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象棋有着非常广泛的大众基础,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象棋运动的发展前景着实堪忧。象棋曾经是作为正式比赛项目参加到全国运动会中的,然而随着我国竞技体育国际化步伐的快速迈进和改革开放的逐年深入,在国家体育战略进行调整以后,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表演项目成为象棋在全运会舞台的最后亮相;如今的象甲联赛,已经成为众多棋手最重要的赛事依托和收入来源。一旦象甲联赛不能正常运转,全国仅有的100多名专业棋手能否安心下棋就会打个大大的问号。 不仅如此,象棋的发展空间也因为同类项目的崛起而越发局促,随着围棋中日擂台赛的广泛影响,象棋平稳的局面渐渐被触及了。象棋运动也不是没有政策支持,在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会同教育部联合发文,鼓励在学校开展包括象棋在内的三项棋类活动。但是在高考、中考等教育指挥棒的影响下,可以作为素质教育良好抓手的象棋运动并未得到积极的响应和推广。各类外来体育项目,包括电子游戏类产品的快速风靡,都对传统文化体育项目的象棋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国粹文化、民族体育项目如何传承和发展,象棋开始不得不面临发展的严峻局面。 不过,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一场科技革命宣告到来。科技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社会很多行业都产生了颠覆性的改变,象棋作为具有文化属性的智力运动项目,与互联网有着天然的结合属性。近两年,随着3G网络时代和即将的4G时代的到来,让手机上网更加便利、便捷,也让上网速度更快、费用成本更低。这更为象棋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除此以外,也有不少地方如江苏淮阴,创新打造“韩信品牌”象棋运动,不仅取得了成功,还提升了城市品牌,可谓双赢。时代在变,象棋不可能一成不变。在象棋的变与不变间,能否传承象棋的固有魅力、能否使传统象棋绽放现实光彩、能否让更多人从懂棋爱棋观棋下棋中受益,应当成为一个标准、一种尺度。
有关国际象棋的起源有各种版本,比较可靠的说法认为它是由古代印度发明的,它的原型是一种叫做“恰图兰卡”的棋,其中有4种棋子:步兵、骑步、战车和大象,正好反映了古代印度军队的组成兵种。“恰图兰卡”的进一步发展是“沙特兰兹”,在棋子和规则上有大规模的改进,开始在中亚各民族广为流传。然后这种游戏通过贸易、战争和宗教等多种渠道,由东方向西方传播,其传播的大致路线是:印度——波斯(今伊朗)——中亚——阿拉伯国家——欧洲。在11世纪末,它已遍及欧洲各国。而国际象棋——“Chess”这个名字也是由波斯语和阿拉伯语组成的复合词,意为“将死对方的王”。 中国象棋是秦末楚汉相争时的产物。韩信发明象棋,用以锻炼将士的攻杀能力。证据是后世象棋盘上常刻有“楚河汉界”的字样。无论起源于何时,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受到当时战争模式的影响,人文社会的影响,在走法以及规则上不断地创新,包括兵种的增多。由于两种棋类均起源于东方,故多相仿之处
中国象棋,不仅仅是茶余饭后的娱乐消遣,其本身更具有文化特征和教育功能。 象棋是极严密的逻辑思维,每动一子都可能影响全盘局势和应变机会,充满了思维辩证哲学。如一昧进攻往往收效甚微,防守反击却能收获奇效,这一点在《梅花谱》中尤为明显,后手屏风马阵型工整可破先手中炮。象棋是最好的智力体操,其总体思路或行棋落子,都是复杂综合的心智活动。人们往往忽视它的教育启智功能和对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作用。象棋可培养人良好的意志品质。其比赛规则的“摸子走子,落子无悔”,就要求弈棋者通盘慎重,作决定要果断。举棋不定是缺乏自信心和果断性的表现。悔棋是棋品和规则所不容许的,是出尔反尔没有定见的表现。象棋可培养良好的记忆力和空间想象力。棋艺提高到一定阶段,常可见下盲棋,即只用口说着法而不见棋秤与棋子。著名象棋宗师胡荣华就曾创盲目1对14人的记录。棋艺与记忆及想象之关系极为密切,没有人棋艺高而心智差的,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中国,走到哪里,常常可见两人相对而坐,面对“楚河汉界”调兵遣将,劳作困乏、旅途寂寞都消释在棋盘之中。古往今来,在大家参与的过程中,象棋以其特有的表现形式发挥着教育功效。可以以棋启智,咫尺棋盘,将帅对阵,楚河汉界,势均力敌。谋略之中,运筹帷握。通过不断地分析、计算,激发自己的潜能,培养儿童的逻辑计算能力,成年人的分析能力和老年人的记忆能力,使其成为一旦了解,就会伴随终生的兴趣爱好。
