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留存收益会计模式在英美会计模式中,公司的利润分配由公司自行决定。对留存收益,法律上没有强制要求公司按一定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这是与欧洲大陆模式最大的一个差别。公司对于因特定目的而需要保存的留存收益,只能是暂时的,在特定目的达到或不再需要时,应转回供利润分配之用。而在欧洲大陆模式中,公司每年按法定比例固定提留的盈余公积,则是永久性的,不能转入未分配利润。(一)英国模式根据英国《公司法》第117条规定:董事会在提出任何股息前,可从公司盈余中提取他们认为适当的数目作为一项或多项储备金,董事会可以自由决定把储备金使用于最适宜使用盈余的任何地方,在使用期间董事会可根据同样的自由决定权,或是把它用在公司的业务上,或是用于董事会认为合适的投资(除公司的股份外)上。董事会也可为谨慎起见,将他们认为不宜分派的任何盈余结转下届而不提作储备金。上述规定表明:公司对于因特定目的而需要保存一部分留存收益时,决定权在公司董事会,并且认为有必要时才提。由于英国对盈余公积的计提不作法定要求,因此英国的财务报告中不存在“法定盈余公积”项目。但对于根据董事会决定提留的储备则要求披露。在英国资产负债表中,要求披露“对自己股票的储备”(Reserve for own shares)、“公司条例(或章程)所规定的储备”(Reserves provided for by the articles of association)等内容,并列于“资本和储备”(Capital and reserves)栏下的第四部分“其他储备”(Other reserves)中。如果公司当年根据董事会的决议不提取这些储备,则不用披露,灵活性很大。(二)美国模式同英国做法类似,美国也没有要求公司计提法定盈余公积,留存收益的分配由公司自己决定。根据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留存收益分为“已分拨的留存收益(Appropriated rerained earnings)”和“未分拨的留存收益(Unappropriated retained earnings)”。在美国,股份公司在进行留存收益的分配时,如果不用于支付股利而被指定为其他用途,并从当年税后利润中扣除,称为留存收益的分拨(Appropriations of retained earnings),或称为限制用途(或指定用途)的留存收益(Restrictions of retained earnings)。这个“其他用途”包括:用于公司股票回购(同德英两国“对自己股票的盈余公积”)用于公司扩张的内部融资以及公司章程的限制等。公司的税后利润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和用于指定用途之后,剩下的才是可分配给股东的留存收益,即未分拨的留存收益。在《特拉华州普通公司法》(Delaware General Corporation Law)第171条“特殊用途储备金”中规定:董事可从该公司资金中划拨出一部分,作为一项或多项储备金,用于任何适当目的下的股息支付,且可对一项或多项储备金子以撤销。美国的财务报告中有一张专门报表用来反映留存收益,即留存收益表(The statement of retained earnings)。这张表中涉及了留存收益的期初、期末数及股利分配情况,但对留存收益的分拨情况没有披露。公司往往在资产负债表中对留存收益的分拨进行说明,一般是在“留存收益”项目后面加括号注明分拨的金额及用途。另外,在财务报告附注中也对分拨情况予以反映。
中国知网也好!万方数据也好都有例子!甚至百度文库都有!源代码到CSDN下载,英文原文文章到springer或者艾萨维尔下载!原文论文使用谷歌学术直接用外文搜索!==================论文写作方法===========================论文网上没有免费的,与其花人民币,还不如自己写,万一碰到人的,就不上算了。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通读一些相关资料,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参照你们学校的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补充内容!实在不会,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最后,到万方等地进行检测,将扫红部分进行再次修改!祝你顺利完成论文!
