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师弟在写手论坛上提及我,原文如此:[原创]反思我的一个半月时评生涯反思我的一个半月时评生涯 2005年7月15日实习期满,我拍拍屁股逃出楚天都市报,从此开始了我的时评生涯。 2005年8月31日开学前夕,我在东湖东南听歌、写字、喝纯净水,反思我的时评写作。 一个半月中,写了28篇,大大小小发了刚好60处。新京、解放、羊城,新民周刊等所谓的“大报”,也上了几个。当然这样计算很不厚道,因为其中20多处发在不给稿费的红网和光明网。这样的战果已经大大超出了最初的设想,但在今天看来却不尽人意。一天不上稿,发闷,三天不上稿,发慌。贪欲人人都有,时评作者的贪欲似乎犹甚。 这期间很感谢张若渔大哥的指点和鼓励。他告诉我很多技巧上的东西,时有顿悟之觉。在低谷时,张大哥的鼓励振奋人心。 最大的感受就是时评不难。原以为时评是个高深莫测的东西,只有饱学之士才能写。这样的错觉源于两点,一是在华工新闻学院,只有曹林,周虎城,张若渔,陈栋,吴麟等几个牛烘烘的学长擅长时评;二是由于最初接触的都是曹林的作品,其中术语多多概念多多,以为所有的时评都是这样深奥,所有的时评写手都这样渊博。吓懵了,一直只管看书,不敢动笔。后来才知道我们的曹大哥乃当今中国时评界顶尖写手之一。当然,时评简单归简单,但要写出曹大哥那样的影响力,不是一般的难。 对比自己的优劣之作,发现好作品总少不了惹眼的由头、鲜明新颖的观点、生动形象的语言。劣作总是缺了其中的什么。正所谓:幸福只有一种,不幸却是千万。自己的长处应该在语言。中学时代酷爱文学,大学里做了文学社的社长,过去写诗歌散文留下的语言功底自认为不差,虽然那种感性语言在写作时评时功效打了折扣。不足之处在观点,自己的学术素养以及思维方式都很不系统,偶尔的好观点来自“灵光咋泄”,所以极不稳定。 我想观点的发现得依靠两种训练。一是思维方式。张季鸾先生教导徐铸城时说:写作社论时,要站在高空俯视地下。这与曹林的一句话有些相似:好的时评并非停留在对与错的论证中,而是在对与错的价值张力中提升出另外一种富于人情味和普适性的思考。跳出新闻事件,灵光更易咋泄。这是思维方式之一,其他的诸如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也应在不断摸索中作到训练有素。二是看书,博的基础上精。其实自己也读过不少书,但看的东西总不能灵活运用。我想原因在于没读透,没贯通。决定这学期把以前看过的书拿出来再读,做好读书笔记,不贪多,但求透。 很喜欢曹林和彭兴庭的文章,自己也朝学术化风格努力。再结合自己的优缺,兴趣及课程做如下训练计划。 一、写作计划1、起床后看一小时新闻,找由头。2、中午两小时写作。3、一周写3-4篇,绝对不能超过4篇。 二、思维训练计划1、每晚半小时总体浏览喜帖,看自己估计的热点是否真的热?2、每晚研究一份报纸,每份报纸持续跟踪一到两周。跟踪内容为:标题、作者、领域、 问题、时效、意见态度、字数。3、每晚分析两篇曹林或彭兴庭文章。4、赵振宇教授的评论课。 三、阅读计划1-3周政法:罗斯金《政治科学》、《社会契约论》、《正义论》4-5周社会学《黄河边的中国》、《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乡土中国》6-8周哲学:罗素《西方哲学史》、斯宾洛莎《伦理学》9-13周综合:《蔡元培教育思想研究》、《万历十五年》、时蓉华《社会心理学》、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朱光潜美学文集》14-17周经济:曼昆《经济学》,张五常《卖桔者言》17周之后:专攻政治社会学 这学期大三了,大学所剩时间无多,得狠狠的抓紧。大三上有新闻评论课,很欢喜,希望自己能借这块跳板,跃一步。 时评这玩意很像毒品,一旦沾上就会上瘾,对它产生依赖,从此期望与绝望同在,狂喜与苦痛齐飞,欲罢而不能。**有人立即拍砖 曹大哥乃当今中国时评界头号写手,威风八面牛气冲天。? 小老弟,你就可着劲地瞎吹吧.把你曹大哥弄到一地市级报(如老赵所说的,较大的城市铁岭)当编辑,看谁还会热捧?是中国青年报那个牌子吓唬人,还有那些编辑们想换稿.仅此而已 长长脑子吧 孩子.别误了正事.**我的回复:雷师弟好: 听说有人在坛子里提到我,上来看看,原来是你。选稿时看过你的文章,当时就想,现在华工的评论队伍越来越壮大了,呵呵。 在这个@^%^%^^的圈子中,把你师兄抬这么高,完全是把师兄放火上烤啊--既让我惭愧,也让同行觉着刺眼,当然了,也烧着了一些人心中的%%^%火。 对于你的时评写作,因为本人自身水平有限,无从建议,只有一个忠告(也是我一直实践着的):如果想踏踏实实写好评论,千万别上这种“写手聚集”的坛子,在这里,你的思想和写作不仅得不到提高,还会染上很多毛病。上一些思想性的论坛(如关天、凯迪、万科等等)比较好,那里的帖子很干净,人际关系很简单。另外,可进行有计划的阅读(最好读原著,少读介绍性的,比如我这两天在读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很有感触,完全不像国内一些专家介绍的那样。从业以来我坚持每天看50页的书,为的是不让自己写干)。 像你一样,初写评论的时候,我也喜欢到这种论坛跟人搭讪,称兄道弟什么的,后来才知道,那样做太幼稚太庸俗了。听我的建议,想写好评论,远离这种地方吧。 顺便回复一些冲我来的帖子。有人意指“我稿件能发出因为我是中青编辑,是换稿”,这简直是他妈胡扯(原谅我实在忍不住开骂了,欢迎用实名回应):我从2002年12月开始写评论,2003年9月-2004年3月在《晶报》当编辑,2005年7月至今在青年话题。去网上搜搜看,我不做编辑以前有没有发过文章,发过的文章有没有现在多?另外,再请睁大眼睛看看,厦门晚报常发我的文章,厦晚报编辑写稿吗?燕赵常发我的文章,燕赵的编辑写稿吗?珠江晚报常发我文章,珠晚的编辑写稿吗?我常在中国经济时报发稿,其编辑徐冰至今只给我这边投过一次稿;杨耕身、朱达志等编辑写稿应比较多,可他们给中青报投稿是很少很少的。再扳着指头继续数,,,,,。 相比高手的文章,本人的文章水平是不怎么样,但比起那些连名字都没有勇气亮出来的鼠辈,我想还是好百倍万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