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政委:美债危机是中国的一道坎2011-08-24 17:54:12来源: 网易财经有4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6)网易财经8月讯 网易财经《意见中国--网易经济学家访谈录》栏目近日专访了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微博)。他曾经连续十几次准确预测央行的货币政策。他如何看标普降低美国信用评级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他为什么主张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为什么中国需要警惕成为下一个日本?标普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后,金融市场大为动荡,各国股市表现让人堪忧。许多人担忧这是经济二次衰退的前奏。鲁政委却认为,此次金融动荡并不是因为经济的基本面导致的,而只是由于标普的调降造成的市场反应。而过去的经济危机基本都是由于经济的基本面出现了恶化情况。因而,鲁政委相信二次萧条并不会来到。此外,鲁政委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建议是“维持中性货币”,“就是说不要比过去更紧,但是也不要放松”。针对舆论上对美国推出QE3的猜测,鲁政委表示,这主要视乎美国下半年的经济增长情况而定。中国面临巨大的通胀压力。鲁政委指出,在新兴经济体宽松货币会带来表面上比较高速的经济增长,但也积攒了巨大的资产泡沫风险。一旦泡沫破灭的话,中国极有可能重蹈日本覆辙。“未来的10年当中,如果中国迈过去了这个槛,中国才能跻身真正的全球强国的行列:如果迈不过这个槛,那我觉得日本就是我们的未来。”说到人民币问题时,鲁政委表达出他的担忧,他认为中国当下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比之于固定汇率还不如,对经济风险的规避能力也更差。当务之急是建立随行就市的人民币自由浮动汇率机制。“当然了,如果不走到真正的浮动汇率,人民币不可能成为国际的货币”。金融危机以来,政府在各领域对经济的行政干预越来越频繁。鲁政委认为,如果人们失去了对自由市场的信心,转而相信政府监管干预的力量,将会是极其危险的。因为,按照鲁政委的解释:“这一次西方的主权债务危机,与其说是一次自由市场的危机,不如说是政府看得见的脚踩坏了市场看不见的手”。以下为访谈实录:美债危机不会导致二次衰退网易财经:我刚刚上午的时候看到一个新闻说,我们这次刚刚发布的一个信贷数据是低于预期的,你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会继续紧缩吗?鲁政委:这个关键取决于我们低于预期的信贷数据是需求方的原因还是供给方的原因,也就是说是银行没有放款,没有足够的放款能力了,还是说是我们的企业根本就不要钱。如果是企业不要钱,那这是个很大的问题,这表明我们的经济目前的这个下滑的压力会比较大。但是如果说是需求依然旺盛,但是银行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足够的贷款放出来,那这个事情就另当别论了。而我们的分析结果的确显示,我们7月份的信贷比预期的之所以要低,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是银行的存贷比再度的回升到2010年绝大多数月份的水平。我们都知道2010年绝大多数月份,就是很多全国性的银行的贷存比已经非常紧张,就是已经顶住了75%的这样一个上界,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实际上是有关季末过后,银行体系存款大量的出逃,就是从银行体系外流,这样就使得存贷比,就是贷款比和存款的分母突然变小了。然后不足以支持这样一个贷款达到那么高的额度。我觉得这个跟需求方没有关系,主要是供给方的,在经济的基本面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应该不影响我们对未来政策的判断。网易财经:您的意思是货币政策继续会延续当前这个收缩的这种强度?鲁政委:其实在我看来,准确的表述不应该叫收缩,我把它叫做“维持中性”,中性的含义就是说不要比过去更紧,但是也不要放松。具体来说,比如说对加息来说,如果说由于通胀的上升,导致市场通胀的预期上移,那么为了维持实际利率的稳定,我们依然需要继续加息。如果说流动性不足,那我们恐怕还是需要进行逆回购来平复这个市场的流动性。如果说有了意外的注入导致流动性过多,我们依然需要继续回笼流动性来把这个水位保持在合适的水位上,所以不能简单的用继续从紧或者说所谓放松这么来表述。网易财经:因为上周的时候标普下调了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您认为美联储会不会推出QE3计划?鲁政委:我觉得其实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它是不是会推出QE3取决于它年内后两个季度的经济的增长的情况。如果下半年继续保持疲软,失业率甚至会继续回升的话,因为它的失业率一度达到8.9的低点,然后随后又开始回升,目前已经回升到9.1了。如果未来还继续往上跑,我觉得恐怕提高债务上限就是推出继续扩张版的QE3的前奏;但是如果下半年它经济变好了,就是说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回升,失业率再度或者失业率基本能够稳定住,并且还会再度出现下行的话,那我觉得恐怕QE3就不会出来。网易财经:这就是我下一个问题,就是您觉得像美国的主权债务危机会导致第二次全球范围的经济萧条吗?鲁政委:我觉得不可能。首先我自己觉得美国都不可能出现第二次的衰退。虽然就是说股市的表现,尤其在上一周的表现和2008年当时危机发生的时候是非常相似的。但是你要注意到这个股市的进展是和2008年有显著的差异的。2008年是首先基本面恶化,然后紧接着就是金融市场发生大幅的下跌,最后才是评级公司调评级,调完评级接着又返回来造成这个金融市场出现剧烈的振荡。但是这次是基本面差也差了,我们早已经知道了,在评级调降级之前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基本面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却因为调降扰乱了金融市场,使得金融市场出现剧烈的振荡。所以我们的结论就是:这次评级的调降不是因为基本面出现了更坏的变化导致评级的调降,所以它的变化跟基本面无关。如果按照标普的这个逻辑再推下去,目前英国、法国、德国3A的评级维持的是不是合适?因为显然作为欧元区,作为10几个国家捆在一起,在政治的执行力上,政策的执行能力上,和可预期上比美国更差,而由英国近期的骚乱来看,中间也有政策财政紧缩的因素在里头,这不是也表明了它未来政策的可预见性和执行的能力会存在巨大的挑战吗?那是不是他们的3A的评级维持的还是妥当的?如果不妥当怎么着?最初基本面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持续的金融动荡却会给基本面以反作用,从而会恶化基本面的状态。当然了,我们最近也看到美国的国会和证监会现在要开始对标普进行调查,所以我们不知道这个是不是会因为调查让标普收手,从而让另外几家公司先暂停观望,就是说我觉得这个还是不可预期的。我希望这次标普诱发的金融市场的动荡是一次性的。如果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说它后面不会再下调别人的评级了,短期内就到此为止,那我想美国不会陷入二次衰退。目前债券市场的表现,就是它显示出来的状态不支持美国二次衰退的判断。日本前车之鉴需要中国警惕网易财经:美联储说它的零利率会维持到2013年,这样的承诺对美国经济,特别是对新兴经济体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因为可能它每年的放量会继续。鲁政委:对,应该说这样一个承诺给了市场一个可预期的未来。当然这也意味着在2013年之前,美元这样一个国家本位货币会相当的宽松,这个对新兴经济体意味着什么?如果你是有历史视野的,你曾经分析过比较长时段的历史数据,你就发现基本上美元比较弱、美元比较宽松这样的时期,都是新兴经济体在经济增长方面是他们的幸福的时光。所以如果2013年之前美元能够继续保持宽松,我觉得这依然是新兴经济体的幸福时光,就是在增长方面。但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逻辑就是没有免费的午餐。你享受到一个东西的好处的时候,一定会承担它的成本,或者说承担它带给你的磨难和风险。这个磨难和风险是什么?就是资产泡沫化和通胀的风险,我们已经看到,从2001年以来,整个新兴经济体的通胀的水平,相对他们此前,刚好在此前不就是美元升值的那个周期嘛,相对于此前所有的新兴经济体的通胀水平都比过去上了一个台阶。现在也不例外。我们现在所有的新兴经济体都面临着巨大的通胀的压力,不仅在明示的CPI上,我们同样看到所有的新兴经济体它们的汇率都被人给予了更高的希望,就是都有巨大的升值的压力。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些国家的资产的价格都出现了非常迅速的、非常大幅度的上涨。新兴经济体能不能有效地驾驭住通胀和资产泡沫的挑战是关键,如果不能,2013年之后你享受完了前面的甜蜜的时光,那你就等着接受炼狱吧。如果美国经济那个时候恢复了,美元开始进入持续的反弹周期,然后美联储开始加息,加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恐怕新兴市场的泡沫就会破灭。我觉得真的未来的10年当中,如果中国迈过去了这个槛,中国才能跻身真正的全球强国的行列:如果迈不过这个槛,那我觉得日本就是我们的未来。网易财经:失去的20年?