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水果实时分级系统主要功能是水果外部品质和内部品质的自动检测。水果的外部品质检测的项目有大小、形状、颜色、表面缺陷等,内部品质无损检测的项目为水果的硬度、糖含量、酸度、口味及某些内部缺陷等。1.1水果外部品质的自动检测水果的尺寸和颜色检测技术已比较成熟,且在国外已经实现自动化检测,在国内也有按重量或尺寸分级的系统。但果面的缺陷检测却一直成为水果实时分级的障碍。果面缺陷检测的技术比较复杂,目前存在以下几方面难题。1.1.1对水果整个表面进行实时视觉检测比较困难在水果分选生产线上,输送机构输送水果并把水果整个表面呈现给摄像机,这是水果实时分级系统比较关键的组成部分,因为当水果通过时,要求视觉系统能快速检查每个水果的全部果面,即使很小的缺陷面积,也会使得水果级别发生很大变化。同时,设计的视觉分级系统必须满足高生产率的要求。在这方面,国外学者(Growe,1996,Tao,1996)[1,2]采用滚子输送带使水果一边移动一边自身转动,从而使安装在输送带上方的摄像机能采集到水果的多个面的图像,达到全表面检测的目的。但由于水果大小和形状不规则,造成水果旋转速度不一致且难以保证按同一轴线旋转。此外,水果旋转两端的表面部分摄像机无法采集到,因此,分级误差较大。1.1.2快速而准确地测定水果表面的各种缺陷且与梗、萼凹陷区正确区分比较困难Miller等(1991)[3]对桃子的分选试验表明:因不能正确区分水果表面的缺陷和梗、萼凹陷区,由此产生的分级误差为25%左右。Rehkugler等(1986)[4]利用机械定向机构使苹果梗、萼处于垂直方向并绕梗萼轴旋转,CCD线扫描摄像机可扫描苹果的整个表面且形成一幅图像,该方法的特点是由机械定向机构定位水果梗、萼区,摄像机对此区不需要再检查。但因为受定向机构速度的限制,还达不到实时分级的速度,试验结果为每分钟选30个苹果。Yang(1996)[5]利用结构光图像与散射光图像相结合来区分梗、萼区和缺陷区,综合两方面图像处理的结果,共抽取16个特征参数,再利用BP神经网络区分苹果的梗、萼区和缺陷区,分辨精度为95%,但还需要进一步把试验结果应用于实际水果分选生产线中。Growe等(1996)[1]采取在780 nm附近带域内,用结构光由一黑白摄像机进行水果表面的凹陷度检测;在750 nm带域内的散射光照射下,由一黑白摄像机进行水果表面的可疑缺陷区检测。水果的输送旋转装置及摄像机布置如图1a所示,采用的双锥滚筒输送带可使水果一方面沿水平方向作平移运动,另一方面又绕自身水平轴作旋转运动。两个黑白CCD摄像机用来采集750 nm附近的散射光图像和780 nm附近的结构光图像,水果旋转一周摄取两次图像。两个黑白摄像机采集的图像经过设计的接口电路后,被合成为一幅黑白图像,合成过程如图1b所示。图像的处理由流水线图像处理系统完成。试验结果表明:每个水果采集两幅图像时,缺陷检测的速度可达5个/s,但误差较大,如对于苹果,碰伤检测的准确率仅为51%。试验表明,要想得到较高的检测精度,每个水果应采集5幅以上的图像,结构光至少6条以上。此外,由于水果尺寸不同所造成各个水果旋转速度的不一致,也是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徐娟(1997)[6]及Nakano(1997)[7]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法对缺陷区和梗萼区进行区分,试验表明神经网络的区分准确率较低。在果面各种缺陷的快速检测方面,Throop(1997)[8]等人研究了多光谱测量技术,对10个品种的苹果的22种缺陷,在460~1 030 nm光谱范围内,每隔10 nm试验测定了它们的反射光谱特性,其中对3种苹果同一种缺陷测量的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纵坐标的马氏距离反映了水果缺陷区与正常区反射强度的差别程度,距离越大,两者差别越大。由图中曲线可看出:在中心为540 nm、740 nm、1 030 nm三波段附近,3种苹果同一缺陷与正常区的反射强度的差别表现为最大或最小值,最后通过对3个波段的图像进行简单的减法和阈值处理,即可得到检测的缺陷,下一步应考虑实际应用的实现。(a)(b)图1图像采集布置图与图像合成示意图(a)输送装置及摄像机布置(b) 图像合成示意图图23种苹果同一缺陷在460~1 030 nm范围内与正常区反射强度的差别情况1.1.3球形水果表面引起光照强度在投影面内呈曲面分布,以及二维图像上的透视区域与水果实际表面存在的畸变,给图像的缺陷检测带来困难和造成误差Tao(1996)[2]提出的球形变换法很好地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基本思想如图3所示:带缺陷的原始物体图像(OOI)与该物体反表面无缺陷的图像(IOI)相加得到变换后的物体图像(TOI),此图像具有平面物体图像的性质,而缺陷区低于该平面,然后经过简单阈值处理即可得缺陷区。何东健(1997)[9]提出了缺陷透视图像面积发生畸变的校正方法,但对复杂形状的缺陷区进行校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Nakano(1997)[7]利用一旋转平台使水果旋转,每旋转18°CCD摄像机采集一幅图像,苹果旋转一周可得20幅图像,为消除苹果球面面积的畸变,每幅图像只保留中间13 cm宽度的幅面,再全部合成一幅苹果整个表面的展开图像,此法非常有效,但在分选生产线上实现比较困难。图3球形变换方法1.1.4传统的图像处理及模式识别算法的速度不适合实时分选线的要求国外一般采用高速图像处理硬件与简单有效的图像处理软件相结合的途径,来实现水果的实时分级。如Yang(1996)[5]利用的是Transputer系统、结构光法和洪水算法;Growe等(1996)[1]研制的系统,图像的大部分工作由流水线图像处理硬件系统完成;Tao(1996)[2]采用的是专用Merlin图像处理系统和简单有效的球形变换法,研制的苹果分选系统已应用到水果分选生产线上,其分选速度可达3 165个/min。国内研究者(刘禾,1998,徐娟,1997,杨秀坤,1997,何东健,1997)[6,9~11]大多利用一般的微机和图像采集卡,开发了一些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的新算法,如把人工神经网络、模糊理论、遗传算法、图像形态学、分形理论、小波理论及人工智能理论用于图像特征的抽取和识别。但由于图像处理的硬件速度太低,故只能限于静态水果图像分选的算法研究。