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雪灾损失62亿 湖南:30万人被大雪围困 武汉:小白菜每斤3.5元 贵州:18个县曾完全停电 安徽:积雪最深50厘米 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入冬以来最大幅度的降温和雨雪天气,雪灾已造成湖南、湖北、贵州、安徽等10省区3287万人受灾,倒塌房屋3.1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62.3亿元。灾情发生后,各级政府纷纷启动应急预案,全力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湖南 1月12日以来,湖南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长达10余天的雨雪、低温天气,1359.5万人次受灾,被大雪围困30.7万人;因灾倒塌房屋1.1万间,死亡大牲畜3.3万头。 湖北 1月11日以来,湖北先后发生2次大到暴雪过程。持续雨雪低温天气使全省810万人受灾;转移群众7.64万人。大雪一下,武汉农产品市场一片“涨”声:一市民介绍说:“月初每斤小白菜的价格只有1元多,到本周二涨到每斤3.5元。” 贵州 全省500千伏“日”字形环网被完全破坏,全省最多时有18个县完全停电。贵州省24日宣布全省进入大面积二级停电事件应急状态。12日以来,贵州省滞留在各条公路上的司乘人员一度多达10余万人。 安徽 全省已有16个市发生雪灾,受灾人口340多万人,倒塌房屋5144间。沿淮淮北积雪厚度10厘米以上,大别山区25厘米以上,岳西、霍山部分乡镇最深达50厘米。 新京报供稿 南方雪灾影响扩大 乘南下车要有延时心理准备 由于南方雪灾对铁路京广线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对石家庄站的影响也随之增大。昨天,车站全体干部职工全力以赴投入运输组织工作,确保当日发送3.2万人的运输秩序良好。公路客运方面,客运总站昨天新增了一趟石家庄到福州的班车。 26趟列车晚点 由于南方部分省份的降雪量和降雪面积的增加,造成由南方开来途经石家庄站的L44次、T14次、T254次、T124次、K600次、T202次、K472次、T146次、T62次、T88次、T6次、T168次、1218次、1956次、K186次、T236次、K234次17趟列车晚点;由于车底返回晚点、列车技术作业等原因,造成途经石家庄站南下的K21次、T145次、T13次、K267次、T253次、K471次、K185次、T123次、K233次9趟列车晚点。由于T90次不能及时返回,当日继续造成由石家庄始发往广州的T89次列车临时停运。 截至发稿时止,该站晚点及停运列车影响旅客近3000人。针对晚点列车、影响人数的增加。车站加强了对候车室晚点旅客的疏导、解释,引导旅客退票选择中转换乘或选择其他出行方式。售票车间组织人员到候车大厅总服务台、晚点车旅客候车区等处为旅客办理中转签字及退票手续。 由于列车晚点,旅客不能远离候车区域,车站组织人力为旅客送水,并增加包子、盒饭等快餐的供应。截至发稿时止,受影响的近3000名旅客没有一人滞留车站,除1000名旅客选择退票外,其他旅客通过中转换乘、等候登乘晚点车等方式踏上了旅途。 昨天14时58分,由上海开往石家庄的K234次列车晚点8个多小时抵达车站。车站方面早已做好准备,使K233次在K234次到达后仅37分钟就开出,受到广大旅客一致好评。 从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消息来看,预计未来几日,南方雪灾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为此,石家庄火车站提醒广大旅客,由于受雪灾影响,列车运行随时可能发生晚点、停运等情况,乘客出行前要做好思想准备,列车可能会因为雪灾影响延长运行时间。 客运总站新增福州班车 受南方暴雪影响,昨天客运总站发往合肥方向的班车停运,南京的班车勉强发了出去,杭州的班车停运,另外,浙江省方向的班车大面积晚点,请旅客留意。 记者昨天从客运总站了解到,该站于昨天新增了一趟石家庄到福州的班车,发车时间为每天的13:30分。 记者孙超 通讯员吴可新 南方罕见大雪灾"忙坏"保险商 报损金额不断攀升 “灾害发生后,太平洋产险95500客户服务电话就一刻也没停过。”昨日,太平洋产险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1月中旬以来,在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江西、贵州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的极端天气,导致部分地区停电停水、通信中断、交通事故频发,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影响,也考验着整个保险业的应急机制和理赔流程。 报损金额不断攀升 “刚接到一起报损,上海嘉定区一家工厂的仓库倒塌,这是目前损失最大的案子。”昨日下午5点30分,记者拨通了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孙环民的电话。