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散文篇一:散文《千年衡州窑》
去年的秋天,我看了一系列的衡阳文化丛书,我开始问我自己,假如,我生活在古代的衡阳,我会过一种怎么样的文化生活,想必我是有茶喝的,喝茶在唐代就是风靡一时的日常饮料,彼时衡阳境内的的茶叶已负盛名,我在想我该拿怎么样的器具来盛岳山茶,塔山茶,雨雾茶。除此之外,我还在想“葡萄美酒夜光杯”,我又该拿什么来盛衡阳的名酒——醽醁酒。若拿不出像样的酒具,我怕是对不起唐太宗对醽醁酒的这一句赞颂:“醽醁胜玉兰,翠涛过玉瓒千日醉不醒,十年不败味。”这些问题盘旋在脑海中。
直到前些日子,在江东桥头的步步高前面,有许多瓷器在展卖。流光溢彩的衡州瓷器在鲜红的绒布上,静静地伫立着,每一件瓷器,每一个碟碗都仿佛在诉说他们的千年的悲欢离合,放佛在讲述许多的故事。我内心深处满是惊喜和讶异,心里的疑问开始被眼前的“胜景”慢慢解开。
我满眼都是鲜艳的色彩和精美绝伦的图案,阳光下,它们是如此的灿烂,行走在一间间展览区域里面,仿佛是进了万紫千红的花丛中,那飞花柳叶,那流动的虫蝶,那可爱的飞禽走兽,那一朵朵素色的莲花,那蓝天般的绿,那晚霞般的红,那烟雨般的青,那银碗里盛雪的白,流光溢彩地充满了人的视眼,胎釉洁润,仿佛吹弹可破。手指轻叩,清脆的声音在秋季的阳光下洒了出来。大大小小的瓷器,古典的,
现代的,碗,碟,杯,缸,瓶,盒,坛等都是日常生活所用的瓷器,瓷器是灵动的,只需懂得的人,若不是有幸看到一篇关于衡州窑的简历,我的视线是总是在眺望远处江西的景德镇,我在想着充斥商场价格昂贵的日本碗,茶具和酒具。
衡阳的陶瓷最著名的是衡州窑和衡山窑,衡州窑寂静地坐在衡阳市郊蒋家祠一带和湘江西岸的新安乡,大大小小的窑址数百个,衡山窑位于贺家乡湘江村湘江北岸的渡口边,最能代表衡阳的陶瓷水平。
唐代瓷器“南青北白”的风格影响了衡阳陶瓷的颜色风格,衡阳的瓷器以青色为主打,青绿,青黄,青灰为主调,釉质光洁。南宋以后,衡山窑则改变了单一的青色向彩色方向转变,这也是衡山窑最出彩的地方,釉上彩,釉下彩,衡山的窑匠们还独创了在衣上画纹饰而又不施釉的工艺,经过1220摄氏度至1270摄氏度的高温,一群绚丽多彩的瓷器就诞生了。
衡阳的瓷器喜欢绘画花印,画花以刻画莲花为主,就像日本的瓷器中,樱花花纹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莲花是佛门圣花,我在看安妮宝贝的一本叫《莲花》的书时,就想到了这个可能跟佛有关,果然书中那个墨脱就“隐藏着的像莲花那样的圣地”的意思,如果你看到那些多以莲花,并蒂莲,游鱼,鸳鸯等为主的瓷器,你一定要想到这个衡阳陶瓷的标志性纹样,这是衡阳佛教文化浸染的结果,衡阳的陶瓷含着禅意。虽然说“日本人吃饭吃的是眼睛,中国吃饭吃的是味道”,日本人讲究器具,场合的审美,中国重视是实质的味道,如果拿着一
只画着莲花的衡州碗,盛一碗清淡的素食,心里隐藏的圣地一定是秀美的南岳。
衡阳的陶瓷不走阳春白雪的高调,只想飞入寻常百姓家,花瓶只是被珍藏,被摆设,却不能像衡阳的陶瓷一样,盛一盏清茶,斟一壶醽醁酒,在自然朴质的之下,却能“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日常生活中栖居出生活的诗意,有人曾经给衡阳画过脸谱,说衡阳最具书生意气,我想衡阳满腹的才气,莫不是贴近生活的物质给熏陶出来的?
如果没有衡阳本土的这些瓷器,那诗意的茶酒也泼洒不出盛世的才气,我心里的疑惑一一开解。只为衡阳的陶瓷是如此低调,不张扬,深深地把千年来的辉煌淡淡地印入生活。日本的饮食,一定要家乡的瓷器来盛就显得更加有韵味,我想只因为这太日常化了,我们才不去想如果没有衡阳的陶瓷又会怎么样。假如哪一天,它们真的彻底消失远去了,我们会突然想起家乡的味道吗?