没有本质的区别,都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运用的都很广。
美英会计模式的差异处美国原来是英国的殖民地,美国会计是在英国会计的传统影响下建立起来的。因而,美国会计与英国会计在许多方面颇有相似之处。但随着政治经济实力的增强,美国会计逐渐完善并走上自己的发展轨道,因此其差异处也日渐增多。① 会计规范形式不同。美国有数量庞大、规定细致的准则体系,英国受《公司法》制约制定的会计准则数量较少,规定较粗,重视运用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② 会计准则制定框架不同。英国是通过《公司法》管理公司事务,包括对公司财务会和报告的要求,而美国是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③ 会计准则的制定方面,英美会计职业团体所引起的作用是有区别的。美国是在官方的支持和干预引导下由民间机构制定会计准则,而英国的会计职业界民间组织在会计法规定方面所起的作用和权威性,则远不如美国FASB强,其职业团体开展制定会计准则的活动,更多的是从广大会计职业界的利益和需要出发,而不是代替某个政府行政机构立法规定的权利。④ 从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来看。美国的会计核算方法偏向乐观,不断创新,在信息披露上强调保护股东的利益,提倡正是反映,并素以充分披露而闻名;英国着重强调“真实与公允”的观念,是以保护公司的利益为主要目的。⑤ 在对外财务报告的不同。英国对“财务报表的目标”,除供报表使用者“作经济决策”外,还突出提供使用者“评价企业管理当局的经管责任”;英国对财务报表要素,只分为“资产”、“负债”、“业主权益”、“利得”、“损失”五要素,而美国则分为“资产”、“负债”、“业主权益”、“全面收益”、“收入”、“费用”、“得损”等 ;美国采用账户式列报时,左边列报资产,右边列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而英国资产负债则在左边列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右边列报资产;在报表中列报项目顺序差别较大,美国的会计法规比较注重企业的短期盈利能力,因此在资产负债表中将流动性较强的资产排列在前面,而英国的会计法规则刚好相反,比较注重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因此,资产项目按流动性由弱到强进行排列。⑥ 会计计量的差异。固定资产。美国对固定资产不允许重估价值,但英国的会计准则建议企业每五年对固定资产在价值和受用年限两方面进行重估价;存货计价。美国在对存货进行计价时,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但英国和国际惯例都取消了对存货实用后进先出法进行计价;融资租赁。在处理长期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时,美国和英国处理方式相同,都秉承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的特点,对承租方,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予以资产化;商誉。对企业经营过程中自创的商誉,美国和英国都不将其资本化。而对于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美国允许确认为无形资产,并在不少于49年的时间内直线摊销,英国则将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在取得是予以注销。
中国会计制度科目英文对照表 The Chinese-English Check List for Items of China System of Accounting 现金 Cash in hand 银行存款 Cash in bank 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Other monetary assets - cash in other cities 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 Other monetary assets - cashier‘s check 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Other monetary assets - bank draft 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 Other monetary assets - credit cards 其他货币资金-信用证保证金 Other monetary assets - L/C deposit 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Other monetary assets - cash for investment 短期投资-股票投资 Investments - Short term - stocks 短期投资-债券投资 Investments - Short term - bonds 短期投资-基金投资 Investments - Short term - funds 短期投资-其他投资 Investments - Short term - others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Provision for short-term investment 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 Long term equity investment - stocks 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股权投资 Long term equity investment - others 长期债券投资-债券投资 Long term securities investment - bonds 长期债券投资-其他债权投资 Long term securities investment - others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Provision for long-term investment 应收票据 Notes receivable 应收股利 Dividends receivable 应收利息 Interest receivable 应收帐款 Trade debtors 坏帐准备- 应收帐款 Provision for doubtful debts - trade debtors 预付帐款 Prepayment 应收补贴款 Allowance receivable 