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_static/assets/images/user_logo/61c1148216b9f5a8d6f66313451896ee56afcd7f.jpg)
论文摘要:短波的频率范围115MHz - 30MHz , 传播途径分为地波和天波两种。其中地波因为受地面吸收和地面电气特性的影响而衰减的程度较大, 只适用于短距离通信。因此短波通信的主要传播路径是天波。天波的传播是利用电离层的反射来实现的, 尤其是多次反射后可以实现全球通信。地波传播受天气的影响较小, 比较稳定, 信道参数基本上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是恒参信道。 论文名称: 短波在无线电通信中的作用及特点 作 者: 孙 雷 专业类别: 其它 论文来源: 转载 刊载杂志: 上 传 人: HUNANLIANG 发布时间: 2006-2-1 13:29:00 论文星级: ★★★ 文件大小: 73.88KB 网友评分: 暂无网友打分 人 气 数: 192 下载次数: 89 论文性质: 下载:会员200个积分/vip会员0个积分 关 键 字: 地波; 天波; 电离层; 多跳路径
近来有人对光纤通信的发展情景,有些困惑。其一,在2000年IT行业的泡沫,使光纤通信的生产规模投入过大,生产过剩,IT行业中许多小公司倒闭。特别是光纤,国外对中国倾销。其二,有人认为:光纤通信的传输能力已经达到10Tbps,几乎用不完,而且现在大干线已经建设得差不多,埋地的剩余光纤还很多,光纤通信技术不需要更多的发展。 笔者认为,光纤通信技术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后会有很大的需求和市场。主要是:光纤到家庭FTTH、光交换和集成光电子器件方面会有较大的发展。在此主要讨论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和市场。 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 1、光纤到家庭(FTTH)的发展 FTTH可向用户提供极丰富的带宽,所以一直被认为是理想的接入方式,对于实现信息社会有重要作用,还需要大规模推广和建设。FTTH所需要的光纤可能是现有已敷光纤的2~3倍。过去由于FTTH成本高,缺少宽带视频业务和宽带内容等原因,使FTTH还未能提到日程上来,只有少量的试验。近来,由于光电子器件的进步,光收发模块和光纤的价格大大降低;加上宽带内容有所缓解,都加速了FTTH的实用化进程。 发达国家对FTTH的看法不完全相同:美国AT&T认为FTTH市场较小,在0F62003宣称:FTTH在20-50年后才有市场。美国运行商Verizon和Sprint比较积极,要在10—12年内采用FTTH改造网络。日本NTT发展FTTH最早,现在已经有近200万用户。目前中国FTTH处于试点阶段。 ◆FTTH[遇到的挑战:现在广泛采用的ADSL技术提供宽带业务尚有一定优势。与FTTH相比:①价格便宜②利用原有铜线网使工程建设简单③对于目前1Mbps—500kbps影视节目的传输可满足需求。FTTH目前大量推广受制约。 对于不久的将来要发展的宽带业务,如:网上教育,网上办公,会议电视,网上游戏,远程诊疗等双向业务和HDTV高清数字电视,上下行传输不对称的业务,AD8L就难以满足。尤其是HDTV,经过压缩,目前其传输速率尚需19.2Mbps。正在用H.264技术开发,可压缩到5~6Mbps。通常认为对QOS有所保证的ADSL的最高传输速串是2Mbps,仍难以传输HDTV。可以认为HDTV是FTTH的主要推动力。即HDTV业务到来时,非FTTH不可。 ◆ FTTH的解决方案:通常有P2P点对点和PON无源光网络两大类。 F2P方案一一优点:各用户独立传输,互不影响,体制变动灵活;可以采用廉价的低速光电子模块;传输距离长。缺点:为了减少用户直接到局的光纤和管道,需要在用户区安置1个汇总用户的有源节点。 PON方案——优点:无源网络维护简单;原则上可以节省光电子器件和光纤。缺点:需要采用昂贵的高速光电子模块;需要采用区分用户距离不同的电子模块,以避免各用户上行信号互相冲突;传输距离受PON分比而缩短;各用户的下行带宽互相占用,如果用户带宽得不到保证时,不单是要网络扩容,还需要更换PON和更换用户模块来解决。(按照目前市场价格,PEP比PON经济)。 PON有多种,一般有如下几种:(1)APON:即ATM-PON,适合ATM交换网络。(2)BPON:即宽带的PON。(3)OPON:采用通用帧处理的OFP-PON。(4)EPON:采用以太网技术的PON,0EPON是千兆毕以太网的PON。(5)WDM-PON:采用波分复用来区分用户的PON,由于用户与波长有关,使维护不便,在FTTH中很少采用。 发达国家发展FTTH的计划和技术方案,根据各国具体情况有所不同。美国主要采用A-PON,因为ATM交换在美国应用广泛。日本NTT有一个B-FLETts计划,采用P2P-MC、B-PON、G-EPON、SCM-PON等多种技术。SCM-PON:是采用副载波调制作为多信道复用的PON。 中国ATM使用远比STM的SDH少,一般不考虑APON。我们可以考虑的是P2P、GPON和EPON。P2P方案的优缺点前面已经说过,目前比较经济,使用灵活,传输距离远等;宜采用。而比较GPON和EPON,各有利弊。GPON:采用GFP技术网络效率高;可以有电话,适合SDH网络,与IP结合没有EPON好,但目前GPON技术不很成熟。EPON:与IP结合好,可用户电话,如用电话需要借助lAD技术。目前,中国的FTTH试点采用EPON比较多。FTTH技术方案的采用,还需要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不同而不同。 近来,无线接入技术发展迅速。可用作WLAN的IEEE802.11g协议,传输带宽可达54Mbps,覆盖范围达100米以上,目前已可商用。如果采用无线接入WLAN作用户的数据传输,包括:上下行数据和点播电视VOD的上行数据,对于一般用户其上行不大,IEEES02.11g是可以满足的。而采用光纤的FTTH主要是解决HDTV宽带视频的下行传输,当然在需要时也可包含一些下行数据。这就形成“光纤到家庭+无线接入”(FTTH+无线接入)的家庭网络。