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茶道、茶文化综论 茶艺 :广义是指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叶的源理。以达到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学问。茶艺的具体内容:技艺、礼法、道。追求方法与技巧,水壶各有讲究,方法各异,冲闷品赏,都有严格的程序,不可无识技法,任意妄为。 茶道主理,因茶艺而得道;茶艺主技,载茶道而成艺。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茶艺就是“艺茶之术”的说法,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而茶道则是茶艺实践过程中所追求和体现的道德理想。茶艺是茶道的载体。是茶事活动中物质和精神的中介,只有通过茶艺活动,没有生命的茶叶才能与茶道联系起来,升华为充满诗情画意和富有哲理色彩的茶文化。 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是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 “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综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茶艺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是茶文化的重心,也是茶文活动的重心,也是茶文研究的重要课题。让茶艺的内涵明确具体起来,不再和茶道混同在一起。它不必去承担“茶道”的哲学重负,更不必扩大到茶学的范围,去负担产茶、制茶的重任,而是专心一意将品茗技艺发展为一门艺术,这既有利于茶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茶艺的技术,是指茶艺的技巧和工艺。包括茶艺术表演的程序、动作要领、讲解的内容,茶叶色、香、味、形的欣赏,茶具的欣赏与收藏等内容。这是茶艺的核心部分。茶艺的礼仪,是指服务过程中的礼貌和礼节。包括服务过程中的仪容仪表、迎来送往、互相交流与彼此沟通的要求与技巧等内容。 茶艺的规范,茶艺要真正体现出茶人之间平等互敬的精神,因此对宾客都有规范的要求。做为客人,要以茶人的精神与品质去要求自己,投入地去品赏茶。作为服务者,也要符合待客之道,尤其是茶艺馆,其服务规范是决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茶艺起源于中国,与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山云雾出好茶,清泉活水泡好茶,茶艺并非空洞的玄学,而是生活内涵改善的实质性体现。饮茶可以提高生活品质,扩展艺术领域。自古以来,插花、挂画、点茶、焚香并称四艺,尤为文人雅士所喜爱。茶艺还是高雅的休闲活动,可以使精神放松,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化解误会和冲突,建立和谐的关系等。 “茶道”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天定年间(741-756)进士封演所著《封氏见记》。道,是指一种修行,一种生活的道路和方向,是人生的哲学,道属于精神的内容。悟道是茶艺的一种最高境界,是通过泡茶与品茶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寻生命的意义。 但此处所指“茶道”一词茶内涵并无明确界定,往往是指煮茶之道和饮茶之道,有时也泛指饮茶过程中所领悟之道。主要是指技术层面,在宋朝则主要是指斗茶,而不谈茶道。明朝张源《茶录》中有:“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当茶道传入日本以后经村田珠光,武野绍鸥和千利休以及其后人的共同努力,使其形成了具有深远的哲理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的一大综合文化体系,但其概念也并非十分确定,在“和、敬、清、寂”具有深远的哲理的精神层面,但在“煎茶道”“未茶道”“茶道表演”中则指泡茶方法的技术层面。 在台湾由范增平先生提出“茶艺”一词时具有两方面原因: A、以区别于日本“茶道”的误会; B、避去“道”的严肃性。但在其实际的含义上与“茶道”却没有明显的区别。 综上所可以得出“茶道”也好,“茶艺”也可,在其初始的命名中本身都是以物质为基础进而上升到精神的领悟和感受,从而形成了文化体系,并成为文明的相征和中外文化沟通的一个桥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中华茶文化的复兴,茶事活动中,技术物质与精神领悟有了新的提高,从而将茶艺、茶道作出了进一步的界定和分析,使茶文化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必要和合理的分析。 “茶艺”重在物质和行为,而“茶道”则是以精神领悟为主体也可以说“茶道”是茶艺的物质行为上产生,反而对其具有引导和规范的作用,而茶艺的物质行为产生了茶道,并在其指导和规范下日益完善和兴盛,进而演变为一种专门的艺术。“茶艺”是茶文化的重心,茶道则是茶文化的精神核心,茶艺是在茶道精神指导下的茶事活动,它包括了茶艺的技能、品茗的艺术,以及茶人在茶事过程中以茶为媒体去沟通自然内省身性,完善自我的心理体验。其中在茶道精神指导下的茶事实践是茶艺这一概念的内涵。 文化可以使一个社会群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人民,在同一文化的氛围中得到相同的教化。从而产生相近的思维方式。相近的价值观念,相似的行为习惯和相同的民风民俗。这样的群体就具有心灵相通的亲切感,情感上的新和力,容易紧紧地团结在一起。茶文化即为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和民族的茶道大行及演变也正因为它成了大和文化的主体。中化民族五千年的风雨并没有改变炎黄的亲和力和团结。 文化可以使人明是非,辨善恶,形成全社会认同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所以具有调控功能,茶文化以“和”为哲学思想核心,以“精行俭德”为人文思想基础,在茶事活动中重礼仪,讲雅静,倡内省,求怡真,最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最能促进人民的互敬和团结。同时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培养人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有位哲人增说过:“只有美的东西才能征服我们,我们只受美的支配。”美可以说是茶文化的主体展示。 茶是自然的产物,可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同时可以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真实感受自然所赐予人类的精神财富。茶及由草、人、木组合而成。以很好地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必不可分,只有深入自然中才可以真实感受自然之美。艺术之美、文化之美。苏东坡之:“从来佳茗似佳人”。郑板桥云:“只和高人入茗杯”。从茶艺、品茶、评茶中入忘我境界而至净化身心。 人是万物之灵,人是社会的核心;所以人文主义者认为人的美是自然美的最高形态,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人才是世界上最美的物类。人创造了茶艺。一个人的风度,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和一定的文化氛围中逐渐形成的,是个人性格、气质、情趣、素养、精神世界和生活习惯的综合外在表现,是社会活动中的无声语言。心灵美是茶艺中对人的最高要求,因为它是人其它美的真正依托,是人的思想、情操、意志、道德和行为美的综合体现,是人的深层的美。心灵美的核心是善,孟子认为善心包括“仁、义、礼、智”,它是指人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即为心灵美的“四心”另外还应有“爱国之心”而其中的恻隐之心的仁,是道家,儒家和茶人应追求的最高境界。儒家《荀子》中记载了孔子与三个门子路、子贡、颜渊的故事,讲述了儒家对“仁”的三层含义。“人爱”“爱人”“爱己”。“爱己”不是自私、狭隘地爱自己,而是对自己人格的自信、自尊、自爱这种胸怀的人必然旷达自若,能以爱己之心爱人以天地胸怀处理事务。这正是茶人所追求的心灵美的是高境界。因为以“爱己”之心出发的“爱人”才是最感人的心灵美。 柏拉图说:“身体美与心灵美的和谐一致是最美的境界。”茶艺、茶道的综合是文化,而文化的主题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