其他应收款 Other debtors 坏帐准备- 其他应收款 Provision for doubtful debts - other debtors 其他流动资产 Other current assets 物资采购 Purchase 原材料 Raw materials 包装物 Packing materials 低值易耗品 Low value consumables 材料成本差异 Material cost difference 自制半成品 Self-manufactured goods 库存商品 Finished goods 商品进销差价 Difference between purchase & sales of commodities 委托加工物资 Consigned processing material 委托代销商品 Consignment-out 受托代销商品 Consignment-in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Goods on instalment sales 存货跌价准备 Provision for obsolete stocks 待摊费用 Prepaid expenses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Unsettled G/L on current assets 待处理固定资产损益 Unsettled G/L on fixed assets 委托贷款-本金 Consignment loan - principle 委托贷款-利息 Consignment loan - interest 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Consignment loan - provision 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 Fixed assets - Buildings 固定资产-机器设备 Fixed assets - Plant and machinery 固定资产-电子设备、器具及家具 Fixed assets - Electronic Equipment, furniture and fixtures 固定资产-运输设备 Fixed assets - Automobiles 累计折旧 Accumulated depreciation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Impairment of fixed assets 工程物资-专用材料 Project material - specific materials 工程物资-专用设备 Project material - specific equipment 工程物资-预付大型设备款 Project material - prepaid for equipment 工程物资-为生产准备的工具及器具 Project material - tools and facilities for production 在建工程 Construction in progress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Impairment of construction in progress 固定资产清理 Disposal of fixed assets 无形资产-专利权 Intangible assets - patent 无形资产-非专利技术 Intangible assets - industrial property and know-how 无形资产-商标权 Intangible assets - trademark rights 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Intangible assets - land use rights 无形资产-商誉 Intangible assets - goodwill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Impairment of intangible assets 长期待摊费用 Deferred assets 未确认融资费用 Unrecognized finance fees 其他长期资产 Other long term assets 递延税款借项 Deferred assets debits 应付票据 Notes payable 应付帐款 Trade creditors 预收帐款 Advance from customers 代销商品款 Consignment-in payables 其他应交款 Other payable to government 其他应付款 Other creditors 应付股利 Proposed dividends 待转资产价值 Donated assets 预计负债 Accrued liabilities 应付短期债券 Short-term debentures payable 其他流动负债 Other current liabilities 预提费用 Accrued expenses 应付工资 Payroll payable 应付福利费 Welfare payable 短期借款-抵押借款 Bank loans - Short term - pledged 短期借款-信用借款 Bank loans - Short term - credit 短期借款-担保借款 Bank loans - Short term - guaranteed 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 Long term loans due within one year 一年内到期长期应付款 Long term payable due within one year 长期借款 Bank loans - Long term 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Bond payable - Par value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Bond payable - Excess 应付债券-债券折价 Bond payable - Discount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Bond payable - Accrued interest 长期应付款 Long term payable 专项应付款 Specific payable 其他长期负债 Other long term liabilities 应交税金-所得税 Tax payable - income tax 应交税金-增值税 Tax payable - VAT 应交税金-营业税 Tax payable - business tax 应交税金-消费税 Tax payable - consumable tax 