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局:汉军八旗在清朝中期以来,几乎失去了任何影响力。
根据宣统政纪记载,清末汉军旗人有21,596人,而当时的旗人总数有500万之众,汉军旗人在清末仅占旗人总数的4%左右(包括汉军八旗中担任指挥官的满洲人在内)。另据《光绪大清会典》记载,清末有满洲佐领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1333431356637681个,蒙古佐领204个,汉军佐领266个。
满洲佐领是汉军佐领的三倍左右,此外,由于受乾隆皇帝制定的汉军八旗出旗为民等政策,以及嘉庆时汉军旗人参与林清领导的白莲教里应外合进攻紫禁城,以及汉军旗人陈德刺杀嘉庆皇帝案的影响,汉军八旗自清代中期以后,势力一直很微弱。
直到清末组建禁卫军,朝廷原意要以满、蒙、汉旗人组成由摄政王直接掌握的禁卫军,但由于几乎找不到可以当壮丁的汉军旗人,朝廷不得不在京畿地区的 *** 子弟中招募壮丁。由此可见,汉军八旗在清朝中期以来,几乎失去了任何影响力。
扩展资料
八旗汉军是清朝八旗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指代八旗中的汉军旗份佐领,并非单独有八个汉军旗,部分误称为“汉军八旗”。与八旗满洲、八旗蒙古构成八旗军的整体,皆以兵籍编制。分属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
八旗汉军的主要来源是明末主动归附后金或在之后的战争中被及其继承政权清朝掳掠于辽东的人丁,以 *** 为主,也有少部分汉化女真人和曾入明为官的蒙古人等等的“重炮兵部队”。
八旗汉军深受皇太极信赖,在清朝初期统一战争及稳定汉地局势做出了重要贡献,出任清朝高官者也屡见不鲜,清朝中期逐渐衰败失去了影响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军八旗
当然可以,满军旗,汉军旗和蒙军旗人都是旗人,所谓满汉不能通婚,并不包括汉军旗的人,就亲的问题来看,属于百汉军旗的人当然都是 *** ,但他们同时也是旗人,所以并不在满汉不能通婚中” 汉“ 的范畴,要不然怎么那么多汉军旗人嫁入皇宫。比如佟佳氏,汉姓佟,度家族最初为明朝辽东将军属下,后降于后金,编入八旗,其时蒙汉八旗尚未建立,故属满八旗 *** ,志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明清时期,入旗 *** 于汉姓后加“佳”以示旗民身内份,佟氏一族在清朝是有特殊地位的,也为清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有很多女人嫁入宫中,清太祖努尔哈赤元妃(元配嫡福晋,为第一任大福晋,史称太祖元妃)、康熙孝懿仁皇后、悫惠皇贵妃、道光孝慎成皇后,咸丰端恪皇容贵妃等等,除佟佳氏以外,尚有刘佳氏、马佳氏这些姓氏。
‘八旗汉军’这个名称只是笼统的概念。虽名汉军,但未必都是 *** 。
1,旗人是1591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诸部,后建立八旗制度,八旗中的人对自己的简称;旗人战时作战,平时生产。八旗打破了原来分裂的局面,使得努尔哈赤直接掌管八旗,当时的旗人拥有一定的地位;
2,满人即满族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满族历史悠久,满族历史据推测最早可以追述到7000年前的肃慎新开流文化和茶啊冲文化时期。 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是现代满族一脉相承的祖先。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满族是惟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
旗人组织形式:
八旗制度为三级组织,即牛录─甲喇─旗。牛录是八旗制的基础。牛录为满语,是女真人传统的狩猎组织。据《满洲实录》卷3所载:“满洲人出猎开围之际,各出一箭,十人中立一总领,属九人而行,各照方向,不许错乱。此总领呼为牛录额真(原注:华言大箭,厄真,华言主也)。”因此,“牛录”的派生意思,则是指大箭持有者自愿结合的十人围猎群体。
牛录额真即为这个十人群体推举的头领。努尔哈赤起兵初期,牛录人数不十分固定,辛丑年(公元1601年)厘定为300人。每牛录设牛录额真一人统领之。下设代子二人、协助牛录额真管理所治人户、田宅、兵籍等事。代子之下设章京四人,职司文书、粮饷等事。天聪八年皇太极将章京的满文名定为“拨什库”。甲喇是牛录之上、旗之下的一级组织。定五牛录为一甲喇。
甲喇行则一路,止则一处,战则攻一地。旗(固山),是八旗制度中的最高组织形式。下辖五甲喇。努尔哈赤时期,设固山额真一人统领之,下设两个梅勒额真副之。原636f70797a6431333365666263来女真各部之主皆称贝勒,八旗建立后,贝勒分主旗贝勒和不主旗贝勒。主旗贝勒,满语称为和硕贝勒,和硕为“四方四角”之意。和硕贝勒意为一方之主,即为一旗之主。努尔哈赤时期主旗的和硕贝勒如下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旗人百度百科-满族
清朝时满族人不都是"旗人",有不是“旗人”的满族人。
旗人是明万历十九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诸部,后建立八旗制度,八旗中的人对自己的简称。
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制度,以旗为号,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
各旗当中因族源不同分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满洲、蒙古、汉军同属一旗,旗色亦相同,惟从军、入仕待遇略有不同。八旗军人数最多时有27万人。八旗人的后代称八旗子弟,又称“旗人”。
清代八旗子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1333431363030由不同民族共同组成的,除了满族、汉族和蒙古族外,还有鄂温克、达斡尔、锡伯等。
清兵入关以前,17世纪初,努尔哈赤(清太祖)把满洲军队分成了四旗,每一旗,起初是七千五百人(以满人为主,也包括少量汉、蒙等族人)。后因人数一天天增加,又由四旗扩充为八旗。
八旗旗色的分别,是除了原来的正黄、正红、正白、正蓝之外,再加上镶黄、镶红、镶白、镶蓝。这些旗的编制,是合军政、民政于一体的。
满洲的贵、贱,军、民,都编了进去,受旗制的约束。后来,随着军事的发展,又增编了“汉军旗”和“蒙古旗”。三类军旗各有八旗,实际上共为二十四旗。这三旗所属部众统称旗人,后来的满族。原来的本部,由于区别上的需要就专称“满洲旗”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旗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