他告诉记者,此次雪灾对上海郊县农户影响较大,造成一些蔬菜大棚的倒塌、破损,具体损失数据可能要到1月31日才能统计完成。 此前,中国平安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29日,平安人寿重庆、湖南等13家分公司接报案件18752件,已结案件14416件,已给付理赔金达52767848.09元。对此,保险业内人士指出,未来一段时间内,雪灾报损案件的数量将进一步增加,报损金额也会继续累积。 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财产部总经理肖军说,本周一起,公司陆续接到了客户报损电话,主要集中在企业财产损失方面的报案。他分析认为,此次极端天气在南方大部分地区实属罕见,在前期预防、准备上有些滞后和措手不及;一些工厂仓库的钢结构设计不适应雨雪天气,是导致此次灾害发生后出险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记者从太平洋产险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28日,公司共接到车险报案9765起,报案金额2386万元,非车险报案1220起,报案金额6609万元。其中,湖北省车险报案已超过2000起,报损金额达到580万元。 保险公司忙而不乱 “当然,对于可能出现的大笔赔偿,保险公司完全有能力支付,不会对公司的稳定运营造成影响。”太平洋产险有关负责人表示。事实上,在发生特大雨雪灾害以后,各家保险公司都在第一时间启动了大灾预案,对灾害性天气中的财产险、车险、人身险理赔和客户服务作充分准备。 以平安产险为例,该公司预先发布“致客户的一封信”,提醒客户冬季车辆保养及行车注意事项,防范于未然;95511、95512电话中心对预计可能出现大面积事故的地区及时作出人力调整,确保报案电话的接通率。财产险理赔部门制定了大灾期间案件理赔单证简化规则,明确各分支机构的工作承接计划和梯队人员,对查勘工作进行了有力部署。 此外,记者了解到,在灾情严重的湖北地区,平安车险调度人员连续3个通宵调度全省查勘定损资源,有力保障了平安车险理赔时效。在持续出现低温雪凝天气的贵州地区,平安产险开通南方电网绿色理赔通道,全力协助配合贵州电网做好出险报案和查勘定损,同时,分公司出动所有行政用车作为查勘备用车辆,保证案件查勘及时到位。 太平洋产险各级机构及时启动了应急响应预案,总公司及时调整理赔流程,要求各分支机构对事故责任明确、损失金额不大的小案实行快速理赔,在事故现场定损,立即付款;及时编写了《雪灾应急指南》,为各级分支机构的防灾救灾工作提供技术帮助,并要求分公司转发当地客户,协助做好相关防范工作。公司还建立了灾情每日报送制度,密切监控灾情进展,并加强与中央气象台的联系,强化后续雪灾趋势分析,第一时间将重大气象灾害预报告知各级机构、各类客户。 对此,保险业专家认为,各家保险公司在此次特大雪灾中的表现基本合格。不过,冰雪灾害天气还将维持一段时间,雨雪强度也可能进一步加大。保险商应继续做好预警通知和应急处理措施,保证各项理赔及时且快速落实。 民政部:南方雪灾情况特殊 拟出动军用直升机救灾 中新网1月29日电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昨日表示,当前影响南方多省的雪灾是五十多年来中国救灾工作遇到的非常特殊的自然灾害,目前有关方面正计划动用军用直升飞机参与救援。 王振耀认为,这次灾害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正值春运高峰,受影响旅客多,有的旅客已经滞留三天,道路不通使一些地处偏远的村庄受到严重影响。二是这次雪灾的复杂程度超过了98年的抗洪和一般性的自然灾害,因为它束缚了救灾的机动能力。 王振耀说,湖南、湖北、安徽、江西、贵州和广西等地受灾较为严重,这次灾情持续时间长,受灾地区多在山区使救灾变得越发困难。目前有关方面正在计划动用军用直升飞机参与救援,各省也都提升了救灾响应等级。国务院派出的工作组也将陆续赶赴各受灾省份指导救援。 今年南方各省雪灾冰灾怎么形成的原因 中国气象局首席预报员杨先生说的:在入冬或者隆冬前期,我们国家大部分地区冷空气比较少,一个是强度比较弱,再一个次数比较少。因为大家知道要下雪或者下雨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就是暖湿气流(空气要有相当的湿度,要有水分,温度比较高),这个气流就来自于南方,来自于热带地区;再一个条件就是必须有冷空气配合,冷空气来自于极地,来自于高寒地区。今年隆冬前期影响我们国家的冷空气相对来说明显偏弱,次数也不多,即使有暖湿气流的配合没有冷空气也不太容易下雪。所以在一月份之前我们国家大部分地区降水相对比较少,空气比较干燥,温度偏高。但是到了一月份大气环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环流的变化使我们国家冷空气的活动比较活跃,冷空气活跃以后再加上低纬度的暖湿气流也在逐渐加强,正好这一冷、一暖两个正好结合在一起。所以这段时间一是冷空气比较强,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还有暖湿气流比较强盛,这两个气流共同影响,相遇的比较巧,所以最近一段时间,特别是在长江流域雨雪天气比较多,而且长时间维持低温天气,这是主要的原因。 