应交税金-其他 Tax payable - others 递延税款贷项 Deferred taxation credit 股本 Share capital 已归还投资 Investment returned 利润分配-其他转入 Profit appropriation - other transfer in 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Profit appropriation - statutory surplus reserve 利润分配-提取法定公益金 Profit appropriation - statutory welfare reserve 利润分配-提取储备基金 Profit appropriation - reserve fund 利润分配-提取企业发展基金 Profit appropriation - enterprise development fund 利润分配-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Profit appropriation - staff bonus and welfare fund 利润分配-利润归还投资 Profit appropriation - return investment by profit 利润分配-应付优先股股利 Profit appropriation - preference shares dividends 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Profit appropriation - other surplus reserve 利润分配-应付普通股股利 Profit appropriation - ordinary shares dividends 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Profit appropriation - ordinary shares dividends converted to shares 期初未分配利润 Retained earnings, beginning of the year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Capital surplus - share premium 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Capital surplus - donation reserve 资本公积-接受现金捐赠 Capital surplus - cash donation 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Capital surplus - investment reserve 资本公积-拨款转入 Capital surplus - subsidiary 资本公积-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Capital surplus - foreign currency translation 资本公积-其他 Capital surplus - others 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金 Surplus reserve - statutory surplus reserve 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金 Surplus reserve - other surplus reserve 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 Surplus reserve - statutory welfare reserve 盈余公积-储备基金 Surplus reserve - reserve fund 盈余公积-企业发展基金 Surplus reserve - enterprise development fund 盈余公积-利润归还投资 Surplus reserve - return investment by investment 主营业务收入 Sales 主营业务成本 Cost of sales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Sales tax 营业费用 Operating expenses 管理费用 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 expenses 财务费用 Financial expenses 投资收益 Investment income 其他业务收入 Other operating income 营业外收入 Non-operating income 补贴收入 Subsidy income 其他业务支出 Other operating expenses 营业外支出 Non-operating expenses 所得税 Income tax
1、原则不同。
美国会计模式是指美国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方法与技术的总称,原则基本上不遵循《公司法》。
英式会计模式是指英国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方法和技术的总称,服从于《公司法》及其不同时期修订法案。
2、参与制定机构的主体不同。
美国会计模式被视为由民间机构制定公认会计原则的典范。
英国会计模式则是在不违背《公司法》的前提下,政府允许民间会计机构——会计准则委员会(ASC)制定会计准则。
3、所受影响不同。
美国的会计制度及其准则的制定工作,实际上是由政府的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授权民间会计机构去承担的,而委员会自身则在背后起到支持、否决、指导和审査的作用。
英国会计模式受到欧洲经济共同体指令的彩响与约束,同时又有义多支持、接受和遵守国际会计准则。
4、发展方向不同。
美国的会计模式自倾向于评价现在的会计模式,拓展未来的会计领域;英国的会计模式正在向欧洲经济共同体会计模式和国际会计模式这两个方向发展。
5、特色不同。
美国会计模式:企业的对外财务报表必须一贯遵从公认会计原则。
英国会计模式:公司除在财务报吿中提供传统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偾表”外,还应提供“增殖表”和“雇员表”,提供阐明企业与政府之闾的财务关系和反映公荀未来财务状况等资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国会计模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国会计模式
