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子美学思想中仁之美论文
摘 要: 儒家美学作为中国古典美学主要的基本派别,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孔子美学作为儒家美学的代表,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仁”作为孔子美学的思想精髓,与其密切联系。“仁”是阐述如何“做人”、“成人”的人性理论,孔子以“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为自己对人生的追求和处世之道,他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将自然美与做人联系起来,既深刻又富有人生哲理。
关键词: 孔子;仁;美学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之中,儒家思想有其特殊的地位,根植于人们的价值体系和道德思想。“仁”是孔子美学思想的核心,是孔子关于人生和社会的最高理想,也是他审美理想和美学体系的核心,就是要解决和培养“仁”的心灵,道法品质以及人生境界“仁人”。
一、以仁爱为精髓的儒家美学
层叠式宝塔是孔子美学结构体系的特点,而“仁”处在这个结构的中心而贯穿上下。“仁”是他整个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子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高的道德标准。孔子的美学就是仁学的延伸,因此我们也可以称作为仁学美学。以血缘关系所产生的亲子之爱是整个仁学的根基。他讲到“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1都强调了“孝悌”是“仁”的第一要义,也为“仁”之本。“孝”是讲儿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悌”是兄弟姐妹之间各自应尽的责任,“孝悌”是两种最重要的血亲关系的道德规范。这种血亲关系是发自内心之情,是一种自然的流露,这与天下普遍的情感相类似。这样一个过程就完成了“泛爱众,而亲仁”的仁学体系建构。
“仁”是道德标准,孔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2就是说,君子中可能出现“不仁者”,而小人中则决不会出现“仁者”。这样来说,“仁”是一种天赋的道德属性。所以孔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3“为仁由已,而由仁乎哉?”4“仁”与“不仁”,主要取决个人思想意识的修养,要有主观的努力才能有所提高。
二、孔子对“仁”的人生追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这句话说出了“仁”字的真谛,可以看出要做一个真正的仁者是需要先对自己要求严格,这是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追求,也是去衡量一个人是否为君子的标准。要求他人首先要自己做到,如果大家都能做到用仁爱之心的准则去为人处世,并遵循“仁”字,那么孔子提出的这个想法和愿景就能够得以实现,君王实施仁政,爱戴百姓,百姓安居乐业,家庭和睦友爱,这是社会所希望达到的最高境界。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6。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不光是要有平等仁爱之心去对待他人,同时身体力行,用“礼”的外在行为表现去待人接物,而作为“六艺”7首位的“礼”确实是孔子“君子”这一社会理想美标准的道德集中体现之一,周礼是孔子最为推崇的礼仪。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8又说:“甚矣吾哀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9由此可见其对周礼毫不掩饰的敬仰。而周礼,显然是宗法贵族统治者的的礼数,如铸鼎、乐舞,都有等级,不能乱用,乱用即为“礼崩乐坏”。
基于这种为使社会变得有序,让人们的行为规范起来的理想,孔子采取了“礼”的方法,让人们将精神寄托于恢复“周礼”中,从人的本性规定出发,重建道德和信念,以此来挽救礼崩乐坏的社会,在孔子看来“不学礼,无以立。”10礼是人安身立命,言行举止的准则。孔子所倡导的“礼”是奴隶主贵族等级意识的反映,是不同阶级、不同阶层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三、孔子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孔子在谈到对自然美的赞赏时表示过对“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11从整句话来看,就是知者从水的形象中看到了和自己道德品质相同的特点,即是水的清澈和流动象征着一种乐观的精神,而仁者从山的形象中看到了和自己道德品质相同的特点,山的矗立高耸,是一种静态的美。这里的“乐”是一种美感,而这对孔子看来不是由山水的景象引起的,而是“知者”对于水,“仁者”对于山的感情外移,即移情作用起来的.,换句话说,不是触景生情,而是缘情观景。“知者”在审美对象水那里,“仁者”的审美对象在山那里,看到了有与“知者”、“仁者”相似的性情,故而产生喜爱之感。
这种对自然美的欣赏由此而产生的审美关照使得山水之所以成为“君子”观照的对象,是因为“君子”以山水比德,发展起来“比德”理论。山水的自然形象所具备的某些特征可以象征人的高尚道德品质。人的精神品质与自然相联系,自然美就不是纯客观的东西,它包含有审美主体的联想、想象的成分,也就是包含有主观意识形态的思想成分。
四、结论
分析孔子美学思想中的“仁”,美在于“仁”的表现,美就在于精神能力的发挥,在于精神光芒的照耀,在于人生境界的呈现。中国古代文化有生生不息、源远流长、永葆青春的生命活力,在世界文明中有其崇高伟大的地位,这可以说都和孔子儒家思想有密切关系。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梁漱溟认为:“孔家没有别的,就是要顺着自然道理,顶活泼顶流畅的去生发。他为宇宙总是向前生发的,万物欲生,即任其生,不加造作必能与宇宙契合,使全宇宙充满了生意春气。”12这是宇宙自然的状态,是人应当有的生存状态,身心充满生机活力,充满创造性,也是人的审美状态。宇宙充满生意春气,人的精神世界也要充满这生意春气,也要由这生意春气生成丰富多彩、崇高伟大的精神境界,生成一个更美的世界。
注释:
1.出自《论语·学而》
2.出自《论语·宪问》
3.出自《论语·述而》
4.出自《论语·颜渊》
5.出自《论语·卫灵公》
6.出自《论语·颜渊》
7.孔子编订的“六艺”,包括:礼、乐、御、射、书、数。
8.出自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七。
9.出自《论语·述而五》。
10.出自《论语·尧曰篇第二十》第三章。
11.出自《论语·雍也》。
12.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