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8.23 主讲:王海英 记录:宋秀萍 存在的未必是合理的1.审视打量现有的环境,于己何益,于孩子何益? 2.课程我们是可以自作主张的。 三大改变:儿童观 教师观 课程观 环境创设本身就是课程 ,教师的责任,儿童的权利。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强调儿童本位。 3.环境创设的框架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为什么要做主题墙? 观点一:直观的展示记录幼儿的发展 主题墙不应超越儿童的身高。 绘本《鱼就是鱼》分享:人 鸟 思考:视角的变化带来了全新的世界。 如果是孩子来做会是什么样的? 推进儿童的深度学习 通过支架留白给孩子探索的空间 二、幼儿园的主题墙长什么样? 1.主题墙的服务对象 文字和图片的比例 儿童能看懂的是图示 2.主题墙的设计逻辑 不做少做让孩子们有一次万众瞩目的机会 例:六一节的设计 门厅设计 大班幼儿门头设计展问题用图示来表征 如何培养幼儿的表征思维 如果给她彩色笔:绘画表征 如果给她记号笔请孩子们用自己的符号表征对某一问题的记录?关于主题墙外观:主题墙不再是一面墙而是连环画主题书小屏风 4.主题墙中出现的问题 开始 过程 结果 小班应有大块的整体设计不应是单面的 如马路上的标识 有整体感但不够柔软 孩子需要私密空间缺少儿童感 不要让儿童是教师世界的装饰品 儿童的设计 在儿童心目中老师的评价至高无上,所以教师要慎用自己的评价! 案例《实验室里的猩猩》 猩猩死在自己愤怒的影像 三、怎么做主题墙 (一)内容选择 精彩的瞬间 (二)设计逻辑(三)参与主体 (四)制作策略 教师海报儿童海报(五)价值实现 从空空如也到琳琅满目 主题墙三问