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问,最重要的是有专注的精神,需要成年累月对学术研究的持续专注,这样才能够取得大成绩——张益唐
学术梦想起航
张益唐,生年1955,一名优秀的华裔数学家,在声名鹊起前砥砺前行数年,从籍籍无名的大学讲师转变为2014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此间经历了什么呢?
母亲是政府机关的文员,父亲是电子工程专业的大学教授,这样的家庭氛围注定是要培养出个优秀青年的吧。约莫九岁那年,《十万个为什么》启蒙了他,费尔马大定理和哥德巴赫猜想成为最吸引他的两个条目。
励志成为华罗庚这样为大数学家的梦想悄悄扎根,尽管由于当时的政治因素,他没能好好上中学,但这并无法终止张益唐对数学的追求。给北京一家工厂做工的时候,张益唐常旧书店里翻阅科学书籍。1978年张益唐的刻苦用功得以回报,北京大学录取了他。1985年待他拿下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后,以公派自费生的身份来到美国普渡大学。
陷入窘境
然而这位北京大学数学系数论专业的尖子生在赴美留学后,求学之路并没有那么顺遂,与导师的意见不合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他选择以“雅可比猜想”作为自己的博士论文。雅可比猜想,多么著名而棘手的难题。当时还是个学生的他,却已经想着挑战专家都难以解决的问题了。
不禁让人联想到很久很久以后他妻子谈到的一件事,旁人告诉她之所以张益唐不升教授职称是因为他不出论文,她劝他出篇小论文也好啊,张益唐却说,“无所谓了,要出就出大的。”
论文中引用了导师莫宗坚的研究成果,而在专家严格排查下竟推翻莫宗坚已发表的结论。错误的引用自然不会得出正确的结果,所以张益唐的论文结果也是有误的。许是因为这件事让莫宗坚面子上过不去,两人关系逐渐恶化。由于意见不合,毕业后,导师也没给他写推荐信。无奈之下,张益唐寄宿过朋友家,屈身小餐馆打零工,会计之类活计都接过。
柳暗花明又一村
但他做学术的心太纯粹了,以至于命运的转折终于来到。在英特尔公司工作的北大校友唐朴祁关于网路转换器的最大容量问题求助张益唐,两人并肩作战仅耗时一周便顺利解决。他对数学的热情与执着打动了唐朴祁,唐朴祁终为张益唐谋得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临时讲师的职位。
重回学术界意味着张益唐离他的学术梦想更近了一步,任教十余年里张益唐仍琢磨着各大难题。对孪生素数问题从集中注意到深入研究,在得出研究结论的前夕,张益唐决定小憩一番便去拜访在科罗拉多州的朋友。就在那个2012年的夏天,伟大的灵感迸发就在那短短十来分钟。经过精细的整理,张益唐的论文《素数间的有界间隔》横空出世。
2013年4月17号将该论文正式投稿给普林斯顿的《数学年刊》杂志。审稿人分别是美国罗格斯大学的伊万尼克教授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约翰·佛里德兰德教授,起初稿子只被放置一旁,毕竟凭目前人们掌握的知识解决这样的“未解之谜”并不是太有希望。
但伊万尼克还是浏览了这篇文章,意外地发觉了文章的宝贵之处,途中不断给萨纳克教授发电子邮件并高度评价了这篇文章。经过一段时间的研读,教授按着张益唐的思路演算了一遍,对照、印证并认可了张益唐的文章。“这个结果在数学界是第一流的。这个作者成功证明了在数论中一个里程碑式的一个定理。”评语如是写道。
张益唐的论文从投稿到被认可仅仅耗时三周,得到学术圈的首肯后张益唐情绪上不显波动。人们说他淡泊名利,潜心追求自己的学术理想,大概就是如此吧。
他的选择
论文发表的时候张益唐58岁,过了追名逐利的年纪练就了不骄不躁的性格。2014年,凭着过硬的实力,斩获了Rolf schock数学奖、美国数学会的科尔数论奖以及麦克阿瑟天才奖,同年又被被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他曾说:“我的心很平静。我不关心金钱和荣誉,我喜欢静下来做想做的事。”然而在荣获世界级大奖之后,受采访的他却语出惊人:“还好我不在中国,不然取不到这个奖项。”要知道他可是国内培养出来的高材生啊,这样的发言未免有些心寒。然而在不完全了解一个人的情况下,万不可轻易下论断,无论网络舆论风向。
他曾说过:“世俗压力太大了,你躲不开,你要不出论文你就会怎么样怎么样。我自己可以沉得住气,我不要这些东西但你的家人、亲朋好友不答应,在美国就没有这个问题。”
其实,张益唐的学术梦想更多的成分是纯粹,他可以十年磨一剑,他可以永远不成功,因为他信奉德国剧作家莱辛说过“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他不想学术梦想被绑架,只想心无杂念地思考,没有世俗刻薄的指点,他只谋求个清净,执着并追求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但网友的斥责和不解也不是空穴来风,教授们曾经的倾囊相授为他打下夯实的基础方才成就了如今的他,在他最落魄的时候是北大校长曾邀请回国任教,尽管张益唐拒绝了他的好意。
北大校友伸出援手等等,张益唐承过他们的恩情。听他说出“还好我不在中国,不然取不到这个奖项。”这样的话让人好不难过。
中国培养了他,北大读书期间给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系统的学习为他后来漫长的学术追梦路铺平了道。随着时代的改变,国家实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科研环境、体制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孕育着属于科研的净土。一切都在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经过多年经营奋斗,中国的实力已经不容小觑了。
不过我们无法用自己的意志去左右别人,各人有各人的斟酌和选择。关于他是否回国发展是他个人的事,旁人也打动不了他固有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