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当务之急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个人成长都是非常有利的。
一、“遵守纪律”的养成教育一到老师讲作业,学生声音非常大,老师讲什么其他学生根本听不见,一次、两次还好,长期下去是不行的。这时,我就放慢节奏,停下来,先让学生安静,让学生讨论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有什么坏处,你应该怎么做,再把自己说的做一做,有的学生经过教育,不专心的坏习惯就改正过来,有的学生还是不行,我就让他在班级中找一个学生学习,以他为榜样来要求自己。
二、“个人习惯”的约束教育。在我的班里,有几次学生跑来告诉我,他的笔不见了,于是我便帮着查,查着查着原来是在旁边的同学那里。我再问旁边的同学,他说是他捡到的,小学生真是天真,将捡到的东西当成是自己的。我问他,这支笔不是你的,你知道?他说知道,我又问,不是你的,那是谁?他说,是别人的。别人的应该怎么办?应该还。通过几次有针对性的教育,并将教育的成果告诉学生,这两天,班级里少东西的事儿少了。
三、“沟通交流”的培养教育在一年级,特别是刚入学时,学生常常堵在办公室门口,大声的告诉老师,谁打人了,谁骂人了,谁推人了,这样既难看,也难听,影响老师的工作,更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危害十分大。其实仔细思考,不难发现,学生告诉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并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对于这类问题,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教育来尽量的减下来,我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事情完全可以是你让下,我再让一下就能解决。我给学生机会,比比谁能解决这样的事情,这样一来,学生告诉的事情明显的少了,当然,有些伤团结的事情还是要重点的加以解决,以免形成恶劣的班级风气。
四、“认真学习”的兴趣教育在班级里,有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常常做小动作,手里一直是不停的,等到让他说的时候,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对于这样的情况,首先,让学生知道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好处。
接着,共同制定出下一步的步骤,然后让他坚持到底。有的则不完成作业,对于这样的学生,要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
然后,“查”是十分的关键,自己查与他人查相结合。逐渐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篇二】
我从教三十余年,曾分别担任过小学低、中、高年级的班主任,其中担任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十多年。因此,个人认为,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促进班风班貌整体发展的重要因素。低年级学生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和适应时期,随着新生入学,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这给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都带来了重要影响。而小学生学习行为又同其他行为方式(如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仅对学习的本身,而且对学生道德品质以及心理的和谐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于是,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本身,对于形成和完善儿童个性,对于儿童的主体发展乃至对于提高整个下一代的身心素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及年龄特点,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时,注意符合儿童良好行为形成的基本规律,注意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对具体行为习惯进行指导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促进班风班貌的整体发展。
首先,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班主任要根据学生及年级的特点,首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行为训练。如在训练学生上课发言举手时,告诉学生为什么上课发言要先举手,再进行示范练习,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举左手,略高于头,不要碰撞桌子发出响声)。发言的体态及声音的高低。其次,以编儿歌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养成习惯。如在训练学生课前行为,按时上学和认真做作业时,把要求和方法编成儿歌指导学生。儿歌的内容是:“上课铃声响,快快课堂,身子坐正,眼看前方,学习用品桌上放,等着老师把课上”。“早上起床,穿衣叠被,快步进操场,”。“粗心是个鬼,一不小心就把你拽下水,淹死你还不知找谁”。师生对口练习,如:“一、二、三(师),向、前、看(生)。三、二、一(师),坐、整、齐(生)等。”
其二,在训练学生摆放和整理学习用品时,把一般顺序和方法利用晨会,班会让学生演示说步骤,同时我把文具摆放的位置,也通过儿歌的形式教给学生作为指导,儿歌内容是:“大书下,小书上,小本夹放其中央,当堂用书放桌上,文具盒横放桌面右前方”。
其三,注意良好习惯形成后的巩固。这是一项重要环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对技能的形成会产生遗忘,因此反复抓,抓反复,成为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班主任要在这一阶段,多以比赛、竞争、夺红旗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学生在师生双边活动中,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得到了及时提醒,督促和大量系统的训练,使学生形成行为迁移,养成良好习惯,人人都有了良好的习惯,班风班貌也就自然得到了发展。
各个学科有学科的特点,因此,教学的方法,学习的方式各不相同。那么学习这些学科的习惯也就不同,就拿语文学科中的书写习惯来说,这是低年级学生一项特殊的但又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老师不仅指导学生如何握笔、运笔,而且教会他们写字的顺序,严格看书、写字的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书写姿势及习惯对儿童自制能力及稳定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意义。班主任教师要经常与其它学科的老师取得联系及配合,共同步调一致的促使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反过来其他学科教师有哪些要求,作为班主任老师就应该了解并配合养成。如,体育老师要求他的学生上体育课必穿运动鞋,老师也规定每人购买一双,提前通知学生,体育课上要求人人穿好,确保安全。又如,其它美术、自然、劳动等学科的老师需要什么,有什么要求,班主任都做到心中有数,周末布置,回家准备,课前检查。慢慢地学生也养成了习惯。
我认为,一个班主任善于抓学生习惯的培养,不仅有利于与各科教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从而也助于班风班貌的整体发展。
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还使我认识到学生的行为习惯应逐步内化,使之成为稳定的良好的习贯品质,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教师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高度重视,从小行为入手,从低年级开始训练,良好行为习惯一定能养成。因此,对于一年级的新生入学,我曾把抓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班风班貌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