你是咋想到这个题目了,呵呵,我真佩服你了
中国象棋、国际象棋、比较研究 一、概述 1. 起源 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都形成于公元5世纪左右,从棋盘和棋子的结构上来看,两种棋的同源性是毋庸置疑的,目前比较权威的说法是象棋起源于印度,由印度传入中国。很多中国的学者持反对意见,因此考古学上对此研究得很多,分歧也很大。造成分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外考古学的交流不够充分,二是中国人有希望象棋起源于中国的主观意愿。不管意见如何,都说明中国和西方很早就有文化交流,象棋的形成就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 2. 文化背景 象棋的每一种棋子走法都具有象征意义,它们或多或少体现了当时的社会价值,研究象棋文化背景的人很多,他们的意见是一致的,中国象棋更多地反映了几千年禁锢的封建制度,而国际象棋则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历史背景。(参考学术论文《从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的异同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第37卷,第5期,2003年9月) 3. 群众基础 由于中国象棋简单易学,以及中国人口众多,因此中国象棋的群众基础比国际象棋广泛。至于国际象棋在欧美的普及程度,比起中国象棋在中国的普及程度,肯定要差很多。因为就国际象棋的难度而言,要掌握这门棋必须经过比较正规的培训,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这种培训的,就像围棋在中国得不到很好的普及一样。 4. 社会价值 象棋的社会价值包括很多方面,它是一种娱乐方式,一种开发智力的游戏,它可以培养人们作出决策的能力,锻炼人们承受输赢的能力,等等。同时,象棋还具有其他作用,例如报纸上经常会刊登象棋的排局,排局的创作和解答过程就如同诗词的创作和欣赏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象棋是一种艺术,在这一点上中国象棋表现得尤为突出。在电子时代,象棋成了人脑和电脑较量的平台,自从国际象棋棋王卡斯帕罗夫挑战IBM的“深蓝”以来,这样的活动就没有停止过,目的不在于让人脑和电脑比个高下,而是谋求其中的商业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象棋又在参加社会经济活动,这一点国际象棋比中国象棋领先得多。 5. 研究目的 很多棋迷同时擅长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现在这样的棋迷队伍正日益壮大。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存在很多共同点,也存在很多区别,可能有人要问,两种棋的学习是相互妨碍的,还是相互独立的,还是相互促进的?本文的回答显然是相互促进的,为此,需要对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做系统的比较研究。比较研究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找出彼此技术上的共同点,使得学习上不要花费重复的精力,二是找出它们的重大区别,使得棋手在技术的掌握上不致于混淆,通过比较来加深印象,这样棋手会把技术上的特点会掌握得更好。
中国象棋有2个炮、5个兵和2个士,而国际象棋是有8个兵和一个皇后,没有2个炮和2个仕,其他的一样!!!
235 浏览 4 回答
186 浏览 5 回答
169 浏览 4 回答
248 浏览 3 回答
211 浏览 3 回答
124 浏览 5 回答
247 浏览 4 回答
85 浏览 4 回答
320 浏览 6 回答
137 浏览 4 回答
346 浏览 3 回答
355 浏览 4 回答
184 浏览 6 回答
329 浏览 5 回答
344 浏览 3 回答
132 浏览 4 回答
312 浏览 3 回答
168 浏览 7 回答
123 浏览 2 回答
161 浏览 5 回答
270 浏览 4 回答
355 浏览 6 回答
308 浏览 5 回答
243 浏览 2 回答
172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