此外,水果分级的算法应具备人工分级的一些优良性能,如学习与记忆功能,因为目前的一些分级算法的训练样本都比较少,而要分级的水果品种多变且量大。1.2水果内部品质无损检测反映水果内部品质的主要指标有硬度、糖含量、酸度、口味及内部缺陷等。目前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如下。1.2.1水果的硬度检测水果的硬度可间接反映水果的成熟度、运输中的抗损坏性、储藏期等。目前用于水果硬度检测的方法主要有变形法和声学法。变形法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给水果施加一定的动态力或冲击力,然后根据测得的变形量确定水果的硬度。如Schmilovitch等(1995)[12]研制成功了枣子硬度自动检测系统,其原理是把枣子放在两平板之间,在上面板施加5~8 N的动态力,根据所测变形量的大小把枣子分成4个硬度等级。Delwiche(1991)[13]利用冲击法研制了苹果硬度自动检测系统,发现冲击力会造成苹果表面的轻微损伤。变形法只能测量水果表面的局部硬度,实际上,水果表面硬度变化较大,故限制了变形法的应用。声学法包括声波脉冲响应法和超声波法,声波脉冲响应法(20~1 500 Hz)就是利用一麦克风测量受轻微敲击水果的声波强度,由此确定水果的硬度。Armstrong等(1993)[14]试验研究了所测声波强度与水果硬度的关系,发现二者有很好的相关关系。此法的优点是简单、无损,且能反映水果的整体硬度,缺点是必须注意周围噪声的绝缘及机械振动的消除,此外水果形状也影响测量精度。超声波(>20 000 Hz)法是根据超声波在水果等介质中传播时,能量衰减系数的大小来确定水果硬度。但由于水果内部含有较多气隙且各向异性,故超声波很难穿透整个水果。1.2.2糖含量、酸度、口味的自动检测糖含量、酸度比较有潜力的检测方法是近红外法(NIR)和磁共振法(MR)。近红外法又分穿透法、反射法和部分穿透法,部分穿透法原理如图4所示。穿透法对水果不适应,反射法一般用于水果表面特征的检测,因此常用的方法是部分穿透法。由图4可看出,在部分穿透法中,光线经过的路径比穿透法短,且入射光线与接收器有一夹角,此夹角的确定对测量起关键作用,此外二者之间必须加一隔板。884 nm和834 nm测得量的比值已用于桃子、苹果(Slaughter ,1995)[15]糖含量的自动测定。Slaughter等(1996)[16]对西红柿,在400~1 100 nm的光谱范围内进行部分穿透性测量试验,结果表明:800~1 000 nm范围的信息对糖含量的确定最有用,测得的相关系数r=0.92, 但酸度测量比较困难。Mizrach(1997)[17]利用超声波法试验研究了超声波衰减系数和芒果硬度、糖含量、酸度的关系,但其超声波测量探头必须与果面接触,故限制了在线的应用。因此,利用近红外多光谱技术测定水果内部糖含量及其他成分是很有前途的,为达到实时应用的目的,应进一步确定最合适的一两个波段并与计算机视觉技术结合。磁共振及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也是测定水果内部成分的有效方法,其依据是物质内部的某些原子核(H、C、P等)在外部磁场作用下,可与射频区域的电磁波辐射相互作用。Chen等(1996)[18]利用此法对鳄梨的成熟度和鲜杏梅的糖含量进行了一些研究,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此法的主要缺点是设备昂贵。图4部分穿透法与水果的口味相关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可挥发性芳香化合物,当水果成熟时,就会在周围空气中散发这种挥发性芳香气体。Benady等(1995)[19]研制的电子传感器可以测量这种气体的浓度。1.2.3水果内部缺陷的检测西瓜的内部空心用超声波检测已比较成熟。其他缺陷的检测,目前国外正研究利用X射线法、磁共振和磁共振成像技术等方法测量,因成本高及安全性等问题,故很难在农业中推广应用。2研究的途径及方向探讨水果实时分级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加快水果外部品质的计算机视觉实时分选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也要进行水果内部品质的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因为水果分级的主要目的是选出高质量的水果,故水果内外品质的检测技术都十分重要。在水果的外部品质检测方面,应进行多种技术集成的应用研究。(1) 对于水果整个表面机器视觉快速检测的问题,可采用机械与光学技术相结合,设计合理的传送机构,既保证水果在传送带上比较平稳地移动,又可由视觉系统快速检测到水果的全部表面。尽量减小因水果不规则运动造成的分级误差、损伤及图像的模糊。(2) 对于果梗、萼区与缺陷的检测与视觉区分方面,应采用多光谱技术与机器视觉技术相结合,研究水果图像上可疑缺陷区的关键特征参数的抽取方法,得到简单、有效、快速的图像处理和识别方法。(3) 在球形果面造成的光反射强度呈曲面分布及曲面成像面积的畸变问题,可从光照设计、图像合成及软件补偿3方面综合考虑。光照的充分设计可解决第一个问题;多幅图像的有效合成,可解决畸变问题。我们通过试验表明:一个水果至少应采集5幅图像,然后再合成为一幅,可基本保证水果整个表面上缺陷的有效检测,以避免畸变误差。软件补偿的方法必须简单而有效,以适合高速的要求。(4) 在实时系统的图像处理器硬件设计方面,首先应采取先进的并行CPU芯片,如TMS320C80等;其次处理板的设计应与视觉系统结合起来考虑,如采集多路视觉信号的合成问题,机械机构与视觉系统的同步电路设计等。当然,也可引进国外比较成熟的高速图像处理主板,而其他技术可由国内自行开发,这样可以加快国内水果实时分级系统实现自动化的步伐。(5) 在图像处理和识别的软件设计方面,应把传统方法与现代新方法(神经网络,并行算法,遗传算法,模糊技术,人工智能,图像形态学,分形学,小波变换等)结合起来,改变传统图像信息的超数据量表达方式,寻求图像表达与解释的新方法,力求图像处理和识别算法的快速性、有效性及鲁棒性。在水果内部品质检测方面,声学振动法是实现硬度自动检测的有效方法,但应设法消除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并进行在生产线上的应用开发;近红外局部投射法和磁共振法是水果糖含量、酸度等内部成分自动检测的有效方法。在国内,近红外局部投射法更有应用前景,应进一步研究其通用性、稳定性和实用性;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应进一步研究新原理和新方法,应采取自己开发和从国外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此外,应进行多种传感器测量信息集成技术的研究,这是水果内外品质实现实时自动检测与分级的有效途径。3结语利用各种现代技术的高度集成,在水果分选生产线上同时完成水果内外品质的检测与分级是将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我国近期有望实现农产品品质的自动化检测与分级。
