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重病—骨质疏松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 骨质疏松已经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成为全球第二的流行病。 据调查,在国内50岁以上女性,平均每3位就有1人罹患骨质疏松症;男性则是每5位就有1人,特别是有逾8成的骨松高危险族群,未预防及检测。
出现以下症状都可能是骨松 :
但一般大家很容易把这些症状误判为 普通的腰肌劳损或肾虚 。
补钙不是简单“吃钙”
近年来,科学家对单纯补钙和维生素D就可以补钙观点提出了质疑。 比如, 长期卧床的老人 ,尽管补充了许多钙或维生素D,但他们的骨质疏松症照样发展、加重;如 宇航员 的饮食中并不缺钙,但他们在失重状态下大量丢失钙而造成的骨密度下降,则需在返回地球后很长时间才能逐渐恢复。
国外有专家让试验组的学生每天参与40分钟的 体育 课,而对照组的学生每周上 体育 课的时间总共加起来才1小时。经过长期观察, 每天上40分钟 体育 课的学生在腰椎、股骨颈、胫骨等部位的骨量及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有关研究得出结论,提高骨密度,防止骨疏松,一方面需补充钙质,另一方面必须在“负重状态”下才能使钙质有效地吸收于骨组织中。 也就是说,缺钙者要多参加适当的运动。 骨骼承受一定压力,才能有助于防止骨质疏松,提高补钙的效果。
补钙要诀:阳光 负重 钙片
很多欧美国家的老人,习惯在晚上吃一片钙片,然后抱一个哑铃看看电视或者快步健走。
研究发现,人体在“应急”状态下,会主动摄取钙质。简言之, 当你处于舒适安逸的状态下时,身体认为你已经不需要那么多钙了,因此导致骨质不断流失。 当你负重、做冲击性训练的时候,身体认为你“和平时不一样,有可能需要长期面对这种压力”,于是开始主动储备更多的钙质,以保障生命活动的持续。
所以,如何补钙?
1. 晒太阳,合成维生素D。 《英国指南》建议, 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应每日摄入20微克的维生素D3 。有维生素D不足风险或已有维生素D不足的患者应考虑加用维生素D补充剂。
2. 吃钙片。 其实欧美国家一般搭配硫酸软骨素一同服用,补钙的同时,也会帮助修复软骨,减少关节疼痛。《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 推荐每日摄入800毫克的钙 ,必要时使用补充剂。 正在进行骨质疏松症治疗的 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如果膳食钙摄入量 低于800毫克/天,应加用钙补充剂。
3. 负重或冲击性训练。 负重可以登山、俯卧撑、举哑铃等;冲击性训练如:HIIT、骑车、跳绳、网球等。 即使长年卧床的老人,也应每天尽可能离床1小时, 使骨组织承受体重的负荷,使肌肉多收缩活动,对推迟骨质疏松大有好处。
此外, 冲击性运动还能够提高绝经前期、绝经后女性骨密度 ,防止骨质流失,从而达到预防及治疗骨质疏松的效果。
最后记住一句话:一切躺着不动的补钙,都是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