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大体的步奏进行教育,一旦孩子对网络游戏上瘾,无非就是他在虚拟的世界中找到了能够体现在身价,有成就感的感觉,对于这种学生,可以多在平时多夸奖,鼓励,让他也能找到自身的成就感,慢慢的就会合理的安排上网时间,戒除网瘾!
举例说明吧:如果研究的课题是“青少年网络成瘾调查研究”,那么选题背景就是说一下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当前,青少年上网人数越来越多,很多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聊天等不能自拔,以至耽误了学习,影响了身体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为了弄清楚究竟有多大比例的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上网成瘾,我们课题组选定了这个课题。由于我们自身也有过上网的经历,并且对这个课题非常感谢,希望能够通过调查为戒除网络成瘾提供有效的建议。
造成网络成瘾的原因,一般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即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包括网吧的出现,网络游戏的流行等等;家庭教育包括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家长忙于工作没时间管理孩子导致他们对网络产生依赖等。但是,这些外因只是被动因素,是形成网瘾的诱因。真正的原因是内因,包括网瘾患者的满足感缺失、独特的生理人格。举个例子说明,大部分网瘾患者的会出现学业失败,从而导致心理空虚,缺乏自信,为满足自己的内心,通常会选择逃避,最容易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重新找到失去的自我和可以满足的成就感,这就是典型的满足感缺失。对于网络成瘾的判断要谨慎 ,很多青少年青春期的时候,有一种很强的逆反心理,有回避大人监视的意识,对新鲜事物又充满了好奇,网络是最好的躲避环境 ,所以容易沉浸在网络当中,在虚拟的情况下跟人交往、游戏来躲避父母的监视。所以,父母要重视到网络对孩子的影响 ,包括好处和问题,采取积极的主动的防御措施 ,给他们提供很好的机会 ,给他们建立更强的一个生活信念和目标,这样才能够很好地控制欲望,从而合理地使用网络 ,真正地克服解决掉网络成瘾的问题。下面的几种具体办法都属于认知行为疗法,也是控制网络过度使用的优选方法。1.认知疗法。家长和网瘾的孩子要像朋友一样协商,不要说教,双方互相尊重,首先明确网瘾的不良影响,比如荒废学业,损伤身心健康等,使网瘾患者内心对于成瘾行为有较为本质的认识,慢慢戒除。2.系统脱敏疗法。家庭成员与网瘾患者协商制定计划,在一定时期内逐步减少上网时间,最终达到偶尔上网或不上网。3.代替疗法。网瘾患者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充实的精神生活和娱乐,可以一起寻找其他的爱好替代网络,比如游泳、打球、登山、旅游等户外运动。有一部分人行为难以控制,带有冲动控制或者强迫色彩,需要考虑要配合药物 ,在专业医师的系统的指导下 来控制他的那种强迫和冲突 ,就像治疗强迫症一样,情况比较复杂 ,需要药物加上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医学界用于治疗网瘾的药物主要为抗抑郁药和情绪稳定药这两大类。药物疗法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戒除网瘾的目的,是因为药物可以抑制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产生,减少人的兴奋度,从而起到戒除网瘾的目的。对与已出现心理障碍、精神症状及人格改变等严重的网瘾患者必要时需要住院治疗。最后提醒大家,与物质依赖的成瘾行为相比,网瘾患者没有受到任何摄入物质的影响,是一种最为单纯的行为成瘾。所以针对网络成瘾的问题要未雨绸缪,以预防为主,社会、学校、家长等多方面配合营造好的环境。
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与对策近年来,网吧对学校成包围之势,大学生进入网吧频繁,这种现象给学校管理和学生带来了诸多问题。学生上网大游戏,并且成瘾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试述大学生打游戏成瘾的“瓶颈”,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大学生打网络游戏成瘾的对策,尝试如何走出这一“瓶颈”。一、我院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有研究统计,我国有5%到10%的互联网使用者存在网络成瘾症倾向,大学生患网络成瘾症的人列为7%,其中男生上网成瘾的人数比女生多,男女生患网络成瘾症的人数比例分别为10%和5.1%,男生人数比例约为女生的两倍。而对我院级在校生的300名学生进行抽测,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者,在被试者中占到5.4%。大一少些,大二、三多些,大四略为降。对我院在校生的取样调查中发现,被测大学生上网的大部分时间是用于工作学习或与网友聊天,其次是收发电子邮件、游戏及影视音乐等娱乐。很少有人花时间参与网络赌博。被试学生每周使用电脑或网络的时间与其网络成瘾呈正相关趋势,而成瘾与使用电脑或上网的年限等没有必然的联系,甚至成负相关关系。网络成瘾者每周使用网络平均38.5小时,而非成瘾者仅为4.9小时;83%的网络成瘾者是开始使用网络一年内出现症状的;网络成瘾者中78%是使用聊天室、网络游戏和新闻组这类偏重双向沟通的功能,而非成瘾者上网多数出于工作或学习的需要,是将网络视为工具;网络成瘾者普遍认为使用网络对他们的学业、人际关系、经济状况和职业造成中等或严重影响,但又普遍忽视网络成瘾给身体带来的危害。