当今世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是大势所趋,尤其在新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成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了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行列中(郭永清,2004)。国际会计准则一定会成为今后全球共同遵循的一种会计模式,但由于种种原因存在,这一天的到来还有一段时期,也就是常勋教授(2003)所说的实现各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化,毕竟需要一个(也许为期还不很短的)过程。 一、国际会计准则是一种未来全球公认的会计模式 (一)各国最终将普遍接受国际会计准则——来自经济人假设和资源稀缺性假设的分析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按照这种假设,人是通过深思熟虑的权衡和计算来追求最大利益的人,而“这种私利就其狭义而言是由预测或预期的纯财富状况来衡量的”(布坎南1983)。通俗地说就是人们的基本行为方式是在既定的约束与限制下追求自身的福利,当面对能够带来不同福利效果的种种方案的选择时,人们更愿意选择那些能够给自己带来较多好处的方案,而不是相反。 其实,国家也是通过深思熟虑的权衡和计算来追求最大利益的组织,如果有可能,每个国家都将愿意把世界上的所有资源都聚集到本国之中。但按照资源稀缺性假设,相对于经济人“多多益善”的需要来说其资源的数量较少。于是,资源的配置存在竞争性;只有那些最有获益潜力,从而可以付出较大代价的经济活动才能够获得资源。这样,寻求更多使用资源的经济人遇上了资源稀缺的限制,就发生了资源如何分配和依靠什么样的机制实现分配的问题。可以说,国际会计就是一种通过文明的方式来协调和分配世界经济资源的最佳工具之一。 (二)国际会计准则全球化将有一段漫长的过程——来自各国现实差异的分析 1.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是制约和引发各国会计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哈德。穆勒教授(G.G.Muller)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将会计模式分为宏观经济导向模式、微观经济导向模式、独立职业模式、统一会计模式。后来,美国的另一学者雷蒙。芙伯(Z.Rebmsana Huber)又提出了资本市场发育模式,他认为会计和报告除侧重于提供可满足资本市场的现有及可能的公众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所需信息,还要满足政府与金融机构的管理职能需要。 2.不同的社会文化因素也是决定各国采用不同会计模式的一个主要因素。美国的著名学者吉尔特。霍夫斯蒂德(Geert.Hofstede)从个人导向和群体导向、权力疏密程度、不确定性、阳刚或柔顺时尚四个方面来分析社会文化因素对会计模式的影响。现在,许多国家都把这些属性的思想应用到了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制定中。 3.不同的法律体系将影响和制约各国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发展。美国会计学者莫斯特和萨特(S.Salher)指出既定国家的法律体系不同(如成文法体系或不成文法体系),对经营活动的法律规范形式或手段也不同,从而将影响各国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发展。 (三)国际会计准则全球化将是未来的趋势——来自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 诺斯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它是社会博弈的规则,是人们创造的用于限制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的框架。制度变迁是制度创立、变更及随着时间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制度变迁是一个由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双方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的过程。①各个国家的会计准则为什么会发生变迁,就是因为会计准则这个制度变迁的预期收益超出了预期成本,制度变迁才有可能发生。②各种因素变化而产生的潜在利润由于各种原因在现存制度安排中难以实现,产生了对制度变迁的需求。③制度变迁是一个受文化、历史、信仰体系等因素影响的过程,有路径依赖特性。各国的会计准则一旦走上某一路径,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沿着既定方向不断强化自己。除非有很强的外力作用,否则很难改变原来的路径。④制度变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典型的制度变迁是渐进的而非间断性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国际会计准则这种制度变迁是在实行新的会计准则产生的外部利润和原来的会计准则路径依赖下,双方相互博弈,先由民间诱致性变迁需求,然后由政府进行强制性制度变迁。由于这些特性,决定了国际会计准则全球化不会是一个短期的一蹴而就的过程,一定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 (四)五大洲对国际会计准则的态度——国际会计准则全球化的有力支持 为了进一步的说明国际会计准则全球化,我从世界的五大洲中各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国家进行个案分析,以期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一些支撑我观点(即会计准则全球化)的材料。 1.美国对国际会计准则的态度——美洲的代表 多年来,美国当局认为美国的会计标准是世界上最好的。然而,安然事件等一系列财务欺诈的集中爆发极大地打击了美国当局对会计准则规则导向的自信。2002年7月30日布什总统签署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会计、审计业务进行全面调整。同年10月底,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美国以原则为导向制定会计准则方法的建议》,开始了逐步向原则导向调整的新里程碑。这表明美国已开始对以多年来一直坚持会计原则导向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靠拢。