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喜赞叹您,为佛装金,天天都是好日子,下面的资料供您参考: 金粉一般都是化学成分,里面填加反光物质,比如铜金粉是一种浮型片状颜料,由一定比例的铜/锌和铝合金,经熔炼/球磨分级而成,还有镍铝合金粉什么的,不是真金。最好不用。 金色漆油本身并无金成分,很容易会氧化变黄,更会变得不伦不类。 金箔,先用一种腊涂上再贴金箔。这要技术。 南京金箔厂有的。您可以去他们那里问问。 附: 什么是鎏金? 鎏金是把金和水银合成一种溶液,将溶液涂在金属容器的表面,加热使水银蒸发后只剩下金留在了容器的表面而不脱落的工艺工法。 鎏金技术在西藏具有悠久的历史,是藏族工匠世代相传的绝技之一。 西藏的鎏金技术工艺简单,设备简易,镀层牢固,厚薄随意,其光泽夺目,历百年而不晦。 一般来说年代老远的鎏金佛的”金” 比较厚,近代的像油漆一样比较容易掉下。 鎏金工艺程序如下: 一、 成形 鎏金物件的铜胎成形,可分为化铜翻铸和铜板敲打两种,视器物的大小与形状繁简而定。一般精巧复杂的佛像饰物先泥塑成形,然后翻砂浇铸。金瓦、金轮一类物件则直接在铜板上绘好图样,用木锤、铁锤敲打成形。 二、配制"察塞"(金泥) 将黄金锻成极薄金箔,再剪成碎片,放入增锅内。然后按照一两黄金、七两水银的比例倒入水银。把坩锅放置火上,同时用非金属棒不停地搅动水银。当水银冒泡蒸发出现浓白雾时,黄金即已全部溶解。这时,应立即将坩锅内的溶剂倒人清水中急剧冷却。冷却后,黄金与水银的合金便成一种酸奶似的白色泥状物。这种泥状物,藏语叫"察塞"。 由于水银是有害物料,加上古时防毒技术/材料不足,很多鎏金师父年寿也不到 40。 三、镀全 将成形的铜器表面打磨干净,,除去铜锈及污物 。 接着把一种叫"德布"(状似葡萄的野果)的果实煮成糊状,接合上水银与马粪,擦洗铜器,直至挣光瓦亮,像镜一般平坦光滑,否则鎏金会很容易掉下。然后将铜器冲洗干净,放在微火上烘烤,同时用小剧沾盐水涂抹一次表面之后,就该刷"察塞"了。 四、镀后处理 将涂好"察塞"的器件放在无烟木炭火上加温,随着水银的蒸发,器件逐渐由白变黄,水银蒸发,黄金收缩成微粒留在铜器表面。这时需用细铜丝刷在表面不断刷打,使黄金微粒牢固地附在器件表面。反复多次烘烤之后,器件表面的水银分子便完全蒸发掉了。最后,用清水洗净器件,再放在火上烘烤,烤至向器件啐少量唾液便"刺刺"作响时,就可将器件浸入红土溶液中淬火。经过淬火,一件金光灿灿的鎏金器件就制作出来了。 1制作蜡模 2用黏土包覆蜡模 3以高温熔化蜡模 , 倒出蜡油 4灌注高温溶化铜水进入黏土模型之中 . 冷却后敲碎黏土模 6清除铜像表面蜡质 , 尘土 细部雕刻 , 修整 , 抛光 金汞化合物表面处理 采绘细部 组合 装藏 1 开光 以上文献资料是收集自几个简体中文网站 谨记佛像的颈项以上,不宜沾水抹刷。清洁鎏金铜佛只宜用干棉布或软毛扫抹拭。忌用水。据知,是有师傅修补鎏金的,但所费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