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养成编排书目顺序编排资料的习惯
●尽量把笔记记在本子上,然后卡上各个条目保持分离与独立,这样子能让笔记不失焦
●笔记的条目之间留下空白,方便日后加注
●要清楚明了的记录文献的题目、出处、作者以及发表年代和期卷页码之类的信息
●在大量阅读文献期间,要多多总结归纳,把跟自己论文相近的一些文献进行整合归纳,把整理出的新的内容去专题发展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 (一)提纲式。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通过编写内容提纲,明确主要和次要的内容。 (二)摘录式。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句子。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 (三)仿写式。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 (四)评论式。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可分为书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 (五)心得式。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教育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即随感。 (六)存疑式。主要是记录读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边读边记,以后再分别进行询问请教,达到弄懂的目的。 (七)简缩式。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文章后,可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 不管写怎样的笔记,首先要读懂文章,这是基础。写读后感一般要先把文章主要内容做一个概括,然后根据自己选择的角度进行评论,或者评语言,或者评人物,只要是自己的看法即可。 读书笔记: 1、书名 2、作者 3、内容梗概 4、摘抄 5、感想 如果有兴趣你还可以添一些内容,比如说改写、提问等。切记:感想一定要比前四项写的都多,要不老师会K掉你的!
......四字:持之以恒
窃以为好的读书笔记首先要让自己几乎不用阅读原文就可以掌握大致内容。对于经济学论文的读书笔记而言好的读书笔记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结构并附上样本或范例。对于读者而言样本的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提供一个直观的理解。 1、写作动力(motivation) 读书笔记开头就应该明确地交代本文的写作背景或者写作目的即本文是为了解决什么理论问题或解释现实问题的。通常的做法就是简要交代一下文章所follow的理论线索。这部分的内容单单依靠原文的综述怕是不够需要作者自己整理。 本文建基于交易费用经济学关于不完全契约环境下专用性投资导致敲竹杠的问题的理论(klein et al 1978; williamson 1975 1985)。但是令hart等人不满的是为什么纵向一体化一定会导致交易费用的减少?区别企业和市场关系的根本要素是什么?换言之纵向一体化虽然产生了所有权的收益那么其成本是什么?这正是本文的题目。 2、主要观点(main arguments) 最好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一下原文的主要观点这些观点一般体现为核心命题通常在introduction或concluding remark中就有。 本文将企业定义为一组资产(assets)认为由于高昂的缔约成本导致当事人缔结的契约是不完全的所有权就是对剩余控制权(rights of residual control)的购买。剩余控制权的不同配置从而企业内部产权结构的安排以及边界的变化会带来收益(强化所有者进行专用性投资的激励)和相应的成本(弱化非所有者的投资激励)。最佳的所有权结构应当最小化剩余控制权带来的激励扭曲程度通常应该将所有权配置给投资重要的一方。 3、主要模型或分析框架(framework) 可以包括两部分:对模型基本假设的介绍以及基本模型以及相应命题。因为每一个观点的得出都离不开具体的环境所以需要了解最重要的几个假设。为了加深理解了解模型的基本框架也是很重要的。 本文首先是“定义”了企业再“证明”企业的边界。这一定义包括三个核心假设:不区分没有资产的雇员和外部承包商(outside contractor);一体化不改变双方的信息结构只是转移而非消除了机会主义行为[1];再谈判无成本从而避免无效的“科斯定理”。 [1] 作者认为tce将一体化等同于完全契约的功能但是后来威廉姆森(尤其是1991)深化了tce对官僚成本的分析从而从另一个角度刻画了“所有权的成本”。 4、思考或扩展 这是读书笔记的实质性部分可以总结一下原文可能的扩展方向或者展望一下未来可能的研究课题。如果对文章理解较深刻最好自己能对文章提出一些批评或者指出其瑕疵。实际上这才是写读书笔记最重要的目的或收获。 我认为作者没有继续深入分析所有权和通道之间的关系。其一既然“关键资源”包括物质资产那么就很难将所有权与通道截然分开;其二既然所有权对通道有挤出效应那么为什么现实中很多企业的所有者也与雇员一样参与生产活动而不是保持“外部人”角色?或许所有权是通道管理的基础? 5、参考文献 可以列出与主题有关的主要参考文献以便今后查询也方便别人“按图索骥”。
114 浏览 3 回答
146 浏览 3 回答
196 浏览 2 回答
181 浏览 2 回答
359 浏览 3 回答
117 浏览 4 回答
223 浏览 8 回答
192 浏览 4 回答
156 浏览 4 回答
346 浏览 5 回答
107 浏览 2 回答
166 浏览 4 回答
250 浏览 4 回答
177 浏览 4 回答
106 浏览 6 回答
177 浏览 3 回答
109 浏览 2 回答
263 浏览 3 回答
312 浏览 4 回答
253 浏览 4 回答
229 浏览 2 回答
327 浏览 3 回答
142 浏览 5 回答
196 浏览 3 回答
136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