这种家庭网络,如果采用PON,就特别简单,因为此PON无上行信号,就不需要测距的电子模块,成本大大降低,维护简单。如果,所属PON的用户群体,被无线城域网WiMAX(1EEE802.16)覆盖而可利用,那么可不必建设专用的WLAN。接入网采用无线是趋势,但无线接入网仍需要密布于用户临近的光纤网来支撑,与FTTH相差无几。FTTH+无线接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2、光交换的发展什么是通信? 实际上可表示为:通信输+交换。 光纤只是解决传输问题,还需要解决光的交换问题。过去,通信网都是由金属线缆构成的,传输的是电子信号,交换是采用电子交换机。现在,通信网除了用户末端一小段外,都是光纤,传输的是光信号。合理的方法应该采用光交换。但目前,由于目前光开关器件不成熟,只能采用的是“光-电-光”方式来解决光网的交换,即把光信号变成电信号,用电子交换后,再变还光信号。显然是不合理的办法,是效串不高和不经济的。正在开发大容量的光开关,以实现光交换网络,特别是所谓ASON-自动交换光网络。 通常在光网里传输的信息,一般速度都是xGbps的,电子开关不能胜任。一般要在低次群中实现电子交换。而光交换可实现高速XGbDs的交换。当然,也不是说,一切都要用光交换,特别是低速,颗粒小的信号的交换,应采用成熟的电子交换,没有必要采用不成熟的 大容量的光交换。当前,在数据网中,信号以“包”的形式出现,采用所谓“包交换”。包的颗粒比较小,可采用电子交换。然而,在大量同方向的包汇总后,数量很大时,就应该采用容量大的光交换。目前,少通道大容量的光交换已有实用。如用于保护、下路和小量通路调度等。一般采用机械光开关、热光开关来实现。目前,由于这些光开关的体积、功耗和集成度的限制,通路数一般在8—16个。 电子交换一般有“空分”和“时分”方式。在光交换中有“空分”、“时分”和“波长交换”。光纤通信很少采用光时分交换。 光空分交换:一般采用光开关可以把光信号从某一光纤转到另一光纤。空分的光开关有机械的、半导体的和热光开关等。近来,采用集成技术,开发出MEM微电机光开关,其体积小到mm。已开发出1296x1296MEM光交换机(Lucent),属于试验性质的。 光波长交换:是对各交换对象赋于1个特定的波长。于是,发送某1特定波长就可对某特定对象通信。实现光波长交换的关键是需要开发实用化的可变波长的光源,光滤波器和集成的低功耗的可靠的光开关阵列等。已开发出640x640半导体光开关+AWG的空分与波长的相结合的交叉连接试验系统(corning)。采用光空分和光波分可构成非常灵活的光交换网。日本NTT在Chitose市进行了采用波长路由交换的现场试验,半径5公里,共有43个终端节,(试用5个节点),速率为2.5Gbps。 自动交换的光网,称为ASON,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3、集成光电子器件的发展 如同电子器件那样,光电子器件也要走向集成化。虽然不是所有的光电子器件都要集成,但会有相当的一部分是需要而且是可以集成的。目前正在发展的PLC-平面光波导线路,如同一块印刷电路板,可以把光电子器件组装于其上,也可以直接集成为一个光电子器件。要实现FTTH也好,ASON也好,都需要有新的、体积小的和廉价的和集成的光电子器件。 日本NTT采用PLO技术研制出16x16热光开关;1x128热光开关阵列;用集成和混合集成工艺把32通路的AWG+可变光衰减器+光功率监测集成在一起;8波长每波速串为80Gbps的WDM的复用和去复用分别集成在1块芯片上,尺寸仅15x7mm,如图1。NTT采用以上集成器件构成32通路的OADM。其中有些已经商用。近几年,集成光电子器件有比较大的改进。 中国的集成光电子器件也有一定进展。集成的小通道光开关和属于PLO技术的AWG有所突破。但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如果我们不迎头赶上,就会重复如同微电子落后的被动局面。 光纤通信的市场 众所周知,2000年IT行业泡沫,使光纤通信产业生产规模爆炸性地发展,产品生产过剩。无论是光传输设备,光电子器件和光纤的价格都狂跌。特别是光纤,每公里泡沫时期价格为羊1200,现在价格Y100左右1公里,比铜线还便宜。光纤通信的市场何时能恢复? 根据RHK的对北美通信产业投入的统计和预测,如图2.在2002年是最低谷,相当于倒退4年。现在有所回升,但还不能恢复。按此推测,在2007-2008年才能复元。光纤通信的市场也随IT市场好转。这些好转,在相当大的程度是由FTTH和宽带数字电视所带动的。 笔者认为:FTTH毕竟是信息社会的需求,光纤通信的市场一定有美好的情景。发达国家的FTTH已经开始建设,已经有相当的市场。大体上看,器件和设备随市场的需要,其利润会逐步回升,2007-2008年可能良好。但光纤产业,尽管反倾销成功,目前价格也仍低迷不起,利润甚微。实际上,在世界范围内,光纤的生产规模过大,而FTTH的发展速度受社会环境、包括市民的经济条件和数字电视的发展的影响,上升缓慢。据了解,有大公司目前封存几个光纤厂,根据市场情况,可随时启动生产,其结果是始终供大于求。供不应求才能涨价,是通常的市场规律,所以光纤产业要想厚利,可能是2009年后的事情。中国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小城镇,还需要建设光纤线路,但光纤用量仍然处于供太子求的范围内。 对中国市场,FTTH受ADSL的挑战和数字电视HDTV发展的制约,会有所延后。目前,中国大量建设FTTH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尚未具备,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不过,北京奥运会需要HDTV的推动和设备价格的下降,会促进FTTH的发展。预计在2007-2008年在中国FTTH可开始推广。不过也有些大城市的所谓中心商业区CBD,有比较强的经济力量,现在已经采用光纤到住地PTTP来建设。总的来说,目前中国的FTTH处于试点阶段。试点的作用,一方面是摸索技术和建设的经验,另一方面,还起竞争抢占用户的作用。所以,现在电信运行商,地方业主都积极对FTTH试点,以便发展宽带业务。因此,广播运行商受到巨大的挑战,广播商应加快发展数字电视的进程,并且要充实节目内容和采取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如果广播商要发展VOP点播电视,还需要对电缆电视网双向改造,如果采用光纤网,可更充分地适应未来的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