二、大学生玩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及危害为什么又那么容易成瘾呢? 上网从医学角度来讲叫成瘾症,这种症指的是当他的生理、心理上对一种行为的尝试得到成功以后,便有了一种逾越感,逾越感会反复进行,越成功越想去尝试。孩子们在游戏中不断升级,对他也不停地产生新的刺激。测试发现,一般的学生玩网络游戏超过1个小时就会上瘾。经调查统计分析,造成“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有:学生自身为舒缓学习压力、摆脱孤独、满足成就感、缺乏自我控制力等,同时家长在观念、教育方法、知识等方面跟不上孩子成长教育的需要,社会上网络市场不规范、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也不容忽视。”网络游戏者不仅可以享受到游戏本身的新奇刺激,还能把虚拟世界中的所感所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提高他们应对现实生活、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究其原因有: 阅读会员限时特惠 7大会员特权立即尝鲜(一)网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好胜心理游戏本身具有的娱乐性质使学生获得快感,当前市场上的网吧里的游戏多是含有淫秽、暴力、迷信和反动内容。这些内容以形象生动、刺激性极强的形式出现,对独立性差的人有极大的诱惑力。另外,许多网络游戏内容具有挑战性和赌博性,这对心理还不成熟,对学生来说都极富诱惑力。(二)游戏对大学生有强化激励作用电脑游戏有简单和复杂两类,简单的游戏只要掌握一般性操作,就可以使紧张、疲劳的大脑得以放松,复杂的游戏则可以锻炼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反应灵活性增加,并且还可以培养大学生对某种行为的预见性。高级的游戏中,设计者将游戏结果通过屏幕显示出来,让人得到赞赏,可以促使游戏者为了得高分而过分投入,这种游戏的强化激励作用往往使大学生难以从游戏中自拔。在游戏中追求“高分”的成就动机提供了从事这种活动的源源不断的热情。我院一学生在玩《魔兽世界》卖装备赚了三千元。(三)网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习困难者获得某种成功的体验长期以来,由于学习压力过重,加上家长期望值过高,致使许多大学生心理不堪重负。当他们遇到困难、挫折、失败时,又找不到合适的渲泄途径,而玩网络游戏不仅能够渲泄压抑的情绪,还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游戏中暂时的受挫不但不会削弱他们的斗志,反而使他们越战越勇,平时在学校时体验到的“压抑感”在这里荡然无存。(四)网络游戏可帮助大学生逃避现实网络游戏所营造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可以使大学生尤其是那些在同学中人际关系较为紧张的孩子逃避现实中的许多不愉快。这些孩子在自己能控制的这个虚拟世界中能得到愉快的体验。一旦迷上网络游戏,成瘾心理的形成在所难免。无节制地沉迷于网络,危害多多。进入网吧的次数越来越多,可以从中获得某种程度的心理满足;不玩网络游戏时会出现戒断症状,如抑郁、易激惹、情绪烦躁;在网络游戏室玩游戏的实际时间比预计的时间要长,考虑过停止或减少进入网络游戏室,但不能自控;为了达到进入网络游戏室的目的,可以抛开学习和其它生活活动;有较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游戏开发商和网吧经营者为了吸引和留住人,在游戏中设置了好多关口和陷阱,使得游戏者一步步沉迷其中,甚至通宵达旦,废寝忘食。上网不是免费的,作为一名没有收入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无疑将大大增加家庭的经济压力。经调查发现,大部分成瘾者往往欠学校学费。易诱发大学生犯罪。游戏室老板为了赚钱,不择手段招揽中小学生,有的游戏机室设有包房,包玩、包吃、包睡,可以赊账。游戏内容不乏黄色、暴力,还有一定数量的赌博机,诱使部分学生沉湎其中。一些中小学生为了满足玩游戏机的欲望,一开始从家长手中钱,到后来不惜铤而走险,参与抢劫与斗殴。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防治对策大学生一旦患上网络游戏成瘾症,对于自身身心、学业、前途都会产生致命危害。那么,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来制止这种“网络禽流感”的蔓延呢?防治网络游戏成瘾是大学生自身和社会、家庭、学校互相连动的系统工程,需要组成立体交叉式的防护网络。(一)加强大学生人格和能力的培养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生最迫切需要培养的是自制力、思考力、辨别力、选择力,只有具备这些素质,大学生才能形成比较理智的思维判断能力。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学会思考,以健康人格抵御来自网络的不良影响,弃劣择优。(二)正确认识网络,认清网络游戏本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应引导大学生辩证看待上网问题。为了让学生学习网络知识,而对其上网采取不闻不问的放任态度,无疑是饮鸩止渴;但因网络带来的一定弊端而抵制网络或杜绝网络,又是一种因噎废食的行为。应该正确引导大学生认识网络游戏的本质,了解网络游戏的严重危害,使广大大学生真正能做到利用网络资源更好地为学习、生活提供帮助和便利。(三)学校要加强网络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加强教育与引导,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络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要给大学生开设网络心理课程,让大学生了解基本的网络心理知识,预防常见的网络心理问题。