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机器视觉系统是指通过机器视觉产品(即图像摄取装置,分CMOS和CCD两种)将被摄取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等信息,转变成数字化信号;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进而根据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现场的设备动作。一个典型的工业机器视觉应用系统包括如下部分:光源,镜头,CCD照相机,图像处理单元(或图像捕获卡),图像处理软件,监视器,通讯/输入输出单元等。首先采用摄像机获得被测目标的图像信号, 然后通过A/ D 转换变成数字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根据像素分布、亮度和颜色等信息,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然后再根据预设的判别准则输出判断结果,去控制驱动执行机构进行相应处理。机器视觉是一项综合技术,其中包括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机械工程技术、控制技术、光源照明技术,光学成像技术、传感器技术、模拟与数字视频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人机接口技术等。 机器视觉强调实用性,要求能够适应工业现场恶劣的环境,要有合理的性价比、通用的工业接口、较高的容错能力和安全性,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 它更强调实时性,要求高速度和高精度。视觉系统的输出并非图像视频信号,而是经过运算处理之后的检测结果,如尺寸数据。上位机如PC和PLC实时获得检测结果后,指挥运动系统或I/O系统执行相应的控制动作,如定位和分选。从视觉系统的运行环境分类,可分为PC-BASED系统和PLC-BASED系统。基于PC的系统利用了其开放性,高度的编程灵活性和良好的Windows界面,同时系统总体成本较低。以美国DATA TRANSLATION公司为例,系统内含高性能图像捕获卡,一般可接多个镜头,配套软件方面,从低到高有几个层次,如Windows95/98/NT环境下C/C++编程用DLL,可视化控件activeX提供VB和VC++下的图形化编程环境,甚至Windows下的面向对象的机器视觉组态软件,用户可用它快速开发复杂高级的应用。在基于PLC的系统中,视觉的作用更像一个智能化的传感器,图像处理单元独立于系统,通过串行总线和I/O与PLC交换数据。系统硬件一般利用高速专用ASIC或嵌入式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系统软件固化在图像处理器中,通过类似于游戏键盘的简单装置对显示在监视器中的菜单进行配置,或在PC上开发软件然后下载。基于PLC的系统体现了可靠性高、集成化,小型化、高速化、低成本的特点,代表厂商为日本松下、德国Siemens等。德国Siemens公司在工业图像处理方面拥有超过20年经验积累,SIMATIC VIDEOMAT是第一个高性能的单色和彩色图像处理系统,并成为SIMATIC自动化系统中极重要的产品。而99年推出的SIMATIC VS710是业内第一个智能化的、一体化的、带PROFIBUS接口的、分布式的灰度级工业视觉系统,它将图像处理器、CCD、I/O集成在一个小型机箱内,提供PROFIBUS的联网方式(通讯速率达12Mbps)或集成的I/O和RS232接口。更重要的,通过PC WINDOWS下的Pro Vision参数化软件进行组态,VS 710第一次将PC的灵活性,PLC的可靠性、分布式网络技术,和一体化设计结合在一起,使得西门子在PC和PLC体系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机器视觉系统在印刷包装中的应用 自动印刷品质量检测设备采用的检测系统多是先利用高清晰度、高速摄像镜头拍摄标准图像,在此基础上设定一定标准;然后拍摄被检测的图像,再将两者进行对比。CCD线性传感器将每一个像素的光量变化转换成电子信号,对比之后只要发现被检测图像与标准图像有不同之处,系统就认为这个被检测图像为不合格品。印刷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错误,对电脑来说只是标准图像与被检测图像对比后的不同,如污迹、墨点色差等缺陷都包含在其中。最早用于印刷品质量检测的是将标准影像与被检测影像进行灰度对比的技术,较先进的技术是以RGB三原色为基础进行对比。全自动机器检测与人眼检测相比,区别在哪里?以人的目视为例,当我们聚精会神地注视某印刷品时,如果印刷品的对比色比较强烈,则人眼可以发现的、最小的缺陷,是对比色明显、不小于0.3mm的缺陷;但依靠人的能力很难保持持续的、稳定的视觉效果。可是换一种情况,如果是在同一色系的印刷品中寻找缺陷,尤其是在一淡色系中寻找质量缺陷的话,人眼能够发现的缺陷至少需要有20个灰度级差。而自动化的机器则能够轻而易举地发现0.10mm大小的缺陷,即使这种缺陷与标准图像仅有一个灰度级的区别。但是从实际使用上来说,即便是同样的全色对比系统,其辨别色差的能力也不同。有些系统能够发现轮廓部分及色差变化较大的缺陷,而有些系统则能识别极微小的缺陷。对于白卡纸和一些简约风格的印刷品来说,如日本的KENT烟标、美国的万宝路烟标,简单地检测或许已经足够了,而国内的多数印刷品,特别是各种标签,具有许多特点,带有太多的闪光元素,如金、银卡纸,烫印、压凹凸或上光印刷品,这就要求质量检测设备必须具备足够的发现极小灰度级差的能力,也许是5个灰度级差,也许是更严格的1个灰度级差。