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的《功夫》在国外首映是在美国纽约和洛杉矶,2004年9月15日,《功夫》走出国门,在多伦多电影节上做首映仪式,之后迎来一大波国外媒体的评价。
《纽约时报》影评人司考特评价说:“中国的动作片通常充满严肃而虔诚的色彩。然而周星驰却和这种严肃流派背道而驰。他用自己的方式提醒观众,电影艺术不仅仅表现高贵和牺牲,搞笑也是它的传统之一。”
美国娱乐周刊:你不应该只看《功夫》,你应该与之共舞,从头笑到尾。
时代周刊:没有比这跟聪明、好笑、酷毙的电影了。
首先他把武侠小说里面的经典神功都加了进去,加之完美的特效,满足了所有人对武侠的幻想,同时这还是一部喜剧,而周星驰的喜剧总能够通过无厘头的方式把小人物的酸甜苦辣融合进去,为了身边的人,为了爱情拼搏奋斗,有一种不服输的勇气。
不得不说周星驰拍过了很多的好电影,以后现代主义视角解构经典文学故事的《大话西游》;深刻探讨表演与戏剧、喜剧与悲剧界限的《喜剧之王》;以周氏风格颠覆戏谑经典的《唐伯虎点秋香》、《武状元苏乞儿》、《九品芝麻官》等等。
但是到了《功夫》,周星驰对于“小人物”的探讨虽然延续了《喜剧之王》的视角深度,但是相对来说凭借“全民皆武”的设定,使得整个故事中的活灵活现的“小人物”们更加地生动立体一些。
它不像星爷早期之前的一部《喜剧之王》以普大群众认可的结局收场。但多年以来,没有星爷的解读,我们都不免认为我们看的《功夫》是一把喜剧。这个误会我想是很大,根基很深的。
《功夫》一路风雨,现在十多年了。星爷也老了,当依然有很多观众给他买单,不仅仅是他内容题材好,它编排的场景也甚完美。斧头帮打斗场景镜头流畅自然。做事完以后还高调的跳舞也是比较讨喜的场面。
这部电影的开头是像一位老乞丐买了一本如来神掌的秘籍,在一次见义勇为的行动后,发现自己了,自己用所有身家买来的只是一本便宜的小人书,这时,主角放弃了自己最初的善良,从那一刻开始,他也不是他自己,这也是为什么主角没有名字的原因,因为丢失了自我。
在《功夫》中,主角使用过很多“替代名字”,在童年时期,主角想要帮助哑女,反而被混混欺负,这时,混混称呼主角为“傻子”,主角长大后,戴眼镜的文员称呼主角为“死乞儿”,在斧头帮中,主角被称呼为“那个谁”,在其他场合中,主角只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小混混,连个称呼都没有。
三位高手退出江湖,隐藏在包租公包租婆的房子里,做苦力做裁缝做油炸小贩。而包租公包租婆更是为了一帮穷苦的人不惜出手得罪了斧头帮。不是他们不想早点出手,只是他们曾答应死去的儿子,从此不再过问江湖之事。没碰到绝顶高手,火邪云神宁愿待在牢里。打败火邪云神的周星驰最后也退隐江湖,最初的正义迟早也会泯灭,沦为非正义,不如激流勇退,抽身开来。
妙趣横生,看似肤浅,实质上极有生活性,趣味性。从而,他的作品,票房一路飚升,同时每部作品,都深深地刻入影迷的心里。
周星驰从息影后就退居幕后,用他的话是给年轻人机会,在他导演的作品中,都会启用新人担任主角,像《美人鱼》的林允,还有最近《新喜剧之王》的博靖文等等。不过星演导演的作品,被很多人批为卖情怀,炒冷饭。确实从《美人鱼》《西游降魔》到最近的《新喜剧之王》都存在着星爷以前电影里面的桥段,网友纷纷表示周星驰主演的和导演的是两码事。
只是和其他电影不一样的是,星爷永远是用喜剧的表演去揭露社会现实,人生的无奈。我们大部分人或多或少的都能在他的电影中看到一点自己的影子,而这些影子总能让我们产生共鸣。
周星驰的电影总能够将一些很隐晦和很浅显的道理通过“星式”幽默诙谐的表演当时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观众很快的代入其中,电影中星爷的演技看似浮夸,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毫不违和。可以说周星驰演绎的电影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