建立网络心理咨询所,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设置网络留言信箱,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并因人而异地进行心理治疗。(四)政府、社会以及学校应加强监督和管理网络游戏成瘾是一个综合性社会课题,要想减少或防止这种现象发生,政府、社会以及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做好综合治理工作。第一,加强对社会环境尤其是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要规范网络经营活动,加大执法力度,使网吧规范化,彻底防止大学生在校外网吧无节制的上网。第二,政府应建立对进口游戏软件的审查制度和流入渠道的监督制度,制定游戏产品评审分级标准和分级管理制度,同时要组织开发具有我国文化特色,主题积极、内容健康而又情节生动的电子游戏产品。(五)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学校要积极发挥党团组织作用,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各种能吸引大学生参加的健康、科学、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转移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兴趣爱好,更利于积极进取,全面发展。总之,如何帮助大学生尽早适应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减少由于网络负面影响带来的危害,是保证大学生健康成才的需要,更是培养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人才的需要。我们的学校、家庭、社会应当联合起来,给予足够的重视,作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更应给予学生正确引导以及情感关怀,帮助广大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生找回人生奋斗的方向。数量的赌博机,分享到: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复制 预览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你可能喜欢沉迷网络游戏危害 学生就业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对策 网络对大学生影响 调... 调查报告 大学生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 3页 免费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及其对策研究 5页 免费 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 2页 1下载券 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 2页 1下载券 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 2页 1下载券 更多与“沉迷网络游戏危害”相关的文档>> 大学生就业论文 7页 免费 201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4页 免费 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及分析ppt版本 30页 免费 从单位择才标准看大学生就业 暂无评价 3页 免费 大学生就业PPT 18页 免费 更多与“学生就业”相关的文档>>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 2页 1下载券 网络对本校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3页 1下载券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1 4页 1下载券 大学生网络交往对现实交往中的人际关系_人际信任_人... 7页 免费 网络媒介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调查分析 2页 免费 更多与“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相关的文档>>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探析及对策 3页 免费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及其对策研究 5页 免费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与对策(打印) 2页 免费 青少年网络沉迷的对策研究 2页 免费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及对策 4页 免费 更多与“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对策”相关的文档>>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问卷 2页 免费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问卷调查 1页 免费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现实交往的影响调查问卷 4页 免费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问卷 