鲁政委:对,失去的20年就是我们的未来。我觉得这个其实我是非常担心的。网易财经:据您看,中国现在的宏观政策它能不能驾驭住这种形势?鲁政委:应该说我们有有利的地方。有利的地方就是恰恰我们看到,我们现在国内的人你发现,妇孺皆知,就是大家一提资产泡沫谁都知道说两下日本。管他对日本是真懂还是假懂,反正我们都会提到日本,我们的政策官员也是这样的,所以这为我们避免踏入日本那样的陷阱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氛围。日本当年真的是因为无知之祸,就是说它当时不知道这个资产泡沫,不知道升值会造成资产泡沫,而资产泡沫会导致那么大的问题,所以它对这个根本就是没有防范的。它只是在看CPI,没有看这个资产价格的上涨。但是我们现在都知道这个东西比CPI更恐怖,如果它出现了上涨,虽然它上涨CPI不一定上涨,所以我们现在都对这个保持高度的警觉。后起的国家追赶领头国家的国家,都是因为在政策选择上出现了巨大的失误,从而导致追赶的过程夭折。当然幸运者如美国,它跌倒了没有骨折,它还能爬起来继续跑;不幸运者如日本,摔一下断一下再也爬不起来。中国能不能有美国那么好的基础和弹性?我觉得是值得怀疑的。如果我们摔倒了,恐怕等待我们的是日本的前车之鉴。第一件就是1929年、1933年大萧条。大萧条之前是怎么回事这个都被大家忘记了。大萧条之前那个时候的美国和英国的关系,当然站在经济总量上,由于美国幅员辽阔,人口的数量比英国要多得多,你虽然现在看到站在中国的角度,美国是个人口并不大的国家,大概也就是3亿左右的人口,可是那个时候美国相对英国,相对所有的欧洲那些单个的国家,美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那个时候恐怕也上亿人口了,它也是个很大的国家。但是在人均收入上,那个时候美国是没有英国高的,所以英国是全球的领袖。美国就像是我们中国现在和美国的关系,那时候美英关系就如同现在的中美关系,美国是追赶者。然后由于英国在1929年之前有一段英国的经济是萧条的,然后美国国内的经济很好,然后美国就加息。那时候是金本位,加了息之后全球的黄金都流向美国,本身人家经济好,这个利率又高,结果黄金都去了,这样让英国的这个通缩更加严重,因为它没有黄金,没有货币了嘛,更加的严重。最后英国就找它协商,说是不是你的政策应该放松一点,否则的话我的经济问题会更严重。美国一想,那我的主要的出口就是面向欧洲市场的,如果这个时候你英国的问题很严重,那我美国最后肯定好不了,是吧,那我就这个把利率往下调一调。可是你要知道,当这个国家的经济很好的时候,不是说你调了利率这个钱就会跑出去的,不是这样的。你调了之后反倒刺激了国内的投资和资产的繁荣,最后大家还留在这里不走,反倒会有更多的钱进来,最后的结果就是美国的股票开始上涨。而在那个时候美国的金融创新发明了一种新的投资方法,就是保证金,股票的保证金交易,只要出一部分钱就可以全额炒股是吧。现在看来不新奇,但是那个时候是个新东西。好,把这个股票的市场推到了更高的程度。最后1929年之后,英国加息,英国国内的政策紧缩,一紧缩之后黄金开始从美国流出,就相当于国际资本开始从美国外流,最后的结果就是美国的资产泡沫破灭。最后美国,恐怕也是差不多是失去了10年,是吧?基本上到了二次大战它才复苏,如果不是二次大战刺激,它恐怕还爬不出来。你再看日本,日本是我们知道是1990年泡沫经济破灭,1990年之前发生了什么?1985—1990年,美国发生了一次这次小规模的次案的提前的预演,叫储贷机构危机。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升值开始引发了一小段时间的不景气,但是本身没有特别大的问题,它说那我是不是也要放松?恰恰由于日元的升值,因为日本是一个高度外向型的国家,一升值反倒导致这个国内的物价往下走了,经济虽然好了,但是物价往下走,就是我们说的高增长、低通胀。然后日本政府想,那美国不行了,我们的通胀也下来了,我们可以降息了,结果就降息了。降息之后而且还把低利率保持了比较长的时间,保持了几年的时间,就正是这5年,你去看数据,是日本的土地地价快速上涨的时期,也是日本的股票快速上涨的时期。最后1990年美联储开始加息了,美元开始持续的升值了,最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所以就是说,我讲的这两段故事都有一个特点:由于领先国家的一个经济遇到的困难,造成了追赶国家的追随,追随的过程中我们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政策,我们一味的选择追随领先国家的政策,而没有太多的关注自己国内经济的变化,最后导致了泡沫经济的出现。好,我们中国现在,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说我们中国的政策选择一定要坚持一个原则:以我为主。只要我们自己国内的经济没有问题,那我们这个时候不必追随西方降息,不必追随西方放松。网易财经:那您觉得下半年,没有多少时间了,会继续加息吗?鲁政委:我们觉得就说当前物价的压力还是比较大,基本上我们发现这一轮通胀的特点就是所有的东西都在涨,这个表明目前的这个通胀的压力比较大。然后你站在另外一个角度我们看到,投机的情绪很严重,大量的存款从银行体系出逃,这个表明资产泡沫化的压力很大。所以我们预计年内还会有一到两次加息的可能。然后准备金我们认为也不能完全排除说年内就不再调了。人民币要建立浮动汇率机制网易财经:最近人民币汇率变化非常非常的大,它可以达到一百七、八个点这样的一个涨幅,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你觉得人民币汇率的应该怎么改才能更有利于适应,应对外国环境这样一个命题?鲁政委:我觉得目前人民币汇率显然是存在着比过去更大的缺陷。网易财经:为什么?鲁政委:就是说过去我们人民币对美院是硬盯住的,这个时候预期是稳定的,然后投机性的钱我也不再进来,然而这个时候我们对美元确实,依然到目前为止仍然未能实现真正的双向波动。网易财经:是。鲁政委:主要是以单向升值为主。当然这个跟美元贬值的大背景有关系,但是这个却给了热钱更多的无风险套利的这样一种激励,同时这样的一个汇率,我们认为比固定汇率更刚性,你更脆弱。固定汇率我还只是说固定在这儿不会导致有人两边的冲,但是你这样一个单边的升值的过程,会导致人们单边的对你的猛的投机,同时随着海外人民币规模的积累越来越大,终有一天你会招致一个相反方向的对你的一个做空,这个问题是非常大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人民币汇改的核心不是要修复低估,而关键是要找到它真正的市场价值,它均衡的汇率,而均衡的汇率又是动态的,没有人事先知道。正确的办法是我们真正的要由固定汇率有序退出到浮动汇率。如果要走到这样一个目标,当然了,如果不走到真正的浮动汇率,人民币不可能成为国际的货币,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其实真正的应该着力于培养人民币有弹性的这样一种机制,就是说扩大人民币双边波动的幅度,而不是单边的快速的拉升。同时,培育市场主体的风险意识,形成任何一个市场主体说我只要存在美元头寸的暴露,我都要做避险安排,而不会呈现现在你单边升值下的一个不对称的避险安排。网易财经:那您怎么看现在人民币区域性的国际化?它在货币问题上会更加的开放吗?它会实现你刚才说的这种双边的波动吗?鲁政委:我们在推人民币国际化,但是非常遗憾,我感觉,就是说我们的分析人士,绝大多数分析人士和我们的政策官员都没有能够认识到,一个货币能够国际化的,或者说制约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是什么,我们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就使得我们可能花了很多劲,我们费了很多心,但是最后的成效不长。所以我只是说了一点,就是我们一定要推人民币国际化的时候,不要说就是怎么去让人家接受你的人民币。人们怎么接受你的货币,拿了你的货币啥都买不着,分享不到你的经济的,就是你这个国家快速成长的收益和好处嘛,是吧,想变现的时候变现不到,这不就是你国内的金融市场发展有问题嘛。你国内的金融市场发展越是脆弱,换到我们具体的市场,比如说汇率上,你汇率越是不自由浮动,我的资本市场越是不能开放。那话说回来,我们为什么要资本项下要进行管制?不就是因为政府隐含的对这个汇率承担有担保的义务嘛。假设我的汇率是自由浮动的,你看看哪个汇率自由浮动的国家资本是管制的?它没有必要管制,你爱涨就涨,爱跌就跌,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没什么关系。结构调整需要以市场为主网易财经:上午看到的一个新闻,说是厦门开始限购猪肉,你买两公斤以上的猪肉就要出身份证,像这种行政干预,您觉得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的话,中国,我个人认为中国经济是没什么希望的。鲁政委:我一直非常担心。说这一轮危机被社会理解为自由市场的失败,从而以为我们应该更深入的引入监管,更深入的政府的干预,尤其是在这一次危机之后,所谓的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复苏的更为缓慢,然而这个政府的力量非常强大的新兴经济体得到了更快的恢复,是不是让人们再开始就是说意识到所谓的强大的政府的好处,从而这个时候,那我觉得这个时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网易财经:为什么?鲁政委:因为实际上会使得我们的市场引进的速度会大大的放缓,所以我们总是听政府说我们要调结构,我们要调结构,可是我们调了10多年结构就没有调过去。网易财经:我们调了16年的结构。鲁政委:对,你没有发现这中间是为什么吗?中间的关键,我们很多的政府人为的在推,我们不是在因势利导的去疏。所以我在此前有一个发言,我说调结构的关键是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市场的作用,因为市场会知道什么时候这个结构应该调成什么样子。但是这必须是一个良治政府。