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字很精确地概括了我的研究生生活:有条件的自由。
自由是真自由。因为选择了先做科研再上临床,所以不用跟着老板在临床上奔波。这意味着我可以自由安排做实验的时间。选择一个人少的傍晚,选择一个心情好的晚上,或者今天突然想努力那就起个大早做实验。研究生的动力总是来自于DDL。面对一个即将到来的汇报,你的研究进展会一日千里。没有太多的课程,没有本科那么多形形色色必须要参加的活动。师兄总说:“做实验的这段时间,是忙碌且自由的。”
总是在追求自由
研究生的课程很少,医学生大多时候都在自己找文献、读文献中度过。相比较起来,少有的一些课程反倒更像是一个自由的港湾,可以尽情逃离数不清的英文文献、做不完的实验分析,可以痛痛快快做些自己想做的事。
但是自由是有代价的。我会焦虑,会担心自己的实验结果。一次次实验失败之后,任谁都会挫败。心情起起伏伏像是坐过山车一样。昨天组上师兄师姐预答辩,老板的气压全程低到爆炸。我很害怕两年之后,自己站在那个答辩的讲台上,也会像师兄师姐一样下不来台,甚至面临延毕的结果。
实验失败,心情败坏
研究生生活,似乎被我过得比本科还要简单。三点一线,医院,实验室,家。疫情肆虐下,连出去玩耍都成了需要思量再三的事情。有时候你会发现有很多的空闲时间,不知道干什么,有时候又会有成堆的任务摆在你面前,让你无从下手。说到底,研究生生活,是处在学校和社会的边缘地带。你开始或多或少接触到社会的压力、社会的人情冷暖,但是却也有师长为你撑起一个安全的港湾。
但求一纸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