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很多人盆底肌松弛都非常紧张,怕出现什么问题,所以开始训练盆底肌修复。那么,产后女性为什么要做盆底肌锻炼?有什么说法?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
产后盆底恢复是指在帮助子宫、伤口、排尿等恢复的同时,恢复腹部、盆底、阴道等松弛部位的紧张度和弹性,可以减少未来妇科系统疾病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提倡早预防、早干预、早治疗三早原则,产后或患病初期及时到医院进行妇科(或盆底专科)康复治疗。 产后一年以内是盆底肌功能恢复的“黄金时间”。产后及时进行盆底康复训练,可以降低年龄增长后尿失禁的可能性、盆腔器官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的可能性。所以盆底肌锻炼是非常有必要的。
临床上,女性产后盆底肌修复的最佳时期是产后半年。 通常,女性在产后42天可以进行盆底康复治疗。 训练包括瑜伽、体操、盆底康复、凯格尔训练等。 产后盆底康复器械通过低频电刺激促进盆底肌恢复。 将阴道探头置于患者阴道内,通过电刺激阴道盆底肌,调节盆底肌的收缩频率和力量,促进盆腔收缩的协调。 分娩后半年,女性必须在医院接受正规的盆底康复治疗。 建议产后妇女在专业医生或产后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而不是尽快恢复身体并尽早修复。 请注意不要因运动速度和方法不当而导致不必要的身体损伤。
因此,产后盆底肌康复训练是必要的。 产后6个月是盆底恢复的黄金时间。 怀孕的母亲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产后6周内开始运动。 进而在医院盆底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电刺激康复训练,盆底肌的健康状态将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