办理无线电各项业务工作的具体程序一、设置30MHz以下短波无线电台办理程序(一)受理申请1,设台单位提出申请. 2,设台单位填写《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表》和《30MHz以下无线电台(站)技术资料申请表》.(二)审核决定对申请单位提供的文件资料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决定是否许可.对超出本级许可范围的提出审核意见、报上级审查决定.(三)核发执照:按照许可文件核发执照,交纳频率占用费和注册登记费.办理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提出书面申请,办理设台(站)审批手续、领取电台执照.收费依据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无线电管理收费规定》(计价费号)办理时限资料齐全后,七个工作日内办结.注:所需申请表,技术资料表由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频率台站管理处现场提供或者直接在网上下载.二、设置超短波无线电话机办理程序1,设台单位提交申请. 2,设台单位填写《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表》和《陆地移动电台技术资料申请报》并提供设备检测报告.(二)审查决定依据提供的资料审查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三)核发执照按照许可文件核发执照,交纳频率占用费和注册登记费.资料齐全后,7个工作日内办结.三、设置30-1000MHz超短波无线电网办理程序1,设台单位提交申请及组网设计可行性报告(位于城市规划区内、天线需要建塔的必须有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建塔许可证明).2,设台单位填写《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表》和(30~1000M表格)《陆地移动电台技术资料申报表》并提供设备检测报告.依据提供的资料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所提供设备是否符合国家技术指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件》第十一条: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提出书面申请,办理设台(站)审批手续、领取电台执照.第十六条:位于城市规划区内的固定无线电台(站)的建设布局和选址、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统一安排,保证无线电台(站)必要的工作环境.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无线电管理刷费规定》(计价费号)四、设置1000MHz以上微波(一点多址、扩频,雷达)办事程序1,设台单位提交申请及可行性报告(位于城市规划区内天线需要建塔的提交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建塔许可证明).2,设置微波单位填写《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表》和《技术资料申报表》.3,设台单位填写《江苏省微波频率和路由报批表》. 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提供的文件资料进行审查并将意见上报省局.按照省级无线电管理机构的许可文件,核发执照,交纳频率占用费和注册登记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提出书面申请,办理设台(站)审批手续、领取电台执照.第十六条:位于城市规划区内的固定无线电台(站)的建设布局和选址、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统一安排,保证无线电台(站)必要的工作环境和《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审批设置使用1000MHz以上微波通信台站的暂行规定的通知》.五、设置卫星地球站办理程序2,设台单位提供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和省无线电管理局建设卫星通信网的许可文件.3,设台单位提供卫星地球站发射频段《干扰分析报告》和接收频段《电磁环境测试报告》(位于城市规划区内的选址、提供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许可证明).4,设台单位填写《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表》和《技术资料申报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提出书面申请,办理设台(站)审查手续、领取电台执照.第十六条:位于城市规划区内的固定无线电台(站)的建设布局和选址、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统一安排,保证无线电台(站)必要的工作环境.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建设卫星通信网和设置使用地球站的暂行规定》.