这一点对国内标签市场是至关紧要的。标准影像与被检印刷品影像的对比精确是检测设备的关键问题,通常情况下,检测设备是通过镜头采集影像,在镜头范围内的中间部分,影像非常清晰,但边缘部分的影像可能会产生虚影,而虚影部分的检测结果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检测的准确性。从这一点来说,如果仅仅是全幅区域的对比并不适合于某些精细印刷品。如果能够将所得到的图像再次细分,比如将影像分为1024dpi X 4096dpi或2048dpi X 4096dpi,则检测精度将大幅提高,同时因为避免了边缘部分的虚影,从而使检测的结果更加稳定。采用检测设备进行质量检测可提供检测全过程的实时报告和详尽、完善的分析报告。现场操作者可以凭借全自动检测设备的及时报警,根据实时分析报告,及时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调整,或许减少的将不仅仅是一个百分点的废品率,管理者可以依据检测结果的分析报告,对生产过程进行跟踪,更有利于生产技术的管理。因为客户所要求的,高质量的检测设备,不仅仅是停留在检出印刷品的好与坏,还要求具备事后的分析能力。某些质量检测设备所能做的不仅可以提升成品的合格率,还能协助生产商改进工艺流程,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达到一个长期稳定的质量标准。凹版印刷机位置控制及产品检测由设置在生产线上的摄像机连续摄取印制品的视频图像,摄像的速度在30 帧/s 以下且可调。摄像机采集到的图像,首先进行量化,将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从中抽取一张有效代表镜头内容的关键帧,并将其显示在显示器上。对于一帧图像,可采用对静止图像的分析方法来处理,通过尺寸测量和多光谱分析可识别出视频图像上各色标,得出色标间距和色标的颜色参数以及一些其他相关。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噪声,如高斯噪声、椒盐噪声及随机噪声等。噪声给图像处理带来很多困难,它对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图像识别,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实时采集的图像需进行滤波处理。图像滤波要求能去除图像以外的噪声,同时又要保持图像的细节。当噪声为高斯噪声时,最常使用的是线性滤波器,易于分析和实现;但线性滤波器对椒盐噪声的滤波效果很差,传统的中值滤波器能减少图像中的椒盐噪声,但效果不算理想,即充分分散的噪声被去掉,而彼此靠近的噪声会被保留下来,所以当椒盐噪声比较严重时,它的滤波效果明显变坏。本系统改进型中值滤波法。该方法首先求得噪声图像窗口中去除最大和最小灰度值像素后的中值,然后计算该中值与对应的像素灰度值的差,再与阈值相比较以确定是否用求得的值代替该像素的灰度值。图像分割在该阶段中检测出各色标并与背景分离,物体的边缘是由灰度不连续性所反映的L 边缘种类可分为两种,其一是阶跃性边缘,它两边的像素的灰度值有显著不同;其二是屋顶状边缘,它位于灰度值从增加到减小的变化转折点L对于阶跃性边缘,其二阶方向导数在边缘处呈零交叉,因而可用微分算子来做边缘检测算子。微分算子类边缘检测法类似于高空间域的高通滤波,有增加高频分量的作用,这类算子对噪声相当敏感,对于阶跃性边缘,通常可用的算子有梯度算子Sobel 算子和Kirsh 算子。对于屋顶状边缘可用拉普拉斯变换和Kirsh 算子。由于色标为长方形,且相邻边缘灰度级相差较大,故采用边缘检测来分割图像。这里采用Sobert 边缘子来进行边缘检测,它是利用局部差分算子来寻找边缘,能较好的将色标分离出来。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采用彩色图像边缘检测方法,选择合适的彩色基(如强度、色度、饱和度等)来进行检测。根据印刷机的类型特点,即印刷机各色的颜色和版图的特点,进行多阈值处理,得到各色的二值图。将分割后的图像进行测量,通过测量值来识别物体,由于色标为形状规则的矩形,所以可对下述特征进行提取:(1) 由像素计算矩形面积,(2) 矩形度,(3) 色度(H ) 和饱和度(S ),然后根据各色标的间隔的像素点数量得到色标间的间距,与设定值比较,得到两者的差值,共进行m 次测量,取平均差值,给数字交流伺服调节部分提供相应的调节信号。以调节色辊的相对位置,从而消除或减少印刷错位。在特征提取时,对图像进行多光谱图像分析,可以定量地表示色标,如彩色数图像中像素的颜色,采用HIS 格式得到各色标颜色信息的两个参数:色度和饱和度,以此来检测油墨的质量。对各色二值图再进行统计计算或与标准图形进行样板匹配,测量印刷过程中墨屑等参数。印刷机由开卷机放卷运行依次经过各印刷单元,进行各色的印刷和烘干,由收卷机进行收卷L 每色印刷都会在印料的边沿印上以供套色用的色标,该色标线水平10mm,宽1 mm ,每个相邻颜色的标志线在套印精确时应相互平行,垂直(纵向)相巨20 mm,由设置在生产线上的摄影机连续摄取印制品的视频图像,通过尺寸测量和多光谱分析可识别出视频图像上各色标,得出色标间距和色标的颜色参数L如果相邻两色色标间隔大于或小于20 mm ,则说明套印出现了偏差。将该偏差信号送给伺服变频驱动单元,驱动交流伺服电机,使相应的套色修正辊ML上下移动来延长或缩短印料自上一单元印刷版辊到该单元印刷版辊的行程来动态修正。 在现代包装工业自动化生产中,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检查、测量,比如饮料瓶盖的印刷质量检查,产品包装上的条码和字符识别等。这类应用的共同特点是连续大批量生产、对外观质量的要求非常高。通常这种带有高度重复性和智能性的工作只能靠人工检测来完成,我们经常在一些工厂的现代化流水线后面看到数以百计甚至逾千的检测工人来执行这道工序,在给工厂增加巨大的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同时,仍然不能保证100%的检验合格率(即零缺陷),而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允许哪怕是0。1%的缺陷存在。有些时候,如微小尺寸的精确快速测量,形状匹配,颜色辨识等,用人眼根本无法连续稳定地进行,其它物理量传感器也难有用武之地。这时,人们开始考虑把计算机的快速性、可靠性、结果的可重复性,从而引入了机器人视觉技术。