这是美国会计准则制定者第一次在修改本国标准时,考虑引入其他会计准则。 2.欧盟对国际会计准则的态度——欧洲的代表 2001年11月21日,法国证券事务监察委员会会计财务总监PhilippeDan-jou在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上透露,欧盟决定最近颁布一项重要法例《2005年应用国际会计准则之规章》,确定在2005年1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国际会计准则。这是欧盟在统一共同体会计制度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国际会计准则推广应用的一大进步。 3.中国对国际会计准则的态度——亚洲的代表 多年来,中国一贯高度重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和发展,也一直把它作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一个基础和参考蓝本。1997年,中国加入世界会计师联合会,并成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观察员,参加了随后举行的各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会会议,并派人参加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相关工作。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改组后,原财政部部长助理冯淑萍被选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准则咨询委员会委员,并多次参加了准则咨询委员会会议,发表我国的意见。与此同时,我们还派专人前往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有关项目的研究与制定工作。现在已经制定出了16个会计准则,其中有些准则内容和国际会计准则已经很接近。 4.澳大利亚对国际会计准则的态度——澳洲的代表 澳大利亚财政部一直主张对澳大利亚会计准则进行国际协调,2000年他们专门建立了新的财务报告委员会(FRC)来参与会计准则整体战略的制定。FRC的主要目标就是加快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速度,确保澳大利亚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政策影响的连续性。近年来新的财务报告委员会(FRC)提倡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按照这种政策,从2000年10月到2002年10月,AASB修订了17个原有的会计准则,颁布了5个新的会计准则,以同IAS协调。为了协调澳大利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关系,澳大利亚政府规定2005年1月1日该国开始采用国际会计准则。 5.南非对国际会计准则的态度——非洲的代表 南非的证券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要么执行南非会计准则,要么执行IAS(不需要编制与南非会计准则间的差异调节表)。1993年南非特许会计师协会理事会和负责颁布会计准则的会计准则委员会决定公认会计准则应当以IAS为基础。此后,南非开展了一个在1979年他们就较早成立的一个协调与改进项目,力图以IAS为蓝本,修订先行的公认会计准则,并制定新的准则。南非的有关政策不允许与IAS发生实质性的背离。 冯淑萍(2003)指出,到2005年要求本国公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告的国家将达到65个。2003年2月14日,全球六大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发布一份最新调查报告《会计准则接轨——2002年全球调查》(GAAP CONVERGENCE 2002)。该报告显示,包括中国在内的59个受访国家和地区中,有90%以上表示有意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接轨。其中72%的国家和地区已具备达到此目标的政策条件,而且绝大部分以上市公司为最初执行对象。58%的有接轨计划的受访国家和地区均要求上市公司采用IFRS取代国家会计准则。另外22%的受访国家和地区表示会逐项采纳准则,20%表示在可行的情况下将消除国家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有57%的受访国家和地区是由当地政府或立法机构推动采用或计划采用IFRS,另有13%是由当地准则制定组织推动的。据统计,目前全球有35个国家全面使用国际会计准则,6个国家部分使用。澳大利亚、欧盟、日本和俄罗斯已宣布将于2005年1月1日全面采用国际会计准则。 通过上述那些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组织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许多国家在会计国际协调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目的就在于努力降低本国会计标准的制定成本,降低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筹资成本和交易成本,使本国企业在全球性的经济竞争和发展中处于优势。因此,会计国际化是各国经济利益驱使的结果。 二、中国和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找出差距 (一)数量上的差距 国际会计标准委员会成立于1973年6月,到现在为止已经发布了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结构、当期净损益、重大差错和会计政策变更、研究和开发费用、按分部报告财务信息、反映价格变动影响的信息等41个会计准则。而我国从1993年7月开始实行《企业会计准则》,到现在总共也才发表了16个会计准则。 (二)质量上的差距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现在发布的41项会计准则,其范围已经包括了从简单的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结构,到较复杂的退休金计划的会计和报告、合并财务报表和对附属公司投资的会计等。这充分说明他们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会计框架体系,按利维特等人的话说是已经开始着手研究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和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了。