还有,源于蒙古、西伯利亚的亚洲高压形成的冷气团南下形成的冷锋天气造成的。可是如果单纯从亚洲高压以及冷锋南下的角度讲是不是有些片面了呢?如果那样的话,每年冬天都会在我国东部各地区出现低温、降雪。可是又如何解释今年如此罕见的大范围持续降雪的原因呢? 经过思考后,我认为这种天气的反常现象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由拉尼娜现象造成的。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赤道西太平洋水温偏高,水量蒸发加大,造成东亚地区经向环流异常。加之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偏北气流盛行,而东南暖湿气流相对较弱。于是,使得北方寒潮大风频繁出现。而我们知道,此时东亚地区正受到亚洲高压的影响。所以加强了源于西伯利亚地区冷空气迅速南下的势力。冷空气过境后,气温骤降,向南经过秦岭以及大巴山等高大地形区的阻挡影响,长时间停留在这些地区。此外,西南从印度洋北上的暖湿气流不断增加湿度,与冷空气相互作用,就形成了持续的地形雨(雪)。或许就造成了最近持续的低温、降雪的现象了吧。 新华网北京1月30日电 由于低温雨雪灾害波及面扩大,四川等地灾情加重,当地纷纷加大救灾力度,群众生活得到初步安置。 四川雪灾持续加重 四川省民政厅截至30日12时的统计显示,在这次灾害中,全省有达州、广元、阿坝等18个市、州的87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730万人,因灾死亡1人。 省民政厅救灾救济处处长何晓明告诉记者,近期全省雨雪灾情呈现由北向南发展的趋势:川南的泸州、宜宾等地成为新的重灾区,其所辖古蔺、叙永、兴文等县灾情不断扩大、程度加重。 何晓明说,除了省级财政下拨的800万元救灾应急资金外,灾区各地也纷纷加大救灾资金投入力度,及时发放各类救灾物资。灾情较重的宜宾市已下拨救灾资金200万元,向重灾的困难户发放棉被、棉衣1600多床(件)。(记者杨三军) 福建:道路结冰现象呈现扩大趋势 受持续南下的强冷空气影响,福建省内道路的结冰现象正呈扩大趋势。30日到31日,福建省南平市西部北部地区、三明市西部地区、龙岩市西北部地区和宁德市西北部地区有冻雨或雨夹雪,道路结冰。 南平市气象局报告说,福建北部武夷山分水关通往江西的公路,由于低温冻雨,路面出现结冰,过境车辆排成了上百米的长龙。 迪庆救灾工作受阻 30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大雪仍在继续,其交通状况还在进一步恶化,致使救灾工作举步维艰。 目前214线香格里拉至德钦段、香格里拉至四川乡城段等几条公路交通主干线因积雪较深、降雪仍在持续而中断,香格里拉至维西暂时开通了单行线,但仅有小车可以通过,并且各条道路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路基毁坏、塌方、冰冻等情况,另外迪庆藏族自治州内的乡村公路基本中断,只有214线香格里拉至松园桥的公路能够勉强通行。道路中断已致使救灾物资无法及时送达灾民手中。(记者王江 关桂峰) 贵州:恶劣天气持续 贵州省气象台30日预报说,1月30日夜间到2月1日白天,贵州省的南部边缘和北部赤水阴天有小雨,省内其余地区阴有冻雨或雨夹雪,省的西部地区有雾,2月1日夜间到2日白天,全省各地阴天有冻雨或雨夹雪,省的东部地区有小到中雪,局地有大雪。(记者周芙蓉) 雨雪冰冻天气袭击重庆 近来雨雪冰冻极端天气连续袭击重庆部分区县,重庆市各级公安机关的民警全力投入抗灾一线,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月27日晨,极端天气导致渝(重庆)宜(宜昌)高速公路全线封闭。重庆梁平县大量车辆拥堵在城区,交通陷入瘫痪状态,全县停发客运线路35条、客运班次430班,境内500余辆客货运车辆、10000余人受阻。截至目前,民警已成功疏散滞留过境车辆数千台次,安全转移和护送人员近万人,救助危难群众4人。 海拔较高的仙女山派出所民警冒着风雪疏导交通,由于车辆堵塞,警车无法前进,就步行到堵塞的车辆中间,耐心向乘客解释,踩着泥泞给司机和乘客送去豆奶粉、八宝粥、矿泉水。
2007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发生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的关键性一步。流感大流行的六大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m+1年或M+1年。 1889-1890年、190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的禽流感爆发都满足这6大条件,同时,在1890年以来,满足这6大条件的只有以上6次爆发[14]。 如果2007年是太阳黑子谷年m或m+1年,2006年预测为厄尔尼诺年(已发生),2007年预测为拉尼娜年, 2008年则是m+1年,预测为厄尔尼诺年[15],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2000-2030年内)和太阳黑子极值年易发生低温冷害,那么,2008年就具有较高的概率发生流感全球爆发。