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瘟病又称腐烂病或青枯病,主要危害根部及姜块,染病姜块初呈水渍状、黄褐色、内部逐渐软化腐烂,积压有污白色汁液,味臭。茎部染病,呈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叶片凋萎,叶色淡黄,边缘卷曲,最后死亡。姜瘟病为细菌性病害,该菌在姜块内或土壤中越冬,带菌姜种是主要的侵染源,栽种后成为中心病株,靠地面流水、地下害虫传播,病菌需借助伤口侵入。通常6月开始发病,8--9月高温季节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①无病地留种并要精选健种,单收单藏,贮窖及时消毒。 ②轮作换茬、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起高垅种植,并要增施磷钾肥,生长前期进行遮荫。 ③姜种消毒,用600倍氟派酸+600倍“天达—2116”(浸拌种专用型)浸种。 ④注意观察,发现病株,及时铲除,并随即浇灌600倍氟派酸药液或500倍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药液或500倍23%络铵铜药液,每穴200毫升以上,杀灭土壤残留病菌,防止继续传播。 ⑤注意预防,用1:1:100波尔多液、或用2000倍世高水分散粒剂液、或用6000倍20%龙克菌(噻菌铜)悬浮剂液,分别掺加600倍天达—2116地下根茎专用型液,每10--15天喷洒一次,每次每667m2用药液75千克,连续喷洒2--3次,防治效果可达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