六、设置电视,广播电台办理程序2,设台单位提供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或省广播电视厅的批准文件.3,设台单位填写《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表》和《技术资料申报表》.依据提提供的资料审查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三)按照许可文件核发执照,交纳频率占用费和注册登记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提出书面申请,办理设台(站)审批手续、领取电台执照.第十六条:位于城市规划区内的固定无线电台(站)的建设布局和选址、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统一安排,保证无线电台(站)必要的工作环境.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国无管1996]8号《关于委托广播电影电视部行使有关无线电管理职权的通知》.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关于印《无线电管理收费规定》(计价费号)七、设置个人业余无线电台办理程序1,设台单位或个人提交申请. 2,设台单位或个人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业余无线电台操作证书》(复印件).3,设台单位或个人提交无线电运动协会的会员文件. 4,设台单位或个人填写《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表》和《技术资料申报表》.按照许可文件核发执照,交纳注册登记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提出书面申请,办理设台(站)审批手续、领取电台执照.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个人业余无线电台管理暂行办法》.八、设置集群蜂窝基站办理程序1,设台单位提交申请(位于城市规划区内天线需要建塔的提交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建塔许可证明).2,设台单位提供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或省无线电管理局设置集群蜂窝基站的批准文件.按照许可文件核发执照和注册登记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提出书面申请,办理设台(站)审批手续、领取电台执照.第十六条:位于城市规划区内的固定无线电台(站)的建设布局和选址、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统一安排,保证无线电台(站)必要的工作环境.九、研制无线电发射设备办理程序研制单位提出书面申请(说明用途、频段,设备名称)及下列相关材料:研制申请,有可行性报告及技术资料,研制设台单位主管部门批准文件,营业执照复印件.(二)提出审核意见上报省局.(三)国家或省局核发研制批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研制无线电发射设备所需要的工作频率和频段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无线电管理的规定,并报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核准.第二十八条:研制,生产无线电发射设备时,必须采取措施有效抑制电波发射.进行实效发射试验时,须经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或者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批准.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1995]8号《研制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管理规定》.十、进口无线电发射设备办理程序1,设台单位提交进口无线电发射设备申请报告. 2,设台单位提交国家无线电管理局对该设备型号核准证明. 3,设台单位提交的机电产品进口申请表. (三)国家或省局核发无线电设备进关审查批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件》第二十九条:进口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其工作频率,频段和有关技术指标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无线电管理的规定,并报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核准.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无管号《进口无线电发射的设备的管理规定》.十一、生产无线电发射设备办理程序1,生产单位提交申请报告,营业执照复印件,产品性能技术指标,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核发的无线电发射设备研制核准批件等相关文件.(二)提出审核意见上报省无线电管理局.(三)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或省无线电管理局核发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及核准代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生产的无线电发发射设备,其工作频率,频段和有关技术指标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无线电管理的规定,并报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或者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批准.