2007年强拉尼娜能否发生,2007-2008年能否发生强拉尼娜与强厄尔尼诺相互转换是禽流感能否爆发的关键。 如果“拉尼娜现象将在4月到来,并在今年余下时间横行”,则厄尔尼诺、拉尼娜和流感世界大流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程序。2007年沙尘暴高发已成趋势,6大特征相继发生,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14-17]。 据中央气象台20日发布的天气预报,目前有一股冷空气的前锋已经东移至新疆北部,受其继续东移影响,预计20日到22日,新疆北部、华北北部、东北地区将有4级到6级、阵风7级偏北或偏南转偏北风,新疆北部山口地区的风力有8级到9级。冷空气前锋过后,上述地区气温将下降。新疆北部、华北、东北地区以及山东半岛的气温将下降6℃到8℃,其中新疆北部偏北地区、华北北部以及东北部分地区的气温将下降9℃到13℃,局地降温幅度可达14℃到16℃。此外,受蒙古气旋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21日,北方部分地区将出现今年第三次沙尘天气过程。内蒙古中西部、甘肃西部偏北地区、宁夏北部、陕西北部、河北北部以及黑龙江西南部、吉林西部、辽宁西部将有浮尘或扬沙天气,其中内蒙古中西部部分地区将有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沙尘暴[18]。 根据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和海温波动准两年规律,我们在2003年就预测,2004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8.5将使厄尔尼诺发生在海温暖年的2004年或2006年,2005年的日食-厄尔尼诺累计系数-5将使拉尼娜发生在海温冷年的2005年或2007年,2008年的日食-厄尔尼诺系数12(数值越大,发生的可能性也越大)将使厄尔尼诺发生在海温暖年的2008年[15,19-21]。 2004年出现了明显的厄尔尼诺暖位相,但受到2004年12月26日印尼9.5级地震海啸干扰,深海冷水上翻导致全球寒流突袭[22,23],直到2006年8月才形成了厄尔尼诺事件;2005年末2006年初出现了急剧的拉尼娜冷位相,全球遭遇异常寒流袭击,但2006年是海温暖年,拉尼娜冷位相又急剧消失,所以,2007年形成拉尼娜事件的几率极大。 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预警! 据澳大利亚气象局(bom)10月3日ENSO综报,除南方涛动指数(SOI)以外,全部ENSO指标均显示9月里拉尼娜在增强。计算机模式预报La Niña最终会持续到2008年初,几乎可以肯定2007年将是一个拉尼娜年。概述: ⒈ SST负距平在东太平洋区域已加强,并且近几周向西扩大了范围; ⒉ 海面下负距平已加强; ⒊ 9月南方涛动指数SOI略偏正,是+2; ⒋ 当前大部赤道太平洋区域信风强于平均,太平洋中部尤甚; ⒌ 5月以来在日界线附近的多云情况已低于平均; ⒍ 所有动力学数值模式预测2007年下余时间与2008年初属La Niña状况,其后转弱为中性状态[1]。我们在2007年2月17日指出,9月27日为日月大潮,28日为月亮近地潮;10月26日和11月24日为月亮近地潮与日月大潮叠加;12月22日为月亮近地潮,24日为日月大潮。月亮近地潮与日月大潮间隔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07年11月26日月亮赤纬角为28度,24日为日月大潮,11月24-26日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冷空气活动较强烈。12月23日月亮赤纬角为28度,22日为月亮近地潮,24日为日月大潮,12月22-24日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冷空气活动较强烈。9-12月的强潮汐可能导致拉尼娜现象发生。11-12月将有强冷空气活动[2]。 2007年9-12月强潮汐,可能加快南太平洋环流,激发拉尼娜发生,导致中国北方秋季降水偏多,冬季严寒,应该做好预防准备[3]。2008年1-3月为弱潮汐时期,4-7月为强潮汐时期,8-9月为弱潮汐时期,2008年10月-2009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拉尼娜可能在2008年4月前结束,2008年的厄尔尼诺可能在4月以后出现早期症状,在10月形成[4]。综合1890-2004年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流感大流行的6大气候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m+1年或M+1年。 1889-1890年、190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的禽流感爆发都满足这6大条件,同时,在1890年以来,满足这6大条件的只有以上6次爆发。第7大特征是当年为冬季或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后三次流感世界爆发都满足这一特征。