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玉教授主要从事景观生态和湿地研究。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908专项、UNDP/GEF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等10多项。已发表SCI核心期刊、国家一级(学会)权威性学术期刊《地理学报》、《生态学报》、《自然资源学报》、《地理研究》等论文40余篇,主编论著《湿地景观变化与环境效应》和《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2部。刘红玉教授将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湿地研究中,系统研究了典型区域湿地景观结构与空间演变模式;阐明了人类土地利用活动对湿地景观结构和生态过程的影响,深刻揭示了区域景观破碎化对物种运动的影响机制;表明生境丧失和景观斑块的空间隔离是导致湿地水禽生境质量下降和种群数量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其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生境破碎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