而我国现在仅仅完成了一些制定和执行相对简单的会计准则,离建立相对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尚有差距,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工作重点还在着重研究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这些基础性的工作。 (三)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比较 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和欧盟已定于2005年1月1日全面使用国际会计准则,而我国连会计准则的体系都还没有建立好,离完全使用国际会计准则至少还有20年的差距。这充分说明了我国会计准则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差距是很大的。当然,这种差距主要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非洲虽然经济文化属于较落后的一个地区,但他们仍然积极的投身于国际会计协调的工作。在1979年他们就较早地成立了非洲会计理事会,非洲会计理事会(AAC)由27个国家的政府代表组成,负责非洲地区会计、教育和审计的协调。而我国这段时间正是“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经济改革工作刚刚开始的时期。 三、关注国际会计准则的最新动向——找准方向 由于在世界范围内接而连三地发生财务丑闻,用财务危机和财务沼泽地来描述当前全世界的财务工作是很恰当的,连布什总统都发誓要下决心修理那些会计造假者。这说明我们的会计准则是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下面我们就来关注一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全美财务会计委员会和美国证交会他们正在推进的财务报告和会计准则改革。(一)2003年7月25日,美国证交会向美国上市公司发出建议,要求对财报基本内容进行修改,因为现行会计准则可能是诱发2002年美国上市公司财报丑闻的原因之一 2003年8月21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国际会计准则修订征求意见稿,该稿实施后将使公允价值套期会计更易应用于规避投资组合利率风险的套期业务。 (二)对市价记账法的改革成为争议的焦点 赞同使用市价法的人士认为:消除账面价值与市值之差的方法是使公司“以市场为标准”,即应按市价重新界定企业资产负债,这样可在损益表中或通过股东权益表现出利润与亏损。反对使用市价法的人士认为:用市价记价将增加股东权益和企业利润的波动幅度。尽管有上述不同的争论,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新规则规定,金融衍生品和所有以交易为目的的金融工具都将于2005年起按市价记账。从2005年开始,新国际会计准则将率先在欧共体内所有成员国的上市公司中实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戴维。推笛称所有资产负债最终都将按市价记账。 (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目前正在研究的项目 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进行了战略性改组,改组后新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设有管理委员会、理事会、咨询委员会和解释委员会四个机构。2001年9月IASB正式提出了需要立即着手研究的9个项目,这些项目按其目的不同,可以分成三类:①以发挥IASB领导作用、推进会计准则统一化为目的的项目,包括企业合并、业绩报告、基于股权支付的报酬、保险合同等;②使IFRS更加适用的项目:(1)首次采用IFRS(修改);(2)金融企业的活动;③改进现行IFRS的项目:(1)IFRS前言的修改;(2)现行IFRS的改进;(3)IAS第32号金融工具等项目。 四、给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几点建议 (一)对当前我国会计改革的形势一定要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认识 会计理论和实务界对我国当前会计改革的评价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改革超前论。认为我们的会计准则制定工作步伐开展得太快,脱离了我国当前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够承受的现实,是用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模式来要求发展中国家的会计队伍。二是改革滞后论。认为我们的会计准则制定工作步伐开展得还不够快,许多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准则都没有进行规定,如合并报表、外币折算、财务报告的列报、资产减值、银行基本业务、所得税会计、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等。在此我不想对这两种观点进行评判,我只用非洲这个无论经济、政治、文化都和我们无法相比的地区进行简单对比。非洲在1979年他们就较早地成立了由27个国家的政府代表组成的非洲会计理事会(AAC),负责非洲地区会计、教育和审计的协调工作。而1979年我国还在忙于收拾“文革”遗留下来的残局,经济改革工作才刚刚起步,对会计的研究还停留在会计是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上,真正的会计改革还是从1992年的“两则”、“两制”的制定才开始。可以说,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工作是在一个相当低的基础上开展的,能够用短短的10年时间走了其他国家几十年所走过的路应该说成绩是显著的。当然,任何国家会计准则的研究都是相对于经济活动是滞后的,这就更要求我们准则的制定和研究人员要多看、多听、多做。