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的科研现状,一些媒体会用“成果寥寥”,“发展落后”之类的纯贬义词汇,这既不符合国内的科研现状,同时也突出这些媒体对科学技术的不了解。用成果廖廖来形容国内科研的话,我觉得是不太准确的,我更倾向于用“灌水”这个词。中国的科研成果并不少,放在五年前十年前这么说也没问题。研究生博士生基本都需要有论文发表才允许毕业,稍微有点帽子的教授,论文数量,发表杂志和影响因子都看着让人赏心悦目。咱们也牵头举办了许多学术会议,和国际上知名的教授同台交流,很多量化的排名也在前列。只不过和成果数量相比,中国科研成果的整体质量还有进步空间。虽然很多文章发表在了一些影响因子很高的杂志上,但不影响大部分成果属于“灌水”的内容,对社会进步贡献不大,甚至发表以后除了自引,基本就没有人看了。相比之下,相同数量的研究成果中,欧美出现突破性进展成果,被同僚争相引用的概率要更高一些。在详细论述我的思考前,我先展示一些太长不看版的重要结论:1.国内学术界遵循等级森严的层级划分,上层无需亲自下场搞科研但掌握科研方向的决策,下层开展实际的科研工作但不能顺从自己的意愿。2.现代社会的科学研究,本质上只是一些做学问的人赖以生存的饭碗,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企业打工人一样,取决于规则制定和激励机制。如果规则不能符合科研基层的实际情况,低效,灌水,人员流失就会非常普遍。3.科研之外的内容,或者过于具有金钱和权利诱惑,或者让科研人员分心,导致科研人员无暇关心科研进展,而是把重心放在科研之外。注:我描述的内容可能更符合理工科的情况,文科是否符合,就要结合大家的实际体验来看了。==========================和计划经济时期那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科学家形象不同,现如今高校和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神圣或者神秘。科研只是众多细化分工职位的一部分,作为一个齿轮,和其他众多的齿轮一起,推动社会这个机器正常运转。科研单位承担的社会分工是,对人类未知领域进行提前的探索,并做好这些成果面向产业化的对接工作。科研人员则被单位雇佣,产出成果,组建课题组或者在别人课题组中干活,获得合理的报酬。所以说,科研人员同样是千万劳动者中的普通一员,大部分时间关心的同样是物质和功利的事情。比如能不能毕业,工资多少,评审还有没有意见,论文发表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