言:少年不知精珍贵、老年看到B流泪FANS对王鑫的昵称:公子 疯子 紫枫喜欢的杂志:格言喜欢的电影:人在江湖最欣赏的艺人:刘德华.张学友最喜欢的食物:火锅 兴趣:唱歌 ,网游喜欢的颜色:黑、白 最喜欢的事:不好说最大的愿望:开直升机回家最可爱的地方:一岁两颗小虎牙王鑫成长经历: .........待续
82 浏览 2 回答
342 浏览 3 回答
305 浏览 5 回答
294 浏览 5 回答
360 浏览 3 回答
155 浏览 4 回答
340 浏览 9 回答
301 浏览 8 回答
297 浏览 5 回答
150 浏览 9 回答
323 浏览 6 回答
81 浏览 6 回答
346 浏览 5 回答
294 浏览 3 回答
139 浏览 7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