陶瓷散文篇二:精美散文人生如茶
现在的茶具可算得上是五花八门,陶瓷的、瓷质的、不锈钢的什么都有,但我还是喜欢用玻璃的。
一只玻璃杯,晶莹剔透,一把茶叶,清香盈鼻。开水冲下,顿时上下翻腾,浮起的一片片沉下,沉下的又努力地浮起。茶叶,有的急急地展示,匆匆的沉寂;有的则渐渐舒展,慢慢升腾。清澈的水因茶而绿;碧绿的茶,因水而明。
小小的茶杯,就像一个大千世界,而每片茶叶则是滚滚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品茶时,我俯视着各样的人生。人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本无区别,只是融进诸如家庭的、历史的、社会的等因素,界定了贫富贵贱。有的为名孜孜以求,不惜“为伊消得人憔悴”;有的为利益奔波劳碌,不惜反目成仇。有的成功者,得意洋洋;有的失败者,垂头丧气。人常在利害得失之中,为利所困,为名所累。
其实,人的生存极其有限,只不过“一箪食,一瓢饮”而已,何必吃着碗里还望着锅里?芸芸众生,生老病死谁都不能躲掉。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万贯家财亦或赫赫声名,一样都不能带走。记得一位领导退休之际说过这么一段话:“金钱是子女,位子是暂时的,身体是自己的,友谊是长存的。”此话出自肺腑,发人深省。还有一老人,死时慨然叹道:“人到临死的时候,手里捏着的除了自己的指甲外,什么也没有。”古人说得好:”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当然,讲这些,也不是把生活归于虚无,让人消极遁世。人没有追求就没有生活的动力,人生离不开奋斗,奋斗自有奋斗的乐趣。我只是说在追求的过程中不要过于偏执,来到手中的欣然接受,要从手中溜走的,怡然放手。快乐未曾忘记,苦恼尽力摆脱,这样才能多一份坦然少一分落寞。
我品茶也品人生,人生如茶。
陶瓷散文篇三:瓷器之美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而景德镇又是瓷器之国的代表。外国人以瓷器称中国,英文单词“CHINA”既是中国之名,又是瓷器之称。据有关史料记载,汉代以后的景德镇地区,已开始生产各种各样的瓷器
中国瓷器是很幽雅、很难以描绘的,也许正因为这样,它更显得高贵。英国散文家兰姆(C·Lamb,1775-1834)写过一篇谈中国瓷器的散文,文中说道:“我对中国古瓷器几乎有一种执着的妇女之爱,每当我去探访名门巨宅,我首先要问的是收藏的中国瓷器,其次才轮到其他工艺美术和图画。”兰姆对中国瓷器的深深眷恋真如静潭春水般幽深。
在一切都极其喧哗、极其刻意展露的当代生活中,中国瓷器在“收藏”、“鉴赏”之名的掌控下成为市场的`贵宠,拍卖行与豪华会所取代了文人寒士的风雨茅庐;环顾现实,中国瓷器已经失去她的家园。“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濆。”(徐夤《贡余秘色茶盏诗》)染上春水的明月,以薄冰盛上绿云,那种澄明、润泽真是何等的娇艳、何等的含蓄;又联想起沾有青苔的古镜和含露欲滴的新荷,又是何等的清雅和脱俗——环顾现实,当下这个市侩、暴戾的社会其实根本不配谈中国瓷器。中国陶瓷历史已有一万年。祖先发明陶器有非常明确的目的,它是古人类由漂泊不定的生活向定居生活转变过程中所掌握的技术。随着制作水平的提高,人们有意识地开始美化陶器,古陶器上的花纹、雕刻等把人类对美的追求都表现了出来。全世界陶器的出现差不多都是一万年左右,有普遍性,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而瓷器却是中国的发明,早在商朝瓷器就被造了出来,欧洲到16世纪才掌握制瓷技术,比我们晚得多。同时中国的瓷器通过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流传全世界,最远到达东非、欧洲的意大利罗马。今年印尼爪哇岛附近发现一艘唐代沉船,经打捞发现船上有6万件瓷器。瓷都“景德镇”名称的由来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景德镇有近两千年的制瓷历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景德镇瓷器开始有了自已独特的风格: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在宋代之前,景德镇有好几个名字,如新平镇、昌南镇等。宋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公元1007),皇帝赵恒派人到景德镇,要这里为皇家制造御用瓷器,底书“景德年制”四个字,由于“其器光致貌美??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而昌南之名遂微。”从此以后这里就叫景德镇,名称延用至今,到现在已有一千年的历史。景德镇在唐、宋、元、明、清期间已成为历代皇宫用瓷的生产基地。