良治政府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它是一个产权的有效的守护神,然后能够有效地维护这个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则,然后同时在市场竞争的领域它能够退出,然后把公共领域做好。所以说这一次西方的主权债务危机,与其说是一次自由市场的危机,不如说是政府看得见的脚踩坏了市场看不见的手;同时也是政府对它的合适的范围没有清晰的界定,导致的过多的承担了过高的这个私人的福利,导致了私人的这个资产负债表里的这个高负债向这个公共资产负债表转移的一个最终的表现。网易财经:因为现在经济的形势,国际的经济和国内的经济形势都是非常复杂,对一个普通的公众来说,他怎么来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去,我不要说我的资产要升值,我先保值,怎么做到这一点?鲁政委:首先应该说在各国,其实都没有人能够指望银行存款可以跑赢其他,持续的跑赢其他资产的收益。不是说中国我们现在有通胀,加息没跟上导致我们不行,你在其他的国家恐怕都很难。所以就是说在这个时候选择什么样的资产,一定要跟你自己的能力相匹配,就是你能不能有效地运作。如果你不能够有效地运作,还是存款。你就是没想清,你不能,你就不要乱动,是吧?至少存款并没有减少你的账面的价值,但是你如果慌慌张张的进入了股市,可能连账面的那个都少了是吧。我们这种建议当然不适合于自身有很丰富的投资知识的人,他不需要我们的建议,他自己已经能够做得很好。对于普通的人,我觉得每年的情况有不同,恐怕很难一下子给他一个说我这一生都可以秉持的这样一个投资的方案,恐怕是很困难的。其实我自己觉得,今年的银行理财呢其实还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期限很短,但收益很高,对,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然后其他的呢,恐怕都达不到这样子的状态,贵金属其实是个高风险,同时对自己的投资知识要求非常高的一个领域,而其实并不适合于普通人。网易财经:就是因为我也注意到,就是您在网易微博上实际上还是挺活跃的,互动实际上也挺多的,而且的微博会比较多,受到很多人的关注,您是怎么来看待现在微博上的这么一个功能?或者说是微博对经济的一个看法?因为很多人在上面,一些像您一样的人,他们在上面发表自己的意见。鲁政委:对,我觉得微博它的问题呢当然是字数太少,允许的字数太少,但是这恰恰也是它的优点,就是它可以迫使你很精炼地、很短地、最有效的把你的观点传递出来,同时在微博上大家也不会像正式的讲话或者写报告那么,就是说我想那么…网易财经:逻辑性。鲁政委:对,那么正式,大家会变得更加生活化一些,更加活泼一些。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要把微博看成是一个严肃的表述,要更多的把它看成一种试图有某种火花来跟大家分享,那我觉得试图激起一种思想碰撞的这样一种表示,不应该把它视为一种严肃的,就是说非常严谨的表述,对。网易财经:作为投行经济学家,您认为经济学的理论功底更加重要还是实践经验更加重要?鲁政委:客观的说,我其实并不配投行经济学家的这样一个称号,因为中国的商业银行本身并没有完全综合化经营,我们研究分析的经历其实诞生于为自营投资服务的这样一个基本的背景,所以我们目前对内对外的看法没有任何这个跟投行的经济学家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投行的经济学家可能更多的就是带有一种销售的色彩,但是我们在这方面其实,至少是销售,我并没有明确的说支持销售,就是我唯一的责任。然后销售的业绩好了,我就会有更高的奖金,所有这些跟我都没有关系。只是说销售也属于我们公司业务的一部分,如果销售愿意请我去讲,那我就去跟他们讲,我并没有说我要特定的跟他们推销一个什么东西。
中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成长为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但是,与支撑中国经济起飞的战略目标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尤其是把中国证券市场放在全球竞争背景下,挑战则更为严峻。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更强调于经济晴雨表的宏观意义,忽视了促进企业成长、发展壮大的微观意义,这种导向会使政策市长期困扰中国证券市场,延误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建设的步伐。因此,当前有必要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功能与定位进行重新思考。晴雨表还是企业成长的孵化器作为比较成熟、完善的证券市场,美国股市的走势与其实体经济一直体现出高度的相关性,证券市场有着强“晴雨表”功效。但从我国的股市走势与经济走势的关系来看,这一关联难以得到有效的实证。如果把证券市场的效率定义为其与宏观经济的相关程度的话,我们的结论是,中国证券市场在此意义上基本上是一个缺乏效率的市场。这种低效率集中体现为股市晴雨表功能的丧失,即中国股市目前还无法正确及时地反映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状况。这种功能定位会从两条渠道造成证券市场的巨大波动:第一,从监管层来说,中国证券市场从创建之初就带有明显的政府直接干预色彩,有所谓“政策市”之说。监管层对上市公司、投资者和市场习惯采用行政干预手段,容易引起市场跳跃式波动,带来异常冲击,不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干扰市场调节和配置机制,造成股票市场无法按经济信号的指引运行;第二,证券市场周期与经济周期发展不同步,于是,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市场(投资者)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和“依赖”关系。市场(投资者)始终保持着对政策的警惕性,揣摩着政策意图,这样更加剧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发展缺乏整体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预期,增加了短期投机的程度。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进程来看,政策周期与证券市场周期高度相关。国家的宏观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证券市场运行。在对中国证券市场“政策效应”具体表现的研究上,人们发现政策对股指的波动有显著影响,一个政策的发布导致的短期日平均超额指数收益为正常水平1.671倍;政策对股指的影响幅度呈收敛趋势;股市效率低下,股市对利好、利空政策反应不一致并且存在明显的预期政策反应。中国证券市场角色定位、发展目标等方面的缺陷是困扰当前证券市场发展的根源。由于一直把证券市场定位于宏观经济的“晴雨表”,监管层承受救市之压,特别是随着近年来股市“非理性繁荣”加剧,监管层表现出对指数特别关注。使证券市场患上了“数据综合征”:每到相关经济、金融数据公布前,市场的运行往往会失去方向感。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宏观经济政策要考虑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而不敢出台紧缩政策,而且针对证券市场的一系列制度创新也迟迟不敢出台。如果管理层不把“晴雨表”的负担从肩上卸下,中国证券市场的根本性制度变革很难顺利推进。因此,当前有必要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定位进行重新思考。中国证券市场到底是为谁服务的?我们认为,中国证券市场应该首先定位于企业成长的“孵化器”。依靠证券市场着力培育一批业绩优良、具有高成长潜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公司,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这样在中国证券市场这个平台上,优质企业将实现对于发达国家高科技领域的追赶,并购和重组等市场筛选机制将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企业,证券市场的制度化改革才更少地受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宏观经济运行指标的影响,走出困扰中国多年的“政策市”怪圈,这才是证券市场最基本的定位。中国证券市场必须实现“价值发现”的功能回归证券市场的效率与功能紧密相连。包括投融资功能、资本定价和资源配置功能以及风险分担与管理功能:另一类则侧重于证券市场运行方面的内部功能,主要指公司治理功能。可见,证券市场效率是证券市场整体功能的实现效率,如果证券市场仅仅发挥了某一方面功能,比如筹集了大量资金,而并没有实现其整体功能,这样的市场仅仅在融资功能方面是有效的,但就证券市场整体而言,显然是低效率甚至是无效率的。我国证券市场功能错位所引发的一系列制度缺陷是造成市场低效率的根本原因。中国证券市场从1990年设立以来,一直主要担当着为国有企业改制、融资、脱困的服务功能,始终将支持国有经济作为其制度安排的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在这种功能定位下会产生两个重大误区:一是把市场融资规模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志,认为融资规模越大,市场功能越强,成绩越大。