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分析知用户组成中32%为男性,68%为女性,且超过50%的用户处于24岁以下这一年龄段。 按场景:大学生、职场新人、创业者、程序员、宝妈奶爸 按爱好:阅读、旅行、健身、手绘、居家 职场:手帐、文具、书、职场类节目、办公软件、效率类app 健身:跑鞋、运动服饰、健身app 旅行:防晒霜、太阳镜、旅行app 职场技能提升方法、时间管理方法、出游目的地选择方法、手帐选购方法、读书笔记方法、健身方法、写作方法 学生:图书馆、教室、食堂、实习公司、宿舍 爱旅行的人:景区、国家城市、目的地种类、住宿种类 学完了三节课里面的爬虫课程,用Chrome浏览器里面的web scraper抓取了搜狗微信中搜到的微信公众号的数据,主要抓取了文章标题和日期,因为在PC端不能显示文章阅读量,这部分手动导入到Excel中。爬取了从6月开始微信公众号的数据。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从6月开始,首文的阅读量的最低值在15000左右,最高值接近35000。 由于微信公众号的大部分文章都是来源于上的热门文章,影响阅读量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标题、选材、立意、作者、排版。 从文章的选材来看,阅读数高的文章中情感文的占比偏高,一篇干货型文章,四篇观点型文章,两篇关于王者荣耀的文章是蹭了一下热点。 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次文的阅读量和首文相比,差距很大,研究了近一个半月的推文,发现上一天的推文一般是3-4篇,首文和其余文章有时的差距很大,可能首文阅读量有3万+,而后面的推送可能只有1000+,其余文章的排序对阅读量的影响不大。 在次文的平均阅读量1W+的情况下,这些破万的文章都是拉高了平均数,很有必要拉出来分析一下,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这几篇文章不是关于阅读的就是关于想法的。所以除了情感类文章,读书和想法类的文章也是读者的阅读倾向。 3.1.1KPI数字指标 3.1.2热点话题 如何知道热点有没有过去:看新榜指数、百度指数、微指数、好搜指数、阿里指数的趋势图。 如何找热点: a.微博:段子手博主、媒体类博主、视频博主、中外文化传播型博主、24小时榜单、小时榜、热门、头条 b.知乎:日报、周报 c.今日头条、网易新闻:资讯、网友评论 3.1.3读者反馈 看看竞争对手发文的内容结构、切入点、阅读量、读者评论,写对方忽略的、没写透的、不够引人入胜的、读者还想看的。 同样的主题,可以选择不同的立意、切入点、素材,来与竞争对手区分开。 立意能够说明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动机。有两种最主要的立意,分别是观点类和干货类。 观点类突出表达了什么情感,作者对这件事持什么样的态度。 干货类突出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什么样的价值。 干货型、观点型、资讯型、点评型、体验型、采访型、集锦型 5.1.1身边的故事 之前在进行时间管理主题阅读的时间接触到晨间日记,这个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记录身边的故事的方法。每天早上写日记的时候可以回忆起前一天接触到的故事,还可以为这个故事加上一个标签。。 5.1.2媒体素材 随时随地都可以接触到很多资讯,但很多时候都是看过就过去了,往往忽略了这些资讯也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 虽然不喜欢咪蒙的风格,但我却从她那里学到了积累素材的方法。 建立素材库,就是要用好笔记类app,以及多思考。一个内容被你看到,如果不加以思考,那它还是内容,思考能将其转化成素材。所以我在我的evernote里面新建了一个素材库笔记组,平时多观察多思考,看到可以有价值的内容都可以扔进去,每隔一个星期再将这些内容分类到这个笔记组下面的标题库、选题库、图片库、版式库。(没有像咪蒙一样采用文件夹收录素材,是因为平时用手机查看内容比较多,且在公众号上看到好的排版可以直接发送到Evernote,这样更加方便。) 5.2.1为积累的素材编辑关键词 关键词可以通过笔记中“标签”这一功能来实现,我的标签命名例如“sc-读书”。 5.2.2选题筹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