现在,至少在20世纪50-70年代,我们发现了禽流感爆发与沙尘暴高峰的一一对应关系。1900年的流感爆发,因为偏离标准较远,因而也较弱[5-9]。我们在2007年1月25日指出,世界正进入流感大爆发的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程序: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7年为太阳黑子谷年;2007年将发生强拉尼娜;2007年将发生强沙尘暴;2008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2008年将发生严重低温冷害;2008年是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这就是流感世界大流行的7大特征。2007年2-6月的强潮汐时期是“导致厄尔尼诺暖位相向拉尼娜冷位相的转变”和禽流感孕育的关键时刻[10-12]。2007年拉尼娜事件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秋汛和冻害,还有强震和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如果发生强拉尼娜事件,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几率就会增加,如果2008年再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和严重低温冷害,世界流感大流行就不可避免。忽视预防强震和流感将使我们付出惨重的代价[13-15]!据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监测,在赤道太平洋持续东风异常的作用下,Nino3区海温距平已经连续4个月在-0.5°C以下,且强度逐渐加强,一次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已初步形成。预计未来3个月Nino3区海温将继续下降,并形成一次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预计本次拉尼娜事件将会持续到明年春季[16]。一次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已初步形成,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值得关注!中等强度的拉尼娜已经来了,流感爆发还会远吗[17]?
今年冬季气温较往年偏低的原因是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比往年强大。大范围降暴雪的原因是冷锋的影响极强。 冬季降雪主要是因为冷锋天气系统的影响,锋是冷暖气团的交汇处,如果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运动就形成了冷锋,反之为暖锋。 冬季,陆地温度比海洋低,在大陆内部形成强大的冷高压,气流由高压中心向四周辐散,其中向低纬运动的气团在性质上属于冷气团,它与暖气团相遇就形成了冷锋。冷锋过境时,形成阴雨(雪)天气、刮风、降温,过境后,气温湿度骤降,气压升高。冬季冷气团迅速南下(北半球,南半球相反),常形成灾害性的大风降温天气,甚至形成寒潮。 这样看来,冬季降雪区域(夏季降雨区域同理)分布于锋面附近,也就是冷暖气团交界处。这个位置是不固定的,它由两种性质气团势力的强弱决定。冷气团势力弱,锋面及降水区域偏高纬,冷气团势力强,锋面及降水区域偏低纬。 冬季影响我国的陆地冷高压是中心位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的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它的势力范围非常大,对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的天气影响极大。 入冬以来,特别是进入2008年以来,亚洲高压非常活跃,不断形成冷气团南下影响我国,造成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对于季节、年际变率都很大的我国季风气候区来说,这样的天气本来也很正常,但是由于南方今年的暖气团也很活跃,大量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频频光顾南方地区,当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强大冷气团迅速南下至南方地区,并与暖湿气团相遇后,就形成曾了大范围雨雪天气。 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只有强大的冷气团,而没有暖湿气团提供的大量水汽,南方只会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如果只有暖湿气团提供的大量水汽,而没有冷气团光临,则根本没有什么灾害性天气。而两者齐备的时候,灾害就降临了。 