事实上,筹融资规模只具有表征意义,而不能说明更深层次的资本使用效率,反而恰恰是一种低效率或无效率的表现;二是把股价指数增幅作为一个衡量标志,认为股价指数增幅越大,市场的作用和成绩越大。股价指数与作为指数计算依据的采样股票的数量、价格等因素有关,并不直接反映上市公司手中的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中国需要构建一个现代的金融体系,这个金融体系的核心元素就是发达的健康的资本证券市场。这个金融体系应该具有完善的价值发现、资源配置功能等。要达到这些功能,显然只有证券市场才能完成。如果构建现代的金融体系这个战略目标是确定的,那么这些年来我们关于证券市场的有关政策就不应该反复波动。但目前这些政策经常在反复波动,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证券市场的功能目标还很模糊。尽快向质量提高型市场转变首先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战略的转变。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证券市场总体发展战略上,应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石,细胞生命力旺盛,证券市场才能健康发展。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很快,但效益质量不高,美国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大概是7%左右,中国上市公司最低的时候是2.3%、2.4%,因此,引导大规模组织社会资金和引导资本有序流动;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形成对企业的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通过促进技术进步、降低经营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其次,中国证券市场定位的转变。目前是证券市场重新定位的最佳契机。过去,我们一直致力于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然而,当前现代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主战场应该是证券市场。只有在成熟的证券市场基础上重构现代金融体系,资源配置才能进入到更高阶段。“十一五”时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起步时期,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重要机遇,要利用和发挥证券市场的优势,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使资本、技术等高端生产要素,向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流动。通过建立一整套新技术、新产品的发现和孵化、筛选的创新机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使宏观经济向创新经济转型。再次,是中国证券市场功能的转变。中国证券市场当前的重要功能应该是价值发现功能,但这也是证券市场最大的瓶颈。对于价值发现问题,现在的困难就是估值标准紊乱。股票估值体系与定价机制的重大缺陷。中国证券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还不具备,并没有形成市场运行效率——市场定价效率——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机制,上市公司估值标准不够规范和稳定。成熟市场上股票定价标准是比较明确的,市盈率在15~20倍左右,新兴市场高一点,市盈率在35倍左右。反观中国证券市场,对股票估值一直缺乏稳定而明确的标准,扭曲股价信号导致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低效配置。股价是金融资源配置的“指示器”。只有在市场公平竞争基础上形成的公正合理的股价,才能有效指导增量金融资源的分配和存量金融资源的调整,使金融资源真正流向业绩优良,成长性好的公司。缺乏科学、自主的估值定价体系一方面造成了股市价值虚高、资产泡沫膨胀,另一方面又被动接受发达国家标准的转嫁,这也是当前证券市场缺乏价值发现的基本制度缺陷。应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目标,准确定位证券市场功能,淡化短期行为及融资功能,突出“优化资源配置和实现投资回报”的功能,要由单纯的筹融资功能,向培育蓝筹公司、价值发现、产权复合、优化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功能组合转变。只有坚定证券市场长期制度建设的信念,才不会被眼前的涨涨跌跌毁掉信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命脉与核心,在当代国家中的资源配置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3000字金融学术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金融学术论文3000字篇一 《金融危机防范与金融审计免疫系统完善研究》 金融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范金融风险乃至金融危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整个金融业的连锁反应。2008年,随着美国两大房产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被政府接管,美国华尔街排名前五位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美林证券被并购,以及美联储联合其他大银行出资7000亿美元救市并由此引发的全球股市持续低迷等一系列事件的接续发生,使美国金融危机逐渐蔓延至其他国家,形成全球性金融海啸,并波及到我国的一些金融机构。随着金融全球化,我国金融业同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日趋紧密,如何防范这种输入性金融危机,特别是从国家层面加强金融危机防范十分重要。 2008年3月,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提出了“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重要观点。认为国家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免疫系统,首要任务是保障国家安全,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国家安全包括国家财政、金融、资源、环境和信息安全等。金融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金融安全,防范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因此,发挥和完善金融审计免疫子系统功能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面对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特别是近期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和蔓延,对深化金融审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中国金融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审计必须注重对影响金融安全问题的研究,发挥其保障金融安全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实现“维护安全,防范风险,促进发展”的目标。 一、金融危机的理论综述和发生机理 (一)金融危机理论综述从金融审计角度有效地防范金融危机,首先要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认识金融危机,为金融审计免疫系统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 经验 。国际上金融危机理论发展至今已有三代历史。从1979年克鲁格曼(Krugman,1979)具有开创性的完全预见能力模型、1994年奥布斯特菲尔德(obsffeld,1994、1996)、萨斯、托美尔和维拉斯科(Sachs、Tomell、Velaseo,1996)的多重均衡和危机的目促成性模型、到1998年克鲁格曼(1998)、Cometti Pesenti和Roubini(1999)的道德风险危机模型,Radelef和Saches(1998)、Chang和Velasco(1998a,1998b)的金融恐慌模型、金融系统不稳定性模型以及危机传染性模型等,每一种理论模型都对当时在不同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第一代金融危机模型:克鲁格曼的完全预见能力模型。该模型源自对墨西哥(1973—1982)和阿根廷(1978—1981)等国家所发生金融危机的解释和说明,强调外汇市场上投机攻击与宏观经济基础变量之间的联系。根源在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与稳定汇率政策(如固定汇率制)之间不协调。