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这敲门声是一个更像一个抽象的声音或者符号,代表了人们心中的对新时代的呐喊之声!而敲门人代表了那些为了光明而牺牲的英雄们...因为是他们的牺牲换来了看到如此明亮的希望之光!
对呀,他到底是谁呢?清明在即,老陈和所有故人留下酒一一唠了唠,老二两,老警察,金小手,老北风,高先生,方先生,白爷,那爷,杜先生,贺义堂……似乎该有的都有了。不,唯独少了一人,他就是陈怀海为找由麻子报仇,在关东山上遇到那位故人老哥哥!老哥哥有情有义,一个人生活在山里,天大地大,从不麻烦人,为了哥们却失去了眼睛。
陈怀海大仇得报,经由老哥哥处,老哥哥举重若轻,谈笑风生,一句省了油钱,天大的恩情,轻轻带过!这才叫讲究!仗义!老陈愧疚至极,这辈子该怎么还老哥哥这一人情呢?是呀,老陈要把老哥哥带到老酒馆,老哥哥婉言拒绝!这件事是老陈心中最大遗憾了,这辈子都是别人欠他陈怀海的,还真没有他老陈欠别人的!
就说小哑巴,是他用血肉之躯救了老陈,可老陈也算小哑巴的半个父亲,没有老陈,估计小哑巴早就冻死在关东山里了!在别提那些来来往往的酒客,那一个不是老陈给帮衬着,杜先生,贺义堂,白爷,而只有这老哥哥是个例外,老陈欠老哥哥一丝光明,一双看见真正曙光的眼睛!
最后敲门之人来得很早,声若洪钟,豪爽带劲!老陈听后,热泪盈眶,激动不已,念叨着老朋友来了,你这一嗓子,我耳边挂了多少年!是呀关东山一别,十多年未见,生逢乱世,老哥哥是生是死,渺无音信!这么多年,老哥哥一直在老陈心里,是老陈的一道伤痛,听到声音,能不激动吗?
他打开门的那一刻,屋外一片明亮,那是耀眼的光,希望之光,伴随着光,吹进一股风,风里夹杂着几片黄灿灿的叶子!不就让人想起来那年深秋,关东山秋意正浓,老哥哥一壶酒送走报仇心切的老陈,并允诺在屋子里备着酒等着老陈归来。老陈归来了,还背了一大姑娘小晴天,但老哥哥却瞎了,什么也看不见了,但如约备了一壶好酒!
秋去冬来,又是一年清明时节,关东山的老哥哥来了,他可以关明正大的走出关东山来老酒馆喝酒了。因为大连街和关东山一样自由自在了,即使眼睛看不见,也能一路畅通的找到老酒馆的门!两位白发苍苍的老哥俩终于有机会再见了,一杯酒一解开多年的挂念和感恩!算是解了老陈心中一大憾事!
话说《老酒馆》收官之际,本以为是在好汉街的大团圆照中结束,没想到照片早早照了,好汉街的人也都齐了!也算齐活了!也就是这老哥哥没交代,借着新社会的一缕光明,清晨的第一缕霞光,借着昨夜的一场春雨,在熟悉的一生开门声中结束《老酒馆》了!但却打开了一扇光明门,迎来了崭新的一天!不得不说,编剧费了心思,有点意思!值得玩味!
老哥哥一位眼睛看不见的人都能走出关东山关明正大的来到老酒馆,这才是真正的光明!关东山固然肆意,谁不愿意生活在宽敞明亮的街道,过着有人情味的生活!“关东山呀,关东山,狂风暴雨把男人训成了兽,漫天的飞雪把女人养的不正经!”
这是由麻子死前唱的一句词,也是在关东山谋生的千千万万人的写照!更多是一种心酸和无奈!如今老哥哥下山了,那里再也不会把男人,女人变成自己不认识的模样,那里只有森林野兽,鸟语花香!人就应该到人生活的地方来!
老哥哥之所以没露面,是留给观众更多的悬念和想象空间。或许不是老哥哥,是那些酒馆里送走的客人,只是老陈的众多老友中多个一个,又或者是老陈潜意识对老哥哥的思念,对那些为了和平而牺牲的马旅长,方先生的思念,觉得是他们在敲门,让他看到来之不易的崭新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