中国陶瓷珍品之唐三彩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种精美陶器。盛唐时期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使当时的制陶业十分繁荣,唐三彩陶器是这种制陶工艺繁荣的重要标志。在全世界的许多博物馆及私人藏家手中,保存着许多造型优美、釉色斑斓的唐三彩作品,有立体陶塑,有各种形制的器具。当我们看到那些奔腾的骏马、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看到那些形态各异的文侍俑、武士俑、仕女俑以及形态各异的动物、禽鸟等唐三彩精品时,会从心底里发出对唐代发达制陶工艺的赞叹。这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品虽然只是用普通的黏土制成,但艺术家们运用火的艺术使之成为不朽的艺术品,这是唐代无数不知名的陶艺家艺术和智慧的结晶。唐三彩的制作,使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它的制作是人类制陶史上的一个闪光点。中国陶瓷珍品之明青花
明代的景德镇青花瓷器是中国古代青花瓷器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受世人喜爱的作品之
一。明朝立国之初,即在已有良好烧造基础的景德镇建立了官窑,专门烧造供皇家欣赏、使用的瓷器。青花瓷器便是其中一个品种。明初洪武的青花瓷,造型粗重厚实,制作尚未脱尽
元青花的粗犷风格,所见的大都是蓝中见黑的色泽。多为碗类,但传世较少。传世品中,有一种梅瓶,外绘云龙纹,肩部有“春寿”两字,这种梅瓶,传世仅见三件,一件藏于上海博物馆,一件藏于私人手中,另一件藏于日本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
这三件作品制作十分精美,是洪武青花中的上品。
明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官窑青花瓷器的烧造,进入了一个全盛时代,这一时代被誉为中国青花瓷器制作的“黄金时代”。在今天的古陶瓷研究、尤其是鉴赏领域,人们最重视、最受欢迎的作品就是明早期永乐、宣德的景德镇官窑作品,有人甚至把永乐、宣德的青花名品同西方一些杰出的古典美术作品相提并论。永乐、宣德时期官窑青花瓷器的卓著名声,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以其胎质、釉层的精细肥厚、青花色泽的浓艳、纹饰多样、线条优美和造型丰富等多方面特征构成的。
中国陶瓷珍品之清青花
经历了元明数百年烧造历史后,青花瓷的烧造在清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如果说明代青花瓷在当时已成为中国陶瓷生产的主流的话,那么,到了清代,青花瓷的生产达到了飞跃的程度。清代青花瓷器是一个总体的概念,各地烧造产品质量较次。惟有景德镇青花瓷,时代特征、精粗文野较明显,因而,它是清一代青花瓷的代表。
康熙时期是青花瓷器的大发展时期,六十一年间生产了无数不同类型的作品,现今传世的也颇多。根据现有资料,可对康熙青花进行分期,基本是二十年一期,第一期为康熙元年至御器厂大规模开烧的康熙十九年。产品所用青料与清顺治时期所用的相同,至少有四种色调,釉色多白中微闪青或青白色。造型有笔筒、小碗、大盘等。康熙中期是青花瓷烧造最成熟阶段,以十九年为起点,至康熙四十年以前,这时期青花烧造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效。而乾隆时期是中国瓷器集大成的时期,各类仿古瓷、创新产品皆见烧造,青花瓷亦然。从青料看,乾隆时期青花色调明快纯正,用料重着蓝色,黑疵较多,造型上,作品强调形体比例,追求新颖奇巧。嘉庆时期的青花瓷器,一部分依然保持着乾隆时期风格,乾隆时期青花烦琐而满密的风格在这时依然如旧,大部分瓷器烧造质量不如乾隆时期,有许多甚至不如后起的道光时期。
中国陶瓷珍品之清彩瓷
中国彩瓷的生产发展到了清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制作水平更是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除了继承传统和釉上五彩、青花五彩、素三彩、斗彩品种外,还发明了釉上蓝彩代替了釉下青花五彩,创烧了在青花轮廓线内填绘彩料的斗彩和淡雅柔和、绘画精美的五彩,以及婀娜多姿、美轮美奂的珐琅彩等等。此外,种类繁多的杂彩在清代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明代的釉上五彩瓷器虽然从嘉靖、万历时期的生产高峰走向衰弱,但一直未停止过生产,清顺治的釉上五彩即是在此基础上继续烧造的,且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色彩虽然以黄、绿、红三色为多见,釉面光亮匀净但成色较淡,部分器物的彩色容易脱落。上海博物馆馆藏的顺治五彩鱼藻盘,底部有“大清顺治年制”双圈楷书款,盘内所绘四尾鱼虽是瓷器的传统,但所表现的莲池鱼塘则由水藻及浮萍代替,制作虽不精美,但这类带款的顺治釉上五彩制品是少见的传世珍稀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