一般地说,首先采用CCD照相机将被摄取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等信息,如:面积、长度、数量、位置等;最后,根据预设的容许度和其他条件输出结果,如:尺寸、角度、偏移量、个数、合格/不合格、有/无等。机器视觉的特点是自动化、客观、非接触和高精度,与一般意义上的图像处理系统相比,机器视觉强调的是精度和速度,以及工业现场环境下的可靠性。 机器视觉极适用于大批量生产过程中的测量、检查和辨识,如:对IC表面印字符的辨识,食品包装上面对生产日期的辨识,对标签贴放位置的检查。 在机器视觉系统中;关键技术有光源照明技术、光学镜头、摄像机、图像采集卡、图像处理卡和快速准确的执行机构等方面。在机器视觉应用系统中;好的光源与照明方案往往是整个系统成败的关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并不是简单的照亮物体而已。 光源与照明方案的配合应尽可能地突出物体特征量;在物体需要检测的部分与那些不重要部份之间应尽可能地产生明显的区别;增加对比度;同时还应保证足够的整体亮度;物体位置的变化不应该影响成像的质量。在机器视觉应用系统中一般使用透射光和反射光。 对于反射光情况应充分考虑光源和光学镜头的相对位置、物体表面的纹理;物体的几何形状、背景等要素。光源的选择必须符合所需的几何形状、照明亮度、均匀度、发光的光谱特性等;同时还要考虑光源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光学镜头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在机器视觉系统中非常重要。 一个镜头的成像质量优劣;即其对像差校正的优良与否;可通过像差大小来衡量;常见的像差有球差、彗差、像散、场曲、畸变、色差等六种。摄像机和图像采集卡共同完成对物料图像的采集与数字化。 高质量的图像信息是系统正确判断和决策的原始依据;是整个系统成功与否的又一关键所在。 在机器视觉系统中;CCD 摄像机以其体积小巧、性能可靠、清晰度高等优点得到了广泛使用。 CCD 摄像机按照其使用的CCD 器件可以分为线阵式和面阵式两大类。 线阵CCD 摄像机一次只能获得图像的一行信息;被拍摄的物体必须以直线形式从摄像机前移过;才能获得完整的图像;因此非常适合对以一定速度匀速运动的物料流的图像检测;而面阵CCD 摄像机则可以一次获得整幅图像的信息。图像信号的处理是机器视觉系统的核心;它相当于人的大脑。 如何对图像进行处理和运算;即算法都体现在这里;是机器视觉系统开发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对图像处理的很多工作都可以借助硬件完成;如DSP、专用图像信号处理卡等;软件则主要完成算法中非常复杂、不太成熟、尚需不断探索和改变的部分。从产品本身看,机器视觉会越来越趋于依靠PC技术,并且与数据采集等其他控制和测量的集成会更紧密。且基于嵌入式的产品将逐渐取代板卡式产品,这是一个不断增长的趋势。主要原因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其具备低功耗技术的特点得到人们的重视。另外,嵌入式操作系统绝大部分是以C语言为基础的,因此使用C高级语言进行嵌入式系统开发是一项带有基础性的工作,使用高级语言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开发周期,更主要的是开发出的产品可靠性高、可维护性好、便于不断完善和升级换代等。因此,嵌入式产品将会取代板卡式产品。由于机器视觉是自动化的一部分,没有自动化就不会有机器视觉,机器视觉软硬件产品正逐渐成为协作生产制造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核心系统,无论是用户还是硬件供应商都将机器视觉产品作为生产线上信息收集的工具,这就要求机器视觉产品大量采用标准化技术,直观的说就是要随着自动化的开放而逐渐开放,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二次开发。当今,自动化企业正在倡导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机器视觉的厂商在未来5-6年内也应该不单纯是只提供产品的供应商,而是逐渐向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商迈进。在未来的几年内,随着中国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对于机器视觉的需求也逐渐增多;随着机器视觉产品的增多,技术的提高,国内机器视觉的应用状况将由初期的低端转向高端。由于机器视觉的介入,自动化将朝着更智能、更快速的方向发展。
国内机器视觉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早前,由于使用机器视觉的行业在我国本身就属于新兴领域,再加之视觉产品技术的普及推广不够,导致机器视觉的应用几乎是空白,即便有也只是低端方面的。目前,随着我国配套基础建设的完善,以及技术与资金的不断积累,各行各业对采用图像和机器视觉技术的工业自动化、智能化需求开始广泛出现,国内有关大专院校、研究所和企业近年来在图像和机器视觉技术领域进行了积极思索和大胆尝试,逐步开始了工业现场的应用,如制药、印刷、矿泉水瓶盖检测等领域,但真正高端的应用还很少,因此,以上相关行业的应用和发展空间还很大。
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进,近年来,国内很多科研机构在机器视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果。例如,由北京中泰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研制的Super—DⅡ型排爆机器人,是国家“863”计划项目支持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新实用型产品。该机器人采用四个低光CCD摄像头,分别在机械手、爆炸物销毁器、车体前端和车体顶部的云台上各安装一个,这四个摄像头组成多方位的立体摄像观察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方式将观察到的画面传输到操作系统的视频显示器上,便于操作人员操控机器人工作。由于机器人的视频监控系统采用四画面切换技术,既可以单幅画面显示,又可以四幅画面同时显示,从而为操作人员掌握系统信息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当前,视觉技术在我国应用较多的是车牌识别。不少科研机构或公司在车牌识别方面都已经逐渐开发出自己的产品,如北京绿睿科技公司、陕西维视公司、昆明利普视觉公司等。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北京绿睿科技公司研发的车牌识别系统。
