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献给那些与我相似命运的落寞人—— 雁鸣黄昏路 苔印岁月痕 不或之年的我,每当诗意收眼底,文思涌心扉,总有一丝丝酸楚的滋味,自心灵深处隐隐而来——惨淡岁月,苍茫人生,得失不人愿! 十八年前的诗作,竟映照了我后来的人生。 最后的玫瑰 ——东曦 作于九一年十月十日 关山的秋月 何时落进这缄默的眼眶? 些许血色又是从何而来? 塞外的风哟 难道永不能吹启那片凄楚的嘴唇? 又是谁说今生今世只得如此? 生命的夜晚 那行清泪是为谁而越发苦酸? 苍凉的是那颗寒星还是那株望椰? 旷远的钟声 是你压抑已久的呻吟? 蓦然回眸 竟成了最后的玫瑰十八年前,激情燃烧的岁月,干了不少很有意义的事:与八十年代世界级著名诗人,校园诗传奇人物,现任农民日报社大地书画院院长,大地书画报总编,山东高密的赵希臣。一起从《碧野》(舒同题)到《中国少年诗星》(臧克家题)我们是真正的从碧野走出去的,因为我们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又如“大江南北诗歌联谊会”“中国文化艺术开发研究会”等。尔后又涉及书法、雕刻,有幸恭刻了“周恩来童年雕像”之字(像由著名雕塑家潘锡柔所雕)北宋书圣米芾五岛洗墨池的碑文雕刻...不幸遭遇。沉寂多年、落寞多年、无奈多年。破碎的心窗,时遭冷雨寒风的侵袭, 吟声阵阵...虽如此,但这些年我一直这样:宋词汉印作伴 帖韵碑骨做人这也是我多年来深思感悟出的心得。我以为:做人和作书一样,应象印那样坚定、质朴、帖一样淡雅、秀逸、碑一样厚重、大气。十八年后的我提笔拾忆过去的美好时光,也或是感悟浮云岁月,也或是抹抹那莫名的创伤!朋友!茫茫苍穹:无心云自来还去——是你的推不掉,不是你的求不来!西贝中桂、一介草夫,为那心中永不泯灭的梦想、苦艾一生......贾中桂 感悟于贰千壹零年深秋 应该指的是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