2页 2下载券 互联网络对大学生学习成绩影响调查问卷 1页 免费 更多与“网络对大学生影响 调查问卷”相关的文档>>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 8页 免费 经典资料:大学生调查报告范文 3页 1下载券 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心整理】 3页 免费 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报告 11页 2下载券 大学生网上购物调查报告 6页 2下载券 更多与“调查报告 大学生”相关的文档>> 嘉应学院关于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化要求 暂无评价 2页 免费 01-嘉应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3页 免费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要求 3页 1下载券 嘉应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暂无评价 9页 1下载券 嘉应学院文学院2013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计划 暂无评价 8页 7下载券 更多与“嘉应学院毕业论文”相关的文档>> 今日推荐20份文档乘机安全小贴士安全乘机指南如何选择安全的航班正确使用机上氧气面罩1028988份文档教学总结精品范文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大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小学英语教学教研工作总结104份文档2014年驾照交规2014年1月1日起“驾照新规”出炉最全驾驶证新规及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大全驾考新题抢先版©201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bdshare{width:155px}dl#bdshare{width:320px}.bds_tools div.sns_qzone{background:url(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images/is.png) 0 -75px no-repeat;display:block;width:21px;height:25px;float:left;cursor:pointer}.bds_tools_32 div.sns_qzone{background:url(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images/is_32.png) 0 -75px no-repeat;width:37px;height:37px;display:block;float:left;margin-right:3px;text-indent:-100em;cursor:pointer}关闭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与对策近年来,网吧对学校成包围之势,大学生进入网吧频繁,这种现象给学校管理和学生带来了诸多问题。学生上网大游戏,并且成瘾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试述大学生打游戏成瘾的“瓶颈”,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大学生打网络游戏成瘾的对策,尝试如何走出这一“瓶颈”。一、我院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有研究统计,我国有5%到10%的互联网使用者存在网络成瘾症倾向,大学生患网络成瘾症的人列为7%,其中男生上网成瘾的人数比女生多,男女生患网络成瘾症的人数比例分别为10%和5.1%,男生人数比例约为女生的两倍。而对我院级在校生的300名学生进行抽测,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者,在被试者中占到5.4%。大一少些,大二、三多些,大四略为降。对我院在校生的取样调查中发现,被测大学生上网的大部分时间是用于工作学习或与网友聊天,其次是收发电子邮件、游戏及影视音乐等娱乐。很少有人花时间参与网络赌博。被试学生每周使用电脑或网络的时间与其网络成瘾呈正相关趋势,而成瘾与使用电脑或上网的年限等没有必然的联系,甚至成负相关关系。网络成瘾者每周使用网络平均38.5小时,而非成瘾者仅为4.9小时;83%的网络成瘾者是开始使用网络一年内出现症状的;网络成瘾者中78%是使用聊天室、网络游戏和新闻组这类偏重双向沟通的功能,而非成瘾者上网多数出于工作或学习的需要,是将网络视为工具;网络成瘾者普遍认为使用网络对他们的学业、人际关系、经济状况和职业造成中等或严重影响,但又普遍忽视网络成瘾给身体带来的危害。二、大学生玩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及危害为什么又那么容易成瘾呢? 上网从医学角度来讲叫成瘾症,这种症指的是当他的生理、心理上对一种行为的尝试得到成功以后,便有了一种逾越感,逾越感会反复进行,越成功越想去尝试。孩子们在游戏中不断升级,对他也不停地产生新的刺激。测试发现,一般的学生玩网络游戏超过1个小时就会上瘾。经调查统计分析,造成“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有:学生自身为舒缓学习压力、摆脱孤独、满足成就感、缺乏自我控制力等,同时家长在观念、教育方法、知识等方面跟不上孩子成长教育的需要,社会上网络市场不规范、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也不容忽视。”