我国北方地区,在本次灾害性天气中,主要受大风降温天气影响,冷气团途经北方南下,未在此形成锋面,没有大的降雪天气出现,但北方地区随之被纳入到强大的亚洲高压势力范围之中,天气干冷程度是近年来少见的。 我国南方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一般在0度以上,农业生产中有越冬作物,居民生活中不需要有取暖设施,一般家庭没有足够的防寒衣物,司机一般也不会担心柴油受冻,凡此种种都对此次灾害性天气的巨大破坏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大量的越冬作物在强大的南下冷气团带来的大风降温天气中被冻死,农业大幅度减产或绝收,包括冬小麦、越冬油菜、绿肥作物等。大量牲畜被冻死。 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中的各种以柴油为燃料的车辆,在低温中,因柴油受冻无法正常运行,进一步影响到相关产业的经济效益。大雪阻断交通,影响面积大。冬雨压断电线,影响电力、通讯。 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低温冻害是大量人员冻伤,甚至冻死。大雪压塌屋顶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大雪阻断交通,影响人们出行,以及影响到日用品的供应,另外还会对家庭供暖、供气、供电等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此次灾害告诫我们,要未雨绸缪,要居安思危,否则只能痛定思痛,但早已悔之晚矣。结合本次灾害带来的教训,一定要进行全民性的相关教育,而且今后要从娃娃抓起,另外适时搞一些相关演练,警惕之心常有。
因为当年的暴雪、冻雨使得通信杆、电缆、光缆等受损严重。
以中国电信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1月29日,中国电信所属公司因雪灾累计造成通信杆路受损869.54皮长公里,受损电缆1200.12皮长公里,受损光缆1004.96皮长公里,中断模块局和接入网点7186个(绝大部分受停电影响),其他通信设施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因此,当年的暴雪和冻雨,导致部分地区供电长时间中断,部分室外线路通信质量下降,很多地区甚至通信完全中断。
扩展资料
2008年暴雪、冻雨灾害的成因
中国国家气象部门的专家指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过程应归因于与拉尼娜(反圣婴)现象有关的大气环流异常:环流自1月起长期经向分布使冷空气活动频繁,同时副热带高压偏强、南支槽活跃,源自南方的暖湿空气与北方的冷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形成强烈降水。
大气环流的稳定使雨雪天气持续,最终酿成这次雪灾。气象专家表示,华南地区持续低温,与拉尼娜现象及异常大气环流有密切相关。不过,专家强调,中国遭罕见冰雪灾害天气是多种因素造成,拉尼娜不是唯一祸因。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电信全力以赴抗击冻雨暴雪 保障通信扫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08年中国雪灾
·上海:上海普降中雪 气象台发布灾害性预警信号 ·湖北:大雪致14人死亡 部分中小学提前放假 湖北遭16年最严重降雪 交通受阻事故频发 ·安徽:雪灾人口升至284万人 经济损失4亿元 ·贵州:贵州多天持续雪凝天气 路面冰厚达8公分 ·陕西:西安上千平米摩托车超市大棚被积雪压塌 ·西藏:西藏被雪围困72人被救出 15抢险官兵失踪 ·江苏:大雪封闭辅桥 南京长江大桥10小时大拥堵 ·新疆:新藏公路暴雪11人被困 58小时后获救返回 ·内蒙:内蒙普降暴雪公路航空停运 火车一票难求
2008年南方发生历史罕见的雪灾[据长辈讲,我们这地方在1954年有过类似的冰冻天气,但也不甚于此],让我们不能不想知道其发生的原因,找知识从网上资料搜集整理如下: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认为,形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过程,最主要的最直接的原因实际上就是大气环流的异常,尤其在欧亚地区,大气环流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当它在一定的时间内,维持一个稳定的环流状态下,尤其是在低纬,青藏高原这一侧有一个低值系统,在西伯利亚地区维持一个比较高的高值系统,我们气象局讲的高压系统,这两个系统在这两个地区长期存在,低值系统给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是南部海区和印度洋地区,带来比较丰沛的水系,因为西南暖湿气流北上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因为北边的高值系统稳定,主要带来的从西伯利亚地区不断带来冷空气,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南就形成了一个交汇,冷空气密度比较大,相对来说,位于底层的暖湿气流,就是暖空气垫上向上滑升,因为暖湿气流本身形成的水气就会凝结,形成一些雨雪的天气,由于这种冷暖空气,在这一带地区一直有长时间交汇的作用,导致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持续时间就比较长。 