当政府所追求的宏观经济政策与稳定汇率政策不协调时,理性的投机攻击就会发生,最终导致金融危机(朱波,2005)。 第二代金融危机模型:多重均衡和危机的自促成性模型。由于完全预见能力模型没能很好地对1992—1993年爆发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进行解释,因此,理论界进一步发展了新模型。该模型认为政府维护汇率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政策选择过程,维护汇率稳定是一个政策目标抉择的成本收益权衡过程,强调危机的自促成性质。当政府内外政策不协调时,投机者预期汇率最终会贬值,就会提前抢购外汇,结果是国内的经济状况提前恶化,政府维护汇率的成本增加,从而爆发金融危机。 第三代金融危机模型包括道德风险危机模型、金融恐慌模型和危机传染性模型等。为了对以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为代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金融危机进行合理解释,出现了很多新模型。其中,道德风险危机模型认为政府对国内银行负债的隐形担保会导致国内银行借贷政策中的道德风险问题,最终使得国内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加引发金融危机。在金融恐慌模型中,银行将存款人存款投资于长期项目,当许多存款人从银行提存时,由于银行流动资金有限,不得不停止贷款所支持的长期项目,导致贷款损失,最终引发金融危机。危机传染性模型,主要包括银行同业市场中流动性危机传染和国际金融危机传染;一方面,信息外部性或银行间信贷关系使得银行间破产进行传染,另一方面,Kodresa和Pritsker(1998)认为,信息不对称和跨市场套期保值能力是国际金融危机传染的根本原因。 (二)金融危机发生机理从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到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乃至全球性的金融海啸,这些金融危机涉及面广、冲击力强、破坏性大而且持续时间长,因此,应仔细分析这些金融危机发生的机理,从中找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有效手段。尽管每个国家爆发金融危机都有其当时国内外特殊的经济政治原因,但这些金融危机背后都有一些共性原因。 首先,发生金融危机国一般对外资依赖程度高、外债结构不合理。如1992—1994年,墨西哥每年流入的外资高达250亿—350亿美元,而外贸出口并未显著增长,外贸进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则从1987年的9.4%增至1993年的31%,结果造成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高达230亿美元。 其次,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膨胀使投资者信心受到打击。如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最先在泰国爆发,其海外投资者对投资项目失去信心,导致大量资本外逃。当高速增长条件不充分时,为继续保持速度,这些国家转向靠借外债来维护经济增长。但由于经济发展不顺利,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亚洲有些国家已不具备还债能力。在东南亚,房地产泡沫导致大量银行不良资产,挫伤投资者信心。 再次,汇市和股市的联动性,金融政策顾此失彼,加之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墨西哥金融危机中,政府宣布货币贬值意在阻止资金外流,鼓励出口,抑制进口,以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但在社会经济不稳定情况下极易引发通货膨胀,也使投资于股市的外国资本因比索贬值蒙受损失,从而导致股市下跌。在亚洲金融风暴中,一些国家的外汇政策不当。为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另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亚洲金融风暴发生时,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 最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但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如民族国家问利益冲撞加剧,资本流动能力增强,防范危机的难度加大等。金融危机影响极其深远,其暴露了发生经济危机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从这一意义上来说,金融危机为健全我国的金融监管、完善金融审计免疫系统提供了一个契机。 金融学术论文3000字篇二 《创新金融管理与服务的对策》 摘要:金融业作为国家 经济的命脉与核心,在当代国家中的资源配置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金融业面临着各种复杂交错的风险, 文章 通过对当前我国金融业面临的金融风险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完善金融 管理与服务的四条对策,通过创新金融管理与服务,以推动金融业的健康可持续 发展。 关键词:金融业;金融风险;金融管理服务 一、金融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原因 金融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命脉与核心,在当代国家中的资源配置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的风险,简而言之,就是指一种行为既可能带来收益,又可能带来损失。那么,金融风险就是指“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或可能性。或者说,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出现偏差的概率”[1]。一般来说,市场经济 环境下的金融活动都隐藏着金融风险,这种风险只能控制在一定的限制范围之内,一旦风险过大,金融风险便会爆发出来,甚至有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 那么,金融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原因主要有哪些呢?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第一,从金融业的布局与发展来看,目前我国金融业存在着单一化的问题。在我国,实行银行改制以来,我国几大国有银行在资金配置上仍然处在绝对支配地位而没有什么改变。资金链主要由国有商业银行控制,融资 渠道 单一,由于广大群众缺的投资渠道过于单一,以及面临着衣食住行的生活成本提高,更多的百姓选择的是宁愿把钱存于银行中。与此同时,企业要发展,则必须对外部资金具有很高的吸纳能力,但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限制,直接融资不能够获得自由的发展,百姓的投资渠道缺乏,企业只有靠向商业银行借贷方能生存发展。这就形成了融资渠道的单一和结构的僵化,使得银行风险处于高水平地位。 第二,从操作从面来看,金融机构存在着操作风险。操作风险,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表现在金融业中,就是在银行的日常业务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这种操作风险又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金融行业 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风险;其次,业务操作过程缺乏规范,无规章可循。金融活动是一种多主体互动性质极强的经济活动,他们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由于利益诉求的不同,这就导致了金融活动操作的异化。 第三,从利率的变动来看,我国的金融业存在着愈来愈高的利率风险。在我国,由于对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管制比较严格,因此各商业银行不能自主调整利率。利率的变动受到统一的系统性调度,由此而带来了较大的系统性利率风险。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势在必行的今天,银行利率的波动将会变得频繁,由于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主要都是以金融产品的形式存在,所以受利率变动影响较大,这样以来,在利率市场化的前进中,由于金融机构自身应对利率波动能力的不足,将会带来利率风险。 第四,从信用角度来看,金融机构时刻存在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这是因为银行普遍存在着信用风险。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过度借贷的冲动,因为贷款借出越多,也就代表着业务做得越大,最终有可能获得很好的收益。但是,这就存在着盲目借贷的风险。