第二十八条:研制,生产无线电发射设备时,必须采取措施有效抑制电波发射.进行实效发射试验时,须经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或者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批准,必须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和有关产品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部门应当依法实施监督,检查.十二、行政处罚的程序《无线电管理处罚规定》第十三条:行政处罚按照下列程序实施:(一)执法人员主动出示证件和佩戴标志;受委托的机构或者组织的人员,应当主动出示委托证明或者委托机构颁发的证件;(二)查明违法事实,调取;(三)听取当事人陈述或者申辩;(四)向被处罚人说明处罚的理由和依据;(五)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并送达被处罚人;(六)告知被处罚的单位和个人如果不服处罚决定,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十三、干扰申诉处理程序(一)受理申诉:电话申诉、申诉人要说清楚单位地址、姓名、联系电话、干扰现状等有关内容;书面申诉要填写好干扰申诉登记表;(二)干扰分析:根据用户提供的干扰现象,由监测站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排除干扰的工作方案;(三)调查监测:由监测站派出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直到查到干扰源或造成干扰的原因;(四)处理干扰:根据调查测试的结果,填写好《干扰调查测试报告》,对能立即消除的就立即处理,对不能立即消除或无技术能力解决的,应提出下一步处理意见、报办公室领导决定.十四、设备年度检测程序(一)制定计划:监测站根据办公室年度工作安排和领导对年检的时间要求,经与被检单位协商确定时间后,制定年度检测计划;(二)通知:根据工作计划,结合用户的实际情况决定送检和去检、然后发出检测通知书,以便用户做好迎检准备;(三)设备检测:依据国家标准,重点对主要技术参数进行测试,合格的贴上年检标志;(四)写出检测报告:根据检测情况,在认真做好登记的同时,给用户写出检测报告,对不合格的设备提出处理意见.(五)用户取回设备和检测报告.注:对新设电台的检测,参照上述程序的相关条款进行.十五、频率占用费计征程序(一)数据核对:每年在频率占用费计征前、频率台站管理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台站数据库进行完整性数据核对;(二)计征和核对:在核对无误的基础上,由计征财务处负责分类,分单位计算频率占用费应征数额、交频率台站管理处核对;(三)征收:计征财务处对核对无误的用户,有计划地进行征收(纳费通知书用挂号信寄出、并作好登记);(四)催交:计征财务管理处负责对未按时交纳频率占用费用户的催交工作.对多次催交仍不交纳的用户报办公室领导组织执法;(五)无管办工作人员除对因报废,停用不能如数交纳的用户提出处理建议外,任何人不得替用户说情减免频率占用费、频率占用费的减免须经主任办公室研究决定.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一方是处在移动状态下进行信息交换,实现通信。关于移动通信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哪些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通信专业 毕业 论文题目与选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移动通信论文题目
1、 FDD LTE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影响预测
2、 铁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LTE-R检测技术研究
3、 5G移动通信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
4、 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 教学 方法 改革
5、 产业模块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考察——基于移动通信业的实证研究
6、 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发展
7、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评估及防护研究
8、 谈软件无线电技术在移动通信测试领域的应用
9、 5G移动通信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研究
10、 5G地面移动通信技术在低轨星座的适应性分析
11、 5G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与若干关键技术
12、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研究
13、 大数据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中的运用分析
14、 基于5G移动通信网络的绿色通信关键技术
15、 营改增对电信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为例
16、 移动通信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SEED绩效体系