这种冷暖气流的作用,相当于两条河流,一条河流从北向南运行,一条河流从南向北运行。这样的话,这两条河流基本上都是比较稳定,在一定的河道中运行,这样的话,这两种河流交汇地点始终维持在长江中下游这段地区。同时在稳定气流的背景下,还会有一些小的扰动,比如在基本的气流之上,还有一些小的扰动,每一次的扰动一过,可能就会带来一次雨雪天气过程。实际上我国南方地区这三次雨雪天气过程,基本上主要是位于比较偏南的西风气流之上,三次扰动,同时引起了西南暖湿气流的三次加强,相应的出现了三次比较大的雨雪天气过程。西祠胡同有文章称,最近南方天气异常,暴雪成灾,从宏观气候到微观天气的顺序可探求此次气象灾害的原因。以下是文章内容: 一、拉尼娜对中国的影响 今年全球的气候大背景是拉尼娜,厄尔尼诺我们较熟悉,但对于她的姐妹拉尼娜我们还很陌生。 拉尼娜是同厄尔尼诺相反的气候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秘鲁附近)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现象,海水表层温度低出气候平均值0.5℃以上。小小的0.5度,又远在南美洲,但却对我国造成了极大影响。 1.南太平洋的气温偏低是怎样扩散到全球的。海洋表层的洋流运动主要受海表面风的牵制。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从东太平洋(即秘鲁)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即中国、日本),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从而加剧气流在西太平洋的上升运动,实际上削弱了西太平洋的副高,加强了信风和西风,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将拉尼娜的影响从秘鲁扩散到全球,特别是中国。 2.西太平洋上升运动的加强对中国的影响。西太平洋的上升运动加强,导致了本来在冬半年就已经远离中国大陆进入太平洋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进一步远离大陆,对大陆冷气团的牵制抵抗作用进一步降低,很明显,没有了副高的阻拦,副高两侧的风带,一是北方强大的寒冷的西风带,二是南方印度洋上的信风带可以长驱直入大陆,横扫全亚洲,而中国恰恰就在这两个风带的控制之下。 3. 风带加强对中国的影响 (1)西风带。西风带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向:一个是对北方来自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冷空气团是从极地方向过来的,冷气团比较寒冷,冷空气强度比较强,因为北冰洋的蒸发作用小,空气极为干燥,以大风、降温过程为主,不会出现大范围的降雪,以前对我国造成影响最大、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这股冷空气。今年主要受北方气团影响的东北降雪量就很少,跟过去持平。二是从西路过来的,这是我们很少关注的,但它借助西风带加强从冰岛大西洋沿途过来,经过欧洲地中海横扫整个亚欧大陆,由于来自较湿润的大西洋,这股冷空气带来了大量的降雪。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今年因为这股强冷湿空气,巴格达这种极度干旱的地方降了百年以来第一次雪,中亚地区,特别是阿富汗山区积雪超过两米。甘肃这种比较干旱的地方今年降雪量超过常年的两倍,为60年之最。多有趣,我们天上下的雪竟然来自大西洋的海水。 (2)信风带。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移,信风带在过去对中国的影响并不大,但由于拉尼娜的加强,加上西风带受到青藏高原阻挡,分流至喜马拉雅山脉南翼逐渐加热加湿的气团,使得中国南部受到了来自印度洋大量的暖湿气流,造成云贵高原的气温甚至比常年的还要高。 (3)共同影响。由于太平洋上的副高减弱,因而南北两股冷空气可以长驱直入中国内陆,信风带来的暖湿气流控制南方,像深圳这段时间湿度都高达90%。过去北方的冷空气南下就单一的控制全国,全国都是寒冷干燥,但今年拉尼娜引导着信风带来大量水汽,同北方干燥寒冷的气团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从而形成了大范围的暴雪。降雪同降雨的原理一样,现在温度一上升就下大雨,甚至暴雨。从影响范围看,灾害程度从东向西递减,沿海省份影响较小,可见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而非太平洋,信风影响巨大。 二、局部分析 1. 长江中下游、安徽、湖北。这一地域处于北纬30度附近,正好是西风带同信风带交汇的地方,南北气流交汇,势必造成大量降雪。