因为借出的资金大多都是流向高风险的行业,因此极易形成呆账、坏账,这就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从借贷者来看,他们也在寻求各种手段满足自身利益,从而千方百计逃脱还贷的义务,向银行转嫁风险,使亏损的由银行来承担。于是,各种转嫁风险、贷、拖欠贷款等现象就大有人在,增加了银行的信用风险。 第五,从金融的自由化层面来看,各种金融机构的泛滥,形成了自由化的风险。随着老百姓手中的资金越来越多,而国家已经开始放松对金融市场的管制,这促进了银行业的发展。另外,一些人也纷纷采用各种手段来吸收散在的资金,形成地下金融市场,而一些中小企业在从正规金融渠道筹集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容易寻求这种地下金融市场等非正规金融渠道。而那些正规的金融机构,也需要获得比自由化之前更多的利益,便更容易从事那些大风险的活动。 从以上五个方面来看,面对着各种复杂交错的原因,应对金融风险,加强应对金融风险体系,控制与防范金融风险的要求势在必行。 二、完善金融管理与服务对策 在金融业面临着那么多风险和挑战的今天,如何从实际困难中寻找有效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的办法,从而能够不断创新金融管理与服务的方式 方法 ,防范和化解风险,以推动金融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份十分艰巨的任务。笔者 总结 以下几条,用以加强和完善金融管理与服务。 第一,改变传统观念,用现代的眼光,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所谓的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主要指金融行业为客户提供的价值凝聚形态,包括种类用于投资、避险,或者金融操作便利工具,以及附加在这些产品上的其他劳动价值。”[2]传统的金融行业主要通过提供传统的金融工具为客户提供帮助,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要求金融机构能够积极利用咨询、信息服务等方式,通过银行卡、股票、支票、债券、汇票、期货、保单等新型金融工具,促进服务的现代化与文明化。另外,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时的环境,包括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都要更加人性化,更让人赏心悦目。 第二,从立法的角度来看,要加强金融风险的法律防控。目前,对金融风险的防控已经不是一个要不要实行的问题,而是一个要通过什么方式实行才更有效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从根本上进行金融立法的完善,从法律层面上规范金融机构及金融主体的合法化行为。另外,要加强金融监管能力。 第三,从准入制度来看,要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市场准入制度是体现国家对市场进行干预的“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市场准入既是管理金融市场、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关口,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他一系列金融监管制度建构的基础依据。加强市场准入制度的建设,对各种金融工具、交易机构等注册、审批以及交易的资格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使那些不符合资格的金融机构都不能进入金融市场。 第四,从管理本身来看,要创新金融管理。进行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是优化金融机构发展,保证金融机构良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机构要加强本单位激励机制建设,在人事的 组织、岗位、流程、培训、考核、 市场营销 方式等方面积极创新。特别是在新型金融工具不断涌现的今天,要对员工的个人业务素质、道德素质方面进行培训,以获得良好的口碑,增强本单位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周昌发.金融风险防控法律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1):145. [2]何东.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1(1):188. 金融学术论文3000字篇三 《试谈互联网金融模式与发展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模式 互联网金融模式分为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众筹模式、互联网理财四种主要模式。 (一)第三方支付 随着信息高度密集化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支付系统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第三方支付系统从最初的仅限于支付使用的系统逐渐实现了线上线下、综合应用的各种功能,并涉猎到了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根据用途把第三方支付分为两种类别。第一是独立的第三方支付模式。此模式仅限于电子商务网站支付使用,例如易宝支付等等;第二是依托于B2C、C2C提供担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模式。此模式提供的担保功能具体体现为第三方平台负责托管货款、通知商家到款、发货,待买方收到货品检验确认满意后通知第三方平台付款给商家,平台将款项转至卖方账户后完成整个支付流程的交易,例如淘宝网的支付宝、腾讯旗下的财付通等等。 (二)P2P网贷模式 P2P(peer to peer)网贷即个人对个人的网络借款,可以实现借款人享受网络贷款的便捷与高效率。随着P2P网贷规模的不断扩展,根据《2015年3月网贷平台发展指数评级》 报告 中显示,截至2015年3月我国P2P网贷平台增加到了以十大P2P网贷平台陆金所、人人贷、宜人贷、积木盒子、投赚网、微贷网、拍拍贷、有利网、易贷网、红岭创投为首的2160家。P2P网贷模式主要由直接融资、提供本金与利息担保、信贷资产证券化模式构成。其中的直接融资形式的如拍拍贷是为借贷双方只提供纯粹的信息匹配;提供本金与利息的担保平台是以担保机构形式运作的,工作流程为寻找、筛选客户,提供担保、匹配资金;信贷资产证券化是以陆金所与有利网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三)众筹模式 众筹(crowdfunding)即大众、群众筹资。是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在互联网平台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的一种互联网金融模式。众筹模式让更多的人可以加入到创业行列,因为它利用了网络平台向大众募资,大大降低了募资的成本。同时,他又是向大众小额募资,也进一步分散了投资人的风险。众筹模式为各种项目提供了公平、公开、公正的平台,在通过众筹模式获得项目启动资金的同时,为创业人提供了机会与无限的可能性。例如:2012年10月份美微传媒创始人朱江在淘宝店铺的“美微会员卡在线直营店”,该会员卡是在享受订阅电子杂志的权益同时,可以拥有美微传媒的100份原始股最具代表性;再如2015年李丹妮的京东“万壕计划”是京东首例微商众筹品牌。 (四)互联网理财 互联网理财产品随着互联网金融业的迅速发展而不断涌现,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2014年第三十四次调查报告中显示我国理财产品用户规模已达到了6383万,使用率数据为10.1%。报告中分析了互联网理财产品的长尾效应正和个人零散资金的收益回报现象,这不但提高了互联网理财运营商的商业地位,而且个人零散资金的高收入,也使用户的规模得到了迅速的增长。以2015年7月份的累计万份收益排名图表为例,如下图。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 互联网在不断优化用户体验中打造了新经济、新金融时代,带着全新的 思维方式 与 商业模式 ,开始了金融业颠覆性的发展行程。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需要创新,互联网金融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也是如此,例如:当前第三方支付模式主要以密码支付为主,“刷脸”支付系统的出现与测试,就是对支付系统的创新与完善,未来还会有更加科学、安全的支付系统丰富第三方支付模式。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PC互联网的主要平台局面也会逐渐向移动互联网金融方向发展,更多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将会依托于移动互联网实现,尤其是个人理财方面拥有的庞大用户群。随着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的陆续出台,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频发、鱼龙混杂局面会逐渐步入正规化发展。在P2P网贷模式中,一些制约因素与限制条件也会相聚出现,如:年收入必须达到一定的金额才能投资、投资金额不能超过可投资资产的一定比例等等。 互联网金融模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转化与增加,为了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旋风式发展越来越专业化,这必将成为金融界的主力军,互联网支付、网贷、金融门户、理财系统会从为大家带来便捷的同时,更加安全、高效、合理与科学化。 猜你喜欢: 1. 金融学术论文3000字 2. 金融专业学术论文 3. 关于金融的专业学术论文 4. 关于金融的国家学术论文
