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尔顿1766年9月6月出生于英国昆布兰地区的鹰场村。家里生活贫苦,他的父母每天都从清晨忙到夜晚。尽管如此,他们仍然摆脱不了贫困,养活不了道尔顿他们兄弟姐妹六人。在道尔顿15岁那年,他的妹妹和弟弟因冻饿和疾病死去了。道尔顿的父母非常想让道尔顿念点书,但因为太穷,交不起学费,甚至连买石板和书的钱都没有,只好让道尔顿到学校去旁听。
道尔顿当了旁听生后,学习非常努力,几年的时间就学完了几何、化学和航海学。同时,他还自学了气象学、矿物学等,成了同学当中的佼佼者。他毕业时年仅15岁,毕业后老师把他留下当了助手,让他给低年级学生讲课。1781年,道尔顿离开家乡,到教友学校当了数学教师。学校图书馆内的丰富藏书扩大了他的知识面。他除了博览群书外,还进行气象观测,安装了气压计、雨量计和各种自制的仪器。由于道尔顿知识广博,教学有方,所以深得同事们的称赞和尊敬,不久便担任了该校校长。同时,他还和科技杂志社的编辑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各种学术活动。
1794年,他发表了《关于各种颜色显现程度的反常事例》,提到了人类色盲的情况,所以色盲症是道尔顿首先发现并研究的。道尔顿还发现,他自己也有这种视力上的缺欠,所以有人把色盲症也叫道尔顿病。在研究气体性质的过程中,道尔顿总结出了气体分压定律。
道尔顿把化学的质量守恒定律、当量定律、定组成定律、倍比定律和他发现的气体分压定律联系起来思考。他想自然界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数量关系呢?是原子吗?原子在自然界中存在吗?如果确实存在,那就应根据原子理论来解释物质的一切性质和各种变化规律。在化学上,化学原子理论应当是物质结构的真正理论。道尔顿为解开这个谜,全面地研究了在他之前有关原子的一切材料,经过顽强地努力,最后他得到这样的结论:“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极小的、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微粒)彼此之间是相同的,但不同元素的原子则不同。原子是有重量的,原子不可再分,也无法称量,但我们可以求得它们的相对重量。即把最轻的原子——氢的原子量规定为1,就可以求得其他元素的相对原子量。”道尔顿还公布了他的、也是世界上第一张原子量表。由于道尔顿的原子论成功地解释了质量守恒定律、当量定律、定组成定律、倍比定律和气体分压定律,全面深刻地说明各种化学现象,因此很快得到了科学界的认可。
但道尔顿的原子论也有一些不足,例如他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但又说有复杂原子,并说复杂原子可以分为简单原子,可又不承认分子。这说明他没有把原子和分子区别出来。尽管如此,道尔顿能在当时科技还很落后的情况下提出科学的原子论,的确是件很了不起的事,因而道尔顿获得了很多荣誉。英国政府也始终关心着这位科学家,曼彻斯特人民为了纪念他,在市政府大厅里竖立了他的半身雕像。人类也将永远记住他的伟大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