另外,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众多,当地水面蒸发的大量水汽也是降雪的来源之一。 (1)湖南。由于南岭的阻挡,将剩余的冷空气都集中在了湖南郴州、衡阳一带,也就是南岭山脚下,从而将冷空气最后的力量全部发泄在湖南。 (2)广西、贵州。云贵高原过去一直就是同时受到南北两股气团的共同影响,只是今年的强度特别大,过于湿润,又过于寒冷,造成严重的凝冻,冻雨。 (3)北方。过去印象中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依然没变,东北主要受到北方的干燥冷气团,所以降雪量没有太大变化,从卫星云图上看这几天基本没怎么下雪。倒是西北地区由于强大的西风带来了大量的来自大西洋的水汽,降雪较常年偏多。 三、 降雪对南方的影响 下雪是自然现象,北方年年都下,即使有暴雪,也没造成严重问题。为什么南方降雪会产生这么多问题呢?这里主要同严寒的北方进行对比分析。 1.冻雨。现在南北地面温度都长时间低于0℃。但北方是从低空到高空都是稳定的冷空气,所以降下的都是雪花。 南方由于冷空气势力已经有所减弱,暖空气势力又异常强大,因此在1500米至3000米上空形成一个温度高于0℃的暖空气层,再往上3000米以上温度又低于0℃。大气垂直结构呈上下冷、中间暖的状态,即近地面存在一个逆温层。大气层自上而下分别为冰晶层、暖层和冷层。如此,从高空冰晶层掉下来的雪花通过暖层融化成雨滴,接着进入靠近地面的冷气层时,雨滴便迅速冷却,虽还没有来的及结成冰,但温度已降至0℃以下,便形成了冻雨。 2.结冰。北方落下的都是雪,而且由于温度低,落地不融化,所以不会结成冰。即使白天温度高融化了,由于北方完全受极干燥的冷气团控制,融化的水很快就会蒸发,又回到空气中,地面总是干的。树上,电线上结冰十分罕见。 而在南方,当冻雨落在地面及树枝、电线等物体上时,便集聚起来布满物体表面,由于物体温度都低于零度,所以立即冻结成冰凌。降下的雪花在白天温度高于零度时表面上的冰会有所融化,但由于受到暖湿气团的控制,湿度极大,根本蒸发不了,冰水还是留在地面物体上;到了晚上,温度又下降到零度以下,水立刻又结成了冰。 3.降雪量。北方看似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但那不怎么厚的雪是整整一个冬天积累的,由于西伯利亚的冷空气极干燥,所以每次下雪并不多,总是小雪、中雪,也就是每小时只下5毫米左右的雪。一个冬天总共才下了几厘米的积雪。 南方本来湿度就高,再加上拉尼娜带来的信风,使得降雪量非常大,湖南、安徽常常是暴雪,一小时就下14毫米以上的雪,现在很多地方积雪竟然厚达20多厘米,远远超过了北方一年的降雪量,所以南方的雪灾更严重。 4.由于超重引起的冻害。北方的降雪不易结冰,所以电线、屋顶上虽然有落雪,但一旦积累到体积过大、无法保持平衡时,就会自动从电线上落到地面上,所以电线表面只会留有少部分积雪,对电线的强度影响并不大,不至于超过电线所承受的重量,也不会压塌屋顶。 南方的降雪、降雨最终转化为冰凌,落在电线上的雨雪,晚上一结冰,就将电线牢牢的包裹住,冰就固定在电线上,这样每一天冰都可一层层的将电线包裹起来,形成一种像树木年轮样的情况,积累几天,这个厚度就不容忽视了,看新闻说电线上冰的厚度超过电线直径的两倍,铁的密度是7,冰是0.9,也不算小了,相当于电线二分之一的重量压在电线上,电线自然承受不了,最终断裂。屋顶、高压线的铁塔都是这样被厚厚的冰块严严实实的包裹起来,最终倒塌,这种情况主要就发生在湿度极高、温度较低的南岭山脚下,所以郴州、衡阳一线的70多座高压线铁塔有近三分之一都被压垮。高压线高高的钢塔在下雪天时会承受2-3倍的重量,但如果是结冰,会承受10-20倍的电线重量。电线水管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因为异常的低温,所以电线由于热胀冷缩已经超出设计限度缩的紧绷在铁塔之间,强度大大降低,直接导致了电力系统严重瘫痪,郴州已经连续5天断水断电,特别是京广铁路韶关到郴州段。电力机车没有电,可以换内燃机车,但信号灯也没有电,道岔也没有电,所以哪怕是内燃机车,也只有慢慢的靠眼睛看路边的人工指挥通过,道岔也都必须有人工搬,这使得内燃机车在这一段根本跑不出平时的速度,使得铁路运输更加困难。 5.公路冻害。北方公路上也会有积雪,但都不会化,而且量不会很大,即使化了也会很快蒸发掉,不会在地面上留下积水,冻结成冰。经汽车压实雪的摩擦力比冰高很多,即使要爬坡,安上防滑链,就可以在雪面上前进。 南方一方面积雪特别厚,很多地方没过脚。更重要的是这些雪融化成水,由于湿度极高,这些水很快就冻结成冰,也跟电线一样,一层一层覆盖在路面上,有些地方竟有10厘米厚,汽车在冰面上摩擦力很小,自然就会打滑。所以京珠高速不能通行完全是为了人民安全,结冰完全不可抗拒。另一方面,由于冰比雪硬的多,所以给车轮安上防滑链根本没有用,这一北方最实用的方法在南方失去了作用,反倒会使摩擦力更小,行车更危险。
171 浏览 6 回答
348 浏览 6 回答
224 浏览 5 回答
302 浏览 3 回答
145 浏览 3 回答
243 浏览 3 回答
308 浏览 2 回答
136 浏览 2 回答
176 浏览 3 回答
255 浏览 6 回答
312 浏览 3 回答
120 浏览 7 回答
306 浏览 5 回答
113 浏览 6 回答
122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