网络游戏者不仅可以享受到游戏本身的新奇刺激,还能把虚拟世界中的所感所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提高他们应对现实生活、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究其原因有: 阅读会员限时特惠 7大会员特权立即尝鲜(一)网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好胜心理游戏本身具有的娱乐性质使学生获得快感,当前市场上的网吧里的游戏多是含有淫秽、暴力、迷信和反动内容。这些内容以形象生动、刺激性极强的形式出现,对独立性差的人有极大的诱惑力。另外,许多网络游戏内容具有挑战性和赌博性,这对心理还不成熟,对学生来说都极富诱惑力。(二)游戏对大学生有强化激励作用电脑游戏有简单和复杂两类,简单的游戏只要掌握一般性操作,就可以使紧张、疲劳的大脑得以放松,复杂的游戏则可以锻炼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反应灵活性增加,并且还可以培养大学生对某种行为的预见性。高级的游戏中,设计者将游戏结果通过屏幕显示出来,让人得到赞赏,可以促使游戏者为了得高分而过分投入,这种游戏的强化激励作用往往使大学生难以从游戏中自拔。在游戏中追求“高分”的成就动机提供了从事这种活动的源源不断的热情。我院一学生在玩《魔兽世界》卖装备赚了三千元。(三)网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习困难者获得某种成功的体验长期以来,由于学习压力过重,加上家长期望值过高,致使许多大学生心理不堪重负。当他们遇到困难、挫折、失败时,又找不到合适的渲泄途径,而玩网络游戏不仅能够渲泄压抑的情绪,还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游戏中暂时的受挫不但不会削弱他们的斗志,反而使他们越战越勇,平时在学校时体验到的“压抑感”在这里荡然无存。(四)网络游戏可帮助大学生逃避现实网络游戏所营造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可以使大学生尤其是那些在同学中人际关系较为紧张的孩子逃避现实中的许多不愉快。这些孩子在自己能控制的这个虚拟世界中能得到愉快的体验。一旦迷上网络游戏,成瘾心理的形成在所难免。无节制地沉迷于网络,危害多多。进入网吧的次数越来越多,可以从中获得某种程度的心理满足;不玩网络游戏时会出现戒断症状,如抑郁、易激惹、情绪烦躁;在网络游戏室玩游戏的实际时间比预计的时间要长,考虑过停止或减少进入网络游戏室,但不能自控;为了达到进入网络游戏室的目的,可以抛开学习和其它生活活动;有较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游戏开发商和网吧经营者为了吸引和留住人,在游戏中设置了好多关口和陷阱,使得游戏者一步步沉迷其中,甚至通宵达旦,废寝忘食。上网不是免费的,作为一名没有收入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无疑将大大增加家庭的经济压力。经调查发现,大部分成瘾者往往欠学校学费。易诱发大学生犯罪。游戏室老板为了赚钱,不择手段招揽中小学生,有的游戏机室设有包房,包玩、包吃、包睡,可以赊账。游戏内容不乏黄色、暴力,还有一定数量的赌博机,诱使部分学生沉湎其中。一些中小学生为了满足玩游戏机的欲望,一开始从家长手中钱,到后来不惜铤而走险,参与抢劫与斗殴。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防治对策大学生一旦患上网络游戏成瘾症,对于自身身心、学业、前途都会产生致命危害。那么,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来制止这种“网络禽流感”的蔓延呢?防治网络游戏成瘾是大学生自身和社会、家庭、学校互相连动的系统工程,需要组成立体交叉式的防护网络。(一)加强大学生人格和能力的培养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生最迫切需要培养的是自制力、思考力、辨别力、选择力,只有具备这些素质,大学生才能形成比较理智的思维判断能力。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学会思考,以健康人格抵御来自网络的不良影响,弃劣择优。(二)正确认识网络,认清网络游戏本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应引导大学生辩证看待上网问题。为了让学生学习网络知识,而对其上网采取不闻不问的放任态度,无疑是饮鸩止渴;但因网络带来的一定弊端而抵制网络或杜绝网络,又是一种因噎废食的行为。应该正确引导大学生认识网络游戏的本质,了解网络游戏的严重危害,使广大大学生真正能做到利用网络资源更好地为学习、生活提供帮助和便利。(三)学校要加强网络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加强教育与引导,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络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要给大学生开设网络心理课程,让大学生了解基本的网络心理知识,预防常见的网络心理问题。建立网络心理咨询所,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设置网络留言信箱,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并因人而异地进行心理治疗。(四)政府、社会以及学校应加强监督和管理网络游戏成瘾是一个综合性社会课题,要想减少或防止这种现象发生,政府、社会以及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做好综合治理工作。第一,加强对社会环境尤其是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要规范网络经营活动,加大执法力度,使网吧规范化,彻底防止大学生在校外网吧无节制的上网。