17、 基于移动通信大数据的地震灾区人口快速处理系统研究
18、 移动通信实验箱GSM模块的3G/4G升级改造
19、 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水平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0、 云计算下舰船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敏感数据防泄露技术研究
21、 移动通信基站天馈线的故障点定位DTF方法
22、 一种基于MSISDN虚拟化的移动通信用户数据拟态防御机制
23、 基于北斗和移动通信的应急通信保障系统设计
24、 移动通信网络下通信最优节点自动选择方法研究
25、 大数据分析在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26、 移动通信中基于LCR-DSR技术的信道参数估计算法分析与改进
27、 5G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综述
28、 基于分布式架构的船舶移动通信中间件研究
29、 基于模糊聚类的移动通信信道多状态Markov模型
30、 新型级联码在移动通信中的性能仿真分析
31、 改进CPM的移动通信用户关系圈挖掘
32、 探究5G移动通信技术下传输未来发展趋势
33、 融合移动边缘计算的未来5G移动通信网络
34、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与计算融合
35、 浓雾天气下下一代移动通信信道模型研究
36、 移动通信中固定终端远程信息实时获取仿真
37、 5G技术对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方式的影响
38、 5G移动通信核心网关键技术
39、 下一代移动通信环境下多天线信道建模的研究
40、 一种空中智能移动通信网络架构的研究
41、 5G移动通信技术下的物联网时代
42、 信道仿真器原理及在移动通信测试中的典型应用
43、 我国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发展情况分析及趋势预判
44、 我国移动通信转售企业创新步伐不断深化
45、 光移动通信技术及其在电网中的应用探讨
46、 基于移动通信大数据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统计
47、 新工科理念下移动通信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48、 移动通信基站近场辐射环境分析
49、 关于5G移动通信系统无线资源调度探讨
50、 4G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关键技术
通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高移动无线通信抗多普勒效应技术研究进展
2、携能通信协作认知网络稳态吞吐量分析和优化
3、协作通信中基于链路不平衡的中继激励
4、时间反转水声通信系统的优化设计与仿真
5、散射通信系统电磁辐射影响分析
6、无人机激光通信载荷发展现状与关键技术
7、数字通信前馈算法中的最大似然同步算法仿真
8、沙尘暴对对流层散射通信的影响分析
9、测控通信系统中低延迟视频编码传输方法研究
10、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与前瞻
11、城市通信灯杆基站建设分析
12、电子通信技术中电磁场和电磁波的运用
13、关于军事通信抗干扰技术进展与展望
14、城轨无线通信系统改造方案研究
15、无线通信系统在天津东方海陆集装箱码头中的运用
16、分析电力通信电源系统运行维护及注意事项
17、 无线网络 通信系统与新技术应用研究
18、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机房监控系统设计
19、短波天线在人防通信中的选型研究
20、机场有线通信系统的设计简析
21、关于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见解
22、机载认知通信网络架构研究
23、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研究
24、论无线通信网络中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
25、短波天波通信场强估算方法与模型
26、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中功率和转发器增益联合优化算法
27、HAP通信中环形波束的实现及优化
28、扩频通信中FFT捕获算法的改进
29、对绿色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思考
30、关于数据通信及其应用的分析
31、广播传输系统中光纤通信的应用实践略述
32、数字通信信号自动调制识别技术
33、关于通信设备对接技术的研究分析
34、光纤通信网络优化及运行维护研究
35、短波通信技术发展与核心分析
36、智慧城市中的信息通信技术标准体系
37、探究无线通信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38、卫星语音通信在空中交通管制中的应用
39、通信传输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发展
40、通信电源 系统安全 可靠性分析
41、浅谈通信电源的技术发展
42、关于电力通信网的可靠性研究
43、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性能研究
44、数能一体化无线通信网络
45、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协同传输技术
46、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分析