机器视觉发展前景很好。机器视觉是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发展的一个分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兴起以及边缘设备算力的提升,机器视觉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并催生了巨大的市场。目前在我国随着配套基础建设的完善,技术、资金的积累,各行各业对采用图像和机器视觉技术的工业自动化、智能化需求开始广泛出现,在机器视觉赖以普及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有技术层面,也有商业层面,但制造业的需求是决定性。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对机器视觉需求的提升,也决定了机器视觉将由过去单纯的采集、分析、传递数据,判断动作,逐渐朝着开放性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也预示着机器视觉将与自动化更进一步的融合,更加大了机器视觉的发展前景。【微信平台,沟通无限】想了解更多关于读码器的相关知识,建议到研祥金码官网了解一下,研祥金码是中国企业500强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旗下专业从事机器视觉业务的公司。公司致力于智能读码器、显示屏领域智能化生产加工和质量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业界独有的国际化创新型技术企业。公司产品自上市以来,产品广泛应用于各行业。
一、机器视觉的定义机器视觉是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发展的一个分支。机器视觉是一种基于图像的自动检测和分析的科学和技术,应用于自动检测、过程控制和机器人引导,通常应用于工业领域。机器视觉行业包括从事机器视觉部件和系统制造商、系统集成商、代理商、从事机器视觉及图像相关技术的咨询机构、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使用机器视觉产品的各行各业。机器视觉是用机器代替人眼,其功能范围不仅包括对信息的接受,同时还延伸至对信息的处理与判断。机器视觉相较人工视觉有许多优势。二、机器视觉产业链机器视觉产业链构主要由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中游装备厂商以及下游应用行业构成。机器视觉产业链上游包括视觉软件、各类传感器,以及光源、镜头等其他与传感器相关的零部件供应商,中游主要为装备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机器视觉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机器视觉的应用场景包括消费电子、汽车、半导体、虚拟现实、智能安防、健康医疗等。三、机器视觉发展历程国内机器视觉起步晚,目前处于快速成长期。国内机器视觉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第一批技术引进。自1998年众多电子和半导体工厂落户广东和上海开始,机器视觉生产线和高级设备被引入我国,诞生了国际机器视觉厂商的代理商和系统集成商。中国的机器视觉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随着全球制造中心向我国转移,目前中国已是继美国、日本之后的第三大机器视觉领域应用市场。四、机器视觉行业发展现状(一)全球机器视觉市场快速增长由于下游消费电子、汽车、半导体、医药等行业规模持续扩张,全球主要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稳步提升,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呈现较快扩张趋势。2011-2017年,国内机器视觉市场从10.8亿元增长至80亿元,复合增速约40%。markets and markets预测,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在2020年有望达到107亿美元,2025年有望达到147亿美元。(二)中国机器视觉市场潜力大受益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制造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下游应用行业快速发展、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国家促进高端装备制造及智能化生产政策的出台等因素,中国机器视觉市场需求在近年来持续增长。GGII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65.5亿元(不包含计算机视觉市场),同比增长21.8%。2014-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28.4%,并预测到2023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达到155.6亿元。当前我国经济向新动能、新经济转换,3C、汽车、光伏半导体等众多行业对机器视觉技术迸发旺盛需求,由此看来,中国机器视觉市场潜力巨大。(三)国内企业聚焦系统集成全球机器视觉行业由少数国际龙头垄断,如康耐视、基恩士等。外资企业技术先进、管理模式成熟,具备从核心硬件到系统集成的产业链优势,牢牢占据中高市场,份额和利润水平较为稳定。