第二,政府应建立对进口游戏软件的审查制度和流入渠道的监督制度,制定游戏产品评审分级标准和分级管理制度,同时要组织开发具有我国文化特色,主题积极、内容健康而又情节生动的电子游戏产品。(五)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学校要积极发挥党团组织作用,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各种能吸引大学生参加的健康、科学、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转移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兴趣爱好,更利于积极进取,全面发展。总之,如何帮助大学生尽早适应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减少由于网络负面影响带来的危害,是保证大学生健康成才的需要,更是培养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人才的需要。我们的学校、家庭、社会应当联合起来,给予足够的重视,作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更应给予学生正确引导以及情感关怀,帮助广大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生找回人生奋斗的方向。
根据2001年4月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五城市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的调查报告[1],青少年上网的用户中,近80%的青少年用户从1999年开始使用互联网。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212分钟。约5096的青少年用户有保持电子邮件联系的朋友;25.296的青少年用在聊天室或BBS上经常发言;37.6%的青少年用户使用ICO与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联系。调查显示,青少年对互联网的需求主要是“获得新闻”“满足个人爱好”“提高学习效率”“研究有兴趣的问题”以及“结交新朋友”。在现代信息社会重,网络日益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网络对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巨大影响吸引了心理学家愈来愈多的关注与研究。本文试图对国内外有关的研究成果做一综述的介绍,并对今后的研究与教育实践提出一些建议。2 网络过度使用的问题2.1 网络相关的心理障碍心理学家较早关注的互联网对心理发展影响的问题是互联网的过度使用引发的心理障碍。Brenner(1997)[2]的研究显示,网络依赖行为和年龄、受教育程度有很大相关,而与性别和种族关系不大。尤其青少年学生是网络成瘾的高发群体。相比较之下,成年入网络成瘾时也需要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但是他们所体验到的失落情绪要小于相等条件下的青少年。对过度使用互联网引发的心理障碍,Jb理学家定义了多种术语。Goldberg借用了(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DSM—IV中关于药物依赖的判断标准,提出互联网成癌障碍(Internet AddictionDisorder;IAl3)的概念,主要是作为一种应对机制的行为成瘾。KimberlyYoung则从DSM—IV对病理性赌博的判断标准中发展出病态网络使用(Problematic InternetUse;PIU)的概念,暗示着网络成瘾和药物依赖之不同在于,它更像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Young结合对网络成瘾的实际研究,提出了八个问题以判断网络成瘾。如果个体对下列问题中的五个题目给予了肯定的答复,就可以判定为PIU:①你是否沉溺于互联网?②你是否需要通过逐次增加上网时间以获得满足感?③你是否经常不能抵制上网的诱惑和很难下网?④停止使用互联网时你是否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和不良的生理反应?⑤每次上网实际所花的时间是否都比原定时间要长?⑥上网是否已经对你的人际关系,工作,教育和职业造成负面影响?⑦你是否对家人朋友和心理咨询人员隐瞒了上网的真实时间和费用?⑧你是否将上网作为逃避问题和排遣消极情绪的一种方式? IAD和PIU两种定义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没有将互联网的媒介作用和媒介内容区分开,也没有指明花在网络上的时间是用于处理一般工作还是病理性成瘾。Davis(1999)提出PIU的认知行为模型[3]。他将PIU分为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特殊性的1)IU是指成瘾者以前就有成瘾性行为(如赌博、沉迷于色情材料),网络加重了这种成瘾;一般性的PIU则是和一般网络使用有关的,如聊天、浏览网页等。这样PIU就分成了由以前的病理激发的,和一种单独的一般化的成瘾。此外,Davis认为,非适应性认知(maladaptive—cognition)是PIU发生的充分条件。而心理机能障碍女口抑郁、社会焦虑、药物依赖等与生活事件(如环境压力)的影响,是PIU形成的必要条件。Hall,AlexS.和Patrons,Jeffreyt[4]提出第四种网络相关障碍的概念——网络行为依赖(Internet Behavior Dependence;IBD)。网络行为依赖的并发症包括有意志消沉、冲动控制障碍和低自尊。他们认为网络的过度使用是生活中的一个良性问题,它弥补了在生活其他方面缺少的满意感,是普通人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并需要克服的问题。他们认为IBD仅仅是一种适应不良的认知应付风格,可以通过基本的认知行为干预加以矫正。