dffgsdsd
老兄,证券投资-论文,有很多方面的,你说的这么笼统怎么帮你找啊,至少有个具体的方向吧,以下是一篇范文,也只是某个方向,你可以进行补充说的详细点!风险资本与风险资本市场风险资本与风险资本市场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一个发达活跃的风险资本市场能够极大地刺激风险的扩张。流入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资本越多,成功上市的企业就越多,风险资本市场的功能发挥就越强,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就越大,由此推动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风险资本与风险资本市场的关系分析,来论证我国二板市场的建立。Venture Capital 是指对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或创新企业进行股权融资或近似于股权融资的资本,其特性是以承担高风险为代价追逐高回报。国内将VentureCapital翻译为“风险资本”,我国台湾、香港,以及新加坡等其他华语地区则将其译为“创业资本”,国内学术界对此存有争议。但无论是“风险资本”还是“创业资本”,其表达的内涵是相同的,“风险资本”这一名称已为国内公众所普遍采用,本文也无妨沿用之。一、风险资本运作机理风险资本包括无中介、无组织的私人直接投资资本和有中介、有组织的间接投资资本(如风险投资基金)。风险资本的运作过程分为融资过程、投资过程和退出过程。对于风险投资基金来说,融资过程是风险资本家向机构投资者和富裕家庭或个人筹集资金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难易程度取决于风险资本家的个人魅力和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政府的政策法规,而对于私人直接风险投资来说,融资取决于投资者的自有资金实力及对投资项目的兴趣和判断。投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1)投资项目的取得和筛选、投资项目的评估、合作协议的签署。(2)风险资本注入创新企业,注入金额和注入方式根据创新企业成长的不同时期(即种子期、创立期、扩展期、成熟期)来决定。(3)风险资本家参与被投资创新企业的经营管理。回收过程是风险资本运作的最后一站,风险资本出售企业的股份退出企业,收回资金外加丰厚的利润,以及光辉的业绩和成功的口碑,然后进行下一轮的融资和投资。从风险资本的运作机理可以看出,融资是风险资本的起点,投资是风险资本的实质,退出则是一个完整投资周期的终点。风险资本退出是风险资本规避风险、收回投资并获取收益的关键。风险资本是以资本增值的形式取得投资报酬,不断循环运动是风险资本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当风险资本伴随着企业走过最具风险的阶段后,必须有出口让其退出并进入下一个循环。否则,风险资本呆滞,不能增值和滚动发展,更无力投资新项目,风险投资也就失去了意义。风险资本家投资创新企业不以取得该企业的长久控制权为目的,经过若干年,无论创新企业取得成功还是面临失败,风险资本都会从创新企业中退出。退出方式根据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外部金融环境而有所不同。常见的为股票上市、股权转让或股票回购、破产清算等。其中,股票上市是最佳退出方式,其原因主要有二:首先,股票上市,特别是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 Publlicc Offering,IPO)为创新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一个选择权。它是一个关于企业控制权的买入期权合约,在风险资本家与创新企业管理者签订的投资契约中,允许创新企业管理者在达到某种业绩目标时,购回风险资本家持有的股票,增加创新企业管理者自己的股权份额。特别是当风险资本家欲将其股权卖给第三者时,买入选择权允许创新企业管理者以同样的条件、同样的价格向风险资本家优先购买。因此,只要事业进展顺利,企业剩余控制权的分配就会向有利于创新企业管理者的方向倾斜。否则,当创新企业的经营风险由大到小,而收益由小到大时,风险资本家对创新企业的服务逐渐减少。创新企业管理者承担了努力的全部成本,如果只能获得部分回报,他必然会增加在职消费或使企业效益体外循环。所以,此时控制权应向创新企业管理者倾斜。美国的风险资本家一般在首次公开募股后的一年内,减少其对创新企业持股份额约28%,三年之后,只剩下不到12%的风险资本家还持有公司不到5%的股份(贺海虹,1998)。所以,IPO提高了创新企业的市场价值,为企业发展筹集了更多的资金,并增强了原有股份的流动性,使创新企业管理者有更高的热情和动力去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其次,IPO对风险资本同样形成激励。创新企业成功上市一方面使风险资本家获得了数目可观的资本收益,另一方面也是外部投资者衡量风险资本家业绩的标准。风险资本家培育企业达到上市的越多,风险资本家今后的融资渠道就越广,融资成本就越低。因而,风险资本家就越有动力为创新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尽快协助企业走上成功之路。当创新企业达不到IPO退出条件或不是很成功时,风险资本家可以选择出售股权的方式收回投资。在这里,风险资本家通过订立卖出选择权,保留一定退出资本的渠道。卖出选择权的好处是允许风险资本家在该企业无法达到一条经营目标时,有机会释出其所持有的股权。卖出选择权的运用可以使风险资本家能尽快结束与营运业绩不佳公司的关系,使风险资本抽回,重新运用在其他项目中去。此外,卖出选择权的运用,也可能发生于被投资创新企业营运业绩不错,却因某些原因无法在短期内上市,而风险资本家因自身需要,必须将其所持有的股权售出。当然,当风险失败时,风险资本家只能采取破产清算方式退出。这种方法一般只能收回原投资额的64%(刘曼红,1998)。由此可见,风险资本的退出对整个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二、风险资本市场的特征和功能风险资本市场是一个与一般资本市场相对应的概念,是资本市场中一个具有较大风险的子市场(王益、许小松,1999)。它是对处于发育成长期的新生高技术企业进行股份融资的市场。按市场的结构和作用可分为风险资本一级市场———私人权益资本市场和风险资本二级市场———小盘股市场。风险资本一级市场包括风险资本的融资和投资。大多数情况下它是一个非公开的市场,股份由买卖双方在市场上私售私买,市场相对较封闭,信息流通不畅,投资规模较小,但有利于新生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在初始期的融资。因为私人权益资本市场不需要这些小企业具有信用历史,也不需要它们以自己的资产做抵押,只要这些小企业具有发展潜力。风险资本二级市场包括风险资本退出和创新企业再融资。这个市场与一般资本市场中的股票市场一样,属于公共权益资本市场,具有公共权益资本市场的属性和特征,但由于服务的对象是高新技术创新企业,因而在运作和监管上又与公共权益资本市场不同。风险资本市场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整体。一级市场是二级市场存在的基础。创新企业在一级市场的发育状况决定了二级市场的前途;二级市场是一级市场扩张的前提,二级市场为风险资本提供退出渠道,实现其投入———退出———再投入的资本有效循环,为创新企业提供进一步的资金融通,培育创新企业迅速成熟至进入一般资本市场。所以说,风险资本二级市场是连接风险资本一级市场和一般资本市场的桥梁。风险资本市场存在着比一般资本市场更高的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于市场主体———高新技术创新企业。由于处于发育成长期创新企业自身的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及较低的信息透明度,会使投资者在投资决策和管理上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增加市场风险。而一般资本市场的风险来源于市场衍生产品运作的复杂性和市场对风险的放大作用。因此,风险资本市场有着与一般资本市场不同的特征,表现在:1 投资主体不同。一般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是社会公众和各类机构投资者;风险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是有相当资金实力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2 市场主体不同。一般资本市场的主体是发育成熟的大公司;而风险资本市场的主体是处于发育成长期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3 投资对象不同。一般资本市场的投资对象是具有经营稳定性和赢利性且风险相对较小的传统产业;风险资本的投资对象是新兴的,具有增长潜力,同时存在较高风险的高新技术产业。