国内企业从外资代理商起步,逐渐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由于现阶段国内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企业规模小、数量少、水平较低,部分关键零部件仍需依靠海外进口,国内企业仍多以系统集成为主,规模体量和外资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尚未出现有主导地位的龙头企业。随着多年来的国家政策支持和国内企业研发、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国内机器视觉行业及相关产品也正在慢慢打入国际市场。(四)国内企业经营规模均较小从产出规模上看,绝大部分企业营收规模低于1亿元。根据中国机器视觉产业联盟数据,2017年,国内机器视觉企业平均销售额约为7269.3万元,年销售额在平均线以上的企业数量占全部被访企业总数的比例约为26.4%,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以上的企业占比16.5%。五、机器视觉重点企业1、基恩士基恩士是日本知名的机器视觉公司,成立于1974年5月,总部位于日本大阪,是全球传感器和测量仪器的主要供应商,业务范围包括传感器、测量仪器、视觉系统等。基恩士的产品覆盖面极其广泛,客户遍及各行各业。2、海克斯康海克斯康是瑞典知名企业,是全球领先的计量与制造方案供应商。海克斯康的制造智能产业单元提供各种固定式测量系统到复合式影像测量系统;在机测量系统到便携式测量系统;各种触发、扫描、光学与激光扫描探测系统及功能强大的测量软件等产品。3、康耐视康耐视于1981年在美国成立,是全球机器视觉市场最早的公司之一。康耐视公司是为制造自动化领域提供视觉系统、视觉软件、视觉传感器和表面检测系统的全球领先提供商。康耐视在中游领域通过系统集成商完成装备生产,在中游领域亦具备一定影响力。康耐视产品包括广泛应用于全世界的工厂、仓库及配送中心的条码读码器、机器视觉传感器和机器视觉系统,能够在产品生产和配送过程中引导、测量、检测、识别产品并确保其质量。4、天准科技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中国苏州。2019年7月22日,天准科技在科创板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88003。天准公司致力于以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具体而言,天准以机器视觉为核心技术,专注服务于工业领域客户,帮助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天准科技以机器视觉为核心技术,主要为下游消费类电子行业提供用于工业零部件的精密测量仪器和用于工业流水线的智能检测装备,此外也提供应用于汽车领域的智能制造系统和应用于物流领域的无人物流车。目前,公司各类产品技术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能够实现进口替代。2020年1-9月,天准科技实现营收43227.08亿元,同比增长46.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8.34亿元,同比增长15.34%。5、矩子科技上海矩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主业从事机器视觉设备业务,产品主要包括光学检测设备、控制线缆组件及控制单元等,依托强大的自主研发实力,目前已成为机器视觉设备龙头供应商。公司技术实力国内领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算法、光学设计以及软硬件相结合的机器视觉系统,已成为苹果、小米、华为、VIVO等知名企业或其代工厂的机器视觉设备供应商。2020年前三季度,矩子科技营收达3.44亿元,同比增长13.73%;实现净利6833.84万元,同比增长3.61%;6、信捷电气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XINJE)是一家专注于工业自动化产品研发与应用的国内知名企业。公司拥有可编程控制器(PLC)、人机界面(HMI)、伺服控制系统、变频驱动等核心产品;智能机器视觉系统、基于示教的机械臂、机器人等前沿产品和信息化网络在内的更全面的整套自动化装备,紧密服务于终端客户,为广大装备制造企业定制更有竞争力的细分行业解决方案。2020年前三季度,信捷电气营业收入8.11亿元,同比增长74.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112.61%。7、精测电子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567.SZ),创立于2006年4月,是一家致力于为半导体、显示以及新能源等测试领域提供卓越产品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是国内较早开发出适用于液晶模组生产线的3D检测、基于DP接口的液晶模组生产线的检测和液晶模组生产线的Wi-Fi全无线检测产品的企业,也是行业内率先具备8k×4k模组检测能力的企业。公司大力推进OLED调测系统和AOI光学检测系统的研发,是行业内少数在基于机器视觉的光学检测、自动化控制,和基于电讯技术的信号检测等方面均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企业。2020年前三季度,精测电子实现营业总收入12.37亿,同比下降14.01%;实现归母净利润1.52亿,同比下降31.14%;8、燕麦科技深圳市燕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主营业务为自动化、智能化测试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公司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外观缺陷检测历经3年沉淀,实现针对FPC整张光板的检测设备向日本旗胜小批量供货,针对FPCA单品的检测设备完成样机研制并送样检测,迈向非标化和定制化程度更高的市场,增长潜能蓄势待发。