2.2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特点Weitzmantsl探讨了高中生网络成瘾和孤独、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Weitzman认为,高中生的孤独感和缺乏社会支持导致他们容易对网络成瘾。而性格类型、成绩绩点和性别与网络成瘾无关。对753名台湾高中生网络成瘾一年后的后续研究[6]发现,尽管网络依赖者觉得网络使他们的日常生活、学校学习、和父母的关系都受到了不良影响,但是互联网的使用加深了他们的同伴关系。在青少年中,网络交友十分时髦和普遍,这也加重了对网络的过度使用。研究者还发现,上网依赖和非依赖人群的上网内容有很大不同。上瘾的人往往在网上参加社会交际活动,如新闻组、聊天室、MUDS、bbs。非依赖人群则大部分时间用于浏览网页,以及通过email交 流。Yong发现网络依赖和非依赖人群之间一个显著的区别是:依赖人群通过网络进行新的社会交往,非依赖人群则是通过网络维持已有的人际关系。将网络成瘾者看作是一个一致性的群体是不正确的”[7]。他们参与不同的互联网活动。有些人重,在获得满意感和快乐感、吸引其注意的事物;有些人则寻求刺激性活动和事物。概括起来,网络成瘾大致有以下五种最基本类型:①网络性成瘾(CybersexualAddiction)。此类成瘾者沉迷于观看,下载和交换色情作品 ②网络关系成瘾(Cvber RetationalAddiction)。此类成瘾者将全部精力投注于在线关系之中。在线朋友变得比现实生活中的家庭成员和朋友更为重要。③网络游戏成瘾(Net Gaming)。此类成瘾者将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花费在网上赌博,游戏,购物和拍卖等活动之中。④信息收集成瘾(1nformationOverload)。此类成瘾者花费大量时间致力于在网上查找和收集信息,伴随有强迫性冲动倾向和下降的工作效率。⑤计算机成瘾(Computcr Addiction)。此类成瘾者沉迷于电脑程序性游戏以致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工作。应该指出的是,不同的网络活动对于青少年心理的影响是不同的。大多数青少年的网络使用集中在角色扮演游戏、新闻组、聊天室、即时信息聊天、www、email等上,有趣的是,研究者发现男孩和女孩在网络使用上的内容有显著差异[8]。男孩们更喜欢在电脑上玩网络游戏,而女孩们更喜欢在网上和朋友聊天,发email。3 研究工具与方法量的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和质的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是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基本范式。心理学家在关注和研究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时,所采取的也不外乎这两种方法。3.1 量的研究方法心理学家采用心理测量或是现场试验的方法对网络和青少年的心理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例如,对于网络成瘾问题,心理学家编制了不少测量问卷用以筛查成瘾和非成瘾的青少年,并加以量化进行研究。如:Brenner’s(1997)的网络相关成瘾行为问卷(Internet—Related Addictive Behaviorlnventory;IRABl),Chien Chou和Ming—ChunHsiao(2000)编制的中文网络相关成瘾行为问卷表II(C—IRABI—11),Armstrong等人(2000)编制的网络使用调查问卷(the Internet Usage Survey)和Young的DQ Assessment tool(Young,1997)。这些网络成瘾的测量工具的信度、效度往往比较粗陋,但是作一些初步的测量与鉴定还是可行的。3.2 质的研究方法心理学家还采用访谈法、个案研究、文献综述等方法对互联网和青少年心理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例如,对于如何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进行预防和干预,心理学家做了大量而有效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工作。有人从自我效能的角度解释成瘾行为[9]。区分出以下几种自我效能:①抵抗型自我效能。指未成瘾的个体抵制网络成瘾的能力的信念。②减少伤害型自我效能。指个体已经对网络产生依赖,但没有真正导致成瘾行为时,对自己能够抵制上网的信心。③行动型自我效能, 指个体对戒断网络实现的信心 ④应对型自我效能。指对自己能够克服旧病复发危机的预期能力。⑤恢复型自我效能。在旧病复发之后对自己能够恢复应对能力充满信心。对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加以治疗和干预是心理学家又一重大部分的工作。认知行为疗法是治疗网络成瘾的主要方法。它采用经典的行为成瘾(如过食症、病理性赌博、冲动性购物)的治疗方法,对临床心理学家来说不需要额外的培训。此外,Young还提出一些具体的帮助成瘾者摆脱成瘾的方法。如:时间管理技术(Time Management Techniques)、警示卡(Reminder Cards)、自我目录(Personal lnventory) (让成瘾者列出网落成瘾之后被忽略的每一项活动,并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参加支持群体(SupportGroups)、家庭疗法(Family Therapy)、行为契约法(BehavioralTreaty)等。4 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研究者发现[10],青少年学生主观报告的互联网对于他们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习和生活规律上。