多看就是要多了解国际会计准则的当前及未来的动向;多听就是要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尽量的和我国的实情相结合;多做就是要多做理论研究和调查工作,毕竟理论是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 (二)深刻领会国际会计准则改革的精髓以把握世界会计准则变革的动向 和国际会计协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与国际会计作为参照物进行本国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设计和改革(如中国);二是将国际会计准则直接沿用于本国的会计工作中(澳大利亚、欧盟和俄罗斯已宣布将于2005年1月1日全面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因此,了解国际会计准则现在及未来的动向对我们今后的会计改革工作是很有必要的。针对世界范围内财务丑闻不断的现状,有学者(Levitt)提出:加强会计监管、防范会计风险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就显得十分重要。Levitt在1997年9月29日的一次演讲中阐述了一个主题:我们需要高质量的会计准则。Levitt明确指出,国际会计准则要获得普遍认可,必须符合以下三项目标:一是准则必须包括现有的会计文献中普遍接受的、综合性的会计基础概念中的核心部分。二是准则必须高质量。Levitt把高质量理解为能够导致可比性、透明度和提供充分的信息披露,利用这些信息,投资人在公司的不同会计期间能够有意义地分析公司的业绩。三是准则必须严格地加以解释和应用。如果会计准则满足了这样的目标——不论交易或事项是在何时、何地发生,凡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均按照相似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那么,全世界的审计师和会计准则制定者就应按照一致的口径严格地予以解释和运用。否则,可比性和透明性就会受到损害。IASB的诞生及高质量会计准则的产生,使世界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朝着统一会计准则的方向努力。IASB倡议并正在制定的项目,也是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例如企业合并会计、保险会计、资产减值会计等。因此,正确把握国际会计准则发展动向,明确每个会计准则的变迁、制定或改革动因,了解和掌握具体操作方法,为我所用,是十分重要的。 (三)加快对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的研究 国际会计准则和大多数发达国家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均有一个概念框架作为参照,以起到指导作用。但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样一个概念框架。对于采用成文法体系的我国而言,尤其需要采用一套系统、一致的方法去发展会计准则。因此,有必要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有关会计要素和其他一些会计概念进行科学界定。 (四)在进行会计国际化时要注意整体推进综合协调 目前需要加快推进会计教育国际化、会计理论研究国际化、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国际化、会计标准国际化、会计准则制定城乡国际化、会计准则体系国际化以及会计执行机制国际化等的工作(朱国泓、孙铮,2004)。 (五)制定我国会计具体会计准则改革的时间进程表 财政部刘玉廷(2004)司长指出“今后中国会计准则的步伐将大大加快,以实现2005年之前完成初建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目标”。根据财政部会计司2004年的工作要点,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将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从1992年11月30日我国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开始,到目前为止,财政部已经陆续发布了16个具体会计准则。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借鉴国际会计惯例,刘玉廷认为我国尚需发布20个左右的会计准则。如:分部报告、外币折算、财务报告的列报、每股收益、政府补助和政府援助、企业兼并、合并会计报表、资产减值、银行基本业务、农业、保险合约、所得税会计、金融工具等。财政部原计划2005年要发布到40个左右,但从现在的形势分析,这个进度可能要推后,具体原因很复杂。但为了让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未来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们建议我国的会计准则委员会可以制定出一个大体的会计准则出台时间表,这一方面有利于会计实际部门和理论研究部门的同志充分了解会计准则的动态和工作进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督促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工作。这对政府部门、会计准则使用人及研究部门都是一件好事。 [参考文献] [1] 冯淑萍。中国对于国际会计协调的基本态度与所面临的问题[J].会计研究,2004,(1)。 [2]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3] Frederick D.S.Choi.国际会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 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 郭永清。会计国际化[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6] 朱国泓,孙铮。会计国际化的策略选择:会计信息质量视角[J].会计研究,2004,(3) [7] 王瑞华。国际会计准则的新趋势——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目前研究的项目及启示[J].财务与会计,2004,(1) [8] 侯明清。国际会计准则改革新动态[J].中国证券期货,2003,(10)。
149 浏览 3 回答
309 浏览 5 回答
177 浏览 3 回答
271 浏览 4 回答
280 浏览 5 回答
294 浏览 3 回答
294 浏览 5 回答
323 浏览 2 回答
172 浏览 2 回答
300 浏览 5 回答
133 浏览 4 回答
303 浏览 7 回答
217 浏览 4 回答
133 浏览 2 回答
117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