2020年上半年,燕麦科技实现营业收入9896.5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61.7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4%。六、机器视觉行业发展前景(一)产业结构升级将推动机器视觉行业发展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已成为世界机械消费第一大国,但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仍任重而道远,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结构转型和技术提升的市场空间巨大,机器视觉行业将因此受益。“十四五”期间,中国将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制造业的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水平,着力从要素驱动向技术及创新驱动转变。通过强化研发、设计能力,提高配套能力、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的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促进细分市场、专业化分工和集群发展,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从以组装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为主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及制造业的进一步智能化将推动机器视觉行业的发展。(二)下游应用行业快速发展推动机器视觉行业保持快速增长得益于中国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机器视觉行业的主要下游应用领域将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如消费类电子、汽车制造等行业均保持快速增长。下游应用行业规模的扩大将带动其对机器视觉产品的需求。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机器视觉产品将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从而进一步推动机器视觉行业的整体发展。此外,消费类电子、汽车等制造业对制造精度等要求持续提高,对机器视觉技术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三)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机器换人”的需求旺盛目前,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预计未来,中国劳动力工资还将持续增长。企业面对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只有实现要素驱动和创新,尽早布局智能制造,才能实现转型升级,找到新的增长点。企业对“机器换人”的需求保持旺盛,将给机器视觉产品带来较大的增长空间。(四)国家产业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多次颁布相关政策支持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相关政策将直接或间接地对机器视觉行业产生积极影响。国家高度重视智能装备制造业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和国家对智能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支持,为机器视觉行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和难得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各部门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相关政策文件,直接或间接支持了机器视觉行业的发展。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我国将加快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转变,将进一步带动机器视觉行业的快速发展。
根据我在广东粤为工业机器人学院学习的知识所知:在中国,视觉技术的应用开始于90年代,因为行业本身就属于新兴的领域,再加之机器视觉产品技术的普及不够,导致以上各行业的应用几乎空白。目前国内机器视觉大多为国外品牌。国内大多机器视觉公司基本上是靠代理国外各种机器视觉品牌起家,随着机器视觉的不断应用,公司规模慢慢做大,技术上已经逐渐成熟。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3D机器视觉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3D机器视觉大多用于水果和蔬菜、木材、化妆品、烘焙食品、电子组件和医药产品的评级。它可以提高合格产品的生产能力,在生产过程的早期就报废劣质产品,从而减少了浪费节约成本。这种功能非常适合用于高度、形状、数量甚至色彩等产品属性的成像。在行业应用方面,主要有制药、包装、电子、汽车制造、半导体、纺织、烟草、交通、物流等行业,用机器视觉技术取代人工,可以提供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在物流行业,可以使用机器视觉技术进行快递的分拣分类,不会出现大多快递公司人工进行分拣,减少物品的损坏率,可以提高分拣效率,减少人工劳动。
353 浏览 4 回答
113 浏览 3 回答
168 浏览 2 回答
209 浏览 3 回答
101 浏览 5 回答
224 浏览 4 回答
356 浏览 3 回答
139 浏览 3 回答
182 浏览 4 回答
312 浏览 3 回答
328 浏览 3 回答
261 浏览 6 回答
306 浏览 5 回答
92 浏览 3 回答
256 浏览 6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