如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睡眠和饮食不规律等。网络成瘾学生报告所受到的消极影响远大于非成瘾学生。另一方面,网络成瘾和非成瘾学生都认为网络在改善他们和同学、朋友的关系上有积极作用。学生们认为网络给了他们方便的机会结识新 人,更便捷地与老友联系,给了他们许多共同的话 题。互动性的网络代替了此前学生们相当一部分花 在电视和收音机上的时间。4.1 互联网对认知过程的影响心理学家对计算机游戏对青少年认知过程影响 进行研究。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的个人角色扮演游 戏往往是在一个视觉化的环境中,要求玩家对一系 列信息符号进行解码,尽快做出决定完成任务。研究者发现经常玩电脑和网络游戏的孩子在空间表 征、视觉注意等方面有所加强,但这取决于孩子们玩的是哪一种游戏。但没有证据支持网络游戏对于青少年发展长期的认知技能有促进作用。4.2 互联网与学校学生学习互联网上所建构的社会认知环境包括了一系列的挑战。K.Subrahnmnyam(2001)认为[11],在学校和家庭中使用互联网,可以加强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动机。并有助于促进ADHD儿童和其他有学习障碍儿童的学习活动。但是,后来的研究并没有证明这一结果的显著性,只显示有轻微的正相关。Downest[12]认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发展学生的探索性学习能力、问题解决技能、思考策略、记忆、想象和团体精神。Cole在1996年的研究[13]表明,学生通过参加一项名为“第五纬度”的课后互联网使用指导计划,学习对于互联网的适当应用,可以提高阅读、数学和汁算机水平。4.3 互联网和青少年社会性发展青少年所面临的两项主要的应激和发展性任务是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往时容易产生的焦虑。他们可以扮演自己喜爱的角色,不怕别人批评其外表、容貌和个人怪癖,也可以避免性别和种族歧视。网上聊天与发送电子邮件正在成为人们认识新朋友的一种非常平常的方式。对青少年来说,网络的使用是他们适应和应对其所面临的巨大的发展性应激的方法。但是,如果在线交往替代了现实世界中的关系.则可能会导致低质量的关系,降低青少年的社会能力,使他们在面对现实世界的关系时更加缺少准备。互联网成瘾者比非互联网成瘾者更有可能使用互联网遇见新人、进行社会试验(socialexperiment),相应地,他们面对面(facetoface)的社会交往行为就会减少。缺乏面对面的社会交往(仅有线上交流的社会经验)和缺乏统一性的构成(网上的匿名身份)是阻碍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两个主要缺点。4.4 对情绪、性格的影响根据卡内基梅隆大学对过度使用互联网的人的研究以及匹兹堡大学的研究,网络成瘾者往往具有下列人格特点:喜欢独处、敏感、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等。Kraut等人[14]发现过多使用互联网会导致孤独和抑郁的增加,并会导致社会卷入的减少与心理幸福感降低。TurkletlSl也发现青少年多度上网交友将导致社会孤立(socialisolation)和社会焦虑(socialanxiety)。但另一方面,Thompson、Vivien和RayeLl6]发现,感知到的愉快感(perceived enjoyment)与互联网的使用频率之间是正相关。也有研究发现[17]互联网使用可能让用户感觉到安慰和满足。4.5 脱抑制化(disinhibition)的网络心理网络具有书面语言,匿名性,多对多,即时性,范围广,自由度高等特点,可充分发挥用户的主观能动性网上交流可以不受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的约束,从而使人际交流变得更有吸引力。网络的这些特性综合起来突出的表现为网络的“去抑制性”,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基于个体的内心准则和社会规范的制约而形成的行为的自我克制大大削弱或不符存在,从而人们的网上行为表现出一种解除抑制的特点,与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存在巨大差别。研究显示[6],网络成瘾的青少年“脱抑制化”程度要远高于非网络成瘾者。5 对教育者的要求和启示目前对青少年网络使用的研究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心理学家正在从越来越广泛的视角看待这一问题,而不仅仅是病理性的诊断和矫治。如将网络成瘾看作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将互联网和青少年的生活、人生发展任务联系起来考虑等,都体现了从更宏大的视野看待网络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问题。在现代信息社会,网络的出现不应当是教育界的洪水猛兽,如何恰当的引导学生,将课内课外的学习生活与网络这一强大的工具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学习,如何加强网络使用者的社会卷入与心理幸福感、将网络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等应用性的研究,正逐渐走进研究者的视野。而这一课题,是无论教育者、研究者还是技术提供者都应当给予关注和考虑的
206 浏览 4 回答
251 浏览 3 回答
340 浏览 3 回答
310 浏览 3 回答
86 浏览 4 回答
148 浏览 4 回答
183 浏览 4 回答
172 浏览 3 回答
106 浏览 5 回答
120 浏览 5 回答
325 浏览 3 回答
274 浏览 2 回答
304 浏览 4 回答
213 浏览 3 回答
91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