4 投资方式不同。一般资本市场的投入主要是一次性的,投资周期较短,股份流动性较强,而风险资本市场则根据企业不同成长期对资金的需求,分次、多阶段的进行投资,投资周期一般在3~7年,股份流动性较差。5 投资收获方式不同。在一般资本市场,投资者主要通过分红派息和股份增殖实现投资收获;在风险资本市场,投资者不以获取企业股息红利为目的,而是通过风险资本退出时的股份增殖作为投资回报。6 上市标准和监管理念不同。一般资本市场上市标准较高,注重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经营业绩;风险资本市场上市标准较低,对企业的经营规模要求不高,注重企业的经营活跃性和发展潜力。一般资本市场强调信息透明,重视对投资者的保护;风险资本市场强调在充分信息披露基础上的投资者自我保护。尽管风险资本市场与一般资本市场相比有着不同的特征,但是,在市场功能的发挥方面与一般资本市场相似。即具有:(1)融资功能。风险资本为创新企业提供急需的资金,保证创业对资金的连续性。(2)资源配置功能。风险资本市场存在着强大的评价、选择和监督机制,高新技术的经济价值通过市场得以公正的评价和确认,以实现优胜劣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3)产权流动功能。从现代投资理论角度看,如果一种资产不具有流动性,那么,无论其潜在回报率有多高,它都不具有优先投资价值。风险资本市场为创新企业的产权流动和重组提供了高效率、低成本的转换机制和灵活多样的并购方法,促进创新企业资产优化组合,并使资产具有了较充分的流动性和投资价值。(4)风险定价功能。风险定价是指对风险资产的价格确定,它所反映的是资本资产所带来的未来收益与风险的一种函数关系。投资者可以参照风险资本市场提供的各种资产价格,根据个人风险偏好和个人未来预期进行投资选择。风险资本市场正是通过这一功能,在资本资源的积累和配置中发挥作用的。三、对我国建立二板市场的设想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风险资本市场的培育。对于风险资本来讲,风险资本一级市场好比是“进口”,风险资本二级市场就是“出口”。有进有出,市场才具有流动性和吸引力,才成其为一个完整的市场。我国风险投资之所以十年来没有取得大的发展,除了一级市场资金制约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风险资本没有“出口”,能买不能卖,能进不能出,使风险投资功能丧失。因此,在我国,解决风险资本的“出口”问题,即建立风险资本二级市场或称二板市场显得尤为重要。关于二板市场的争论集中在两个方面:(1)建不建国内二板市场?(2)二板市场的模式应是什么样?关于第一个问题。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对高新技术创新企业投资一方面风险大,另一方面投入的资金又存在较大的停滞性,所以,为满足投资者易于套现的需要,早日开通二板市场,解除投资者的后顾之忧,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涉足高科技风险投资领域。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已先后开辟了二板市场,如韩国、印度等。所以,我国也应尽快开辟二板市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机制尚不完善,目前的主板市场投机性过强,大量短线游资的冲击已使股市风险加大,而二板市场的风险比主板市场更大,能否实现有效的外部监管值得怀疑,二板市场未必是风险投资的灵丹妙药。本文认为,从风险资本的运作机理和风险资本一、二级市场的关系分析中,我们可以肯定二板市场要开通,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发展整个风险投资业的核心所在。但是,在发展步骤上应确定近、中长期目标。近期目标:限于各方面条件不成熟,不宜立即新建二板市场。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国家应放宽对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的条件,对于直接上市较为困难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应鼓励上市公司进行收购,一些具有一定实力但上市困难的高新技术企业可通过买壳上市来实现资本退出。目前以协议收购国家股、法人股的方式实现买壳上市较为普遍,即风险投资公司培育具有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银行挖掘壳资源,二者通力合作,促使高新技术企业买壳间接上市。上市后,高新技术企业注入自己的优质资产,使股票在二级市场的价格上升,然后风险投资公司通过有偿转让国家股或法人股,实现退出战略并获得一定的投资回报。但由于国家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协议转让价较低,高新技术企业的资产价值被低估,风险投资的回报率不高。因此,可以将各地原有的证券自动报价系统的设备和网络进行改造利用,建立区域性的场外交易市场,解决因地域问题而出现投资者与受资者的信息不对称,同时由于场外交易市场的交易价格、费用较低,便于吸引当地的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和监管,促使高新技术创新企业尽快达到二板市场的上市条件,避免直接进入二板市场可能引发的风险。中长期目标:香港创业板(股票第二板)市场经过十年的酝酿,已于今年11月25日开始运作。与主板市场相比,香港创业板对上市公司的要求比较宽松。如对上市公司的盈利无要求,只需有两年“活跃业务活动”记录,上市后的最低公众持股数不低于3000万港币或总股本的10%(二者取其高),但在市场透明度方面实行更全面、更详细的信息披露制度,包括详细的公司募集资金用途、经营状况、投资状况、内部管理、技术与市场前景以及潜在的风险,并定期公布财务季度报表、中期报表和年终报表,及时披露影响股价波动的敏感资料,使投资者能够最充分地得到最真实的信息,防止少数人黑箱作业、操纵市场。由于香港创业板没有对上市企业作区域限制,这为我国内地中小高新企业海外融资开辟了新的渠道。国家应积极鼓励和培育国内中小高新企业到香港创业板上市,学习和借鉴香港风险板市场的经验,加快国内市场机制的建立,加快风险投资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最终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第二板市场。关于二板市场运作模式,国际上通常有两种:非独立的附属市场模式和独立的市场模式。非独立的附属市场模式是二板市场作为主板市场的补充,与主板市场组合在一起共同运作,拥有共同的组织管理体系和交易体系,甚至采取相同的监管标准,所不同的是上市标准的差别,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独立市场模式,是指二板市场与主板市场各自独立运作,拥有独立的管理系统和交易系统,并采用不同的上市标准,如美国的NASDAQ、日本的OTC交易市场等。国内对于市场运作模式同样存在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应选择非独立的市场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现有主板市场的组织体系和监管体系,避免资源浪费。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以美国NASDAQ市场为代表的独立市场模式是世界公认的二板市场的成功典范。NASDAQ市场无论在交易制度、组织管理方式、市场监管等方面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借鉴素材。“要学就学最好的”,NASDAQ应成为我国二板市场的样板。本文同意后一种观点,理由有二:一是我国目前的主板市场监管机制不完善、上市公司运作不规范,存在较多问题,而高新技术创新企业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将增大监管的难度,加大主板市场的风险,进而影响投资者的信心,不利于主板市场的规范和发展。二是由于二板市场投资风险相对较高,市场对投资者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即有能力对公司的业务情况以及所涉及风险作出透彻客观评价的投资者)。市场对投资者每笔交易额最低标准进行限定,限制散户投资者进入二板市场。我国沪深股市投资者中80%为中小散户,这与二板市场所要求的应以专业机构和富有的个人且具备投资技巧和主动承担风险的投资者不相符合。以现有的市场管理水平,一旦有人利用创新企业存在的高风险为题大肆炒做,很难保证市场运作“公平、公开、公正”,极易出现股价的巨幅波动,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进而影响沪深股市的健康发展。所以,独立的市场运作模式应是我国二板市场的首选。二板市场的设计牵涉面广,包括对潜在上市资源和投资者的市场调查,上市标准和上市费用的确定,市场法规和交易制度的设计,监管系统和机构的设置等。而设计目标中最重要的是既要保证市场有较好的流动性,又要防止过度投机,市场波动过大。因此,对二板市场的设立必须细心策划,统筹考虑。
304 浏览 4 回答
308 浏览 4 回答
312 浏览 2 回答
326 浏览 2 回答
122 浏览 7 回答
345 浏览 4 回答
290 浏览 5 回答
302 浏览 3 回答
234 浏览 3 回答
360 浏览 2 回答
323 浏览 7 回答
132 浏览 6 回答
150 浏览 5 回答
85 浏览 8 回答
290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