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美德,是指人们在家庭生活中调整家庭成员间关系、处理家庭问题时所遵 循的高尚的家庭美德。 家庭美德的内容主要包括尊老爱幼、 男女平等, 夫妻和睦、 勤俭持家、 邻里团结等。不能缺失必不可少的家庭美德,每个人都应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修养,建立和谐 友睦的家庭关系, 增进邻里的友好关系。 只有这样社会才会多一份安宁, 才会有安稳的生活, 和谐的家庭生活,是人生幸福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安定的基石。几乎每个人都渴望有个温 馨和谐的家,有个心灵的港湾。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责任, 也是最基本的人伦之礼,形成家庭美德这一意识更是不能缺失的。 [关键词]:美德缺失 缺失原因 对策分析 孝敬父母 尊敬老人 一、家庭美德缺失的主要表现 第一,夫妻有矛盾,经常吵架,失和导致家庭解体。例如有的夫妻以前过的清贫,勤劳 简朴而又恩爱,但是由于丈夫外出打工有了一些小小的成就,渐渐的生活变得富裕了,夫妻 之间的感情却没有以前那样深了。丈夫沾染上了恶习,妻子“以毒攻毒” ,也有了外遇。于 是,夫妻俩开始有了矛盾,大吵大闹,最后只好分道扬镳,家庭破裂,自己的亲身骨肉便成 了无辜的孩子。更有其人为了养外面的小情人,提升自己的地位,去挪用公款,导致家庭甚 至同事之间的矛盾。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包二奶”“养小白脸”等现象,使一些好端端 、 的家庭在一夜之间破裂。 在社会转型时期,特别是在网络时代,一些人受国外性解放等观念的 影响,加上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不少人便 “饱暖思淫欲” ,追求刺激和享乐,男的寻花问柳 “包二奶”,女的也不甘落后养情人。夫妻双方一旦丢失了家庭美德,就很容易失和,从而导致 家庭破裂。 第二,虐待老人,抛弃婴儿,天理难容。人类的发展进步,都是一代接一代、一辈接一 辈努力的结果。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现象却令人寒心。比如有些子女从没去看过老人,平 时都是保姆照料老人, 连为老人处理后事的费用都是保姆出的, 这难道不是家庭美德的丢失 吗?甚至有的老人为了自己的子女而自杀,其原因是子女不孝,老人多年瘫痪在床,生活不 能自理,子女从此把老人当作包袱,儿子恶语相向,女儿长达数年不去看望老人,老人对生 活失去信心,因绝望而自杀。有些人更是良心丧失了,自己认为父亲不中用了,成了自己的 包袱, 居然狠心杀死自己的父亲。 还有的夫妻为了不想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又没有抚养能力, 就把刚生下的婴儿抛弃了。这样的行为怎会让社会和平。目前,在一些大中城市,都相继开办 了“敬老院”“老人公寓”,不少人拿钱把老人送到“托老所”,但不能“一送了之”,在精神 、 上还是要多给老人一些安慰,不要到了老人孤寂忧郁而终后才去表达悔意。 第三,教子无方贻害无穷 。如今,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哺育孩子、教育子女,是天底下 每一个做父母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然而一些父母对子女教育、 管教不当而引发的后果却是 相当严重的。当今社会,许多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主要是受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 一 是过度溺爱。在一些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孩子过度溺爱,让孩子养成了不良的意识和行为习 惯,极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现在,一些父母将独生子女视为“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 放在手里怕飞了,娇生惯养,让孩子从小养成惟我独尊的“小皇帝”和“小公主”意识。特别 是一些孩子花钱无度,追求高消费,一旦家庭不能满足,就会走向歧途。 二是疏于管教。一些 家长对子女的缺点错误,或是不管不问,放任自流,或是蜻蜓点水,关心帮助不够,不从根本上解 决问题。 这些子女因得不到父母及时而悉心的管教,养成不良品性,或由小错而大错,直至违法 犯罪。久而久之,家庭美德就丢失了。二、家庭美德缺失的原因分析第一、道德教育的虚化。传统道德特别是道家思想都把家庭美德看得非常重要,但却仅 仅或主要停留在道德层面上, 仅仅或主要局限在强调注重个人自觉自省上, 对实践层面和社 会约束方面的要求和设计不足, 从而导致了家庭美德的苍白无力。 当今包括家庭美德在内的 道德教育,很多时候也还是局限于泛泛而谈流于形式,缺乏实质内容,缺乏针对性,缺少有 力和有效措施。 特别是道德教育的要求和内容与实践严重脱节, 教育者说的和做的不相一致, 致使被教育者不以为然,大大地削弱了道德教育的效果,从而家庭美德就逐渐减失。 第二、个人主义膨胀,利欲熏心。在计划经济时代,强调的是“一大二公”、“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要求绝对服从组织,不讲个人利益。改革开放以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人们获得了独立经济人地位,个人利益得到了充分尊重,利益最大化成为人们遵循的 最高原则和追求的最大目标。一些人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膨胀,为追求一己私利不惜伤害亲 人,败坏风气,由此产生了利益最大化原则与伦理道德观念的矛盾和冲突,使家庭美德受到 冲击。 第三、法律不健全,对丧失道德者打击不够。在美国,有道德方面的法律有十多部,对 不同方面、不同环节的道德要求都有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还制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我国 在市场经济立法方面近年来做了大量努力,也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还不够完善和具体,特 别是对于社会缺乏道德者的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不够,使得失道德者敢于违法。三、树立家庭美德对策研究第一、加强道德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共铸和谐稳定社会,应该从每个人做起,从 每一件小事做起。要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教育和帮助全体公民牢固树立家庭美德。只有树立 起热爱家庭,关心亲人的道德品质,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教 育各类企业家认识到市场经济越发达,越要强化道德伦理,家庭美德便是最基础的,这是融 入世界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先决条件。只有有良好家庭美德的企业,才能得到社会公众的 信任, 也才有从事商业活动、 提高企业效益的良好环境。 未成年人正处在思想观念形成阶段, 应高度重视其道德培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家庭美德的基本内容,培 养学生热爱父母,孝敬父母,礼貌待人的习惯。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区紧密配合,共同促 进中小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 要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加强各类学生的道德实 践活动。 第二、 健全法制, 加大惩处力度, 使失去道德道者无利可图。 防范和治理家庭美德缺失, 仅仅靠道德规范是不够的, 还必须建立起一整套对社会公民和市场主体相互关系进行管理的 法律、法规、制度、准则,把社会家庭美德纳入法制的轨道,形成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 法必严的法制环境,维护和培育良好的市场信用秩序,通过严厉的制裁措施,加大失道者的 经济成本,使其无利可图,以起到震慑作用。 第三、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使失去美德者无处藏身。要建立各类企业、组织、个人的家 庭美德信息的征集和公开机制,建立统一集中或政府、行业、信用中介机构三个层次的资信 数据库,及时有效地向全社会提供和发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