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介绍如下:
⑴基本原理:根据研究对象是否暴露于某研究因素或其不同水平将研究对象分成暴露组(E)与非暴露组(Ē),随访一定时间,比较两组之间所研究结局(outcome)发生率的差异,以分析暴露因素与研究结局之间的关系。
⑵队列研究的基本特点是:属于观察法、设立对照组、由因及果,符合时间顺序、能确证暴露和结局因果关系。
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在于能较直接地确定疾病与因素间的因果联系。
前瞻性队列研究是队列研究的基本形式。研究对象的分组是根据研究对象现时的暴露状况而定的,此时研究的结局还没有出现,需前瞻观察一段时间才能得到。双向性队列研究也称混合性队列研究,即在历史性队列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前瞻性观察一段时间,它是将前瞻性队列研究与历史性队列研究结合起来的一种模式。
拓展介绍:
队列研究是将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观察两组或多组成员结局(如疾病)发生的情况,比较各组之间结局发生率的差异,从而判定这些因素与该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程度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根据特定条件不同分两类:
出生队列:是指特定时期内出生的一组人群。
暴露队列:泛指具有某种共同暴露或特征的一组人群,如某个时期进入某工厂工作的一组人。
根据人群进入队列的时间不同,又可分为两种:
固定队列:是指人群都在某一固定时间或一个短时期之内进入队列,之后对他们进行随访观察,直到观察期结束,成员没有因为结局事件以外的其它原因退出,也不再加人其他新队员,及在观察期内保持队列相对固定。
动态队列:即在某队列确定后,原有的队列成员可以不断退出,新的观察对象可以随时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