47、实时网络通信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48、浅析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集成服务
49、通信网络中的安全分层及关键技术论述
50、电力通信光缆运行外力破坏与预防 措施
51、电力通信运维体系建设研究
52、电力配网通信设备空间信息采集方法的应用与研究
53、长途光缆通信线路的防雷及防强电设计
54、电网近场无线通信技术研究及实例测试
55、气象气球应急通信系统设计
56、卫星量子通信的光子偏振误差影响与补偿研究
57、基于信道加密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
58、量子照明及其在安全通信上的应用
59、一款用于4G通信的水平极化全向LTE天线
60、面向无线通信的双频带平面缝隙天线设计
通信技术毕业论文题目
1、基于OFDM的电力线通信技术研究
2、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我国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研究
3、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电表研制
4、基于Android手机摄像头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
5、基于激光二极管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和硬件设计
6、智能家居系统安全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7、基于DVB-S2的宽带卫星通信技术应用研究
8、基于近场通信技术的蓝牙 配对 模块的研发
9、多点协作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10、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性能研究
11、水下无线通信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12、水声扩频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13、基于协作分集的无线通信技术研究
14、数字集群通信网络架构和多天线技术的研究
15、通信网络恶意代码及其应急响应关键技术研究
16、基于压缩感知的超宽带通信技术研究
17、大气激光通信中光强闪烁及其抑制技术的研究
18、卫星通信系统跨层带宽分配及多媒体通信技术研究
19、星间/星内无线通信技术研究
20、量子通信中的精密时间测量技术研究
21、无线传感器网络多信道通信技术的研究
22、宽带电力线通信技术工程应用研究
23、可见光双层成像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
24、基于可见光与电力载波的无线通信技术研究
25、车联网环境下的交通信息采集与通信技术研究
26、室内高速可调光VLC通信技术研究
27、面向5G通信的射频关键技术研究
28、基于AMPSK调制的无线携能通信技术研究
29、车联网V2I通信媒体接入控制技术研究
30、下一代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31、物联网节点隐匿通信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
32、高速可见光通信的调制关键技术研究
33、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大规模MIMO关键理论及技术研究
34、OQAM-OFDM无线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35、基于LED的可见光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36、CDMA扩频通信技术多用户检测器的应用
37、基于GPRS的嵌入式系统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
38、近距离低功耗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
39、矿山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中无线通信技术研究与开发
40、基于信息隐藏的隐蔽通信技术研究
通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相关 文章 :
★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题目
★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题目
★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选题
★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 通信工程方面毕业论文(2)
★ 通信工程的毕业论文参考范文
★ 通信工程的毕业论文(2)
★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
★ 通信工程方面毕业论文
★ 通信工程类毕业论文
230 浏览 4 回答
309 浏览 5 回答
178 浏览 2 回答
311 浏览 3 回答
281 浏览 4 回答
149 浏览 3 回答
282 浏览 4 回答
178 浏览 4 回答
228 浏览 3 回答
249 浏览 2 回答
257 浏览 5 回答
236 浏览 4 回答
235 浏览 4 回答
353 浏览 6 回答
195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